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监理装备     
FD-2前照灯检测仪特点:发光强度及光轴偏移量同时测定。采用先进光学系统结构,可将被检前照灯配光特性展示在仪器屏幕上,方便观察与调整。远光光束与近光光束均可检测。主要技术参数:额定使用范围:温度:5~40℃相对湿度:20%~95%电源:DC6V(电池4个)测量范围:发光强度:0~40000cd0~80000cd光轴偏移量:垂直方向:上1°20′~下2°20′或上20cm/10m~下40cm/10m(双重刻度)水平方向:左2°20′~右2°20′或左40cm/10m~右40cm/10m(双重刻度)发光强度示值误差:±10%(相对误差)光轴偏移量示值误差:±1/4°前照灯中心高指示范围:500mm-1300mm检测…  相似文献   

2.
气门开始开启和关闭终了瞬时的曲轴转角,称为配气相位。495A型柴油机的配气相位如下(角度以曲轴转角计):进气门 开启始点 上止点前 8°±2° 关闭终点 下止点后 48°±2°排气门 开启始点 上止点前 48°±2° 关闭终点 下止点后 8°±2° 配气相位相当重要,最佳的配气相位可改善柴油机的充气和排气,使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及经济性能。相反,如配气相位不正确,则可能造成气门头部与活塞顶部相撞击。因此,  相似文献   

3.
2个条件:①孵化温度保持37.8℃,切不可上下浮动。②孵化过程恒温(37.8℃),每一层都必须保持同样的温度。3个注意点:①翻蛋,每2h应翻动1次蛋每层翻蛋的角度应在45°~90°之间;②凉蛋:入孵5d后要开始凉蛋,2次/d,特别是人孵16d~23d时间内,由于小鸡已成形,具有代谢功能,自身温度较高,可达39~40°,4h~6h必须凉蛋1次,否则容易因为温度过高闷死小鸡,每次原蛋时间15min~20min。③高温、高湿,所谓高温是指23d后种蛋啄充数量达1/3时,温度应由37.8°上升到39°,在高温的同时还必须高湿,即23d后每4h必须喷1次40°的热水…  相似文献   

4.
日光温室朝向对进光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高纬度地区冬季凌晨气温比傍晚低 ,在管理上 ,上午揭帘时间较晚 ,使得温室内下午实际日照时间比上午长。温室内下午日照时间较上午日照时间每增加 0 .2 5 h,获得最大进光量的温室朝向应相应偏西增加 1°。以沈阳地区 (41°4 6′N )为例 ,分析表明在计算条件下 ,在南偏西 5°~ 6°时 ,进光量最大 ,与正南向温室进光量相比 ,增加约 0 .3%。  相似文献   

5.
CO2增施与养分交互作用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杂105”番茄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室基质栽培条件下研究了CO2增施浓度和养分水平对番茄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CO2水平,分别为不增施(C0)、(700±50)μmol/mol(C1)、(1000±50)μmol/mol(C2)、(1300±50)μmol/mol(C3);以山崎番茄配方营养液浓度1个剂量(S)为基准设3个养分水平,分别为1/2S(F1)、1S(F2)、2S(F3)。结果表明:在相同CO2处理条件下,提高养分有利于番茄茎粗、叶片SPAD值、植株干、鲜质量和第一穗果质量的增加,并使开花日期提前;在相同养分处理条件下,增施CO2可以显著增加番茄的茎粗、叶片SPAD值、植株干、鲜质量和第一穗果质量,显著降低第一花序节位,并使开花日期提前;增施(1000±50)μmol/mol和(1300±50)μmol/mol的CO2可以显著提高叶片中氮含量。中低养分条件下,增施(1000±50)μmol/mol CO2即可使番茄第一花序节位降低1.0个节位、开花日期提早5~8d,还使第一穗果质量显著高于对照。高养分条件下,增施(1300±50)μmol/mol CO2的处理番茄第一花序节位最低,比对照(C0F3)降低1.7个节位,开花日期最早,比对照提前10d,第一穗果质量最大,比对照高出24.15%。番茄的第一花序节位、开花日期和第一穗果质量对CO2响应的程度依赖于养分水平,高养分使这些指标对CO2响应的程度提高。综合各项生长指标,C3F3处理番茄茎粗最大、第一花序节位最低、开花最早,是最优水平组合。  相似文献   

6.
DC2 4 0 TW型机动植树挖穴机是一种综合性、多功能、多用途机械 ,是以拖拉机为动力的机动植树挖穴机 ,可用于推平土地、挖穴植树、中短途运输等作业。1 主要技术参数型号            DC2 4 0 TW外形尺寸 (长×宽×高 ) (mm) 450 0× 1 44 0× 1 347轴距 (mm) 1 40 0地隙 (mm) 2 80转向圆半径 (m) 2 .8± 0 .2钻头转数 (r/min) 2 90挖穴深度 (mm)≮ 50 0挖穴直径 (mm) 60 0~ 1 50 0提升高度 (mm) 2 80挖穴效率 (一般土质 ) (穴 /h) 50~ 1 0 0推土装置提升高度 (mm) 2 80切土深度 (mm)≤ 1 0 0切土角度 (°) 45液压油泵 CB…  相似文献   

7.
在控温控湿条件下 ,盆栽试验测定 1年生沙棘苗木蒸腾耗水 ,研究结果为 :不同土壤水分处理 ,生长季节沙棘苗木蒸腾速率日变化一般为单峰曲线 ,峰值多出现在 12∶0 0~ 14∶0 0时 ;含水量处理Ⅰ、Ⅱ、Ⅲ和Ⅳ苗木蒸腾速率的均值分别为 4 0 2 4 2 1± 0 4 5 2 5 7、2 92 172± 0 30 6 18、2 790 4 9± 0 346 76和 2 9333±0 384 71mmolH2 O m 2 s 1。沙棘苗木蒸腾速率季节变化出现两次高峰 ,第一次多在 7月 ,而第二次则在 9~10月。生长季节沙棘苗木单株累计蒸散耗水量随季节呈线性增加 ,土壤水分处理Ⅰ、Ⅱ、Ⅲ和Ⅳ苗木累计蒸散耗水量分别为 173 114 4、14 1 5 0 86、12 0 732 8kg和 5 7 75 10 1kg ,水分利用率分别为 0 2 810 2 8、0 198182、0 19170 9g/kg和 0 2 730 77g/kg。生长季节苗木单株蒸散耗水量呈单峰曲线 ,其耗水高峰期多出现在 7~ 8月 ;蒸发耗水量 6月最高 ,之后随着生长进程而逐渐降低 ;蒸腾耗水量的季节变化也表现为单峰曲线 ;生长季不同月份 ,蒸散耗水量、蒸发耗水量和蒸腾耗水量皆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
高彩均 《中国沼气》2002,20(1):41-44
海南省地处北纬 3°3 0′~ 2 0°1 7′,东经1 0 8°1 5′~ 1 2 0°0 5′ ,是全国唯一的经济特区省 ,又是土地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同时为全国两个 (另一个是西藏自治区 )没有被环境污染的处女地之一 ,是新世纪全球经济开发的热点之一。海南省蕴藏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 ,生物质资源丰富、温光日照条件好、水利资源丰富 ,还有风力、地热、潮夕等等 ,都可以开发利用作为清洁能源。加速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使各种可再生资源 (特别是废弃物 )得以充分利用 ,既可减轻国家能源供应的压力 ,保护生态环境 ,又可满足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用能的…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土壤温度和湿度空间变异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5年4月在黑龙江农垦赵光农场,使用20套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在赵光农场一面积为33.4 hm 2 的玉米地块,并通过2个手持式移动节点进行加密测量。根据这一方案,获得了从4月5—29日在240 m×240 m、120 m×120 m、60 m×60 m和30 m×30 m网格下的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数据。在此基础上,基于统计半方差函数理论和GIS空间Kriging插值方法分别分析了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各向同性、各向异性变化特征及分布模式。结合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在不同尺度下的Kriging插值结果,确定了两者最佳采样间距。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半方差函数分别适用于球形模型和指数模型,两者均有很强的空间自相关。其中,土壤温度自相关距离为51.56 m,土壤湿度的自相关距离为154.16 m。土壤温度在45°、90°方向变化明显大于0°、135°方向;土壤湿度拟合决定系数( R 2 )为0.77,在0°、135°方向上变化较大,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最佳采样间距分别为60 m和100 m。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李果实褐变机理并抑制褐变,研究了1-MCP处理和贮藏温度对黑宝石李果肉冷害褐变、机械伤褐变、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酚含量和乙烯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黑宝石李果实在(0±0.5)℃和(3±0.5)℃条件下分别贮藏75d和60d会发生果心的冷害褐变,在(7±0.5)℃下不会发生冷害褐变,但贮藏期短;机械伤诱导李果实在冷藏2d后发生近果皮处果肉的褐变症状。5μL/L 1-MCP处理李果实12h后,在(0±0.5)℃贮藏时可有效抑制冷害褐变和机械伤褐变,但在(3±0.5)℃和(7±0.5)℃时促进果肉褐变。PPO活性和总酚含量的变化与李果实褐变相关,但不是褐变的诱发原因。  相似文献   

11.
冬枣恒温库温度检测系统设计-基于数字温度传感DS18B20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基于89C52单片机和数字温度传感器芯片DS18B20的冬枣恒温库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硬件接线简单、成本低、体积小、测量精度高以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温度的监测范围为-55~+125℃,-10~+85℃范围里的误差在0.5℃以内,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日光温室大棚温度自动调节与控制,研制了RWCK-I型日光温室温度自动控制器,阐述了设计该控制器所依据的基本原理以及系统的主要特点,介绍了温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3.
行星齿轮轮齿本体温度场与闪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齿轮啮合、摩擦学、传热学、赫兹接触等理论,研究了啮合过程中行星齿轮轮齿接触面的相对滑动速度及齿面摩擦因数的变化规律,推导了行星齿轮轮齿齿面接触应力模型。精确计算了轮齿不同啮合位置的摩擦热流密度以及轮齿端面、轮齿齿面等区域的对流换热系数。建立了轮齿本体温度场有限元分析模型,获得了行星齿轮轮齿稳态温度场。分析了标准齿廓和修形齿廓对接触应力及温度场的影响。在稳态热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进行瞬态热分析,得到了啮合过程中轮齿齿面瞬时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14.
基于积温理论的温室温度混杂系统预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温度系统作为典型的混杂系统,其输入包括离散的设备控制量以及可测不可控的多个室外环境扰动量。本文针对温室温度混杂系统,建立切换系统模型,基于此模型设计多输入预测控制。首先分别在4种离散状态(保温模式、自然通风模式、强制通风模式、湿帘-风机模式)下确定模型的主相关输入,采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建立子模型。然后设计预测控制器,利用双周期积温法规划预测控制设定值。求解多输入预测控制量问题为NP-hard问题,采用最优化剪枝法优化搜索。最后在实验温室应用控制算法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多输入预测控制算法可以有效调控温室内温度,并且由于积温理论动态规划预测控制设定值,可减少设备的切换次数,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5.
辣椒恒温与控温热风干燥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找出相对较好的热风干燥辣椒的工艺,进行了恒温热风干燥和分阶段控制温度热风干燥两种方法的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方法下,辣椒干燥后的品质相差不大,但是在分阶段控制温度条件下,辣椒干燥速率较快、干燥能耗较低。试验所得最优的辣椒干燥工艺是:初始温度为45℃,150min后迅速升温至60℃,风速为1.2 m/s,辣椒达到安全含水率的总干燥时间为420 min。  相似文献   

16.
由于程序升温对象在不同温区其数学模型不同,而传统的PID控制方法难以保证控制质量。为此,介绍了在可编程调节器(SLPC)构成的热电偶检定炉温度控制系统中采用智能PID控制的方法,其将批量PID控制方法应用于该系统,使得给定值不断大幅度变化的随动系统的控制做到快速无超调。实验结果表明,控制效果较以往同类系统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日光温室内温度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日光温室内的活动积温、气温、地温的季节变化、日变化,气、地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气、地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各季节日光温室内外气温的关系,日光温室内气温与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相关分析,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方程。利用该组方程可以对各季日光温室内的气温进行估算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五道沟地区1971-2020年0~320 cm 土层月平均地温变化及其对气温的响应.[方法]利用五道沟水文实验站1971-2020年月平均气温和月0~320 cm(0、10、40、80、160、320 cm)土层地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K检验以及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1971-20...  相似文献   

19.
控制系统用双向可控硅作无触点控制开关,并用光电耦合器将高、低压隔离,既安全又节能。为此,用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AD590、A/D转换器7107及光电耦合器等器件,制作了高精度数显温度测量控制器。该测温控制器的特点是:电路简单、易制作、工作稳定可靠,测温控温范围为-55°~ 150℃,测温精度为0.1℃,高亮度显示,适用于工农业自动控制中测温控制。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在高温环境下浇筑大坝混凝土时,控制浇筑温度和通冷却水等常用温控措施的效果、探索适用于高温施工环境的温控措施,利用有限元法对某一位于热带高温地区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进行了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全过程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仿真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冷却水水温和浇筑温度下的坝体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计算结果表明,坝体温度应力受浇筑温度和冷却水水温影响较大,将坝体基础约束区的浇筑温度从25℃降低到23℃、冷却水水温从20℃降低到15℃时,坝体最高温度从36.9℃降低到了34.6℃、最大温度应力从1.64MPa降低到了1.40MPa,此结果满足该大坝温控防裂要求.由此可见,在高温地区建混凝土坝时,在相对较高的浇筑温度和冷却水水温的施工条件下,坝体的温度和温度应力可得到有效控制.研究成果对简化温控措施、缩短工期、减少投资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