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杂草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2,自引:3,他引:49  
 目前全球已有188种杂草(112种双子叶,76种单子叶)的324个生物型对19类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几乎涵盖各类重要的除草剂。抗药性杂草已成为杂草治理和农业生产的严重威胁,由其引发的严重经济和安全问题倍受全球关注。研究证实,杂草体内除草剂作用位点发生改变、杂草代谢解毒能力增强、杂草的屏蔽作用或与作用位点的隔离作用是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三大主要机制。杂草的抗药性机制相当复杂,同种杂草不仅对不同除草剂的抗药性机制不同,而且能以完全不同的抗药性机制对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除草剂产生抗药性,即交互抗性和多抗性。本文重点描述杂草对8大类重要除草剂的抗药性机制,杂草抗药性研究方法,以期为中国抗药性杂草研究和农田杂草科学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并提出在杂草治理中必须汲取他人的经验教训,阐明了中国杂草抗药性研究应关注问题。  相似文献   

2.
影响抗药性杂草发生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主要讨论了影响杂草抗药性快速发展的一些主要因素。影响杂草抗药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由于一类或一种除草剂以及使用作用靶标相同的不同类型的除草剂的大面积和长期连续使用。另外除草剂和杂草的一些特性也影响杂草的抗药性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田杂草由于其种类多,危害大,因此长期依靠除草剂进行防治。由于化学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导致杂草出现抗药性。针对其形成抗药性机理及发展趋势。运用合理防治措施,从而有效控制杂草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杂草抗药性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杂草抗药性的形成,实际上是在除草剂作用下,杂草本身的生理生化遗传机制的改变。目前关于杂草形成抗药性的动因提出了不少假说,但是由于杂草和除草剂的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不可能全面概括其抗药性机制。现仅将收集到的有关材料作以下评述。  相似文献   

5.
水稻田除草剂的应用及杂草抗药性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稻田杂草是造成水稻减产的最大影响因素,化学除草技术已经成为杂草防除的重要手段。针对水稻田杂草开发了多种除草剂,形成了独特的稻田杂草化学防除体系。近年来,由于除草剂大量、高频率的不合理使用,稻田杂草抗药性呈明显上升趋势,稗草、雨久花、慈姑、耳叶水苋等稻田杂草的抗药性问题已较为严重。文章综述了我国水稻田主要除草剂的应用及稻田抗药性杂草的发生现状,并对几类代表性除草剂品种的抗药性机理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稻田抗性杂草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杂草抗药性生物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述了抗药性杂草生物型现状及其发展动态,综述了杂草抗药性产生的原因和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抗药性杂草种群的发展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叙述了全球抗药性杂草种群的分布及其发展动态,杂草抗药性的原因和抗性杂草种群对作物的危害,提出了以作物轮作,栽培,来茬等农业措施为主,结合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和合理使用除草剂来治理抗性杂草,延缓杂草产生抗性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田杂草抗药性及抗性作物的选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田杂草抗药性及抗性作物的选育苏州大学生物系孙丙耀一、杂草抗药性问题的提出本世纪50年代初,英国学者曾预言,在一种除草剂长期、连续、单一使用多年后,杂草会产生对该除草剂的抗药性。美国学者Ryan于1970年首次公开报道欧洲千里光(Seneciovu...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长时间或多次使用一类或一种除草剂及使用作用靶标相同的除草剂致使杂草抗药性产生的原因,同时指出除草剂和杂草的特性也对杂草的抗性产生影响。提出了治理杂草抗性的措施:以预防为主,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延缓和治理杂草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除草剂的持续广泛使用,抗性杂草种群密度和发生面积逐步增加,杂草抗性问题已经是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对我国目前杂草抗药性发生现状、抗性机理、转录组学技术在抗性杂草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抗性杂草防除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抗药性杂草的研究和治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