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 我市培育湖桑苗木以起接为多数。通常起接都是春接春栽,也就是春季嫁接好后,随即栽到苗圃地里,或嫁接后将嫁接体作短期贮藏,待伤口愈合后即栽植。湖桑春接春栽育苗大都在3~4月进行。此时用来栽植嫁接体的苗圃地,一般是各季留茬的空白地,或是将未成熟的夏熟作物割去后作为苗圃地。为不影响夏熟收成,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桑树的最佳嫁接方法,嫁接时期,我们于1983—1987年在广西柳州地区蚕种场,用袋接一芽、袋接二芽、带根接(同面)、带根接(反面)、等方法进行了三年多的分期嫁接试验,现将主要结果作一简要报道。一、冬季嫁接桑树(十二月至翌年二月),随时间后移,嫁接至萌芽、展叶的天数明显缩短,但所需积温相对稳定。嫁接至展叶需>10℃活动积温350—440℃,有效积温110—140℃,变异系数10%左右。二、夏季嫁接桑树(八月份前后),随时间后移,嫁接至萌芽、展叶的天数延长,  相似文献   

3.
<正> 为进一步提高桑苗冬接成活率,我们对嫁接体做了不同贮藏和复土方法对成活率影响的对比试验。一、试验项目1.贮藏方法试验室内土窖贮藏:在地面挖下1公尺深,2.4公尺宽的土窖,上面搭人字形草顶。温度保持4—5℃,最高不超过8℃,最低不低于0℃;湿度保持在80%左右。室外挖洞贮藏:利用向阳山地坡边挖成80公分长、40公分高、10公分宽的小洞,把嫁接体贮藏在洞里,洞口先用稻草堵住,防止泥土掉进去,然后用桑条栏好,上面就地挖山边细土盖没洞口,做到不通风,不漏雨。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成品苗建园“一年育苗、二年嫁接、三年栽植”成园时间长、收效迟、成本高的问题。近几年,我们在袋接体建园的基础上,进行了袋接体塑料薄膜小拱棚建园尝试,通过试验应用,收到明显成效。2001至2002年两年间,我们就利用此法建园200hm2。该技术不但操作简单,易掌握,还克服了过去嫁接体建园成活率低下成园质量差的弊端。是一项集育苗、建园为一体的速成建园方法。1建园方法1.1嫁接选品种优良,母株生长良好,枝条充实,无病虫害,冬芽饱满无损伤,茎粗为0.5cm的一年生新鲜枝条为接穗。选择一年生,根径0.4cm以上的实生桑根为砧木,袋接时间在3月…  相似文献   

5.
随着蚕桑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作为生产上主要的嫁接方法(袋接法),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它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易受天气影响,雨天嫁接易烂接口,使成活率下降。还有接穗需要贮藏15~20天,保护不当过湿易造成冬芽萌发,过干韧皮部脱离开来,使成活率大幅度下降,人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新的嫁接方法——切接,现将它的技术要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桑树室内袋接已普及各地,但一些蚕区在生产过程中,因贮藏技术处理不当造成了重大损失。特别是在嫁接完毕后,接体贮藏中,由于上下里表深度不同,厚度不一,内外温度开差较大,经过一段时间的贮藏,芽体生长发育大小不一,尤其是埋在中间的芽子显得更长,在往大田移植时,很容易损折、掉芽。为了尽量减少损伤,可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7.
桑树芽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浙蚕区传统的桑树育苗方法是采用袋接法,该方法对接穗的采集与贮藏、嫁接时间、气候及土壤壅土均有较严格的要求,每一个因素都制约着桑苗嫁接成活率.芽接也是桑树育苗的方法之一,为探索桑树芽接育苗的在本地区的可行性,我们在九华乡桥头村王炎土户进行了两年桑树芽接与袋接比较试验,现简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草坝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8-19℃,年降雨量800mm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2%左右,土壤易板结,降水分布不均匀,5-8月降水充足,在冬春季的11月至次年4月降水特少,晴天日数多,风多强度大,是一年中最干旱的时期,空气相对湿度不足60%,但此时正是桑树嫁接的最适时间。普通袋接育苗也不适应现存的恶劣气候环境,寻找一种便捷、高效的嫁接方法替代现存模式就显得更为深远重要,我们从2007年起采用袋接体育苗技术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现将有关试验隋况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芽接是嫁接方法的一种。这种方法已成功地应用在果树生产上。1957年4月上旬,我们在洋读乡新华农业社进行草桑袋接的同时,利用袋接削下的短截芽条作为接德(品种为德清青桑),以一年生定植草桑植株为砧木,用芽接法嫁接了23株。蚕地土质为半砂土;作作物春作为蚕豆,夏作为甘藷。这些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果业信息》2006,23(8):58-58
据《果树学报》2006年第4期报道 南京农业大学的科研人员以灿烂蓝浆果为试材,研究了在2℃贮藏条件下,0.05mm聚氯乙烯(PVC)单层袋、0.05mmPVC双层袋、0.08mm聚乙烯(PE)单层袋及纸袋(对照)等不同包装处理对蓝浆果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乙醛、乙醇、原果胶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以及呼吸强度、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酯酶(PE)活性、失重率、腐烂率等的影响,以了解蓝浆果低温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情况,并为保鲜贮藏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 桑树冬季芽接,具有嫁接时间长,穗条不需贮藏,嫁接后增产幅度大等优点。为了探索影响桑树冬季芽接成活的诸多因素,笔者于1985年冬到1986年春在青山乡河坝村进行了桑树冬季芽接试验与成活因素的调查,现将情况概述于后:  相似文献   

12.
<正>据《园艺学报》2014年第12期《不同低温贮藏对砀山酥梨货架期组织褐变和品质的影响》(作者王志华等)报道,以山西太谷和临猗地区的砀山酥梨果实为材料,研究了-1、0、1.5和5℃低温对贮藏后20℃货架期砀山酥梨虎皮病、果心褐变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砀山酥梨虎皮病主要出现在低温贮藏后期(200 d以后)出库的货架期果实上,而且贮藏温度越低,货架期间虎皮病越严重。在-1和5℃贮藏条件  相似文献   

13.
薛宏  刘明萱 《蚕学通讯》2003,23(1):57-57,60
湖南省桑树嫁接一般多采用袋接与撕皮根接。对于如何提高嫁接苗的成活率 ,要认真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技术。1 加强接穗管理1 .1 及时剪取接穗近年来 ,湖南省气温最低的天气一般在1 2月中旬 ,广东桑、早生桑等休眠期短的桑品种 ,发芽时间比往年要略为提早 ,2 0 0 1年我所栽植的苗 33在 1 2月下旬就已开始萌动。因此要随时注意观察 ,一定要抢在萌动前将穗条采下来贮藏 ,才能保证嫁接的成活率。1 .2 合理贮藏穗条用于嫁接的穗条 ,要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当贮藏 ,使穗条的含水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才有利于提高嫁接苗的成活率。据统计 ,穗条…  相似文献   

14.
果桑"大十"的芽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果桑“大十”品种冬季休眠期短,脱苞期早(一般桑品种在早春气温上升到12℃以上时冬芽膨大萌发,而果桑“大十”在5℃以上都可以生长活动)故果桑的袋接法、硬枝扦插和条枝扦插的成活率都不高,在生产上缺少推广价值;另外,由于果桑的休眠期短,果桑接穗要提早剪取,接穗与插条需贮藏二个多月,因贮藏接穗条件的限制,往往造成接穗发芽和烂芽,影响嫁接成活率。因此,为了提高果桑嫁接的成活率,对果桑“大十”进行夏季芽接试验。  相似文献   

15.
我县的桑苗嫁接已有20年的历史.但嫁接体建园,尤其是袋接苗少的情况下,建园效果不甚理想.为此,于1991年春进行了嫁接体建园的五改试验,探讨改进嫁接技术和栽培方法,获得了成效.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一、五改的内容和方法(一)试验于1991年春,在石莲子乡菜沟村进行 嫁接品种为荷叶白.亩栽株数1700株和2565株.桑园土质为沙壤土.(二)设试验区 A区(综合区),B区(普通区),C区(单一区),D区(单一区)处理,以B区为对照.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小区面积0.5亩,五改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桑苗双芽袋接就是每个接穗都有两个芽。三年来我们共进行双芽袋接10.2万株,平均成活率91.1%,平均每亩出圃的湖桑苗3.086万株。与普通袋接法比较,双芽袋接的优点:一是成活率高,比单芽袋接的成活高20%左右,单位面积经济收入高40~50%左右;二是嫁接速度快,单芽穗头削一个、剪一个,往复丢剪模刀,影响工效;双芽袋接先连续剪取穗头,后连续削取穗头,工效可提高20%左右;三是桑苗抗逆能力强,嫁接成活后如上端一个芽因自然或人为原因受损伤,下端一个芽能萌发生长,1990年4月份的晚霜,有10%的嫁接苗受冻,双芽袋接的下端一个芽萌发再生。  相似文献   

17.
桑树的夏季芽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果桑“大十”品种冬季休眠期短,脱苞期早(一般桑品种在早春气温上升到12℃以上时冬芽膨大萌发,而果桑“大十”在5℃以上都可以生长活动)。由于果桑的休眠期短,果桑接穗要提早剪取,接穗与插条需贮藏2个多月,因贮藏接穗条件的限制,往往造成接穗发芽和烂芽,影响嫁接成活率。故果桑的袋接法,硬枝扦插的成活率往往不高。因此,为了提高果桑嫁接的成活率,对果桑“大十”进行夏季芽接试验。1芽接时间与方法1.1时间2001年5月20日进行芽接试验,2001年5月底6月初及2002年5月中下旬大田芽接推广。1.2方法采用高位芽接法及嫁接部位在砧木的青黄交界处…  相似文献   

18.
<正> 春季桑树袋接育苗已普及到各地,方法简单,成活率高,是目前大量繁育优良桑苗、建立新桑园的重要途径。但是,通过嫁接繁育,起苗假植,重挖坑施肥栽植,定杆,直到第三年才能养成树形成园。时间长,环节多,成效慢,损耗大。能否直接将袋接嫁接体栽植,达到一步成园目的?我们于1982年已做过试验,结果是肯定的。其方法简便易行,适宜推广,并提前一年成园投产。  相似文献   

19.
春季桑苗嫁接虽然是一项比较简单的技术,但由于嫁接适期短,工作量大,若遇连续阴雨,必然导致成活率降低。为此于1980年和1981年春季在安吉县皈山公社洛四大队第三生产队进行桑苗袋接后,利用塑料袋作短时期的贮藏试验,连续两年同样获得较好的成绩(见表)。  相似文献   

20.
桑树“一步成园”是栽培技术的创新,改变了“一年培育嫁接体,二年养型,三年成园收益”的传统栽植模式,具有省力、省本、高效的优点,袋接体“一步成园”技术在江浙一带已广泛应用。近年来该技术在江西蚕桑基地县进行推广应用,根据实践和相关报道,该技术存在桑树嫁接接穗来源和新桑苗健康程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