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敖汉旗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东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燕山山脉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是京津地区和环勃海经济圈重要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2.
刘富 《沙棘》2002,15(3):7-9
介绍了敖汉旗开发利用沙棘资源的历史和现状,论证了沙棘综合开发利用的生态、经济效益,详实的事例说明,做强做大沙棘产业,使之发挥生态、经济效益,是振兴敖汉旗经济、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定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敖汉旗局部地区个别地段杨树发生死亡现象,直接威胁着敖汉旗北部的生态安全,威胁着多年的生态建设成果和当地群众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4.
<正>敖汉旗生态建设享有盛誉,素有“绿色敖汉”之称。多年来,敖汉旗始终坚持“生态立旗”战略不动摇,发扬“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不干不行、干就干好”的生态建设优良传统,将昔日的不毛之地改造成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敖汉旗曾先后16次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5.
国有敖汉旗新惠林场位于赤峰市敖汉旗中部,始建于1963年,现有职工162人,其中女职工106人。近年来,新惠林场妇女委员会积极开展“创造新岗位、新业绩、新生活”活动,为女职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搭建了理想平台,使女职工在工作岗位上,处处闪现着女性的倩影和魅力。  相似文献   

6.
林业生态重点工程的实施,使敖汉旗在水土流失治理、遏制土地荒漠化,改变生态环境建设上取得了可喜成绩。文章就最新资源数据分析了敖汉旗林业建设现状和今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敖汉旗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沙化面积259万亩,分布在北部12个乡镇苏木。风沙干旱是我旗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影响我旗农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根治沙害,开发沙地资源就成了我旗长期的战略任务。从70年代开始,敖汉旗委、旗政府开展了以造林种草为中心的治沙大战。特别是党  相似文献   

8.
敖汉旗人民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生态体系已初步建成,为了巩固成果、提高水平、优化结构、增加效益,在新的世纪里,必须不失时机地进行林业二次创业。一、推进林业二次创业的意义(一)敖汉林业发展的现状需要通过“二次创业”来提高敖汉旗的生存条件由五、六十年代的黄沙滚滚、荒山秃岭变为今天的绿洲片片、千峰叠翠,生产、生活条件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旗80%的乡、镇、村实现了基本绿化,人均有林10亩,全旗已初步形成带网片、草灌乔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但是,敖汉旗现有树种结构不合理,基本是“南松北杨”的格局,生态…  相似文献   

9.
敖汉旗从1996年开始,探索利用生物措施治理沟河道技术,形成了在沙棘带防护下,以林业开发为主的沟河道综合治理技术模式,找出了一条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治理之路,并在宝国吐乡、贝子府镇等五个乡镇为主的大凌河上游和孟克河中游地区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自林长制工作全面推行以来,内蒙古敖汉旗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赤峰市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按照"生态优先、保护为主、绿色发展、生态惠民、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党委领导、部门联动"的工作原则,切实压实各级党政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主体责任,全面提升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切实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根据《敖汉旗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工作要求,敖汉旗已全面建立旗、乡、村三级林长制责任体系,逐项落实林长制工作各项任务,确保林长制工作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1.
绿色的回报     
敖汉旗几代人几十年的艰苦奋斗铸就了“全球500佳”,为全旗发展绿色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敖汉旗各地把杨树、山杏、沙棘等作为主栽品种,不断发展和扩大林业产业基地,锲而不舍地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目前,敖汉旗有杨树防护兼用林基地190多万亩、仁用杏基地110多万亩、沙棘基地60多万亩、蚕桑基地7万余亩、饲用和能源转化灌木林基地94万亩;现有各类苹果0.7万亩、大扁杏1万南、其它果树1万亩,基本形成了半干旱地区较为齐全的产业基地体系,林业成为全旗农牧业产业化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2.
“全球500佳”环境奖的获得极大地鼓舞了敖汉人民,按照“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总要求,敖汉旗继续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方针,不断探索、创新机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生态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努力打造绿色、生态、文明、和谐的新敖汉。  相似文献   

13.
敖汉旗位于赤峰市东南部,总土地面积1245万亩,辖17个乡镇(苏木、办事处),总人口60万人。地貌特征为"南山、中丘、北沙",2000~2009年,全旗年平均降水量为345.2毫米,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全旗生态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现有林面积达56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3.1%。由于敖汉旗生态建设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赤峰市敖汉旗发生了严重的树木死亡现象,据2010年5月林业技术人员的不完全统计,全旗发生树木枯死和半枯死面积42.8万亩,占全旗有林地面积的7.6%,尤其是杨树枯死和半枯死现象较为严重,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几十年的生态建设成果将毁于一旦,直接威胁敖汉旗乃至北方地区的生态安全。一、杨树死亡原因1、气候异常据敖汉旗气象局提供的资料表明,上世纪六十年代,敖汉旗平均降水量为410毫米,七十年代为429毫米,八十年代为404毫米,九十年代为479毫米。2000~2009年,全旗平均降水量为345  相似文献   

15.
<正>敖汉旗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总土地面积1245万亩,是京津冀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生态屏障。20世纪70年代,全旗沙化土地面积达259万亩,水土流失面积达960万亩,分别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20.8%和77.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敖汉旗秉承“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和“不干不行、干就干好”的生态建设优良传统,几届班子、几代人几十年如一日,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攻坚行动。  相似文献   

16.
刘杖子村小流域治理四十载本刊记者程月华敖汉旗的造林治沙工作,北部地区以治沙为重点,南部地区以小流域治理为主。在南部广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诸多乡村中,刘杖子村堪称佼佼者。这个昔日天旱土薄、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困山村,经过整整40年不懈的治理,终于变成了一...  相似文献   

17.
开发沙棘资源致富一方百姓蔡玉轩沙棘是敖汉旗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它适应性强,品质优良,全身都是宝。十几年来,敖汉旗把营造沙棘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致富百姓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坚持以基地建设形式全力发展。敖汉旗现有沙棘经济林40万亩,既保持了水土,改良了土...  相似文献   

18.
强化护林防火工作坚持依法治林梁久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敖汉旗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防沙治沙、造林绿化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林业建设之所以取得成绩,与敖汉旗切实抓好管护工作是分不开的。为了管好、护好、用好来之不易的林业建设成果,敖汉旗积极总结...  相似文献   

19.
被国家财政部、水利部命名的“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的敖汉旗,2007年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目标转向沟道治理,计划治理的10条水土保持沟道工程全部开工。  相似文献   

20.
<正>敖汉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近代以来,因水土流失、沙化蔓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敖汉旗几代林业人持续开展大面积植树造林,不断改善人居环境。2002年,敖汉旗获得“全球500佳”环境奖荣誉称号。在防沙治沙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敖汉旗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森林草原景观效益。本文通过调查沙地苗木保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