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加强畜禽饲养及卫生管理 根据不同畜禽的不同生长阶段,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畜禽的机体抵抗能力,防止畜禽发生疾病,减少用药机会。同时要加强饲养畜禽的兽医卫生管理工作,搞好圈舍卫生,改善畜禽的生存环境。及时清除和处理粪便,更换垫草,清洁圈舍,定期消毒,保持畜体卫生。  相似文献   

2.
<正>1.加强畜禽饲养管理。根据不同畜禽的不同生长阶段,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畜禽的机体抵抗能力,防止畜禽发生疾病,减少用药机会。  相似文献   

3.
冬季昼短夜长,气温低,如不加强畜禽防寒保暖和饲养管理,畜禽就会易发疾病。因此,养殖户必须加强预防措施,确保畜禽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4.
日光温室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光温室利用了太阳光能、畜禽生物能来增加室内的温度 ,达到提高畜禽生产效益的目的。但日光温室的环境条件与一般畜禽舍有着明显不同。科学的设计和建造日光温室 ,并加强饲养畜禽时环境调控 ,强化日光温室养畜禽的饲养管理措施 ,日光温室的应用效果将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实行科学化饲养畜禽,提高畜禽生产水平,必须根据不同畜禽的生物学特性和不同生产阶段的生理特点,针对性地采取饲养管理措施,在饲喂全价日粮的基础上,搞好科学饲养管理,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本文就从畜禽饲养方面入手,简单介绍饲养过程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怎样科学饲养畜禽。  相似文献   

6.
1加强畜禽饲养管理:根据不同畜禽的不同生长阶段,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畜禽的机体抵抗能力,防止畜禽发生疾病,减少用药机会。2加强兽医卫生管理:畜禽饲养场要严格畜舍、牲畜的清除和消毒工作,保持畜体及环境的卫生,其选址、设计应选择无工业污染、环境安静之处,防止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和噪音对畜禽的侵害,设计和施工要标准化。3坚持预防为主:使用科学的免疫、用药、消毒、病畜禽处理程序,搞好消毒、驱虫等工作。防止畜禽发生疫病,确保畜禽及产品健康安全、无残留。4及时淘汰患病畜禽:一旦畜禽发病,要及早淘汰。发生传染病时要及时采取隔离、…  相似文献   

7.
正春季,活畜禽、畜禽产品调运频繁,候鸟迁徙,病原体在外界环境存活时间延长,畜禽易感易发各种疫病,重大动物疫情传入和发生的风险提高,畜禽疫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畜禽养殖(场)户应从加强饲养管理、免疫注射、消毒灭原等方面入手,认真抓好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1加强饲养管理,降低畜禽发病诱因春天的气候常常是忽冷忽热,变化无常,因此,保持畜禽饲养圈  相似文献   

8.
薛华 《中国猪业》2007,(2):57-57
从目前的气候来看,2006年北方地区的冬天实属暖冬。暖冬的气候条件会对畜禽养殖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这里提醒广大畜禽养殖户一定要加强饲养管理,克服暖冬给畜禽养殖带来的危害,确保畜禽饲养效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为控制畜禽养殖过程中疾病的发生以及加强畜禽饲养管理,本文从畜禽养殖场选址、科学化饲养管理、卫生防疫措施制定、畜禽不可混养、提高防疫意识及采用自繁自养模式等6方面入手,探讨畜禽传染病预防免疫技术,以期为广大养殖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出现了以畜禽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畜禽行为学,目的在于应用这些规律,指导畜禽生产实践,创造条件满足畜禽在行为上的需求,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为促进畜禽生产服务,同时也有助于畜禽疾病的诊治。本文仅就鸡的行为与饲养管理之间的关系作一粗浅的探讨。一、鸡的通讯行为即鸡的信息传递。鸡主要依靠视、听觉相互交流传递信息。在群体饲养中鸡的叫声十分复杂,分别表达不同的信息。据资料统计和实践观察,鸡的普通叫声和特殊叫声可达对余种。因此,可以从鸡的叫声中发现饲养管理条件是否满足鸡的需求。如小鸡“…  相似文献   

11.
现代养殖业以集约化和工厂化为主要生产方式,特点是环境远离自然,饲养密度大,营养需要受人的控制,在这样的条件下,饲养管理的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畜禽不能适适应环境而致病,尤易导致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生。我国的饲养管理水平和饲料加工业不尽完善,全价配合饲料(平衡饲料)普及率低,品种偏少,畜禽营养代谢疾病时有发生,轻者使畜禽生产力下降,重者导致畜禽大量死亡。为了解决这一困扰畜牧业生产的难题,除加强饲养管理外,主要应在日粮中添加相应的饲料添加剂,从根本上控制营养代谢疾病。饲料添加剂可完善日粮的全价性,提…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畜禽的疾病发生逐步上升,给农村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制约了畜禽养殖户发展畜禽的信心。本文针对当前农村散养大户的畜禽疾病发生原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调查,分析,提出有效的防制对策;强调农村养殖要注重科学选址,标准化建舍图,加强饲养管理,完善畜禽防疫和诊断治疗,确保农村畜禽养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畜禽灾后防疫和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每年7月和8月是我国长江流域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多发期,无论是台风还是洪水都会引起降雨增加,造成畜禽栏舍不同程度的受灾。为了有效减少因灾造成的损失,加强灾后畜禽的防疫和饲养管理工作,是减少畜禽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一)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动物免疫力保持畜禽饲养圈舍的小环境是防止动物发病流行的重要环节,创造温暖、干燥、清洁的饲养条件,对保障畜禽健康,防止发生疾病。加强饲养是保证动物健康,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条件。一是饲料品种应相对固定,减少饲料品种的随意更换;二  相似文献   

15.
隆冬时节,养殖户要保证畜禽有良好的健康状态,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减少低温造成的经济损失,除了要加强常规管理之外,还要采取不同的饲养管理措施,确保获得最高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1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科学的饲养管理是畜禽防疫的基础。应按畜禽的品种、年龄、饲养目的和体质强弱等进行分群饲养。根据各类动物的营养需要,确定科学的饲养标准和合理的饲养方法,以保证畜禽的正常发育和健康,防止营养缺乏病。建立良好的生长环境,搞好畜禽清洁卫生,畜禽舍内一定要做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冬季保暖防寒,夏季凉爽防暑。对初生仔畜要尽早使其吃到初乳。2做好引进畜禽的检疫、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17.
畜禽异嗜癖又称非正常行为,通常指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中由于营养代谢紊乱和饲养管理不当而引起的非正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征。各种日龄、品种的畜禽均能不同程度的发生,往往是随着生产加强,发病率增加。由于该病原因复杂,不能用某一单纯的因素而诱发畜禽的异嗜,因此至今很少见诱发试验的报道,但发生异嗜癖后,畜禽生长缓慢,外观受损,造成较大的应激,加之继发感染,可使生产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畜禽养殖业在发展的同时会面临着各种挑战,其中动物疫病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为了保障畜禽饲养的质量和动物性食品的安全,应加强对畜禽疫病的防控措施,从根本上降低外来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1环境和饲养管理对畜禽疫病的影响环境和饲养管理会直接影响畜禽的生活状态,为了降低和减少由环境因素造成的疾病问题,必须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否则,畜禽极有可能遭受有害物质的威胁而发生各种疾病,降低成活率和生产性能,影响养殖收益。建立良好的饲养场地,可以弥补自然环境的不足,若防疫工作不到位则会增加病原感染的机会,直接威胁畜禽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预防畜禽养殖场的传染病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场规模化程度的提高,动物流动性增大,厩舍、环境等污染面也越来越大,由于一些散养户养殖畜禽规模小,防疫意识不强,技术水平不高,饲养管理不善,往往引起畜禽疫病的发生,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户做好动物疫病的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预防接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1改进饲养方法 不同的饲养方式,其活动量不同。其中以放养方式的畜禽活动量大,消耗多,最好改为圈养。按照不同畜禽、不同生理阶段给它们创造不同的生活环境条件,可以达到节省饲料,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