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墨西哥饲用玉米(又名大刍草、墨西哥类蜀黍)原产地墨西哥。1982年我省从广东、华南农学院引进了少量种子,放在地处浙南地区的云和、青田县,浙西山区的淳安种畜场以及杭州市郊的浙江农业大学和余杭湖羊场试种,均告成功,获得一致好评。1983年扩大到20多个县、市试种,并在淳安种畜场  相似文献   

2.
墨西哥饲用玉米,又名大刍草,原产墨西哥,我县1984年从浙江引进,经山区,平原、沿海7个乡(镇)多点试种观测、表现良好,适应性广泛、适口性好,产草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值得大力推广.一、植物学特征与特性墨西哥饲用玉米为一年生禾本科青割型的草本植物,本县二年试种,生育期210~225天,根系发达,根长10~30cm,最长50cm,多分布在20~25cm 的土层内,茎粗壮,丛生直立,有10~20节,节间距离:短的3~6cm、长的20~28cm,叶梢斜向上,叶长55~118cm,叶宽4.5~7.8cm,茎  相似文献   

3.
饲用墨西哥玉米生长特性及其营养成分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养殖业畜群结构的调整,农区草食动物饲养量的增加,种植优质、高效牧草是当前人们所迫切需要的.试验就饲用墨西哥玉米Euchlaena mexicana的生长特性及其营养成分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饲用墨西哥玉米适宜在冀东农区种植,该作物具有较强的分蘖性能,适于多次刈割,每茬次刈割鲜草质量400~700 g/株,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草产量大幅度增加,可采食的优质草量增多,纤维化程度大大下降,可消化养分量增加,种草的效益随刈割茬次显著的上升.墨西哥玉米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钙、磷和胡萝卜素的含量都优于其他禾本科牧草.刈割茬次间各种营养成分差异不大,非常适合青饲,经饲喂的各种草食动物,适口性好,采食率高.  相似文献   

4.
墨西哥玉米(Euchluena mesicana schrad)又名大刍草、墨西哥类蜀黍、墨西哥饲用玉米。原产于中美州的墨西哥和加勒比群岛及阿根廷。我国于1979年引进,在全国各地都进行了试种,表现良好,适宜种植。其植株形似玉米,分蘖力强,叶片多,茎秆粗壮,枝叶繁茂,质地松脆,具有甜味,再生性强,产量高,是草食畜禽极佳的青饲料。  相似文献   

5.
大刍草又称墨西哥饲用玉米、类玉米,原产墨西哥。我省1982年引入种植观察,饲用实践证明:大刍草在高产、优质、适口性及适应性、抗逆力等方面,均表现甚佳。且适宜于红黄壤种植,可成为夏秋牲畜青绿饲料的当家品种,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饲用墨西哥玉米适应性及其营养成分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养殖业畜群结构的调整,农区草食动物饲养量的增加,种植优质、高效牧草是当前人们所迫切需要的。本试验就饲用墨西哥玉米的生长特性及其营养成分含量进行研究。饲用墨西哥玉米适宜于在冀东农区种植,该作物具有较强的分蘖性能,适于多次的刈割,每茬次刈割株鲜草重在400~700 g之间,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草产量大幅度增加,可采食的优质草量增多,纤维化程度大大下降,可消化养分量增加,种草的效益随刈割茬次显著的上升。墨西哥玉米牧草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钙、磷和胡萝卜素的含量都好于其他禾本科牧草。刈割茬次间各种营养成分差异不大,非常适合青饲,经饲喂各种草食动物,适口性好,采食率高。  相似文献   

7.
墨西哥饲用玉米又叫大刍草,原产于墨西哥,系禾本科类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高产、优质、适口性强,适口性好,抗病等特点。植株高3.5~5米,茎杆粗壮,叶片宽大,分蘖力强,每株分枝30~60枝,最多的可达90枝以上。9月下旬开始揭花,果穗少,生在叶鞘内,每株5~10穗,每穗结籽6~8粒,无棒心,种子呈纺锤型,褐色,不可食用,在山东省种植,由于气候及温度达不到要求种子不能成熟,每年需从外地调入种子。 墨西哥玉米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热,在18℃~33℃时生长迅速,知宜种植在土质肥沃,灌溉条件好的大田内。生长期200~230天,一年可刈割6~  相似文献   

8.
墨西哥玉米草优12是我国从墨西哥引进的最新牧草品种 ,在我国的河南、河北、山西、广东等地多点试种表明 ,其最高亩产可达3.5万千克 ,较普通的墨西哥玉米草产量提高40 %~70 % ,其产量在所有牧草当中遥遥领先 ,且适口性极好 ,适合饲喂牛、羊、猪、鹅等多种家禽家畜 ,极具推广价值。一、生长快、产量高。墨西哥优12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须根发达 ,叶片宽大肥厚 ,形似我国玉米叶片 ,直立丛生 ,秆茎可高达3米 ,分蘖性极强 ,最多每株分蘖可达100株以上 ,植株1米即可刈割 ,以后每隔30天左右即可刈割一次 ,每年可刈割5~8次 ,不仅适合青饲、青…  相似文献   

9.
2012~2015年,在海河平原区以2个苜蓿品种为材料,设置2种刈割制度,每种刈割制度下设置3种刈割次数,从苜蓿各茬次产草量、饲用品质以及农艺性状等方面研究适宜海河平原区苜蓿生产的合理刈割制度。试验结果显示:末次刈割时间确定情况下年刈割5次时产草量和粗蛋白产量最高,年刈割5次处理时产草量和年刈割4次处理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年刈割6次处理,而粗蛋白产量显著高于年刈割4次和年刈割6次处理。两个品种粗蛋白含量、相对饲用价值(RFV值)均随着刈割次数增加而逐渐升高,饲用品质更优,表现趋势一致。综合考虑苜蓿产草量、粗蛋白产量和饲用品质,海河平原区苜蓿生产以年刈割5次为宜,建议第1茬草刈割在现蕾期,一般在5月上、中旬进行,第2茬草刈割间隔为30d,而第3茬、第4茬和第5茬草刈割间隔为40d,此种刈割方式为该地区苜蓿优质高产的合理刈割制度。  相似文献   

10.
皖草2号、墨西哥玉米营养价值的调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杂交苏丹草——皖草2号、墨西哥玉米进行不同刈割频度和青贮等调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刈割频度鲜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鲜物质产量分别刈割三次和两次最高;干物质产量随着刈割次数增加而减少,皖草2号显著高于墨西哥玉米。皖草2号刈割三次粗蛋白质(CP)产量和总能量最高,高于墨西哥玉米,CP含量前者低于后者。两作物第一次收获期的干物质(DM)和CP瘤胃降解率最高,而后再生草降解率逐渐降低,粗纤维降解率逐渐增加,皖草2号略高于墨西哥玉米。青贮后皖草2号头茬草酸洗纤维含量、再生草粗灰分含量和干物质、粗蛋白质、粗纤维降解率均高于青贮前。两种饲用作物营养价值差异是由于其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所致,调控措施对其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饲用黑麦适宜青刈时期及青刈次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贵波  乔仁甫 《草业科学》2005,22(10):47-50
在河北低平原区对饲用黑麦Secale cereale的青刈时期及青刈次数研究表明:饲用黑麦以收获鲜草为目的,进入果园生态系统与果树间作是可行的.随着刈割时期的推迟,鲜干比、茎叶比、粗蛋白含量逐渐下降;在抽穗期结束其生育进程前提下,从鲜草、干草、粗蛋白产量综合比较,青刈次数1次优于2次,1次刈割最佳时间在饲用黑麦的抽穗初期至抽穗期;饲用黑麦春季要进行多次刈割时,每次刈割时株高应在50 cm以下(拔节期以前)进行.到孕穗期则不能再刈割,否则不能再生.  相似文献   

12.
墨西哥饲用玉米(Euchlaena mexicana Schrad),又名大刍草、水牛草等,是继南国宝草象草之后,被誉为的又一个南国宝草。原产中美洲的墨西哥。阿根廷、美国、日本、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国广泛栽培。我国华南农学院近年从日本引进,先后在中国农科院畜科所,广西农学院和浙江省淳安县种畜场试种,均表现良好。江西省于1984年春季开始从浙江引进种植,仅两年时间,就巳推广到全省很多地方,深受群众欢迎,普遍反映这种饲草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甘肃省兰州周边地区适宜种植的优质饲用高粱品种及最佳利用方式,在兰州市红古区开展了大马力918、大奖505、陇草1号和陇草2号4个供试品种的物候期观测、农艺性状比较及其在不同刈割次数下草产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个供试品种平均生育期121.3 d,大马力918生育期相对较长,为129 d;刈割一次时,大马力918各性状表现最佳,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最高,分别为125.22 t/hm~2和39.19 t/hm~2;两次刈割时,各品种平均株高较刈割一次显著降低(P0.05),有效分蘖数、全株叶片数及鲜干比均显著增加(P0.05);大马力918两次刈割时鲜草产量较刈割一次显著降低(P0.05),其他各品种均显著升高(P0.05),刈割次数的增加对陇草1号干物质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分析认为,在当地特定的气候条件下,陇草1号适合多次刈割,而大马力918适合一次刈割。  相似文献   

14.
《四川草原》2022,(1):48-54
本试验采用田间裂区试验结合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刈割强度和施氮水平对中原单32号饲用玉米生物量构成005),而叶的累积生物量在轻度刈割条件(20%升趋势,根和鞘的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刈割处理下施氮8g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玉米地上部分营养物质的损失。二因001),施氮仅对地上累积生物量影响不显著(P>001)。不论何种处理,均对玉米根冠比有极显著影响(P <001)。综上所述,刈割对饲用玉米生物量构成和可溶性糖的分配有显著影响,并最终影响玉米产量形成;刈割后高水平施氮有助于玉米进行补偿性生长。  相似文献   

15.
墨西哥玉米草优12是我国从墨西哥引进的最新牧草品种 ,在我国的河南、河北、山西、广东等地多点试种表明 ,其最高亩产可达3.5万公斤 ,较普通的墨西哥玉米草产量提高40 %~70 % ,其产量在所有牧草当中遥遥领先 ,且适口性极好 ,适合饲喂牛、羊、猪、鹅等多种家禽家畜 ,极具推广价值。其特点 :一、生长快、产量高。墨西哥优12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须根发达 ,叶片宽大肥厚 ,形似我国玉米叶片 ,直立丛生 ,杆析可高达3米 ,分蘖性极强 ,最多每株分蘖可达100株以上 ,植株1米即可刈割 ,以后每隔30天左右即可刈割一次 ,每年可刈割5 -8次 ,不仅适合…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甘薯饲用高产栽培利用技术,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刈割茬次对秧蔓和块根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密植饲用甘薯比对照组干物质产量提高125.7%,刈割3、4茬,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9.2%和43.0%(P<0.01);若蔓块兼顾,以刈割4茬最佳。  相似文献   

17.
对墨西哥大刍草、玉草3号和玉草6号3种不同类型饲草玉米在孕穗期、抽雄期和吐丝期的产量、青贮品质及其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和生育期对鲜、干草产量有显著影响,而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鲜、干草产量影响不显著;3个品种鲜、干草产量均在吐丝期最高,其中,玉草6号鲜、干草产量极显著高于玉草3号和墨西哥大刍草。从抽雄期及以后,所有饲草玉米干物质(DM)含量均达20%以上,符合青贮对水分的要求。粗蛋白(CP)含量从孕穗期到吐丝期逐渐降低,变幅为8.19%DM~12.80%DM;各时期CP含量均以玉草6号最高,玉草3号和墨西哥大刍草CP含量差异较小。可溶性糖(WSC)含量在孕穗期最高,纤维含量随生育期延长均呈上升趋势。青贮发酵品质在不同生育期差异显著,孕穗期pH值为3.69,乳酸(LA)含量为7.00%DM,发酵品质最优。品种主效应分析表明,玉草6号发酵品质最好,玉草3号和墨西哥大刍草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品种和生育期对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玉草6号在孕穗期青贮,相对饲用价值达103.28,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最好;玉草3号和墨西哥大刍草在抽雄期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黄土高原地区陇东苜蓿(Medicago sativa ‘Longdong’)草地的合理利用方式,本研究于2012至2013年在黄土高原地区进行陇东苜蓿单播试验,试验分为多次刈割和一次刈割两种利用方式。结果表明:两年在多次刈割条件下陇东苜蓿的株高累积量、分枝数累积量和总产量均显著高于一次刈割;多次刈割条件下陇东苜蓿的粗脂肪(ether extract, EE)和粗灰分(Ash)含量显著高于一次刈割,而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含量显著低于一次刈割;多次刈割条件下陇东苜蓿的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 EE、 Ash和NDF的产量均显著高于一次刈割。相关分析显示,在一次刈割条件下产量与株高、分枝数以及CP、Ash、NDF和ADF含量显著正相关(P 0.05);在多次刈割条件下,产量与株高、分枝数、CP和EE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与NDF和ADF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 0.01)。综上所述,多次刈割较一次刈割提高了苜蓿产量,并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是一种适宜黄土高原陇东苜蓿草地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刈割株高对饲用苎麻(Boehmeria nivea)产量的影响,对饲料专用苎麻品种-‘中饲苎1号’进行了不同高度处理下的生长性能、产量和饲用品质变化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9月份之前,‘中饲苎1号’旺长期的生长速率高于苗期,且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风干物年产量和粗蛋白年产量随着刈割株高的增加而增加;饲用品质和叶茎比随着刈割株高增加而下降。综合试验期间的生长性能、产量和饲用品质,‘中饲苎1号’在湖南长沙地区一年内不同时间段的最佳刈割株高为:3月6日—4月20日阶段建议为125~135cm;4月21日—7月11日阶段建议为75~85cm;7月12日—8月27日阶段建议为85~95cm;8月28日—10月3日阶段建议为105~115cm。  相似文献   

20.
杜高唐 《中国奶牛》2011,(13):48-49
为探讨饲用甘薯栽培利用技术,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刈割茬次对秧蔓和块根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密植饲用甘薯比对照组干物质产量提高125.7%,刈割3、4茬,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9.2%和43.0%(P〈0.01);若蔓块兼顾,以刈割3~4茬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