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干旱胁迫对针叶树苗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叶树种的苗木受到土壤干旱胁迫时,暗呼吸速率随叶水势的下降而降低的趋势因树种不同而异。经测定白皮松降低度最大,其次是樟子松,油松和华山松,侧柏的下降幅度最小。  相似文献   

2.
几种常见喀斯特森林树种种子发芽对水分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采用不同浓度的PEG对16个不同喀斯特森林树种种子萌发进行人工水分胁迫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水势的下降,除少数树种发芽率在轻度胁迫下有所上升外,总体呈下降趋势,发芽速度、胚轴、胚根长下降,不同喀斯特森林树种种间变化趋势相似,但变化幅度差异显著。樟树、香椿、女贞、刺槐和火棘等在-0.6Mpa下仍有较高的发芽率,且胚根长、胚轴长下降幅度较小,综合评价初步认为耐早性较强;而细叶榕、鹅掌柴、盐肤木、朴树等发芽率、胚根长、胚轴长下降幅度显著,综合评价初步认为耐早性较弱;荆节花、械树、粗叶木、小果蔷薇、云南鼠刺等耐早性居中。  相似文献   

3.
水分胁迫对辽西北7种造林树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樟子松、彰武松、油松、刺槐、白榆、紫穗槐、沙棘等7种辽西北造林树种进行水分胁迫试验,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各树种净光合速率有一定的影响,净光合速率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且水分胁迫愈严重,降低幅度愈大。水分胁迫对各树种蒸腾速率的影响与净光合速率相似。水分胁迫下樟子松、彰武松、油松的水分利用效率均呈上升趋势,而刺槐、白榆、紫穗槐、沙棘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笔者研究了桦木、落叶松和樟子松高温热处理材的胶合性能,并与常规干燥材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木材的胶合剪切强度与所用的胶黏剂有关,聚氨酯胶合的三个树种木材的剪切强度普遍大于白乳胶胶合的木材。无论是室内用的白乳胶或室外木结构用的聚氨酯胶都能与三个树种的高温热处理材很好地胶合,胶合试件的浸渍剥离率或煮沸剥离率皆为零。木材经高温热处理后,其剪切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阔叶材桦木下降幅度最大,针叶材落叶松下降幅度最小。  相似文献   

5.
采用污染现场定点采样,分析叶片受害后的生理生化指标数值变化。与对照区相比,以SO2、NO2为主要复合污染源的绿化区4种乔木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区间是5.42%~55.11%,其中广玉兰在纸浆厂下降幅度最大达55.11%,发电厂最小是17.81%,重阳木在钢铁厂下降幅度最大达32.93%,纸浆厂最小为18.20%;香樟、杜英均是电厂污染下降幅度高于钢铁厂,纸浆厂下降幅度最小,广玉兰、重阳木则以钢铁厂下降幅度高于电厂。发电厂中各树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幅度依次是:广玉兰(20.35%)〉杜英(18.63%)〉重阳木(14.29%)〉香樟(12.63%),钢铁厂是:重阳木(37.66%)〉香樟(37.20%)〉杜英(28.45%)〉广玉兰(14.11%),纸浆厂是:重阳木(49.42%)〉杜英(42.72%)〉广玉兰(30.59%)〉香樟(23.08%)。发电厂各树种叶片质膜透性的增长率为38.48%~60.67%,钢铁厂为91.76%~110.96%,香樟增长率最高,其次是重阳木、杜英,广玉兰增长率最小;纸浆厂增长率为29.95%~106.49%,其中广玉兰增长率最高,杜英、香樟次之,重阳木最小。3类企业各树木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较对照区增长范围22.99%~143.93%。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POD)的变化,各树种在电厂增加幅度是31.46%~67.23%,钢铁厂各树种叶片POD含量增加序列是:广玉兰(21.30%)〈杜英(41.77%)〈香樟(48.63%)〈重阳木(56.86%),增加幅度是21.30%-56.86%,在纸浆厂则是广玉兰(6.14%)〈香樟(25.19%)〈杜英(25.60%)〈重阳木(31.74%),增加幅度是6.14%-31.74%。综合分析得出,四种树木的抗污能力差异显著,并且相同树种对于不同企业污染的反应存在差异。对于抵抗厂区大气复合污染能力的高低序列是:广玉兰〉香樟〉重阳木〉杜英,结果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污染企业绿化树种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乌鲁木齐市大道绿化常用的5种灌木为研究材料,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观测了各个树种在不同CO2浓度水平下的气体交换参数,阐述了其光合作用对CO2浓度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所测灌木树种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升高而线性增加,但不同灌木种类对高CO2浓度的反应存在较大差异。5种灌木中紫叶矮樱、金叶榆和水蜡的羧化速率较高,紫丁香的最低,而CO2补偿点则以紫丁香最高。随着CO2浓度的升高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会逐渐降低,其中金叶榆叶片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下降幅度最大,而紫丁香叶片的蒸腾速率基本保持恒定。  相似文献   

7.
林冠截留能力是反映森林与水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该研究充分考虑林冠结构特征与降雨特性,采用机械布样的方法,对侧柏栎类混交林林分内的3种主要水源保护林树种生长季的降雨再分配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树种生长季场降雨的林冠截留量都表现出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大,截留率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减少,在降雨初期下降幅度最大,以后趋于平稳。干流量在低雨量级时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其增加幅度有限,干流率起初也均随林外降雨量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趋势。透雨量随林外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大,透雨率逐渐增大,但当林外降雨量增大到一定时透雨率基本不变。3个树种的截留量、干流量、穿透降雨量林外降雨量均呈线性相关。该文采用谢春华等的林冠截留模型对3种水源林树种进行模拟,模拟误差为11%左右,基本上可以满足林冠截留模拟需要。  相似文献   

8.
以桉树、杉木、马尾松、落叶松及樟子松等为对象,利用样地调查资料,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造成我国人工林生产力低下的多种社会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方集体林区人工林林分生产力仅达国有林的44.6%,由此而造成全国人工林整体生产力水平下降了28%;据估算,我国人工林林分中,在立地条件类型层次上真正未做到适地适树而成为低产林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0%左右,所造成的人工林整体生产力下降幅度为5%左右;而树种区域扩张与非高产区大面积造林,以及种源混乱、逆向选择等树种层次所造成的非适地适树,是影响人工林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人工林生产力低下的现实,非主要由营林技术所致,而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产物与体现,是自然、社会因素与经济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温室内用盆栽法栽植了1年生茶条槭、山梨和山桃苗木,并采用4种土壤水分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75.0%、61.1%、46.4%和35.4%。结果表明:随土壤含水量降低,3树种苗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下降,土壤含水量最低时,茶条槭苗木各生理指标降低幅度最大,山梨和山桃次之。茶条槭和山梨水分利用效率随土壤含水量的减少呈降低趋势,山桃水分利用效率呈升高趋势。水分胁迫下,3树种苗木根分配生物量显著增加。茶条槭在水分胁迫下,根冠比增加幅度最大,山梨次之,山桃最小。此外,茶条槭叶形态可塑性强,随土壤含水量降低,茶条槭单叶叶面积和总叶面积显著减小,叶厚度增加。山梨和山桃在水分胁迫下单叶叶面积及总叶面积无显著变化。综合3树种苗木在水分胁迫下的生理和形态指标及生物量分配的变化,茶条槭对水分胁迫的适应能力强于山桃和山梨。表3参31。  相似文献   

10.
薛立  罗山 《林业科学研究》2003,16(2):166-170
从叶完全展开到生长季结束对常绿阔叶树种铁冬青、红楠和海桐及落叶阔叶树种日本朴,银杏和Lai木叶的N和P浓度进行了定期测定。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树种新叶的N和P浓度从5-7月急剧下降,然后小幅波动,而老叶的N和P浓度变化缓慢。落叶阔叶树种的N和P浓度随着季节的推移而明显下降。大多数树种的P转移率大N转移率。常绿阔叶树种的N和P的转移率大于落叶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为期60d田间模拟试验,以1年生落羽杉、乌桕实生苗为试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对两个树种在涝渍胁迫下的生长变化、光合特性及荧光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涝渍处理条件下,两个树种均产生了大量的不定根且生物量增量和相对生长率也表现出对涝渍胁迫的适应性。涝渍处理下,2个树种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均显著降低,涝渍程度越强,其下降幅度越大。两个树种相比,落羽杉具有更强的耐涝性。  相似文献   

12.
水分胁迫对栓皮栎幼苗生理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在不同的水分条件下栓皮栎幼苗生理特性的变化和苗木生长量的变化。研究表明,在水分胁迫初期,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栓皮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下降,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在水分胁迫末期,由于长期的干旱胁迫,水分条件最差的一组苗木已干枯死亡,土壤含水量从38.123%下降到20.323%时,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下降,水分利用效率也下降。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均有下降的趋势,其中生物量下降的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3.
比较分析了黑松(Pinus thunbergii)、马尾松(P.massoniana)、湿地松(P.elliottii)、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白栎(Q.fabri)、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樟(Cinnamomum camphora)9个沿海防护林主要树种的树干径流特性。结果表明:大气降雨的p H值为6.6,各树种的树干径流的p H值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黑松、马尾松等针叶树的下降幅度明显更大,而电导率和p H值刚好相反,针叶树树干径流的电导率明显高于阔叶树种和大气降雨;大气降雨中,受海水蒸发形成的盐雾影响较大的Cl-、Na+和Mg2+的浓度较高,而我国酸雨的主要阴离子成分NO3-和SO42-的浓度相对较低;树干径流中,各离子浓度均高于大气降雨,其中Cl-、NO3-、SO42-、Na+、Ca2+、Mg2+含量主要来源于降雨的淋洗作用,而K+则更多来源于枝叶的淋溶作用;从不同树种看,除K+是阔叶树种高于针叶树种外,其余离子含量都是针叶树种要高于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14.
利用相对干率研究长白山8个主要阔叶树种的干形,从圆满到尖削的顺序是山杨、水曲柳、胡桃楸、紫椴、白桦、柞木、春榆、色木。干形圆满度随林木生长而增大,增大速度因树种而异。树干材积结构随林木生长而变化,变化幅度因树种而异。  相似文献   

15.
用开顶式熏气装置对11种2年生园林绿化苗木进行3种不同浓度的SO2胁迫,并对其根系TTC还原力和根系吸收面积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参试树种根系对SO2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在SO2胁迫条件下,大多数树种的根系TTC还原力、根系体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比吸收面积和根系活跃比表面积等指标均出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因树种和SO2浓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树种的抗污指数分别与根系TTC还原力、比吸收面积、根系活跃比表面积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频振式杀虫灯对果园害虫诱杀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站从国内多家科研单位引进了100多个名优特果树新品种,建立了品种示范园,由于园内树种多品种杂又处于老果园区内,致使害虫种类多且发生严重。2002年我们进行了频振式杀虫灯对果园害虫的诱杀试验,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可以大量地诱杀多种害虫,并较大幅度降低其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17.
水分胁迫下8个树种几项生理指标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刺槐等8种沙质海岸主要造林树种盆载苗为研究对象,测试了在水分胁迫下各树种的光合、呼吸和蒸腾速率的变化过程。各树种的光合和蒸腾速率均随土壤含水量的下降,通过由慢到快的下降过程,而呼吸速率则有一峰值出现。用Logistic方程拟合光合和蒸腾速率变化,相关系数均在0.97以上,达显著水平。通过分析对各树种的耐旱能力进行排序,其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单叶蔓荆〉火炬树〉黑松〉侧柏〉紫穗槐〉鲁刺13号〉鲁刺10  相似文献   

18.
为丰富福建沿海造林树种,在惠安赤湖林场开展滨柃(Eurya emarginata)种子育苗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滨柃形成幼苗大约需要45 d时间,8-9月高生长较快,10月之后开始明显下降,到12月基本停止。选择长10~20 cm的插穗,用质量分数为100×10-6的吲哚丁酸溶液浸泡3 h ,能较大幅度提高生根率。  相似文献   

19.
AHP法在区域林种、树种结构调整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研究区现有森林资源系统的分析,建立了五个层次的林种,树种结构层次分析调整模型,其中既有完全层次也有不完全层次,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判断矩阵,用AHP法对林种,树种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结果表明:林种,树种结构得到改善,用材林比例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其它林种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针阔叶比从现有的1:5.87调整1:1.68,树种结构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设置在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13个项目省(区)内10个主要造林树种新造速生丰产林地上的34个土壤肥力定位观测点上连续5年观测取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造林后土壤中各类养分含量逐年变化程度不一,相比之下,土壤速效N、P、K含量的变幅较大,而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变幅较小。施肥对“土壤速效养分下降型”土壤中的速效N、P、K含量提高较显著,提高幅度对于速效P相对较大,对于速效N相对较小。建议通过土壤肥力观测确定施肥方案,侧重对“土壤速效养分下降型”土壤进行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