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樟子松具有生长迅速、不苛求土壤、耐寒抗旱、少病虫害等特点。因此,樟子松巳成为我县荒山荒地造林、人工林更新、低质林改造的比较理想的树种之一。但是目前樟子松种子远远满足不了造林、育苗的需要,已成为发展樟子松的一大困难。为了及早解决种源问题,于1978年分别将南屯基、仁合等林场近1000亩樟子松人工林改建为母树林。经过几年的技术管理和经营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后备母树林的选择近几年来,我们抓了一下后备母树林的建设,有红松450亩,樟子松360亩,落叶松120亩,后备母树林都是由人工林改建而成的。因为用现有人工林改建,由改建到结实,所需要的时间短,容易尽快满足当前对种子的急需,同时由于后备母树林较一般林分具有结实早、结实多、种子品质好,生产成本低以及采种安全等特点,所以后备母树林的建设,应该成为我们目前林分良种生产的当务之急。在基地的选择上,主要考虑:  相似文献   

3.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改建母树林的营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成县为了解决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ls-rupprechtiiMayr生产种子的问题,我们采用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改建母树林的试验途径,在本县赵坝林场对106.2亩人工林进行了改建母树林的试验研究。经过8年的综合培育,改造的母树林在果率、结实率、产种量和种子品质等各项指标都比对照林分有显著提高,生产的种子用于育苗造林表现优良,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成县为了解决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生产种子的问题,我们采用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改建母树林的试验途径,在本县赵坝林场对106.2亩人工林进行了改建母树林的试验研究。经过8年的综合培育,改造的母树林座果率、结实率、产种量和种子品质等各项指标都比对照林分布有显著提高,生产的种子用于育苗造林表现优良,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5.
樟子松种子快速生产的途径有4种:对现有的樟子松母树林进行集约经营;将已划分的优良林分改建成母树林;将樟子松经济林改建成多种效益母树林和对樟子松用材林进行双向培育。  相似文献   

6.
沙地樟子松母树林种子产量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有其极强的适应力,因而近年来已被“三北”地区列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特别是土壤条件不良,气候条件恶劣地区更为注重发展樟子松人工林。正因如此,其种子的供求矛盾日趋尖锐化,已严重地阻碍了对樟子松的引种及推广。章古台现有樟子松母树林2317亩,据近10年统计,平均每年产种子150kg,远远满足不了当地需要(每年购种量750kg左右),因而研究樟子松母树林结实量和气候因子的关系,合理组织经营管理,提高母树结实量,对解决樟子松种子供应的紧张状况,增加单位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樟子松具有耐干旱瘠薄的生物学特性,已成为绿化风沙、干旱地区的重要树种,但其种源目前只限于大兴安岭山地及海拉尔一带沙地。由于自然条件限制,所产种子远远满足不了造林需要。为此我们本着自力更生精神,于1972年,先后从各樟子松林分中改建和采用移栽大树营造母树林700亩,用优质壮苗营造母树林8000亩。对上述不同类型母树林,加以集约经营,给以一定农业技术措施。经1979年调查,17~18年生移植的母树,一般单株产球果106~322个,亩产种子0.5斤,鲜果出种率1/100,种子千粒重7.5~8.0克,每斤种子合人民币16.00元。实践证明,对樟子松母树林采取一定综合技术措施,可提早获得优质高产种子,并可降低种子工本费。现将主要经营管理技术措施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是我国珍贵稀少的用材树种之一.经我站二十年来在章古台地区沙地引种的实践证明,樟子松能耐沙地干旱瘠薄的条件,比引种其它树种生长要快,防风阻沙作用强,表现了良好的适应性和抗性,深受群众欢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全省各地贫下中农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绿化祖国”的热潮,引种栽培樟子松的工作也迅速地开展起来了。但目前,樟子松种苗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群众造林需要,积极培育出更多更好的樟子松种苗,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站先后营建了樟子松母树林和种子园。为了扩大种源,我们又充分利用樟子松人工林应该间伐的优良树木,通过移栽方法,营造母树林704.6亩,移幼树16,000株,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提早结实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造林良种化,良种生产基地化,落实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的教导,1972年全国林木良种协作会议以来,我省开始了油松母树林营建工作。几年来,我省采用改建人工幼林和天然林的办法,共建成油松母树林8766亩。目前,这些母树林生长健壮,有的已开始大量挂果  相似文献   

10.
榆林市樟子松人工林调查结果表明,截止2014年榆林沙区樟子松人工造林面积75 454hm~2,主要分布在西北部6县区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在树高、胸径生长均优于同龄油松人工林,不同基质(盖沙黄土地和沙地)对樟子松人工林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均适宜樟子松的栽植;栽植密度对樟子松人工林生长影响明显,在树高、胸径和冠幅各指标相间差异性显著,合理稀植更有利于樟子松的生长发育;丘间地、平缓沙地更适宜于樟子松的生长,不同密度和不同立地条件对樟子松胸径、冠幅的生长影响较树高显著;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纯林多,结构单一,自然更新困难等。  相似文献   

11.
选摘适宜的立地类型是造林成功的关键。本文将灰色系统面积关联度理论和模糊数学加权聚类理论相结合,以白城地区现有樟子松人工林的生长资料,推测所有宜林地樟子松造林情况;划分出适合樟子松生长的各种立地类型,为推广樟子松造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华北落叶松母树林的生长习性、生长环境、外形特征等特点,并从母树林选择、幼林抚育、管理培育3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改建母树林技术,对提高改建华北落叶松母树成功率以及结实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初果期樟子松母树林的管理技术樟子松是我县荒山造林、低质低产林改造的理想树种之一。1954年第一次引种成功,60年代全县大量营造樟子松现在面积达1万多公顷。为早日解决生产用种,70年代末把仁合、南屯基6~12年生的66ha樟子松用材  相似文献   

14.
我区的东岭、增盛两个林场,被省确定为重点樟子松母树林发展基地,面积为2.1万亩。现已进入结实能力的有1000亩,10—15年生的有8000亩,其余绝大部分是幼龄阶段。这两处营造的樟子松初期以防风固沙为主,所以造林密度较大。按母树林要求,今后需要疏伐、改造、加强管理等,以提高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培育出适宜我区自然条件的优良种子。  相似文献   

15.
浅谈母树林建立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树林是在优良天然林或确知种源的优良人工林的基础上,通过留优去劣的疏伐,为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林木种子而营建的采种林分。通过选择较好的遗传材料,用人工造林方法重新营建的以采集种子为目的的人工林分,也属母树林范围。前者称改建型母树林,后者称新建母树林。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鼠害问题已成为樟子松人工林培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严重阻碍了林木生长和樟子松造林事业的发展。保证樟子松造林成功和幼林正常生长,就必须解决其鼠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樟子松人工林树高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气候因子对樟子松人工林树高生长的影响,为以后的樟子松人工造林和经营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凉城县蛮汉山林场樟子松人工林进行调查,利用蛮汉山林场樟子松6块标准地调查的解析木数据,结合凉城县气象站多年的气象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樟子松人工林树高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蛮汉山樟子松人工林树高生长的气候因子顺序是:年平均风速(x6)〉年平均湿度(x5)〉年降雨量(x4〉年极低温度(x3)〉无霜期(x7)〉年平均气温(x1)〉年极高温度(x2);年平均风速(x6)和年平均湿度(x5)是影响蛮汉山地区樟子松人工林树高生长的两个主导气候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进一步得知水分是影响该地区樟子松人工林树高生长的关键因素;最后建立了樟子松树高连年生长量与气候因子之间的数学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8.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合理经营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调查不同密度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胸径、树高、蓄积、干形等生长指标和松枯梢病的发病情况等健康指标,分析了密度对樟子松人工林生长与健康的影响。综合分析得出:亚湿润干旱区樟子松人工林的造林密度可以控制在1 250~2 500株·hm-2;当樟子松人工林林龄达到21 a时保留密度1 000株·hm-2左右;当林龄31 a时,密度控制为500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19.
母树林的生长结实与疏伐有直接的关系;不同的疏伐强度能对母树林的生长发育和结实产生不同的作用。通过对华山松人工林不同疏伐强度的多年研究,展示了华山松母树林不同疏伐强度的生长、发育和结实情况,并提出了华山松母树林的合理综合疏伐强度指标。得出了改建华山松母树林应以郁闭度0.5~0.6为控制疏伐强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我省引种日本扁柏(Chamaecyparis obtusa),经23年的观察表明,日本扁柏在浙江引种是成功的,具有适应性广、生长快、抗性强、繁殖容易、病虫害少等优良特性。它不仅生长正常,且已开花结实,繁衍后代,并开始批量生产种子。已被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确定为林木良种。全省已建日本启柏母树林、种子园千余亩,已推广造林5万余亩,平均年净增益650余万元。在无性繁殖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累计繁殖优质黄1100余万株,成为我省继国外松之后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外来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