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0 毫秒
1.
榕树气生根的园林应用及引根技术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莉 《广东园林》2011,33(1):57-60
文章以广州市流花湖公园为例,对榕属(Ficus)园林植物气生根在园林造景中以其生物特性,构成鲜明的本土地域景观.构建出丰富的层林植物景观,在组织园林空间、支撑树体、复壮树体和固土护堤等方面应用广泛.通过介绍榕树气生根引导方法,对榕属树种及其在行道树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榕属植物在福建省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强 《福建林业科技》2004,31(4):129-133
榕属植物具有生性强健、形态优美、遮荫效果好、耐修剪、寿命长等优点 ,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在福建省园林中应用广泛。文中介绍了榕属植物在福建省园林中的应用类型 ,列出了福建省园林中应用的主要榕属植物 ,并指出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园林植物作为园林空间构成的要素之一,其重要性在现代园林中日益表现出来。植物景观的空间以各种变化方式组合在一起,而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质地和季相变化等特征就成为影响植物构成空间的相关因素。利用植物可构成五大基本空间类型,它们在园林绿地中具有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从植物构成景观空间的特性出发,以呼和浩特青城公园为例,分析了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基本类型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春秋两季对厦门园林植物园的 1 0种榕属植物 (垂叶榕、黄金榕、小叶榕、大叶榕、高山榕、橡皮树、花叶橡皮树、菩提树、大果榕、无花果 )叶的热值和灰分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1 ) 1 0种榕属植物具有较高的灰分含量 ,其中垂叶榕、大叶榕、小叶榕、黄金榕、无花果春秋两季的灰分含量均在 1 0 %以上 ;1 0种榕属植物叶的灰分含量具有不同的季节变化趋势。 ( 2 )高山榕、橡皮树、大果榕的干重热值较高 ,均在 2 0 2 0kJ·g- 1 以上 ;而大叶榕、垂叶榕、黄金榕、菩提树、无花果的干重热值较低 ,在 1 9 0kJ·g- 1 以下 ;1 0种榕属植物中 ,7种的干重热值春季比秋季高 ,3种秋季比春季高。 ( 3 )园林植物园 1 0种榕属植物叶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分别在2 0 0 1年 1 1月 (秋季 )与 2 0 0 2年 5月 (春季 )具有极显著 (P <0 0 1 )与显著的线性相关 (P <0 0 5 )。 ( 4 )高山榕、橡皮树、垂叶榕的去灰分热值较高 ,春秋两季均在 2 2 0kJ·g- 1 以上 ;而无花果、菩提树、大叶榕的去灰分热值较低 ,基本上在 2 1 0kJ·g- 1 以下。  相似文献   

5.
对乐山城市的园林植物应用现状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乐山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约有113科270属348种(含品种),其中本土植物约206种,占常用园林植物总种数的59.2%。含植物种数较多的科有蔷薇科、豆科、菊科等,含植物种数较多的属有榕属等,其中海棠、小叶榕、桂花等在乐山园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园林用途分类结果表明,用于城市道路绿化的植物有112种;风景区绿化的植物有82种;用于公园、广场、街头绿地等绿化植物种类比例较高(约70%),其中以造景植物为主。并提出建立具特色园林文化的生态节约型绿化城市建议。  相似文献   

6.
该文充分根据人的视觉感官,以营造以人为本的舒适景观环境为设计的出发点,阐明了出色地发挥植物视觉特性,注重利用园林植物材料观赏特性中与人直观感受最相关的体量、质感、色彩等特性对营造不同园林景观空间的作用。文章提出了利用植物来组织空间构成景观时应充分考虑影响植物视觉特性的多种因素,从最直接的人的感受出发,了解植物对人视觉心理的影响,通过植物合理地配植,营造出最具动态艺术的园林景观空间,带给人们更丰富的园林空间感受,使人们在拥挤、枯燥的城市空间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动,享受到"回归自然"的心情,为城市营造一个具有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重庆园林春季常见观花植物的种类及科属分布,并对研究植物的花色、花期、性状等作了总结。同时,从孤植、列植、片植、花篱、地被五种园林应用形式方面对重庆园林春季常见观花植物进行了详细地探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重庆园林夏季常见观花植物的种类及其科属分布,并对研究植物的花色、生活型作了总结。从孤植、列植、片植、花篱、地被、花架花墙、花境花坛这7种园林应用形式对重庆园林夏季常见观花植物进行了详细地探讨。  相似文献   

9.
浅论榕属植物在岭南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榕属植物是热带、亚热带森林群落中的关键类群。许多种类具有独特的外形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岭南园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生态特色和文化内涵方面分析了榕树在岭南园林中的地位.对该种在园林中配置方式也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绿篱是一种重要的园林表现形式,在园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对广州6个城市公园绿篱植物的调查,总结出广州公园常用绿篱植物有30种,隶属20科25属,其中应用频率最高的前5种分别是:黄金榕、金叶假连翘、福建茶、垂叶榕和棕竹。文章对绿篱植物的色彩及其配置形式进行了分析归纳,对绿篱植物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为绿...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创造良好的老年人户外空间活动场所,了解老年人对街旁绿地的使用情况,选取保定市5处街旁绿地——农大园、乐凯园、百花园、茗畅园和同心广场,采用问卷法和量表法,对街旁绿地中老年人的基本情况、游憩情况及其对景观的总体评价进行调查,分析老年人对街旁绿地的使用状况,探求街旁绿地中老年人群的特点及需求,结果发现存在街旁绿地较少、空间组织较为单一、健身和娱乐设施缺乏、交通工具存放和管理较差等问题,提出针对不同的活动内容进行相应的空间组织、完善健身和娱乐设施、完善停车场设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公共绿地的调查,对全市公共绿地需求及布局进行了进一步量化研究,对公共绿地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市民对公共绿地有多样化的要求;人均3.86 m2的公园绿地、3.92m2的游园绿地、21.6 m2的近郊风景点绿地、677.33 m2的远郊风景区绿地,基本符合市民当前对公共绿地的需求;综合性大公园及小游园的服务半径分别以2.5 km和0.75 km为宜;对市内综合性大公园需求为11个,游园的近期需求为119个左右。呼和浩特市尚存在公园分布不合理及游园严重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以我校示范校建设为切入点,研究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融入可行的园林实训项目类型,以园林实训项目促校园环境建设,探索实践两者的完美融合,创新学生工学结合进行实践学习的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期为更多园林专业兄弟院校校园绿地改造,实训校园化提供实践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园林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其中的书房空间更是造园者藉以展示自身人格理想与身份地位的绝佳场所。以岭南与江南两地传统私家园林中9处书房空间为例,结合现有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测绘结果,借助空间句法量化分析手段,运用UCL Depth Map软件从可行层、可视层对书房空间整合度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岭南私家园林书房空间在园中的可达性与可视性显著高于江南私家园林的结果。探讨两者差异成因,实现以量化综合分析手段把握不同地域园林空间特征及空间建构意图,意义匪浅。  相似文献   

15.
围合空间是园林设计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园林空间形式,它提供亲切易人和可靠的环境空间,符合人们安全、安定、归属和社会交往的要求。文章介绍了围合空间的特点、原理及组织形式。并以某医院康复园林景观设计为例,分析了围合空间的组织要点。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公园绿地在营建绿色空间、疏解公众心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总结现阶段北京动物园园林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公园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基本工作内容,以强化公园绿地部分功能作用为切入点,结合公共卫生相关特点,探讨了在公共卫生视角下的北京动物园绿地养护管理工作的优化模式和方法,期望为其他公园的绿地养护管理运行和景观生态环境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言象意”思想的上海方塔园诗意空间营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析"言象意"思想与园林意境营造之间的联系,总结出立意、取象与尽意的园林意境空间营造方法。以方塔园为例,分析其在立意、取象与尽意等方面的营造手法,证实基于"言象意"思想的营造手法在诗意空间营造中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从中得到对现代诗意空间营造的启示:自然与生态精神的追求,传统文化的提取,现代资源的应用与诗性思维的参与。  相似文献   

18.
以第六届园博会竹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传统园林中复合形、复合路径、池岛结构、中心水面、凸角物体这5种时间设计空间构图模式在其中的应用,并进行了相关的图示化分析,总结竹园实现传统园林时间设计目标的现代化途径,认为时间设计空间构图模式不仅适用于传统园林,同时对于现代园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人们惯用四维概念来认识空间,但是一个实体空间有时不只具有四维,还有不同感觉上的变量。尤其是华夏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在传统建筑发展过程中,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审美观,因善于组织并乐于感知空间,而产生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这样便形成了空间的第五维度--情感。文章试对中国古典园林中情感体验的组织进行分析,探述园林空间的第五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