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的试验组与单纯的茯苓旱田栽培的对照组间在菌丝生长期、菌核生长期、全生长期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别。2组间在接种成活率、结实率、单个最大苓重、单窖产量等方面也没有显著差别。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的试验组、对照组净收益分别是旱田种植芝麻的传统组净收益的7.23倍、7.88倍。试验组的总体经济效益比对照组高出8.95%。  相似文献   

2.
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技术,结果表明: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的试验组与单纯的茯苓旱田栽培的对照组间在菌丝生长期、菌核生长期、全生长期、接种成活率、结实率、单个最大苓重、单窖产量等方面都没有明显差别;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的试验组、对照组净收益分别是旱田种植芝麻的传统组的7.23、7.88倍,而试验组还有种植芝麻的收益,故总体经济效益比对照组高出8.97%。  相似文献   

3.
茯苓旱田栽培过程中,转变传统的单引接种方法,采用“双引接种”的方法,能取得良好的效益。结果表明:单引接种的对照组成活率只有89.4%,双引接种的试验组成活率高达100%,两者之间差别显著,相差10.6%。对照组菌丝生长期为40 d,试验组仅为21 d,缩短19 d;菌核生长期两组间只相差3 d;全生长期对照组为132 d,试验组只有110 d,缩短22 d。对照组结实率为88.6%,试验组高达99.4%;单个最大苓重对照组为5.2 kg,试验组为7.1 kg,单窖产量对照组为1.93 kg,试验组为2.51 kg。对照组木料每日分化量只有37.88 g,试验组有45.45 g。同时,两组间经济效益差别明显。  相似文献   

4.
采用2种长度料筒对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进行了旱田栽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料筒长(75 cm)的对照组全生长期为173 d,料筒短(50 cm)的试验组只有138 d。对照组结实率94%、单个最大苓重6.3 kg、单窖产量2.1 kg,试验组结实率98%、单个最大苓重6.5 kg、单窖产量2.5 kg。对照组每日料筒分化量为46.24 g,比试验组高出2.76 g。对照组净收益2 496.00元,比试验组低984.00元,但试验组比对照组用料量少砍40株15龄松树。  相似文献   

5.
采用2种长度料筒对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进行了旱田栽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料筒长(75cm)的对照组全生长期为173d,料简短(50cm)的试验组只有138d。对照组结实率94aA、单个最大苓重6.3kg、单窖产量2.1kg,试验组结实率98%、单个最大苓重6.5kg、单窖产量2.5kg。对照组每日料筒分化量为46.24g,比试验组高出2.76g。对照组净收益2496.00元.比试验组低984.00元,但试验组比对照组用料量少砍40株15龄松树。  相似文献   

6.
采用最新研制的液化菌种新技术与常规固体菌种比较,进行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用液化菌种接种的菌瓶在营养生长期菌丝体生长旺盛、洁白、浓密,菌丝满瓶时间为20 d,比常规固体菌种接种提早8 d;成品率995%,比对照高出3百分点;在生殖生长期出菇整齐、均匀,原基形成时间为10 d,比对照组缩短2 d;每瓶产金针菇301 g,生物转化率达971%,比对照组增加68百分点;全生育期比对照组缩短10 d。  相似文献   

7.
选择32头长白×大白二元杂交猪,随机分为2组进行育肥猪饲喂袋装厌氧固态发酵饲料的效果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每头平均日增重分别是798.4、760.6 g,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增重耗料分别为3.01、2.98 kg/kg;试验组平均盈余199.40元/头,比对照组平均多盈余31.39元/头。  相似文献   

8.
速大肥对生长肥育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验组与对照组基础日粮相同 ,只是生长期试验组猪 1t日粮中添加速大肥 40g ;肥育期试验组猪 1t日粮中添加速大肥3 2g。结果表明 :生长期试验组猪只均增重比对照组高 12 .5 8个百分点 (P <0 .0 5 ) ,料肉比前者比后者低 14.71个百分点 (P <0 .0 5 ) ;肥育期试验组猪只均增重比对照组低 2 .89个百分点 (P >0 .0 5 ) ,料肉比前者比后者低 2 .79个百分点 (P >0 .0 5 ) ;全期试验组猪只均增重比对照组高 5 .0 9个百分点 (P >0 .0 5 ) ,料肉比前者比后者低 8.85个百分点 (P <0 .0 5 ) ,试验组猪 1kg增重饲料成本比对照组低 0 .2 5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瘤胃微生物制剂对白羽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1日龄白羽肉鸡7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组,每组35只,进行41 d的饲养试验.对照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03;那西肽+0.025;硫酸粘杆菌素预混剂;试验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5;的瘤胃微生物制剂.[结果]在36~41 d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高6.60;,试验组的全期料重比与对照组相当,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的胸肌率比对照组高8.40;,腹脂率比对照组低14.34;,差异均不显著.[结论]添加瘤胃微生物制剂有替代饲用抗生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选择生产性能与胎次接近的临产母猪6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30头、对照组30头;选择出生日期、断奶重、体型相近的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头,进行保育试验30d;选择体型、体重相近和出生日期一致的育成猪60头,随机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30头,进行育成试验80d。母猪产前30d到哺乳期阶段饲料添加自配中草药制剂(益母健)3kg/t,试验期58d;保育仔猪在断奶后保育期的饲料添加仔猪保健散3kg/t、试验期50d;仔猪保育后的育成期的饲料添加育成宝3kg/t、试验期80d。结果表明:产活仔数试验组比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出生窝重差异极显著(P0.01),哺乳期窝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哺乳期母猪发病数差异显著(P0.05);保育增重、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保育期50d料肉比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0.44;育成增重、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80d育成期的料肉比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0.29;哺乳期母猪治疗药费,对照组35.8元比试验组14.5元高21.3元,哺乳期仔猪治疗药费对照组63.1元比试验组21.1元高42元;保育50d药费减少103.8元;80d育成期的药费试验组比对照组减少17.3元。  相似文献   

11.
袋装青贮饲料因其成本低、操作简便、利用率高而受到广大小规模养殖户的青睐。本试验结合当地养殖现状,进行玉米秸秆袋装青贮饲料饲喂肉羊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饲喂玉米秸秆袋装青贮饲料的肉羊,其采食量、日均增重、饲料利用率均比饲喂干玉米秸秆的肉羊提高了23.08%、73.29%、41.05%,且差异显著(P0.05),袋装青贮饲料与窖贮青贮饲料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袋装青贮饲料的经济效益极显著高于饲喂干玉米秸秆(P0.01),显著高于饲喂窖装青贮料(P0.05)。  相似文献   

12.
茯苓旱田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传统山林地栽培为对照,研究了茯苓旱田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旱田栽培茯苓产量3751kg(下窖面积为515m2),比在山林地常规栽培(对照组)高21.7%。旱田栽培茯苓结核率为99.74%,对照组为95.49%。茯苓单个结核率,旱田栽培为99.33%,对照为92.63%。菌核质量、经济效益,旱田栽培均比对照好。特别是旱田栽培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解决了多年来茯苓栽培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收获与加工,是茯苓生产的最后两个环节,既关系到苓农的收入,又关系到茯苓的药用价值。一、鲜茯苓的科学采收1.收获适期。茯苓收获又称起场或起窖。茯苓菌核成熟后应及时收获,过早收获会影响产量和质量。茯苓下窖种植第2年6月份便陆续成熟,可开始收获。采用嫁接新技术种植的茯苓,可当年种  相似文献   

14.
从奶牛群中挑选体质量、胎次、泌乳期、产奶量及采食量均相近的奶牛16头,试验组8头,对照组8头,进行发酵甜高粱渣生物饲料对奶牛产奶量和牛奶质量影响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菌剂发酵组饲料粗蛋白含量比空白对照组提高了71%,粗纤维含量比对照组降低了8%;复合微生物菌剂袋装发酵甜高粱渣生物饲料试验组提高了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试验组奶牛与青贮玉米秸秆组奶牛相比,采食量提高了11.4%,产奶量提高了14.2%,试验组的奶料比和对照组相比减低了20.8%.此外,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牛奶中的乳蛋白含量提高了14.03%;牛奶中的乳脂率含量提高了16.3%,试验组牛奶体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了5.15%.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博落回散对冬毛生长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的130日龄乌苏里貉60只,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乌苏里貉,每组基础日粮相同,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金霉素50 mg·kg~(-1),试验组Ⅰ、试验组Ⅱ、试验组Ⅲ分别在基础日粮上添加博落回散250、500和750 mg·kg~(-1)。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初始体重、结束体重、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料肉比和腹泻率差异不显著,对照组与试验组Ⅰ的料肉比和腹泻率更加接近;试验组Ⅰ、Ⅱ、Ⅲ的料肉比和腹泻率有依次增加的趋势。综合考虑,冬毛生长期乌苏里貉日粮中添加博落回散250 mg·kg~(-1),可以替代金霉素,作为乌苏里貉无抗生素日粮的一个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EM制剂对生长期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将24只日龄(95~100 d)、体重相近的生长期健康雄性蓝狐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单笼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菌群数为1×107 CFU/g)、1%(菌群数为2×107 CFU/g)及2%(菌群数为4×107 CFU/g)的EM制剂。试验预试期为7 d,正式期为28 d。结果表明:1%和2%EM制剂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试验组平均体增重和干物质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EM制剂组的粗蛋白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EM制剂最适添加量为1%(活菌数2×107 CFU/g)。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三黄肉鸡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不同组方中草药对鸡生长性能、脂肪代谢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选用90羽14日龄的健康三黄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组A和试验组B。每组30羽(15羽公鸡和15羽母鸡)。设计中草药配方Ⅰ和Ⅱ,分别以1%剂量在试验组A和试验组B的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草药配方Ⅰ和Ⅱ。试验期间,自由采食和饮水,按常规程序进行免疫。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A和B的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1.98%和0.92%;日采食量分别降低6.73%(P<0.05)和4.87%(P<0.05);②试验组A和试验组B中鸡的屠宰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01%和7.78%(P<0.05);半净膛率分别提高1.07%和8.22%(P<0.05);全净膛率分别提高3.92%和9.64%(P<0.05);试验组B中鸡的胸肌率比对照组提高10.09%;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A和试验组B中鸡的腿肌率分别提高11.31%(P<0.05)和8.92%;试验组A中鸡的腹脂率比对照组下降30.91%(P<0.05),而试验组B鸡的腹脂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添加中草药配方Ⅰ和Ⅱ对肌肉pH值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生长期和窖存期间玉米秸秆营养成分变化的研究表明,121 d生长期后单株玉米秸秆的干物质和有机物量都不再增加;玉米秸秆粗蛋白、还原糖、钙和磷含量、产气量均随生育期的延长不断降低,而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则不断升高;叶片营养价值明显优于茎秆,但叶片占秸秆全株的比例随生育期延长逐渐降低;玉米秸秆在窖存期间,干物质含量在不断下降,而有机物、粗蛋白、纤维素、半纤维素和钙含量在保存两周后则基本稳定;玉米秸秆的霉菌数在窖存前55 d不断减少,之后则不断增加.从营养价值看,玉米秸秆收获越早越好;由于在保存期间自身发酵等原因,窖存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特别是消化能值不宜用定值来计算.  相似文献   

19.
发酵床养猪及常规养猪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发酵床是结合现代微生物发酵处理技术提出的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生态养猪法,为了推广发酵床养猪技术,试验选择60 d龄大小体重约26 kg的长白猪20头,公母各半,随机分成试验组(发酵床)和对照组(常规法饲养),通过试验期为120 d的对比饲养试验,分别对60 d、120 d的增重和饲料消耗量进行分析,以及试验期结束后随机屠宰5头试验猪作肉质测定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用量试验组比对照组低0.4 kg/(头·d)(P<0.05);试验组饲养成本比对照组低27.9元;6项肉质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将微生态制剂添加到断奶仔猪的基础日粮中,研究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健康状况和粪便菌群数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饲料增重比降低3.4%,发病率降低44.2%,腹泻率降低24.6%;30d时,试验组的大肠杆菌数比对照组显著低4.27%(P<0.05);15、45d时试验组大肠杆菌数均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15、30和45d时试验组乳酸杆菌数分别比对照组高4.04%、1.62%和1.85%,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断奶仔猪的料重比,降低粪便中大肠埃希氏菌数量,促进肠道中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