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稻共生期,鱼吃掉水稻纹枯病菌核后,转化为鱼粪,是养鱼稻田纹枯病株大大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黑龙江省勃利县吉兴乡东村周宝军在自家稻田选用"鱼—鸭—稻"共作模式,同时养鱼、养鸭、种植水稻,鱼、鸭、稻喜获丰收。养鱼亩均增收55.00元,养鸭亩均增收82.00元,水稻亩均增收822.00元,亩均增收959.00元。现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供参考。一、具体做法(一)稻田的基本条件面积:100亩。田块平整,面积较大,且与周边连片,辐射面积可达万亩以上。水源:系井水,水质优良,水量充足,能保证随时灌溉。土质:系黑色壤土,保肥、保水性好。  相似文献   

3.
稻田养鱼是农家的传统养殖业,利用插上秧的水田放养鱼苗,实行稻鱼共生齐长,待水稻腊熟时,排干田水捕鱼,促水稻完熟。既不影响水稻产量,又可收几十斤鲜鱼.这也是一种集约经营。不过,传统的稻田养鱼技术低下,管理粗放,每亩产鱼仅10多公斤,达不到集约经营的目的。本省有约500万亩高产稳产农田,水源条件好,灌排自如。这部分农田在目前耕作技术水平下,光靠  相似文献   

4.
<正>一、稻田养鱼的准备工作1.加固田埂和建造防逃设施。要发展稻田养鱼,应对田埂进行加高加宽,一般要达到高60厘米以上、宽35厘米左右,以防渗漏和黄鳝、水蛇、田鼠等打洞。稻田最好设置两层拦鱼栅,这样才能有效防止鱼苗逃逸。2.开挖鱼沟、鱼凼。开挖鱼沟、鱼凼的目的是防止水位上涨时鱼被冲走及解决养鱼与稻田施用化肥、农药、晒田之间矛盾的一项措施,也有利于鱼在高温季节避暑、定点投饵和收获稻谷时排水捕鱼。鱼沟与鱼凼相通,便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垄栽稻萍鱼立体种养是以水稻为主体,红萍为纽带,鱼类在稻田参与能量和物质的转换,把传统稻田养萍和稻田养鱼以及水稻垄栽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人为组成稻、萍、鱼共生复合群体,形成了一条“萍养鱼、鱼肥稻(萍)、稻护鱼、萍助稻”的生产食物链,提高了稻田经济效益。据  相似文献   

6.
稻田养殖的基本条件与田间工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稻田养鱼历史悠久,早在三国时期就有记载(魏武《四时食制》)。过去稻田养鱼主要是在一些可供养鱼河川、湖泊等水面较少的山区,通过稻田养鱼来弥补吃鱼难的缺陷。而现在的稻田养殖是水稻种植与水产经济动物(鱼、虾、蟹、鳖等)养殖结合的一种立体种养高效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它可以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土、肥、种等自然资源,最终形成人们所需求的优质稻米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鱼,是充分利用稻田水面资源,积极发展鱼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物资生活水平的一项投资少,用工少,见效快,收益大的有效措施。为提高稻田养鱼的产量,摸索稻鱼双丰收的经验,八一年我们在扬武公社五个大队八个生产队的四十户社员中,进行了面积110亩的稻田养鱼试验。供试水稻品种有桂朝二号、广谷粘、广大谷、南京11号、威优二号、汕优二号、本地麻谷,九月谷,高脚糯、矮脚糯、小花谷十一个。放养的鱼苗为地方牛鲤,青鲤。供试验田块前作有油菜、小麦、绿肥、泡冬几种类型。放养时间,在插秧后5天至10天,即五月25日至六月10日,收获日期为九月五日至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省锦屏县稻田生态养鱼历史悠久,利用鱼吃草、灭虫、增肥,形成稻鱼共生的生态系统,实现了每亩水产品产值1000元以上、水稻产量1000斤以上的"双千"目标,养成的鱼肉质肥厚、口感鲜嫩,广受消费者欢迎。锦屏县把稻田生态养鱼作为带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的民心工程来抓,现把几点经验介绍如下:1.加固田埂选择排灌方便的稻田,把田埂加高至0.5~0.7米,  相似文献   

9.
稻鱼多熟种植是耕作制度的改革方向.发展稻田养鱼多熟种植既是抓"米袋子”也是抓"菜篮子”,又是农民的"钱夹子”.他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是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该试验以一年稻鱼多熟种植为准,评价各熟制的综合指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稻鱼多熟4种种植的10个指标集为一本进行综合评判.为稻鱼多熟种植的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一、历史与发展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稻田养鱼最早的国家,杨昌雄先生认为至少有3 000多年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稻田养鱼经历了发展、衰落、恢复、发展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各地开展了大面积的多种方式稻田养鱼,发展态势良好。但由于传统的稻田养鱼产量低,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稻田养鱼的生产面积有所下降。2007年后,随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生产绿色农产品,走生态种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黎平县19个乡镇街道充分整合扶贫产业资金,投入财政扶贫及其他项目资金731万元,在全县大力发展稻田养鱼、稻田养蛙、池塘养鱼、池塘养虾等生态渔业产业,生态渔业扶贫产业资金覆盖全县1.1万户贫困户。2019年全县生态渔业产量完成4851吨。其中稻田综合种养17.5万亩,稻渔总产量4 239吨,实现渔业产值1.7463亿元,产业覆盖1.1万户贫困户3.2万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发展生态产业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其中稻田养鱼即属于生态养殖。它不仅综合立体利用了冬水田资源,同时也利用了水稻与鱼类互利共生的关系,如鱼以稻桩上的虫及水中的虫卵为食,稻以鱼粪为肥,靠鱼松土等,目前这一模式已得到很大发展,不少农户把稻田养鱼作为一项主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以稻为主、稻鱼并重、以鱼为主的三种稻田养鱼法并比较了各自的利弊。总结了鱼窝、鱼沟占地面积及选用适宜的水稻品种和鱼种的优化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4.
稻田养鱼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探讨大范围区域的稻田养鱼在通常年景下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状况,采集和研究了广西桂北、桂西北、桂东南三个区域稻田养鱼较多的5个县中的8个稻田养鱼村屯和1个非稻田养鱼县的1个非稻田养鱼村屯共262户农户、50.59hm2稻田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结果是:⑴稻谷产量:8个稻田养鱼村屯的稻谷单产量均高出同县域2004年稻别相同的单产量,其中3个村屯高出量达极显著,另5个村屯未达显著;⑵化肥用量:调查有量化指标的6个稻田养鱼村屯,其单位稻田化肥年用量均极显著低于本县域2004年度单位耕地的化肥平均用量;⑶农药经济投入:有量化指标的6个稻田养鱼村屯:①其农药经济投入量比1个非稻田养鱼村屯的农药经济投入量最低少404.93元/hm2、最高少1098.98元/hm2;②每生产1吨稻谷投入的农药经济量比非稻田养鱼村屯最低少25.30元/hm2、最高少91.84元/hm2;⑷纯收益:桂东南区域稻田养鱼村屯的综合经济效益(纯收益)高于同区域的非稻田养鱼村屯的综合经济效益5362.73元/hm2。微观现状研究表明:广西稻田养鱼显著地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正>稻田养鱼,是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后,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新途径。特别是稻鱼共生工程技术的实施,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但当年在稻田养鱼收割水稻时,把水稻收割完毕后几天或十天,田中的鱼有死亡和摄食减少的现象,经过走访调查,采取相应措施后,情况大有好转。具体调查分析与对策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稻田养鱼的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杂交中稻新品种‘内6优106’为材料,在3个鱼-氮处理(CK:不养鱼+不施氮、F:养鱼+不施氮、FN:养鱼+施氮150 kg/hm 2)和4个本田栽秧密度下,研究稻田养鱼与氮密耦合对土壤肥力、水稻产量及其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养鱼后的有机质显著提高、氮素能维持平衡、磷钾素则显著下降。鱼氮处理水稻产量、地上部干物质及氮、磷、钾累积的总体趋势表现为FN>F>CK,FN与F分别比CK显著增产22.98%和13.43%。栽秧密度在9.0万~22.5万穴/hm 2范围内稻谷产量无显著差异,干物质和氮累积影响随密增加而增加。每1000 kg稻谷的地上部植株氮、磷、钾素的需要量分别为10.24~16.74、1.31~2.72、34.38~56.49 kg/hm 2。中高产养鱼稻田在施肥管理上应控制氮肥和增施磷钾肥。  相似文献   

17.
冬水田综合利用研究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称"天府之国"的四川,现有冬水田约2500万亩,占稻田面积的52%,为耕地面积的26%.近年来,其冬水田的综合利用发展特快.1983年以前,全省90%以上的冬水田均为年种一季中稻的利用形式,其它耕作制,如"稻田养鱼","稻  相似文献   

18.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是将传统的水稻种植与水产(畜禽)养殖相结合的一项新技术模式,在稳定水稻单产的基础上,增收途径主要来源于稻谷的优质优价和养殖的收入。沈高镇河横汉土家庭农场稻田养鸭、鱼、虾种养结合示范应用,稻田养鸭、养鱼、养龙虾综合经济效益分别增加61.7%、215.2%、255.5%,经济效益显著,据此提出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推广对策。  相似文献   

19.
稻田养鱼是将种稻、养鱼有机结合在同一块农田中的农业生产,是一种典型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中国是世界上发展稻田养鱼最早的国家,稻田养鱼在中国具有历史久、面积大、分布广、效益好的特点,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本文从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3个方面对稻田养鱼种养结合模式的价值与效益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总结和分析,充分肯定了稻田养鱼在促进农业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显著效益及积极作用。全文观点新颖、结论可信,可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20.
稻田养鱼是南方常见的农业模式,针对稻田养鱼模式下的水稻栽培技术进行了若干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