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虫棉节本高效栽培技术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播前准备抗虫棉宜集中连片种植 ,播前应选择适宜茬口 ,合理间作套种 ,以提高抗性效果。大豆、瓜类、蔬菜等作物也是棉铃虫的寄主 ,为了防止棉铃虫大龄幼虫转移和产生抗性 ,这些作物不宜与抗虫棉间作套种。2 精心培育壮苗2 1 建标准苗床苗床要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方便和靠近大田便于运输的场地 ,有枯黄萎病、前茬喷过对棉苗有害除草剂的场地不能做为苗床。苗床面积与大田移栽面积比为 1∶15~ 2 0 ,床面宽 1 2米左右 ,长 10米左右 ,深 14~ 16厘米 ,每个苗床间距 1 0米以上。标准苗床对培育壮苗很重要 ,苗床过长 ,不利于控制…  相似文献   

2.
麦、瓜、棉、豆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杂交棉花在我国长江流域的普及,早熟大豆品种的育成与推广,棉田套种大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大豆、棉花、西瓜和小麦四种作物间作套种,既能增加生产效益,也能使大豆增产。简要介绍这四种作物的间作套种技术及获得高产、高效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3.
不同寄主作物对棉铃虫产卵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罩笼内研究了棉花、玉米和大豆3种作物在间作、混作和单作条件下对棉铃虫产卵、发育进度、发育历期和蛹重的影响,揭示了棉铃虫暴发为害的营养生态学原因即多种作物间作、套种为棉铃虫在时间和空间上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同时为棉铃虫区域性综合作物管理体系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间作套种棉田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 ,随着转 Bt基因抗虫棉的种植 ,提出了“以防治棉蚜为主 ,注意查治棉叶螨 ,兼治棉铃虫等其它害虫”的间作套种棉田害虫防治新策略。坚持“对二代棉铃虫不喷药防治 ,作物共生期间尽量少用药 ,必须选用高效低毒药”的用药原则。各间作套种棉田病虫害具体防治方法如下 :1 麦棉套种田小麦与棉花间作套种分为麦套春棉和麦套夏棉两种类型 ,麦套春棉小麦与棉花共生期长 ,因此 ,病虫发生为害较麦套夏棉重。小麦病虫害主要有麦蚜、红蜘蛛、锈病、白粉病、丛矮病等。棉花主要病虫害有苗病、棉蚜、棉叶螨 (红蜘蛛 )、地老虎、蓟马、棉铃虫、玉…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 90年代后期以来 ,北方棉区抗虫棉已基本普及。抗虫棉减少了农药防治 ,节约了植棉成本 ,同时 ,由于棉铃虫危害程度大幅度降低 ,促进了棉田间作套种的进一步发展 ,成为提高植棉总体效益、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由于适于间套的作物种类较多 ,管理方法各不相同 ,在此以棉花的管理为主要内容 ,介绍棉花与其它作物间作套种的具体方法 :1品种的选择1 .1棉花品种选择。原则上采用具有抗虫性强、适应性广、前期生长稳健等优势 ,经过生产实践证明在当地表现良好的品种 ,冀岱公司和安岱公司从美国引进的几个保铃棉品种如新棉 33B、DP99B…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生产上应用的抗虫棉,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苏云金杆菌(简称Bt)的杀虫蛋白基因导入棉花植株体内,而产生抗虫作用。1抗虫棉的特性1.1抗虫机理。转Bt基因抗虫棉在棉花整个植株和整个生长季节都能不断产生杀虫蛋白,这种杀虫蛋白遍布植株各个部位,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取食抗虫棉后,其消化系统受到破坏而不能取食,全身软腐,最终死亡。1.2抗虫范围及效果。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红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具有较好的抗性。对棉花其它病虫、杂草均无抗性,且抗虫性随着棉花的生长而减弱,在棉花苗期和蕾期杀虫蛋白表达量较高,对二代棉铃虫的抗虫…  相似文献   

7.
美国保铃抗虫棉33~B的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特征特性美国保铃抗虫棉是孟山都公司和岱子棉公司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和生物技术,将苏云金杆菌杀虫蛋白基因导入棉花植株内而培育出来的棉花新品种。这是当今世界农业上的一项高新技术。抗虫棉可产生内源毒素,在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危害初期将其杀死,棉花生育期内基...  相似文献   

8.
乐平市棉地套种高产高效经验徐鞠晖(乐平市农业局333300)九四年在全市六个植棉乡(镇)2666.67hm2棉地开展了棉花—大豆、棉花—花生、棉花—蔬菜间作套种;套种面积1286.67hm2,占棉地面积48.25%。其中棉花—大豆433.33hm2、...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抗虫棉推广以来 ,年年有棉农反映其种植的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弱 ,虫害重。经过调查表明 ,同一制种单位同一品种在某些地方表现出较好的抗虫性 ,这就否定了品种抗虫性弱的看法。那么究竟什么原因使一些抗性较好的品种棉铃虫危害加重了呢 ?经过多年的观察分析总结如下 :1原因1 .1棉田杂草多。棉田除草不及时 ,田间滋生的杂草为棉铃虫等害虫创造了生长的栖息地。在杂草中二龄以上的棉铃虫 ,再爬到转基因抗虫棉花上 ,对棉花造成危害。1 .2棉田间种其它作物。棉田间种其它作物后 ,其害虫种群会变得复杂起来 ,如果对间种作物上的害虫防治不…  相似文献   

10.
抗虫棉对棉铃虫抗性的观察李洪奎,沈孝恩,刘建生,孙平山东维坊市植保站2610411棉铃虫在抗虫棉上落卵量的观察选地力均匀,棉花长势一致的抗虫中棉所12R93一5和常规中棉所12棉田各一块,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固定棉花20株,自二代棉铃虫卵始期,每3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