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为贯彻部领导关于“调查工作应一丝不苟,要严格把好质量关”的指示精神,促进今年六省(区、市)连续清查工作的正常开展,林业部资源和林政管理司于7月25—29日在甘肃省酒泉市召开了六省(区、市)连续清查暨全国消耗量调查中期工作汇报会。甘肃、新疆、西藏、江西、河北、北京等省(市、区)林业厅(局)的资源管理处长、负责资源清查的规划设  相似文献   

2.
要闻     
正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万里长征走出第一步2016年"六·五"环境日前后,湖南、四川、吉林等地高级人民法院相继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至此,全国已有近半高院成立了环资庭,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2015)》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北方沙化土地退耕还林工程10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物质量评估结果为:年防风固沙91918.66万吨,年提供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989~1990年北方六省(市、区)水地春小麦良种联合区域试验品种进行丰产性、稳产性试验分析比较,目的是为不同生态类型区域合理推广良种提供依据.参试品种有:中8502、中8334、中8606  相似文献   

4.
油松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了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4省区16个县(区、旗、局)油松天然种质资源847份,并对调查林分生长量及果实表型性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1996年度六省(区、市)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联防会议于10月7日至13日在南宁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福建和广西等六省(区、市)森防站长,有关地(市)、县林业局长、森防站长和技术人员,林业部防治处、贵州省林业厅和重庆市林业局的领导到会指导,列会人数47人。六省(区、市)森防站领导介绍了当地的森防检疫工作。会议总结了开展森防联防工作五年来的成绩,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联防工作的具体意见。 六省(区、市)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和联防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一是全面完成了林业部下达的“八五”森林病虫害防治目标管理任务,森林病虫害上升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积累了防治目标管理的经验。二是从实际出发,全面贯彻林业部下达的“九五”期间森防目标管理指标。六省(区、市)都将  相似文献   

6.
中国北方栎属植物资源调查与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中国北方栎属植物资源,对区域内栎属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区划研究,结果如下:栎属植物在我国北方主要分布于北纬53°18'一线以南,东经105°42'134°46'之间的区域,包括中国北方13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部分或全部地区,其垂直分布上、下限总体上均呈现出从分布区西南向东、向北逐渐下降的格局。本研究将中国北方栎属植物分布区区划为8个资源集中分布区、4个次集中分布区和若干零星分布区,其中集中、次集中分布区林分总面积约为963.93万hm2,林分总体林龄结构以中、幼龄林为主,约占二者资源总面积的75.38%。不同分布区的栎属植物林分面积与林分龄级结构有所差异。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北方栎属植物资源的经营、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总结交流开展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经验。农林部(75)农林(林)字第55号文件通知:委托山西省农林局,在山西省蒲县进行北方少林地区林业调查规划试点工作。参加试点的有来自北方少林地区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林业调查工作者,基层林业生产人员和六个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了解我国杜梨生存现状,做好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调查组于2020年9月至11月,前往北方4省区12个县、区,调查杜梨单株26株(其中18株为古树),收集种质资源25份.调查发现杜梨树龄大都百年以上,最大为700 a;各单株间性状差异显著,树高为2.5—20 m,胸围为9—353 cm;26株单株中17株长势旺盛,占所调查总数的65.4%,8株长势一般,占30.8%,1株死亡占3.8%.该文调查了杜梨种质资源类型,为其良种繁育提供了原始材料,推动了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进程,有利于创制杜梨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根据农林部“(73)农林(林)字第3号”文指示,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试点工作的北方点,于3月底在大兴安岭地区吉文林业局开始。参加北方点的,来自14个省、市(区)和10个林业院校的140余人。他们当中有各地林业调查队的领导干部,有从事森调工作20余年的老调查队员,有刚刚参加调查队伍的新战士,也有从事多年林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教师。农林部林业局资源处、黑龙江省林业总局资源管理局、大兴安岭地区生产指挥部的有关负责同志亲临现场,指导了试点的准备工作。参加试点的全体人员,从3月24日起,至4月10日,在吉文镇集中讨论制定了北方试点  相似文献   

10.
1995年,在黄河中游沙棘资源开发利用中,沙棘资源建设仍然是主旋律;开发利用出现新的生长点,增加农民直接经济收入;科学研究在沙棘育种领域实现突破,为沙棘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技术推广与国际合作为开拓新的领域和市场发挥了作用。11995年黄河中游沙棘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综述1.1 沙棘资源建设据青海、宁夏、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等省(区)水土保持局(处)上报统计数据,1995年黄河中游六省(区)共营造各类沙棘林5.59万hm~2,继续保持了发展的势头。在总面积中,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无定河、皇埔川、三川河、定西县)种植1.33万hm~2,面上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一年一度的“鸟节”、“爱鸟周”活动又来临了。这是自然保护事业和生物学界的一件大事;它对于保护鸟类,保护自然环境、科普教育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九八二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每年五月六日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鸟节”,五月六日所在的那一周为“爱鸟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爱鸟周”活动,但因各自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时间不一致。例如,南方省(区)大都在三月份,北方省(区),大都在四月份,唯新疆春来晚,故定于五月份。  相似文献   

12.
试验基地位于江苏省句容市后白镇张庙村,占地15.3hm2。基地采用种质资源收集、良种繁育、富根容器苗培育、示范果园建设四位一体的模式进行美国山核桃产业化开发的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共包括种质资源收集区、良种测定区、采穗圃、良种扩繁区和示范果园五大功能区。种质资源收集区自前收集有国外美国山核桃优良种质资源53份,国内选育的美国山核桃优良品种25个,最终建成国内资源最为丰富的美国山核桃种质资源基因库。  相似文献   

13.
为了挽救、保护和综合利用珍贵的泡桐Paulownia种质资源,对全国20个省(直辖市)进行泡桐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并对其保存和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到2009年底,共搜集到338份泡桐种质资源,其中包括50个生长量大、干形好、抗性强的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 优良单株资源;在河南温县、湖北赤壁和江西九江共...  相似文献   

14.
团中央遵照胡耀邦总书记关于“共青团要为促进经济建设干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搞些独立活动,培养出好青年,锻炼出好干部。”的指示,于1984年2月与林业部、水电部联合发出了《组织六省(区)青少年营造防护林的意见》,同年8月又召开了六省(区)青少年营造黄河防护林  相似文献   

15.
油松是我国自然分布较广的树种之一,仅我省的油松天然林就约有70万亩,油松造林在我省占有重要地位。我所一九七八年参加了我国北方油松种源试验协作组,收集北方九省(区)20个产地的油松种子,于一九七九年春育苗,一九八一年出圃造林,定植在兰州市东郊大青山山顶,海拔1780m,现已是六年生的幼树,共计896株。各种源定植后生长良好。六年生幼树高生长量平均为0.84米,地径为4.04厘米,最高的单株高已达1.44米,一九八四年  相似文献   

16.
1.监测区域内各省1989年度人工造林更新实绩核查。共完成华东六省及河南省的63个县304个乡(镇)计28.26万亩人工造林更新实绩核查的内、外业任务。 2.完成华东六省一市及河南省1989年度立木蓄积消耗量及其消耗结构的调查(包括信息采集点调查)。并撰写了调查报告。 3.监测区域内各省(市)森林资源监测,包括信息采集、模型运转等,还进行一类调查资料的收集处理工作。完成8省(市)1990年森林资源数据预测更新和数据模型的优化工  相似文献   

17.
华南、西南部分省(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所)首届联谊会,于1991年12月24-26日在广西林业科学研究所召开。参加联谊会的有四川、贵州、云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六个省(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所)的所长和有关人员共27人。广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覃卓凡副秘书长,广西林业厅刘万福厅长、林业厅科教处黄宗全处长和广西区科委科管处苏湘群处长应邀到会,并作了讲  相似文献   

18.
经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将对全省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执行森林防火责任制情况进行期中考核。考核时间:5月份安排全省各县(市、区)开展自查,设区市组织复查并进行市本级自查,6月份省森林防火指挥组织在全省抽查,7月15日前完成检查汇总和通报工作。考核范围:在9个设区市抽取16个县(市、区)进行核查,其中莆田和厦门市各抽取一个县(市、区),其余7个设区市各抽取出2个县(市、区)。考核组织:将9个设区市编成8个单位(莆田、厦门两市并为一个单位),分成两个批次开展检查,检查考核结果报经省政府批准后在全省通报。福建省森林防火指…  相似文献   

19.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学研究所于1979年6月在甘肃省天水地区小陇山林业总场召开了北方次生林经营科技协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北方14省(区、市)的科研、教学、生产和林业行政等单位的代表83人,共收到学术报告及科技资料共44篇。会上总结和交流了多年来次生林经营和科研工作的经验,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对不同意见展开了热烈讨论。这次会议决定恢复北方14省(区、市)次生林科研协作组,并制定了今后次生林经营工作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科研协作计划。大家一致认为:今后次生林科研工作应大力开展基础理论的研究:研究工作应尽快使用现代化手段:应积极建立次生林科研基地;加强国内外情报资料交流和组织多学科共同攻关,以便把次生林经营工作尽快地提高到一个新  相似文献   

20.
对福建、江西、浙江、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川、海南、云南及广西11省(自治区、直辖市)70个县(区、市)的楠属(Phoebe)树种种质资源进行详细调查,记录楠属种质资源分布、群落现状、木材利用及人工造林情况,对种质资源进行收集保存,并详细介绍主要树种的特征差异。调查发现,中国楠属树种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其中紫楠(P.sheareri)、闽楠(P.bournei)及白楠(P.neurantha)分布范围最广;综合比较生长速度和适应性,广西适宜推广种植的楠属树种有闽楠、桢楠(P.zhennan)及崖楠(P.yaien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