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护林科技》1995,(4):81-81,90
加快沙棘基地建设,大力开发沙棘资源吉林省林业厅1沙棘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现状我省镇赉县自1981年开始引种沙棘,在1985年全国“沙棘开发利用会议”以后加快了步伐,到目前沙棘人工林发展6000hm ̄2,已结果面积3000hm ̄2,年产果量可达3000t...  相似文献   

2.
《沙棘》1996,9(4):1-2
1996年3月,林业部在《关于加快沙棘产业发展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我国沙棘产业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具体规划。林业部要求有关各省林业系统和全国沙棘开发利用工作者努力工作,为加速发展中国的沙棘产业贡献力量。 1 “九五”期间沙棘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九五”期间沙棘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按照“两个转变”的基本战略,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加快我国沙区山区造林绿化和国土整治步伐,大力加强产业化建设,增强山区沙区经济发展能力,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以科技为先导,采取集约经营方式,积极培育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发挥沙棘资源的多种功能,把沙棘产业建设成独具特色,利国、利民、利行业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3.
张瑞 《沙棘》2001,14(4):35-37
介绍了准格尔旗沙棘资源建设试验示范区十年来的工作成效与经验,提出了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加快沙棘资源建设的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4.
沙风 《沙棘》2006,19(3):25-25
由河北神兴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党委书记、高级经济师刘冲主编、原国家水利部长杨振怀、中国科学院院士阳含熙、中国工程院院士关君蔚、李文华、山仑、李振岐为特邀顾问的《沙棘文集》一书,已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沙棘文集》全书约70万字,以国家领导人对沙棘事业的题词和批示为先导,共分“综合与指导”、“沙棘属植物的起源、分类、分布及其特征、特性”、“沙棘良种选育、资源建设与水保生态功能”、“综合开发利用基础研究”等4篇。文集的附录,以较大篇幅介绍了我国部分沙棘科技研究开发的成果。《沙棘文集》集合了全国沙棘界有代表性的专家、教授的科研成果、开发心得,具有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科技含量高的特点,是我国全方位开发沙棘伟大事业的阶段性总结,更成为全面了解沙棘、利用沙棘、开发沙棘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5.
陈雷 《沙棘》2002,15(4):2-8
近17年来,我国沙棘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结经验,认识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抓住机遇,明确工作的目标任务,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重点做好:1.加快沙棘资源建设;2.继续加强现有资源管理;3.加快沙棘产业开发;4.大力实施沙棘产业开发的名牌战略;5.切实加大宣传力度;6.加强科学研究等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狠抓措施落实,进一步为沙棘生态建设与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推动沙棘建设与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沙棘》2000,(1)
为了进一步加快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步伐 ,推动全国沙棘资源建设和开发工作 ,我部决定命名在沙棘资源建设开发方面成效突出的河北省丰宁县等 1 1个县 (旗、市 )为“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县”。希望被命名县再接再厉 ,加大沙棘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力度 ,加快水土流失治理 ,为建设山川秀美的“三北”地区做出更大贡献。附件 :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县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八日关于命名“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县”的决定  相似文献   

7.
《沙棘资源建设技术规程》已于2000年7月编制完成。为了适应我国大规模沙棘资源建设需要,加强科学决策,规范建设行为,提高建设质量,在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的支持下,编制了这个规程。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和黄委会沙棘办公室,从1998年开始组织国内沙棘界10多位专家教授,在总结20多年沙棘资源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国家水土保持和林业等方面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根据当前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一系列规范化要求,经过实地考察,广泛征求意见,历经3年编制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沙棘资源建设技术规程》。该规程内容全面,函盖了沙棘资…  相似文献   

8.
中国沙棘开发利用20年主要成就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李敏 《沙棘》2005,18(1):1-6
20年来,我国的沙棘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沙棘资源面积增加了一倍,加工利用形成了新的产业,沙棘知名度大大提高,凸现了“突破口”效应,加快了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在西部大开发中得到了重视,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1997年全国沙棘开发企业联谊会年会于1997年4月26日~27日在浙江奉化溪口召开。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和全国沙棘开发企业的代表2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全国沙棘开发企业联谊会秘书处执行秘书、浙江杭通集团保健品公司副经理徐金英同志主待。在开幕式上.全国沙棘开发企业联谊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卢健同志首先致词。全国沙棘开发企业联谊会理事长、浙江杭通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庞青年同志代表联谊会作了题为“光明在前步履艰难”的工作报告。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主任孙振华同志代表水利部也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宣读并讨论了《中国沙棘开发总公司可行性运作细则(讨论稿)》和《全国沙棘产品实行认证制度的实施方案(讨论稿)》。各与会企业代表就产品开发、经营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讨论。会议朝气蓬勃.畅所欲言.与会者广泛交换了信息和经验.在一些方面达成了共识,取得了圆满成功。会议结束时,全国沙棘开发企业联谊会秘书长温中平同志作了简短的小结。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沙棘资源开发研究中心和《沙棘》杂志编辑部也派员列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马卫东  张勇  秦三民 《沙棘》2002,15(4):9-12
陕西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与时俱进,沙棘生态建设和开发工作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其主要工作经验是: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责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模治理;科技领先、研究与开发相结合;狠抓质量,注重实效;政策落实,推动群众沙棘建设的积极性。今后以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为重点,在沙棘建设和开发中,进一步加强领导,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搞好技术推广服务,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以不断加快陕西沙棘资源开发和产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李敏  于倬德 《沙棘》2003,16(4):3-7
198 8年世界上第一种反映国内外沙棘资源开发利用的学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科技期刊———《沙棘》杂志创刊。 1 5年来 ,在有关部门、单位和全体沙棘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和编辑部的努力下 ,《沙棘》杂志与我国的沙棘资源开发利用共同发展 ,从最初的每年赠阅几千册 ,发展到目前订阅发行过万册。发行地区遍及我国各省 (区、市 )和国际上沙棘分布区各国。它全面深刻地宣传了沙棘开发利用的效益和途径 ,推广了沙棘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办出了成绩 ,办出了特色 ,有力地促进了沙棘开发利用事业的发展 ,为我国生态建设、西部开发做出了突出贡献。该杂志…  相似文献   

12.
中国沙棘资源开发利用20年历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沙棘》2005,18(2):1-5
20年来,我国的沙棘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沙棘资源面积增加了一倍,凸现了“突破口”微应,加快了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加工利用形成了新的产业,在西部大开发中得到了重视,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沙棘资源开发利用不可避免地具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属性。采用反映计划经济体制的政府行为指标和反映市场经济体制的专利数量来分析20年的发展历程,将我国沙棘资源开发利用20年的历程划分为宣传发动阶段、全面突破阶段和市场引导阶段。20年的我国沙棘资源开发利用从计划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到市场经济发展模式,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形势,达到了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双赢”,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潮流,顺应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了沙棘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沙棘》2002,(1)
黄河上中游地区的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 6省区沙棘资源面积占我国沙棘资源总量的80 %以上 ,作为我国沙棘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的主战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产生于该地区的沙棘文献在全国沙棘文献中占有相当的比例 ,为我国沙棘开发利用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适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新形势 ,更好地服务于黄河上中游 6省区沙棘生态建设 ,应广大读者的要求 ,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沙棘办公室的支持下 ,经过充分协商 ,于2 0 0 2年 1月 ,成立黄河上中游 6省区《沙棘》杂志工作网 (站 )。经研究决定 ,《沙棘》杂志…  相似文献   

14.
沙棘是一种含有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的药用食物。为了开发内蒙古丰富的沙棘资源,文章从沙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三方面,对沙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价值进行了分析,进而更好的对沙棘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沙棘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沙棘引种驯化及开发利用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60年代。据统计,全省现有人工沙棘林面积达13.33万hm^2,沙棘加工企业10余家,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沙棘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辽宁省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覆盖率,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沙棘已逐渐发展为一项开发潜力较大的生态型产业。章针对目前辽宁省沙棘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对策和建议:突出沙棘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沙棘建设力度;加强沙棘资源的管理,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大力发展沙棘产品精深加工业,推进沙棘产业化进程;加强沙棘科学研究,提高沙棘资源经营管理水平;切实加强领导,为沙棘建设与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介绍了山西岚县沙棘的产业布局、资源建设、种质创新和开发利用情况,分析了约束其沙棘产业发展的资源供给不足、加工产品单一和市场开发滞后等问题,并从加强沙棘资源保护与开发、加大沙棘产学研结合、提升岚县沙棘品牌市场需求、加大沙棘产业扶持力度和增强沙棘三产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旨在为岚县沙棘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沙棘》2000,(2)
2000年3月18日~19日,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邀请有关沙棘、水保、林业方面的11位专家在西安召开了UNDP项目《黄河流域沙棘资源建设技术规程》专家审查会。这次会议得到了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卢顺光副主任专程到会指导。陈伯让副局长首先代表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对各位专家、领导对该项目的关心、支持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他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加快黄河上中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水利部、黄委会贯彻中央“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战略部署,把…  相似文献   

18.
黄河流域“九五”沙棘发展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1997,10(3):1-3
黄河中游地区是中国沙棘的主要分布区,也是资源开发和资源建设的重点地区。据普查,1989年黄河流域各省共有沙棘资源714500hm~2,占全国沙棘资源总量的80%,而且每年还在以50000hm~2~60000hm~2的速度发展。近10年来,黄河中游已建立各种沙棘加工厂近百家,生产沙棘食品、化妆品、医药保健品等8类共200余种产品,年产值上亿元,不仅推出了一大批产品,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加快黄河流域沙棘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步伐,对于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水利部部长钮茂生同志,在全国沙棘工作会议上多次强调指出,为了加速治理水土流失,提高治理效果,各地要狠抓沙棘资源建设;水利部及各流域机构和各地水利水保部门要向沙棘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工作倾斜,加大投资力度;并建议国家设立沙棘专项基金。根据钮部长指示精神及黄河流域沙棘资源建设和开发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相似文献   

19.
张勇 《沙棘》2007,20(2):27-29
沙棘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显著的生态功能,成为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建设的先锋树种和关键树种.我国沙棘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取得了显著成效.加快沙棘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是提高认识,项目带动,创新机制,强化管理,产业化开发等.  相似文献   

20.
《沙棘》1996,(3)
re?w&纷代粤 坤沙o’44t、ga一 深化沙棘研究开发沙棘资源(?)一元一九九六年.元旦 深化沙棘研究开发沙棘资源(?)一元一九九六年.元旦 深化沙棘研究开发沙棘资源(?)一元一九九六年.元旦 深化沙棘研究开发沙棘资源(?)一元一九九六年.元旦 深化沙棘研究开发沙棘资源(?)一元一九九六年.元旦 深化沙棘研究开发沙棘资源(?)一元一九九六年.元旦 深化沙棘研究开发沙棘资源(?)一元一九九六年.元旦 深化沙棘研究开发沙棘资源(?)一元一九九六年.元旦 深化沙棘研究开发沙棘资源(?)一元一九九六年.元旦 深化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