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牙鮃、大菱鮃工厂化养殖主要以流水养殖为主。流水工厂化养殖的主要问题在于:①能耗太大;②越冬过程中水温不稳定,易造成鱼病发生;③夏季和海洋换水过程中,易导入污染海水,造成养殖减产。采用闭路循环工厂化养鱼系统可以避免以上弊端。  相似文献   

2.
封闭式循环流水养鱼的特点是人工控制水环境,用水量少,鱼池排出的废水需要回收,经过曝气、沉淀、过滤、消毒、调温、增氧和适量补充新水等处理措施后,再重新输送到养鱼池中,反复循环使用。该种类型是目前养鱼生产中整体技术性最强、自动化管理水平最高且无系统内外环境污染的高科技养鱼系统,是工厂化养鱼的最高形式。  相似文献   

3.
节水渔业的节水方式主要有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池塘"微生态"等,而工厂化养鱼的循环方式有五种类型:高位水池生物滤池型、每个水池一个水处理单元型、水处理车间型、室外大池水处理与综合利用型、每排水池一套水处理系统型。"每个水池一个  相似文献   

4.
工厂化养鱼     
工厂化养鱼工厂化养鱼是7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种新的养鱼事业。它是按养鱼的工艺过程的连续性和流水作业的原则,通过机械或自动化设备,对养鱼水体进行水质和水温的控制,保持最适宜于鱼类生长和发育的生态条件,使鱼类的繁殖、苗种培育、商品鱼的养殖等各个环节能相互衔...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水产》2002,(3):34-34
肇源县三站镇宏旗村农民刘义达,已有10余年的养鱼经历,他承包了村上60亩池塘。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他采取了综合养鱼及稻田养鱼模式。综合养鱼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利用渔业与其它各业相互关联、循环作用的关系,实施综合养鱼技术措施,既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又能实现以粮养禽,禽粪肥水养鱼,鱼又能帮助水稻增温,灭虫、松土、除草,实现生态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马斌  刘鹰 《内陆水产》2001,26(8):19-20
工厂化养鱼亦称高密度循环水养鱼、工业化养鱼等,它是指利用厂房设施及配套的机电仪器设备,高密度养殖经济鱼虾贝类等。这是我国水产养殖业走向现代化的基础和标志。工厂化养鱼的劳动条件好, 劳动生产率高;养殖周期缩短 2~ 6倍,单位面积产量比高产池塘提高 20~ 80倍;养殖用水量大大减少,不污染环境,产品为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工厂化养鱼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属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当前全国各水产发达的省市都在积极行动,使工厂化养鱼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工厂化养鱼生产除选择优良的品种和较合…  相似文献   

7.
《内陆水产》1985,(3):40-40
据《光明日报》报道:国家科委“六五”期间在太湖地区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循环流水高密度养鱼新技术,最近在常州通过了国家级鉴定。这是国内外首创的淡水养鱼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60年代以来。流水养鱼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民主德国范脱晓乌发电厂温流水养鱼,每米^3水体年产400-600公斤;联邦德国沿岸与内陆渔业研究所工厂化养鱼,每米^3水体年产500公斤;日本协和宁部工厂养鳗每米^3水体年产216公斤。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国海水工厂化养鱼发展较快,尤以山东半岛沿海的荣成、威海、烟台、日照、青岛等市为抵。仅荣成市现在就有海水工厂化养鱼厂18家,养殖水面8.7万m',牙解存养量800多万尾,1996年工厂化养鱼产量1000多吨。为更好地推动我国海水工厂化养鱼的快速发展,笔者就目前山东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海水工厂化养鱼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海水养殖技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伴随着海水鱼工厂化养鱼业崭露头角。作者围绕何谓工厂化养鱼,工厂化养鱼发展历史和现状,工厂化养鱼类型和特点,我国海水工厂化养鱼的技术现状和差距,我国海水工厂化养鱼发展方向探讨以及实施工厂化养鱼战略的对策等专题进行了全面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