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0头本地黄牛和2头夏(洛来)本(地)杂交牛,进行人工培植牛黄手术实验与跟踪观察,结果表明:实验牛的使役和母牛的繁殖能力不受影响;牛黄培植时间的长短与牛黄的形成大小成正比;牛黄菌种的应用和术部的确定是牛黄培植的关键环节.探讨了牛黄培植的影响因素及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牛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牛黄形成规律或方法、时间、产量、质量等角度,综述了近20a来天然牛黄、人工牛黄、培植牛黄、腹腔内模拟胆囊快速培植牛黄、注射法牛体培育牛黄、体外模拟胆囊工厂化生产牛黄、体外培养牛黄的研究进展。对牛黄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我院培育牛黄研究始于1979年。1980至1988年先后承担了内蒙古科委下述的《工培育天然牛黄研究》和《培育牛黄开发》两个课题。截至1988年底,已在内蒙42个旗县推广该项技术。787人参加了培训班,其中412亲自手术操作,前后施行培植牛黄手术6853例。植黄手术对牛的生长、发育、繁殖、使等均无影响。感染死亡率0.15%。统计表明、在一定时间内、随着培植时间的延长、牛黄的平均产量相应增加: 埋植异物半年左右,平均每头牛可产牛黄干纯品3.89克。埋植异物一年左右,平均每头牛可产牛黄干纯品5.73克。埋植异物二年左右,平均每头牛可产牛黄干纯品7.6克。埋植异物三年左右,平均每头牛可产牛黄干纯品13.1克。  相似文献   

4.
 牛黄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是牛科动物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的结石。本文报道了简便易行、适宜于农村推广的育黄技术育黄,22个月平均产黄10.57克/头,最高32.0克/头。并对培育牛黄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除胆红素略低于天然牛黄外,其他各项指标均与天然牛黄相似。药效学试验及毒力试验均表明,培育牛黄与天然牛黄相似。  相似文献   

5.
研究是在肉牛体内进行人工培植牛黄试验,进一步探讨牛黄形成的机理,正确施牛胆囊手术和异常情况的处理,相应的采取提高人工培植牛黄产量和质量的措施,从而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采用活动记数法,热板法,电刺激法和扭体法,电惊厥法和化学惊厥法,观察胆红素含量不同培植牛黄和天然牛黄的镇静、镇痛和抗惊厥作用。经实验研究证明,胆红素含量不同的培植牛黄与天然牛黄具有相近的镇静、镇痛和抗惊厥作用。中、低胆红素培植牛黄和天然牛黄均能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次数,延长戊巴比妥钠的作用时间,显著降低醋酸所致小鼠的疼痛反应,但对电,热物理因素所致小鼠疼痛反应无明显抑制作用。此外,这3种药物对小鼠  相似文献   

7.
1、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利用手术方法在牛胆囊内埋植异物作为核心,促使牛沉积更加接近“天然牛黄”的产品(称为培育牛黄),以便开辟药源,满足医疗方面对牛黄的需求。同时为内蒙地区大批黄牛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2、对胆囊埋植异物提出了简单易行便于推广的手术方法,并对异物的种类进行了筛选和探讨。 3、对17个培育牛黄样品进行了胆红素、胆固醇、胆酸、去氧胆酸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天然牛黄的这几个成分相同,但含量多少有所不同。对5个培育牛黄样品进行了镇静、解热、抗炎的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药理作用性质与天然牛黄相同,皆具有镇静、解热、抗炎作用。作用程度二者相近且都此人工牛黄作用强。 4、对二头胆囊埋植异物的胆瘘牛的胆汁与血清中,胆红素、胆固醇、胆酸进行了测定,各数值均有变化。对胆汁β—葡萄糖醛醇苷酶活性测定的结果是活力增强。同时测定了100头正常牛胆汁与血清的胆红素、胆固醇、胆酸的含量。 5、对影响培育牛黄产量的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一般说来异物种类,不同地区、体内埋植期限、不同个体对产量可能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选用健康黄牛28头施行双胆囊(DG)植黄手术,使胆汁从胆囊全部流入模拟胆囊(AG)内再回流入十二指肠,使牛黄同时在AG内和胆囊内牛黄床上生长。本文采用向牛体内AG中注入肝泰乐来提高胆红素转化率,加入Ca2+促进胆红素沉淀,月产牛黄6.80±1.80g,胆红素含量达到或超过35%的占61.54%,实验组胆红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天然牛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DG内培植牛黄效果优于AG内和胆襄内培植,肝泰乐和Ca2+可明显提高培植牛黄(CCB)的产量和质量,CCB中胆红素含量与胆汁中总胆红素(CB)和游离胆红素(UCB)的乘积呈正相关:y=32.93lgx-27.78,r=0.767**。  相似文献   

9.
采用活动记数法,热板法、电刺激法和扭体法,电惊厥法和化学惊厥法,观察胆红素含量不同的培植牛黄和天然牛黄的镇静、镇痛和抗惊厥作用。经实验研究证明,胆红素含量不同的培植牛黄与天然牛黄具有相近的镇静、镇痛和抗惊厥作用。中、低胆红素培植牛黄和天然牛黄均能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次数,延长戊巴比妥钠的作用时间;显著降低醋酸所致小鼠的疼痛反应,但对电、热物理因素所致小鼠疼痛反应无明显抑制作用。此外,这3种药物对小鼠由电及苯甲酸钠咖啡因所致惊厥具有保护作用。因而表明,培植牛黄和天然牛黄的镇静,镇痛及对惊厥的保护作用与其胆红素含量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人工培育天然牛黄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黄CalculusBoris)为牛的胆结石。牛黄作为药用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很多贵重中成药的成分中皆含有牛黄(如牛黄安宫丸、六神丸等)、牛黄在临床医疗中是重要而不可少的药物,但天然牛黄药源紧缺,不能满足需要,国内于1956年参照天然牛黄的主要成分搞成功人工牛黄,从1974年以来,国内吉林、广东等一些单位用异物植入牛胆囊内进行人工培育天然牛黄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本文主要是探讨内蒙地区特别是商都所产人工培育天然牛黄的药理作用及所含主要成分,并与天然牛黄及人工牛黄的作用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1.
牛黄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主要有镇静、强心、抗惊厥、解热、消炎之功效,是治疗某些肝、心血管、脑部疾病和癌症的特效药它是安宫牛黄丸等150多种中成药的主药然而天然牛黄来源甚微,据统计为几千分之一,故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市场紧俏,价格昂贵,国家每年要花大量外汇进口天然牛黄为了解决药源供不应求的状况,发挥养牛业优势,我饲养场特进行了人工培育牛黄手术方法的试验,对10头黄牛施行手术,成功率达100产黄率也达100,现将手术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对培植羊黄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并与培植牛黄,天然牛黄进行比较。三种黄的超微结构相似,分层明显,都具有丝网状结构,黄的基质部分为硫酸化多糖粘蛋白所构成。  相似文献   

13.
用人工方法在牛胆囊内培植牛黄已获成功。牛黄形成机制的研究,得到人工培植牛黄工作者的热忱关注,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牛黄培植研究小组,对此进行两方面的工作。一、分析测定,牛黄培植牛胆囊胆汁中,胆汁酸、胆固醇和胆红素,在牛黄形成过程中含量的变化。同时测定了胆囊胆汁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力。二、分析测定,牛黄培植牛血清中胆固醇及胆红素,在牛黄形成过程中含量的变化。试图探讨这些物质含量变化与牛黄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朱四光 《新农业》2006,(2):54-55
盖州市双台镇双台村读者吴明威问:中药材市场牛黄的价格如何,发展人工牛黄能行吗,前途怎样?答:据有关专家介绍,天然牛黄就是牛的胆囊结石,是中医推崇的一味名贵药材,具有清心开窍、凉肝息风、解毒功能,主治高热神昏、惊厥抽搐、中风痰迷、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臃肿疔  相似文献   

15.
<正>牛黄,是黄牛、水牛、野牛的胆结石、胆管结石、肝管结石、属于贵重药材,由于市场紧缺,价格昂贵,特别是在天然牛黄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开展人工植黄,不仅可缓和牛黄供应紧张,而且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之道。每克牛黄销售价达350元左右,如人工植黄,一般每头牛可产牛黄3~15克,高的达26克以上,植黄三年可产牛黄30~40克,最高达126克以上,可收入44000多元,相当于出栏5头300千克以上肉牛的收  相似文献   

16.
用比较药理学研究方法,在同等条件下,对人工件黄新配方H、I和J与牛黄(天然、人工)在护肝作了步比较观察,结果表明:人工牛黄、新配方H、I和J都具有降低CCI4诱发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的作用;新配方H和I还具有降低D-半乳糖胺诱发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提高培植牛黄产量和质量的实验研究:——体外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探讨了大肠杆菌、肝泰乐、胆酸盐及Ca2+对胆红素沉淀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肠杆菌能促进胆红素和粘蛋白的沉淀;胆酸盐对游离胆红素(UCB)有助溶作用;肝泰乐能提高胆红素的转化率;Ca2+对胆汁沉淀物中胆酸的含量影响不大,一定浓度的Ca2+能提高胆汁沉淀物中胆红素的含量。本文还比较了胆汁沉淀物与培植牛黄的超微结构,发现二者结构相似。  相似文献   

18.
李少春  李培锋  关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832-6834
[目的]建立从牛羊胆汁中分离提纯天然甘氨胆酸和牛磺胆酸的工艺。[方法]采用盐析、萃取、脱水等生物化学方法和柱层析正交试验筛选天然甘氨胆酸和牛磺胆酸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在流动相为氯仿和正丁醇,洗脱比例为3:2,装样量为3000ml胆汁粗提物,洗脱速度为6~10ml/s时提取量最大。所得产品经薄层层析法、红外光谱扫描法证实为甘氨胆酸和牛磺胆酸。经薄层扫描法测定含量,甘氨胆酸和牛磺胆酸平均纯度分别达98.4%和98.6%;提取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63.7%和67.8%。该提取方法稳定可行,具有原材料丰富、价廉,产品纯度高、活性强等优点,适宜对天然甘氨胆酸和牛磺胆酸进行分离提制。[结论]建立了适宜对天然甘氨胆酸和牛磺胆酸进行分离提制的提取工艺。为甘氨胆酸和牛磺胆酸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人工培植牛黄手术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经济手术。但手术操作规程及所用原材料还没有统一的规定。为了促进手术操作早日规范化,我们根据1487例手术过程中麻醉与保定、术部确定、菌种用量及缩短手术时间等问题提出以下看法。麻醉保定在横卧保定的情况下,每头牛肌肉注射静松灵0.5~2毫升。如果麻醉药用量过大,术后牛体不能站立,大量流延,精神不振,并且有不同程度的腹胀现象,另外,静松灵  相似文献   

20.
用日本OLYMPUS S-45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25枚天然牛黄的表面、剖面和核心,以及16枚牛体培育牛黄的表面和剖面进行了500 ̄1000倍连续扫描观察,发现天然牛黄的层次结构比牛体培育牛黄的层次多而且明显;两种牛黄均具有梅花状、蜂巢状、珊瑚石状和树根状的结构特征,与人的胆红素型结石十分类似。在天然牛黄的核心均未见到异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