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真姬菇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真姬菇的形态特征和影响其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比较了不同温度、pH、湿度、碳源和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和原基发生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真姬菇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30℃,最适温度为20~25℃;原基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2~16℃,最适温度为15℃;菌丝生长的适宜pH为4.0~8.5,最适pH为6.5~7.5;菌丝生长的适宜培养基含水量为55%~70%,最适为65%;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  相似文献   

2.
野生粗柄侧耳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9月首次实现了云南野生真菌粗柄侧耳的人工栽培.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粗柄侧耳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19~24℃,最适pH为5~6,而子实体发生最适温度为12~18℃,空气相对湿度80%~90%.适宜于该种人工栽培的常规培养料由锯末、棉子壳和碳酸钙组成.  相似文献   

3.
茯苓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茯苓菌株在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含水量等环境条件下菌丝生长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试的8种碳源、6种氮源中,最适碳源是蔗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4℃~30℃,最适温度为28℃;培养基的适宜初始pH为3~6,最适pH为3;培养基的适宜含水量为55%~60%,最适含水量为55%。  相似文献   

4.
樱桃番茄为喜温蔬菜,其生长发育所需温度比普通番茄高,种子发芽最适温25~30℃,生长最适温度20~25℃,结果期最适温度15~25℃;喜光,光照不足会导致落花落果严重;对水分要求前期少,后期多;对土壤的适应性强,但在沙壤土地块生长最好;喜钾肥,同时为防治脐腐病的发生,应适当施用钙肥.具体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杨树菇栽培性状影响的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温度环境因子对杨树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菌丝体营养生长以 2 5~ 2 7℃为最适。原基分化温度 11~ 16℃ ,子实体发育以 13~ 2 6℃最适 ,不同菌株的最适温度存在差异。通过对日平均气温与杨树菇生产周期和产量、品质的关系试验 ,温度与病害发生关系试验 ,用统计分析方法得出了杨树菇各生理阶段的最适温度范围 ,为杨树菇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了温度环境因子的基础数据和调控依据。  相似文献   

6.
梨黑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王宏  常有宏  陈志谊 《果树学报》2006,23(2):247-251
对梨黑斑病病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alternata)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在PSA平板上培养,平均日生长速率、产孢量、菌落颜色以及菌落厚度有显著不同。病原菌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8℃,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病原菌适宜生长相对湿度为50%~100%,最适生长相对湿度为98%~100%,孢子萌发必须具备相对湿度98%以上的高湿条件,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病原菌菌丝适宜生长的pH值为4~12,最适生长pH值为7~8,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7~8,病原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的pH值会发生改变。该病原菌对多种单糖、双糖和多糖等碳源及有机氮、无机氮均可利用,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硫酸胺和氯化胺会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7.
西瓜根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西瓜根腐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瓜根腐病病原菌生长温度范围是10~40℃,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pH4~10范围内都能生长,适宜pH范围为7~10,最适pH为8;能够很好地利用多种碳源;适宜的氮源是硝态氮,而铵态氮不利于其生长。该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在相对湿度达到90%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萌发,萌发的最适相对湿度是100%;分生孢子适宜萌发温度为25~30℃;分生孢子的最低致死温度为58℃,5min。  相似文献   

8.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尚未见报道的茄腐镰孢菌引起的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对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在供试的6种碳源培养基和9种氮源培养基上生长均较良好,而在L-精氨酸上生长较慢.病菌菌丝在10~35 ℃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菌丝生长的pH值为3~12,最适pH为7.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病菌分生孢子在供试的6种营养物质中均能萌发;萌发温度10~35 ℃,最适温度为27℃;pH值2~12范围内病菌孢子均能萌发,最适pH值为6;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62℃、10 min.  相似文献   

9.
王成江 《吉林蔬菜》2012,(11):28-28
菜豆是喜温作物,既怕严寒,又怕酷署。发芽的最适温度是20~25℃,低于10℃或高于40℃都不能发芽。20℃左右为植株的生育适温。菜豆根系入土较深,有较强的抗旱力。土壤最适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最适的空气湿度65%~75%。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培养条件对鲍鱼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同温度、pH值及培养基含水量处理 ,对鲍鱼菇菌丝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鲍鱼菇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为 2 0~ 31℃ ,最适温度为 2 5~2 8℃ ;pH值适宜的范围为 4 0~ 7 0 ,最适pH值为 5 5~6 0 ;培养基含水量适宜的范围为 6 0 %~ 80 % ,最适含水量为 80 %。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小笠原须腹菌、硬皮地星和彩色豆马勃的最适生长条件,研究温度、pH、碳源、氮源及碳氮比对3种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ECM真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具有明显差异,小笠原须腹菌最适pH为4.0~5.0,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碳源为蔗糖、果糖、淀粉和甘露醇,最适氮源为铵态氮,最适碳氮比为40∶1;硬皮地星最适pH为5.0~7.0,最适温度为25℃,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铵态氮,最适碳氮比为5∶1;彩色豆马勃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30~35℃,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铵态氮、硝态氮和蛋白胨,最适碳氮比为10∶1。  相似文献   

12.
墨兰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洋  刘爱媛  冯淑杰  张荣 《北方园艺》2010,(24):170-171
以墨兰炭疽病菌为试材,研究墨兰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6℃,产生孢子最适温度为30℃;菌丝生长最适pH为7~8,产生孢子最适pH为7~9,孢子萌发最适pH为7;26℃下连续光照产孢量最多;相对湿度低于81%时分生孢子不能萌发。  相似文献   

13.
温度和湿度对美洲斑潜蝇实验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度对美洲斑潜蝇各虫态历期有显著的影响 ,在 17~ 35℃温度范围内 ,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呈Logistic曲线关系。湿度对美洲斑潜蝇的发育历期无明显的影响。卵、幼虫、蛹和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10 .0 4、9.70、10 .2 0、9.76℃ ,有效积温分别为 6 5.2 6、80 .70、14 7.96、2 98.33℃。美洲斑潜蝇存活的最适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分别为 2 0~ 31℃和 80 %~ 92 %。在35℃温度下 ,成虫繁殖力极低 ;10 0 %相对湿度下 ,成虫不能繁殖后代  相似文献   

14.
仙客来灰霉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仙客来灰霉病病原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仙客来灰霉病痛原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适宜孢子萌发的温度为20℃,在葡萄糖1:10及土壤浸提液l:15中萌发率最高;菌丝生长的适温范围是15℃~25℃、最适温度为20℃,生长的pH值范围是2~9,最适为3~6,光照对菌丝生长基本无影响,该菌生长要求高浓度的碳源和低浓度的氮源.  相似文献   

15.
番茄生长发育最适温度白天为20~28℃,夜间为15~18℃.当气温高达33℃时生长受到影响,达到40℃时停止生长,达到45℃时会发生高温危害.温度降到10℃以下生长缓慢,在5℃时停止生长.零下1 ~2℃番茄会被冻死,但经耐寒性锻炼的苗,可耐短时间的零下2℃.番茄生长最适地温为20~23℃,30℃以上或13℃以下生长发育缓慢.最高界线为33℃,最低界线为8℃,当地温降到6℃时,根系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16.
菜豆属喜温蔬菜,既怕寒冷,又畏酷暑,发芽适温20~25 ℃,开花结荚最适温度8~25 ℃.菜豆对光照强度要求较敏感,若开花、结荚期光弱,开花、结荚率明显降低.菜豆最适的空气湿度为65%~70%.整个生育期除需要足够的氮、钾养分外,磷肥对开花、结荚及种子形成,钙肥对嫩荚的伸长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了解库尔勒香梨黑斑病菌生物学特性,通过接种试验,研究了不同外界条件因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原茵茵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最适pH为6~7;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8~30℃,最适pH为7.分生孢子在梨果肉和表皮上萌发率差异不显著,且在梨表皮30℃培养12 h,萌发率可达95.8%.同时证明接种病菌发酵液粗体毒素可导致库尔勒香梨发病.对于7种杀菌剂室内抑制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试验,得出甲基托布津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其2 000倍液抑菌率为92%.  相似文献   

18.
主要气象因子对蓝莓花芽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半高丛蓝莓品种"北陆"为试材,在掌握蓝莓物候期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温度、湿度、光周期对"北陆"蓝莓花芽分化的影响,确定其花芽分化进程所需温度、湿度、光周期的阈值及最佳条件,为蓝莓种植特别是设施反季节栽培熟期控制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北陆"蓝莓花芽分化初期所需最适条件为温度20℃、湿度60%、光周期少于12h-短日照;花序原基分化期所需最适条件为温度15℃、湿度80%、光周期少于12h-短日照;萼片原基分化期所需最适条件为温度15℃、湿度80%、光周期少于12h-短日照;花冠原基分化期所需最适条件为温度12℃、湿度70%、光周期少于12h-短日照;雄蕊原基分化期所需最适条件为温度15℃、湿度80%、光周期少于12h-短日照;心皮原基分化期所需最适条件为温度20℃、湿度60%、光周期少于12h-短日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碳源、氮源、温度和酸碱度对白灵侧耳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玉米粉为最佳碳源,蛋白胨为最适氮源,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6.5~7.5。正交试验表明,白灵侧耳菌丝生长的最佳营养因素组合为:2%玉米粉、0.5%蛋白胨、0.3%磷酸二氢钾和0.1%硫酸镁。  相似文献   

20.
野生朱红硫磺菌驯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营养试验、菌丝体培养和出菇温度试验、培养基酸碱度试验、出菇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朱红硫磺菌菌丝体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32℃,最适温度范围为22~28℃;子实体发生的最适温度为16~25℃,气温低于16℃,子实体色泽为淡橙色,16℃以上,子实体呈鲜橙红色;培养料适宜营养C/N为20-26/1;朱红硫磺菌菌丝体适宜酸碱度范围为pH3.0~8.0,最适酸碱度为pH4.0—6.5;朱红硫磺菌的产量与光照条件无关,但光照强度影响子实体的发生时间和色泽;朱红硫磺菌栽培原料广泛,凡栽培木腐菌的培养料均可用于栽培朱红硫磺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