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旨在研究含黄曲霉毒素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降解剂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50头90日龄健康生长育肥猪随机分为5组,试验1组为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试验2组为阳性对照组,饲料中添加400mg/t黄曲霉毒素B1;试验3~5组为试验组,在添加黄曲霉毒素饲料中分别添加0.05%、0.10%和0.20%的霉菌毒素降解剂。结果表明,添加0.1%~0.2%霉菌毒素降解剂能够提高生长育肥猪的日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消除黄曲霉毒素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危害;降低生长育肥猪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降低霉菌毒素造成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2.
饲料防霉变     
猪场购买全价料的生产日期不宜过长;自配料由于缺乏霉菌毒素检测环节,毒素含量往往会超标,猪场采购时应特别注意原料是否霉变或虫蛀,而且玉米等水分不超过12%;及时清理料槽中残留饲料;饲料储存仓库应保持干燥通风,做好防鼠工作;尤其是使用自配料的猪场,需要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建议使用脱素2kg/t或佰霉灵2kg/t(霉菌污染严重时剂量加倍)拌料饲喂,连用7d,每个月使用1次,以防止饲料霉变引起猪中毒。  相似文献   

3.
试验探讨在霉变饲料中添加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对肉鸡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60羽1日龄AA肉公雏鸡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组为霉变饲料组,饲喂霉变饲料;第3组为霉变饲料+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组,在霉变饲料中添加0.2%的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试验至42 d,检测血浆抗氧化指标以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霉变饲料中添加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能显著降低肉鸡血浆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P0.05),显著升高血浆干扰素-γ、白介素-2、传染性法氏囊以及鸡新城疫抗体含量(P0.05)。霉变饲料中添加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可显著扭转霉变饲料对肉鸡的氧化损伤和免疫毒性。  相似文献   

4.
王留  赵香菊 《养猪》2013,(1):11-12
为研究含黄曲霉毒素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降解剂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50头42日龄健康保育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头;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阳性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 mg/t黄曲霉毒素B1,3个试验组分别在阳性对照组饲粮中添加0.05%、0.10%和0.20%霉菌毒素降解剂,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添加0.1%和0.2%霉菌毒素降解剂能够提高保育猪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消除黄曲霉毒素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危害;降低保育猪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减轻黄曲霉毒素造成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5.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秋季节气温高、湿度大,饲料及其原料容易发霉变质,霉变饲料原料及成品饲料,不仅降低了饲料的营养价值,也影响了适口性,甚至引起猪中毒。常见的霉菌毒素有8种:串珠镰孢菌毒素、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赭曲霉毒素、桔霉素、麦角毒素),重要的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桔霉素和玉米赤霉烯酮。从饲料原料验收入库到成品饲料加工调制过程中,只要任何一个环节防霉措施不力,都有可能发生霉变。1霉菌毒素对饲料和猪的危害饲料原料与成品饲料在水分含量12%或以上,相对湿度80%~ 90%,温度在10℃~ 42℃都足  相似文献   

6.
霉菌毒素中毒是由于猪食用了发霉变质的饲料而引起的,可导致猪急性中毒、猪生产性能下降和免疫力降低,同时还能造成饲料营养的损失。原料水分超标、成品料运输和储存不当、料槽残留饲料的发霉是造成猪霉菌毒素中毒的主要原因,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7.
发霉饲料对猪的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霉的饲料对猪危害较大,轻者影响其生产、生长,引起猪繁殖力和免疫力下降,重者直接导致死亡。霉菌和真菌大量存在于自然界中,饲料中的玉米极易受到霉菌或真菌污染而发霉,产生霉菌毒素,使畜禽食入后中毒。这就要求养殖户一方面要保存好饲料,另一方面要对霉菌毒素有全面的了解,尽早发现发霉饲料,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施凯  翁善钢 《中国猪业》2012,7(12):48-49
饲料香味剂可改善饲料的适口性,用于采食量下降阶段如仔猪断奶期、母猪泌乳期可提高猪的采食量,但猪的采食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在生产实践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添加。霉菌抑制剂、霉菌毒素吸附剂和抗氧化剂添加到饲料中可延长饲料的保质期,防止霉菌生长或者吸附霉菌毒素。已有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使用霉菌抑制剂无效;大多数天然的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品对黄曲霉毒素具有高效的吸附作用;当气候温暖,饲料中脂肪含量较高时,添加抗氧化剂能延迟脂肪氧化。  相似文献   

9.
选取108只1日龄的AA肉仔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第1组饲喂常规饲料,第2组饲喂霉变饲料,第3~5组,在霉变饲料中分别添加0.05%、0.10%和0.20%的酯化葡甘露聚糖(EGM),第6组在霉变饲料中添加0.10%霉可吸,研究霉变饲料中添加EGM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吸附剂的试验组肉鸡日增重大于饲喂霉变饲料组的,添加0.20%EGM组的日增重效果与正常组最为接近;添加0.20%EGM组和霉可吸组肉鸡的料重比与正常组最为接近;霉变饲料中添加0.10%EGM、0.20%EGM和饲喂常规饲料时,肉鸡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霉变饲料中添加0.20%EGM和饲喂常规饲料时,能显著降低肉鸡血清羟自由基(·OH)含量(P0.05);霉变饲料中添加0.20%EGM组与其余组相比,显著提高了肉鸡血清中的总抗氧化能力(P0.05)。由此表明,EGM能有效地吸附霉变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提高肉鸡生产性能,降低霉菌毒素对肉鸡的过氧化损伤;在霉变饲料中添加0.2%EGM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酵母葡聚糖对饲喂霉变日粮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及器官指数的影响。选用180只体重接近的4日龄肉仔鸡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组)、发霉饲料组(日粮中的正常玉米由发霉玉米替代)、试验组Ⅰ(发霉饲料+0.05%酵母葡聚糖)、试验组Ⅱ(发霉饲料+0.10%酵母葡聚糖)、试验组Ⅲ(发霉饲料+0.15%酵母葡聚糖),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发霉玉米日粮中低剂量的霉菌毒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无影响,但可导致肝脏、心脏和脾脏肿胀,胸腺和法氏囊萎缩,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浓度降低;在发霉玉米日粮中添加0.05%~0.15%的酵母葡聚糖,能降低发霉玉米中霉菌毒素对内脏器官的毒害作用,使器官指数和血清指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1.
饲料加工技术对饲料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全饲料是指饲喂食用动物的饲料中 ,各种成分在动物体中不会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刘钧贻等 ,2 0 0 0 )。生产安全饲料是关系到饲料生产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影响饲料安全的主要因素有饲料原料品质、饲料原料的安全贮存、配方中对各种添加物数量的控制、加工中人工添加的控制、饲料加工工艺的合理设计和参数的恰当选择、操作过程的管理、加工后饲料贮存管理等。只有严格控制加工过程的各个环节 ,才能生产出安全饲料。1 原料的控制和安全贮存饲料原料是安全饲料生产的第一个控制点 ,有些植物性饲料原料在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饲料生产大国,蛋白饲料供应远远不足,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鱼粉和大豆以满足需求。发展酵母单细胞蛋白产业,既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糟渣资源,改善现有蛋白质原料的营养品质,又可以节省部分豆粕和鱼粉的使用,从而满足生产需求。开发生产酵母单细胞饲料被世界公认为是解决饲料蛋白质紧缺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采用生物技术生产的饲用酵母的营养特性及在养殖生产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价值及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邓君明  张曦 《饲料工业》2001,22(9):10-14
饲料是畜禽生产上开支最大的一项,在我国饲料支出约占总成本的65%~70%,通过恰当的加工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饲料加工的目的正是为了充分发挥饲料营养价值的潜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饲养效果。饲料加工对动物营养的影响一直是饲料加工工艺学家和动物营养学家关心的问题,将加工工艺学和动物营养学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更大提高动物生产性能。1粉碎粉碎的主要目的是增加饲料接触消化酶的表面积,以使之更易于消化,这也是饲料搅拌、制粒和接受其它处理所必需的。目前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粉碎对饲料营养价值和畜禽的生产性能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14.
15.
饲料用药、饲料添加剂与饲料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饲料安全问题引发动物食品安全问题的事件时有发生,且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1999年,比利时发生的“二恶英”饲料污染事件,直接经济损失达25亿欧元,并导致比利时政府集体辞职。2000年英国的“疯牛病”再次爆发,席卷欧洲。据报道,在韩国一位30岁男子被怀疑染上“疯牛病”,如果属实,这是迄今为止在欧洲以外的国家首次发现人的“疯牛病”病例。“二恶英”与“疯牛病”均与饲用油脂和动物肉骨粉被污染有关。我国至今虽未发现有“二恶英”、“疯牛病”的污染,但违禁药品的“暗地”使用已致多起使人中毒事件。1998年5月,香港居民因食用内地供港猪内脏(含盐酸克伦特罗),造  相似文献   

16.
一 我国农业面临的社会发展趋势在 2 1世纪前 10年里 ,我国经济要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 ,即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经营转变。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出现三大深刻的变化 :一是结构转型—工业化 ;二是体制转轨—市场化 ;三是经济开放—国际化。1.结构转型。目前 ,我国经济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快速发展阶段 ,在 2 1世纪前 10年里 ,将向工业化中期成熟阶段发展。根据工业化国家的经验 ,这一时期不仅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压力加大 ,需要大量的初级农产品原料 ,而且由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吸引资源的能力比…  相似文献   

17.
2.2其他类型的调质器二通调质器或三通调质器为了延长和控制滞留时间,有时候可以使用二通调质器或三通调质器,尤其在生产水产动物饲料时。基本上,在制粒机上方叠加2 ̄3个标准调质器就可达到目的。变速驱动、多重蒸汽注入口以及蒸汽加热套,都是可供选择的设计。二通或三通调质器  相似文献   

18.
《饲料广角》2004,(13):1-1
值此第八届全国饲料添加剂交流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农业部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会议在美丽的海滨城市烟台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对关心和支持中国饲料工业发展的同仁表示衷心的谢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颗粒料产量在饲料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畜禽饲养者也越来越认识到饲喂颗粒日粮对畜禽的性能有很多好处。许多研究都表明饲料的性能可随颗粒料质量的改善而得到提高。然而,人们对于影响颗粒料质量的各种因素却存在着很大的误解。影响颗粒料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饲料配方(40%)、研磨(20%)、调质(20%)、压模选用(15%)以及冷却和干燥(5%)。  相似文献   

20.
朱一文 《饲料广角》2004,(17):13-14
1 饲料产品质量受到全社会关注。饲料产品作为食物链的上游产品,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我国是饲料产品的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饲料产品总体质量是好的。据农业部公布的2003年第2阶段全国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结果,产品合格率为91.56%。但是,鱼粉、骨粉和肉骨粉等动物性饲料产品合格率仅为72.62%。此外,畜禽、水产养殖企业(农户)和屠宰厂的饲料、饮水和猪尿样品中.违规使用和违禁添加剂药物使用检出不合格率为4.02%,也说明了人们对饲料产品不放心不是没有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