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索长江流域芜湖地区油桃早期丰产技术,芜湖县三元镇经果林协会于1999年高标准建立了经果林科技示范园,经精细管理,达到了1年基本成形,2年每667m2产量550kg,第3年每667m2产量1500kg以上,早期经济效益显著。该技术于2002年经县科委组织有关专家验评通过,为果树早期增产典范实例,可在当地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在重茬苹果园栽植坑内将微生物复合菌剂、有机肥、表土混匀回填,然后定植秦星苹果树。试验结果表明:重茬栽培的秦星苹果成活率达100%;定植后第3年平均每667 m2产量380 kg,第4年平均每667 m2产量1 037 kg,第5年平均每667 m2产量2 700 kg,第6年平均每667 m2产量4 753 kg;果实品质及树体生长状况与枝类组成均与没有栽过苹果树的新地块栽培的秦星苹果(对照)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古浪县农技人员经过试验示范,采用营养钵育苗和垄植沟灌覆膜栽培技术,重施农家肥,增施生物菌肥,总结出适宜冷凉区种植的松花菜一年两茬高效栽培模式。第1茬每667m~2保苗2200株,产量2500kg,平均2.5元/kg,每667m~2产值达到6250元;第2茬每667m~2保苗2200株,产量3000kg,平均2.0元/kg,每667m~2产值达到6000元,一年两茬种植每667m~2产值可达1225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我县糯玉米采用大棚盘育乳苗生产技术,可使糯玉米早春播期提前到2月下旬,比地膜直播提早20d;地膜移栽后加盖小拱棚,6月20日前后采收,比地膜直播提早15d以上。一般可收青果穗750~1000kg/667m2,高产田块可达到1250kg;鲜果穗2元/kg以上,收益达到2000元/667m2以上。秋季糯玉米7月初播种,10月中旬采收。一般可收青果穗750~1000kg/667m2,鲜果穗1.2元/kg以上,收益达到1000元/667m2以上。豌豆10月中下旬播种,1月份开始采摘青豆荚,667m2可收750kg,每kg以2元计,收益可达1500元。  相似文献   

5.
“丽油3号”早熟甜油桃是浙江省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种选育成功的新优系,具有特早熟、品质优、外观美、商品性好、不裂果和生长快等优良性状。丽油3号甜油桃在农科所示范基地上种植,定植第2年投产,第3年丰产,每667 m2产量1 000 kg以上,第4年进入盛产期,每667 m2产量1 500 kg  相似文献   

6.
早露蟠桃日光温室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早露蟠桃日光温室连年丰产栽培技术,我们于1998~2001年进行了此项试验.试验园定植第2年即1999年每667 m2产量为1500kg,第3年即2000年每667 m2产量为2400 kg,第4年即2001年每667 m2产量为2600 kg,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2012年,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开始引种早熟梨新品种'早金酥'梨,多采用宽行密植省力化栽培模式,经多年栽培观察,该品种在当地表现为早果、丰产、品质优、风味佳、抗性较强、易于管理等特点;定植后第3年即可见果,平均每667 m2产量达434.2 kg,第4年平均每667 m2产量达1 584.1 kg,定植第5年进入盛果期,平均每667 m2产量在3 200 kg以上;果实8月初成熟,果实发育期100 d左右,是适应当地土壤、气候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8.
2012年山东省齐河县和乐采摘园进行油桃大棚栽培,栽后第2年春每667m2产量500~800kg,第3年春达到2150kg,第4年春达到2650kg,667 m2收入达到3~4万元,经济效益可观.在生产实践中,从建园、建园后管理、扣棚后管理、采后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了一套大棚桃树丰产栽培技术,为大棚桃树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2003年春,我们从浙江省杭州市果树研究所引进早熟黄肉油桃品种曙光,在上海市浦东新区进行大棚栽培。该品种表现成熟期早、优质丰产、裂果轻等特性;在生产上配合疏花疏果、增施钾肥和有机肥、长梢修剪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产生了较好的效益,2004年每667 m2产量180 kg,2006年开始每667 m2产量控制在1 250 kg左右;售价可达到20元/kg,每667 m2纯收益12 000元以上,现逐步在全市推广。  相似文献   

10.
凌余娟 《广西园艺》2004,15(6):43-45
广西国有良丰农场种植柑桔420 hm2,其中中熟温州蜜柑的结果面积33.3 hm2,树龄都在20 a以上。建场以来,中熟温州蜜柑大年每667 m2产5 000 kg,小年每667 m2产500 kg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场的发展,为了促进农场的发展,场组织科技人员对中熟温州蜜柑稳产高产技术进行了攻关,经过几年的试验,使部分岗位每667 m2产量达到5 000 kg,甚至有的达8 500 kg,第二年还有7 000 kg的高产,基本上达  相似文献   

11.
丝瓜-秋莴苣-大叶菠菜一年三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摸索出丝瓜-秋莴苣-大叶菠菜高效栽培模式。一般丝瓜667m2产量3000kg以上,产值在3500元以上;秋莴苣667m2产量2000kg以上,产值2500元以上;大叶菠菜667m2产量2500kg以上,产值1500元以上。合计每667m2年产值在7500  相似文献   

12.
长江流域笋用楠竹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楠竹又称毛竹,只要栽培技术得当,定植后第5年及以后每年每667 m2可产竹笋1 000多kg,高产的可达1 500多kg;第7年及以后每年每667 m2还可产竹材1 000多kg;而且在不占用上好耕地的情况下,栽植1次,终身受益,平均每667 m2每年纯收入高于普通农作物。  相似文献   

13.
2009~2012年在张家港杨舍镇福前村进行了翠冠梨连栋大棚促成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以7年生翠冠梨树进行大树移栽,移栽后第二年即可获得502kg/667m2,第三年达到806kg/667m2,成熟期比露地分别提早15d和20d。移栽后第三年产值达30000元/667m2以上,比露地栽培增加50%,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2008—2011年,试验并推广了核桃夏季多头高位芽接换种技术。应用该项技术,核桃夏季多头高位芽接成活率达到98.8%;嫁接后第2年冠幅达到嫁接前的79.80%,第3年冠幅比嫁接前稍大;第2年每667 m2产量60.80 kg,第3年每667 m2产量107.90 kg。该技术在嫁接成活率、核桃树树冠恢复和产量形成3个方面的应用效果均优于常规春季枝条插皮舌接换种技术,适合在核桃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河北省卢龙县自2006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以来,每年建立配方施肥中心示范区面积100hm2,4年累积推广配方施肥面积2.6万hm2,占全县结果苹果园面积的98.5%。2009年示范区苹果园平均667m2产量达到1920kg,667m2增产275kg,优质果率提高了12.8%,达80%以上。每667m2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天水市果树研究所引进美国扁桃品种普瑞斯进行试栽,通过采取合理搭配授粉品种、高标准建园、强化土肥水管理、精细整形修剪、科学花果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早期丰产高效关键栽培技术,实现了第3年结果,收回成本;第4年丰产,每667 m2产干果126.50 kg,纯收益4 000元以上;第5年每667 m2产干果177.65 kg,纯收益6 000余元的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浙江省温岭市少量引进鄞红葡萄进行促早栽培。该品种在当地表现良好,6月果实成熟,较宁波市提早1个多月;定植后第2年开始结果,2010—2014年5年平均每667 m2产量1 812.8 kg,平均售价8.4元/kg,平均每667 m2产值15 256.4元,与温岭市葡萄平均水平相比,每667 m2产量增加32.2%,每667 m2产值增加61.2%,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早熟梨在我国南方地区一般在7月份成熟,比北方提早一个月上市,极具市场潜力,但该地区由于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早熟梨在密植栽培对病虫害较多,从而限制了栽植密度,影响了前期经济效益。为了探索南方早熟梨密植高效栽培技术,为早结丰产和高效益栽培提供技术依据,我们从品种选择整形修剪及肥水管理等方面入手,经过5年的努力,终于摸索出一套南方早熟梨高效栽培技术。按2×1m定植的梨园,定植第二年每667m2产量达720kg以上,第三年进入丰产期,每667m2产量达2100kg以上,第五年每667m2产量可达4400kg以上,而且品质优,病虫害少,经济效益高,现将其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抚顺县是辽宁省野生平榛的主产区之一,全县野生平榛面积1.1万hm2,每年平榛产量50万kg左右.2006年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在抚顺县章党镇门进村建立了33.3 hm2榛子高效栽培示范园,其中野生平榛垦复面积4 hm2,2007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示范基地.4 hm2平榛垦复园在精心管理下,产量稳步提高,2007年667 m2产11.7 kg、2008年667 m2 产18.9 kg、2009年667 m2产32.6 kg,667 m2纯收入达到1 000元以上.现将主要管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施用石灰是中和土壤酸性的传统措施之一,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确定在马铃薯上施用石灰的最佳用量和对土壤酸性的中和能力。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石灰150 kg对马铃薯增产增收效果最佳,比不施石灰产量可提高121 kg/667 m2、产值增加242元/667 m2,增幅达到12.12%;净增产值92元/667 m2,增加的产出投入比为1.61;随着石灰用量的增加,土壤p H值呈明显阶梯状上升,与不施石灰比较,每667 m2施用石灰150 kg可使土壤p H值提高0.6个单位,提升幅度达到15.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