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育苗密度是达到苗木速生丰产的主要措施之一.它不仅是确定播种量的依据,也是影响苗木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育苗过程中,育苗密度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长期以来,在育苗生产中,育苗密度一直未得到完善解决.经常见到的情况是,同一树种、同一苗令,在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下,育苗密度差异很大.同样的兴安落叶松一年生苗,  相似文献   

2.
在落实1983年林业生产措施中,落叶松育苗很重要,本文谈谈落叶松留苗密度对苗木质量的影响问题。据1982年育苗验收中调查,有些地方落叶松的留苗密度问题很大,少者一平方米留苗250—300株,多者高达600—1200株,这对苗木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都有很大影响。留苗过密,虽然提高了产量,但明显地降低了质量,苗高和地径生长都达不到出圃的标准:过稀,当然可以保证苗木个体之间生长的营养面积,但又会造成不应有的减产,而且,苗床干旱,易失水板结,给杂草滋生创造了条件。过稀过密都会影响经济效果。实践证明:只有合理的留苗密度,才能提高苗木质量,保证造林成活率和苗圃的经济收入。在验收调查中看出,密度对苗木高生长量影响不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樟树芽苗移栽容器育苗试验,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总结了芽苗移栽容器育苗的技术要领,探讨了育苗前期准备工作、催芽及芽苗移栽、苗期管理、苗木出圃等各个环节的关键步骤,旨在提高樟树苗木质量,改善造林效果,降低投入。  相似文献   

4.
<正> 肉桂是我国珍贵的经济林树种,常规育苗需2年才能出圃造林,育苗周期长,苗木长期供不应求。为加快苗木生产步伐,满足我县大面积发展肉桂经济林的需要,我们于1991~1992年在本县培中林场和塘蓬林场苗圃进行试验,采用苗圃苗与容器苗相结合来培育1年生肉桂苗。该方法培育出的苗木质量好,出圃率高,并且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1 育苗方法肉桂种子于3月上旬进行播种,采用撒播,播种量每平方米为0.25千克(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湿地松、火炬松育苗新方式的改进—芽苗移栽工具打孔器的创造和应用,不仅比常规播种育苗省工,而且种子利用率、苗木出圃率及苗木质量均普遍提高,每0.07hm~2育苗可增加经济收入1900多元,在国外松育苗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6.
正传统的甜橙柑橘苗育苗方法,从播种到苗木出圃一般需要3年,即1年育砧木,2年排苗嫁接,3年育苗出圃。育苗期长、费工、见效慢,不利于甜橙苗的快速繁育。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总结出了快速繁育甜橙柑橘苗技术,改3年育苗出圃为2年育苗出圃,改剪砧嫁接为带砧嫁接。实现了当年秋季播砧木种,春季排苗,秋季嫁接,第2年8—9月份出圃甜橙柑  相似文献   

7.
苗木是造林的物质基础,培育优质苗木是提高造林质量的关键,一九六七年以来,我在落叶松育苗的长期实践中,体会到:留苗密度对苗木质量有极大影响。留苗过密,虽然可以增加产量,但苗木生长纤弱,发育不良,降低了质量;留苗过稀,虽然扩大了苗木生长的营养面积,但给杂草滋生造成条件,且浪费了土地,尤其是落叶松在幼苗期喜群生,苗木过稀,不仅能降低产量,提高成本,而且容易造成苗木的枯死。可见,合理留苗,对提高苗木质量,增加苗木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一九六七年在后腰苗圃落叶松育苗的不同留苗密度试验情况介绍如下:落叶松育苗不同留苗密度试验情况如表1。  相似文献   

8.
枫香是在观赏、药用、用材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且颇具潜力的造林绿化树种,为了加快培育优质的枫香苗木,笔者根据枫香的生长特性,采用不同的轻基质组配、不同的栽种密度和是否进行苗期大小苗分级的方法设置7个处理,对枫香苗木进行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使用LQ基质的处理组在种苗保存率、Ⅰ级苗率、合格苗出圃率、每平方米合格苗出圃数、平均苗高和平均地径等方面均高于使用SX基质或LZ基质的处理组。在轻基质组配和分盘处理相同的情况下,采用143株/m^2的密度培育枫香容器苗,较采用195株/m^2、238株/m^2密度培育枫香苗有着更高的保存率、Ⅰ级苗率和合格苗出圃率,且平均苗高、地径以及苗木整齐度也更优。而进行大小苗分级培养的处理组与未分级培养的处理组在种苗成活率、合格苗出圃率、每平方米合格苗出圃数等指标上差距不大,但进行分级处理后的大苗盘的Ⅰ级苗率远高于未分级组和小苗组。  相似文献   

9.
钟福胜 《广东林业科技》1995,11(2):49-50,F003
塑料管育苗与营养袋育苗相比,它具有占地面积少、出圃率高和苗木质量好等优点.文内着重介绍了桉树塑料管苗的培育和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0.
应用温室大棚培育麻黄苗可以大大缩短成苗时间,提前出圃栽植,做到当年采种,当年育苗,次年出圃栽植。还可以极大的提高苗木成活率(较常规大田圃地育苗提高成活率28%),降低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11.
在育苗中施行合理密植,是获得丰产壮苗的中心环节之一。1958年大跃进以来,我盟各地苗圃由于解放思想,革新技术,出现了许多高产苗圃,放出了许多丰产卫星。随着生产实践,今后育苗产量质量将一定一跃再跃,而进行密播密留提高单位面积的产苗量,则更要在生产实践中普遍注意。怎样来掌握合理密植?根据不同树种、作业方式、栽培水平去决定不同留苗密度,而获得质量高产量多的苗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但是留苗密度的掌握必须均匀、合理,使苗木的个体群体发育得  相似文献   

12.
《热带林业》2000,28(4):179-180
苗木出圃是育苗的最后一道工序,包括苗木调查与统计、分级、包装运输等内容。桉树苗木经过全光照培育(炼苗),待苗高至一定高度时可出圃造林,在出圃前15天再追肥一次。并且在出圃前10天将成活的苗再进行一次按苗木大小的分级排列整理。选择Ⅰ、Ⅱ级苗木出圃,余下较小的苗木再继续管理成合格苗。桉树扦插苗从开始扦插到苗木可以出圃造林在夏天约需60天,冬天生长稍慢约需70天。实生苗从播种至出圃需80~100天。  相似文献   

13.
杉木秋播育苗是九月份播种,约经18天左右杉苗出土揭草,冬季用茅草搭暖棚防冻,次年“清明”前后撤去暖棚。杉苗于冬季,或次年春季出圃造林,亩产苗3.6万株左右。我场立江分场从一九七三年以来,年年进行杉木秋播育苗,苗木质量好,杉苗平均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规范猕猴桃(Actinidia chinsis)苗木生产,促进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总结编写了猕猴桃嫁接育苗技术规程,详细规定了猕猴桃嫁接育苗的种子采集与处理,砧木苗培育,嫁接苗培育,苗木出圃与苗木质量,以及包装与运输等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苗木出圃是育苗工作的最后一环,出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苗木质量、定植成活率及幼树的生长 。  相似文献   

16.
<正>容器苗是指用配置好的基质,在容器中培育而成的苗木。由于容器苗打破了过去常规育苗的季节限制,大大延长了起苗造林时间,减少了出圃前的起苗环节,可有效防止苗木出圃、运输及栽植过程造成的苗木根系损伤,大大提高了造林绿化成效和造林成活率,具有育苗周期短、定植缓苗快、占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病虫害少、生产成本低等优点。20世纪70年  相似文献   

17.
对枫杨的种子采集、催芽方法 ,随采随播芽苗移栽容器育苗和木田育苗方法等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枫杨种子在秋季采种后即催芽 ,采用芽苗移栽容器育苗和大田育苗方法快速繁育枫杨苗木 ,翌年 2~ 3月苗木均可出圃造林  相似文献   

18.
闽楠轻基质育苗容器规格与分级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闽楠优质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方案,开展轻基质育苗容器规格和苗期分级培育对闽楠1 a生容器苗生长和苗木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基质配比和缓释肥加载量相同的情况下,闽楠容器苗的地径和苗高生长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显著加快,采用4.5 cm×10.0 cm规格的轻基质容器可满足1 a生闽楠容器苗生长需求,既提高优质苗出圃率,又利于降低育苗成本;苗期分级分隔培育试验则发现,分级分隔与否虽对平均苗高影响不明显,但分级分隔培育使苗高生长更加均匀整齐,显著促进苗木侧须根和地径生长,提高了1 a生闽楠苗木质量,大幅度提高合格苗出圃率和Ⅰ级苗率,分别达79.01%和50.62%。  相似文献   

19.
毛白杨是华北平原地区农田林网建设的主要树种。近些年来,生产上对毛白杨苗木的需求量始终很大,为利用毛白杨苗木出土后的余根进行根廷育苗并提高苗木质量,我们于1992~1996年在堂邑镇罗屯毛白杨育苗基地进行了0.6hm‘的根廷育苗试验,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培育2年生大(壮)苗为目的,试验地每2年出国优大苗1.43万株,其中:胸径3.ocm以上、高4.Din以上的苗木1.01万株,占70.6几胸径2.0~3.ocm、高4.om以上的苗木0.42万株,占29.4%。收入3.86万元。其育苗技术如下。(l)育苗地选择:选育苗密度合理且每666.7m’能出圃…  相似文献   

20.
2014年开始,我们借用传统毛白杨"炮捻法"繁育技术,繁殖良种樱花苗木,获得成功。该法变传统的2年出圃为1年出圃成苗,变1株砧木出1棵苗为1株砧木出7~10株苗,苗木繁殖系数提高7~10倍,当年667m2产成苗4000株以上,成苗率95.5%,苗木平均高度100cm以上。该法既降低了育苗成本,又缩短了育苗时间,提高了繁育系数和苗木成活率,实现了快繁多繁,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