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连续 2a的田间药剂试验和生产示范防治表明 ,易保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黑斑病、褐斑病等优于波尔多液、代森锰锌 ,并对黑斑病、褐斑病有特效 ,与进口农药大生M - 4 5的防效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连续3a的田间试验和生产示范防治表明,易保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烂果病优于福美双、退菌特、代森锰锌,与进口农药大生M-45的防效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斑点落叶病目前是苹果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发生严重时常引起提前落叶,甚至出现二次开花现象,影响苹果的丰产与丰收。目前生产上多用代森锰锌、大生等常规化学农药防治,在一般年份能起到较好效果,但雨水大的年份,防治效果不甚理想。2年来,我们用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68.75%易保水分散性粒剂与常规化学杀菌剂进行了对比防治药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防治美国山核桃黑斑病的发生,2017年在浙江省建德市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林病害始发期和盛发期通过林间试验比较了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苯甲·嘧菌脂悬浮剂1 500倍液、苯甲·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4种不同杀菌剂对美国山核桃黑斑病病原菌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e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除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保护性杀菌剂)400倍液防治效果略差外,其他3种杀菌剂(治疗性杀菌剂)对美国山核桃叶片和果实黑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落叶期推迟时间和产量增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施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对美国山核桃病叶、病果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97.06%和98.16%;落叶期推迟时间最长,比对照推迟98 d;产量增加最大,为对照的362.86%;其次为苯甲·嘧菌脂悬浮剂1 500倍液。研究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苯甲·嘧菌脂悬浮剂1 500倍液、苯甲·丙环唑乳油2 000倍液3种治疗性防治药剂能有效防治美国山核桃黑斑病。  相似文献   

5.
通过开展苹果斑点落叶病(Alternaria mali Roberts)田间药剂防治试验,表明所筛选的7种杀菌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25%丙环唑乳油0.033%浓度的溶液防效最佳,春梢期和秋梢期防效分别达89.84%和94.12%;而春梢期、秋梢期防效相对最差的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0.1%浓度的溶液和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0.33%浓度的溶液,也达到85.83%和88.36%。这为指导大田防治和交替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七种药剂对枣缩果病病原菌-细交链孢菌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防治枣缩果病的危害,选用7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进行了室内抑菌试验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67%万兴乳油 68.75%易保可分散粒剂 72%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世高可分散粒剂 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组合、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的抑菌能力最强;其次为20.67%万兴乳油、10%世高可分散粒剂和85%枣病克星可湿性粉剂;4%绿盾农抗120水剂对两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多抗霉素是吉林省延边农药厂生产的一种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生物杀菌剂。经1990~1991年在顺义县发生此病严重的10多个果园进行了防治试验,收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因药剂为1.5%可湿性粉剂,配药时使用少量水将原料搅匀后再加水稀释  相似文献   

8.
室内杀菌剂抑菌试验表明12种药剂中泰菌克,炭轮果腐净,利生,大生M-45,轮烂净,速扑,硫酸锌石灰液对国外李细菌性穿孔病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室外药剂防治试验表明,供试的6种药剂中,防治国外李叶片细菌性穿孔病可用炭轮果腐净,大生-45,硫酸链霉素;防治果实病害可用硫酸锌石灰液,大生M-45,炭轮果腐净;防治1年生枝条细菌性穿孔病可用一铜天下,硫酸链霉素,菌毒清,硫酸锌石灰液,一铜天下会造成20%的落叶,使用上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探寻引起枣缩果病的潜在侵染性病原,为枣缩果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梨黑斑病菌、马铃薯早疫病菌和番茄黑斑病菌为供试菌株,测定其对潮霉素B的敏感性后再进行GFP标记,并以枣缩果病互隔链格孢菌作为对照,将通过稳定性测试的菌株进行幼果刺伤接种和枣树花期喷雾接种试验,探明它们在枣树上的侵染途径。【结果】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梨黑斑病菌、马铃薯早疫病菌和番茄黑斑病菌对潮霉素B均较敏感,其有效中浓度EC50值分别为1.489、2.241、3.299和2.873μg·m L~(-1),4种链格孢菌均被GFP成功标记且其稳定性均良好;林间刺伤接种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梨黑斑病菌、马铃薯早疫病菌、番茄黑斑病菌和互隔链格孢菌(对照)的枣果均发病且其症状相同,其发病率分别为75.0%、87.5%、81.3%、83.3%与93.8%;将各处理病果的病组织放在含有10μg·mL~(-1)潮霉素B的PDA培养基上培养后,其均有菌丝生长,且均可观察到带有荧光的菌丝;花期喷雾接种4种链格孢菌和互隔链格孢菌后,枣果均发病,将其病组织分离培养后均有菌丝长出,且在荧光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荧光。【结论】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梨黑斑病菌、马铃薯早疫病菌和番茄黑斑病菌均能侵染枣树,都有可能成为枣缩果病的潜在病原菌,因此,在枣树周围应避免种植上述易被链格孢菌危害的果树和作物,这样可以阻止链格孢菌的侵染。  相似文献   

10.
20%苍耳素乳油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苍耳素乳油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具有很好的防效,20%苍耳素乳油500倍、300倍和100倍3种处理剂量在春稍停止生长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69.7%、81.6%和85.9%,其中100倍液防治效果与20%的多菌灵防效80.9%呈显著差异;在末次施药后10 d供试药剂3个处理剂量的防效分别为65.5%、76.2%和78.8%,对照药剂50%多菌灵则为77.5%,方差分析表明,20%苍耳素乳油300倍、100倍液防效与对照药剂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11.
砂仁叶枯病杀菌剂1号(GF2)、2号(427)、多菌灵和代森锰锌500和1 000倍液处理的抑菌率分别为79.23%和84.94%、89.30%和87.07%、96.40%和88.91%、100%;田间小区相对防效均低于15%,达不到实际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太谷县枣产区对枣缩果病进行了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67%万兴乳油+68.75%易保颗粒剂+72%链霉素防治效果最好,高达90.77%,平均病果率仅为5.89%;20.67%万兴乳油,20.67%万兴乳油+68.75%易保颗粒剂,绿盾农抗120,10%世高水分散粒剂+新植霉素防效均达到75%以上,防效较好,平均病果率分别为12.67%,11.67%,13.89%,10.11%;大生M-45,85%枣病克星可湿性粉剂,40%福星乳油,50%退菌特WP防效均在65%以上,平均病果率分别为17.55%,18.78%,20.22%,21.00%,次于上述5种处理;50%多菌灵WP+70%甲基托布津WP平均病果率为32.00%,防效为49.83%,与上述药剂相比防效差,一般不提倡选用;72%链霉素和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平均病果率高达50.78%,防效仅为20.38%,生产上不适宜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万兴乳油防治枣黑腐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3a田间药效试验和示范表明,20.67%万兴乳油是防治枣黑腐病的优良杀菌剂,田间使用浓度以2500~3000倍为宜;发病前喷施68.75%易保1500倍和波尔多液,后期喷施万兴乳油,病果率可控制在5%以下。  相似文献   

14.
12种杀菌剂防治枣缩果病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2种杀菌剂田间防治枣缩果病试验结果表明:85%枣病克星可湿性粉为首选药剂,喷药防治区病果率为1.63%,其次可选用大生M-45,退菌特+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植保膜+代森锰锌,杜邦福星,喷药防治区病果率分别为3.63%,3.38%,3.75%,4.5%,5.75%,代森锰锌,氯乳铜,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多菌灵,枣缩果宁2号,波尔多液则对枣缩果病防效较差或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15.
多效灵对苹果早期落叶病的防治多效灵为日照市工业学校实验化工厂生产,于麦收前和7月上旬果实膨大期各喷1次,浓度为(145%)1000倍液,对照药为波尔多液1∶2∶200~250倍液、25%代森锰锌00倍液、50%扑海因1000倍液、25%多菌灵600...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枯梢病 (Botryosphareia L aricina) 是我国东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普遍发生的一种真菌病害之一 ,危害极大 ,已被国家正式列为检疫对象。由于大兴安岭地区对该病害防治上的研究非常少 ,加格达奇林业局2 0 0 1年在加格达奇地区室内和林间 ,对落叶松早期落叶病分别使用几种不同的杀菌油剂 ,并分别采用烟剂、液剂和涂干等方法进行对比试验。从中得出适合于大兴安岭地区的杀菌剂有五氯酚和克菌丹烟剂防治效果最好 ,五氯酚钠和福美砷烟剂次之 ;液剂防治中福美砷 5 0 0倍液、百菌清原液和福美砷 2 0 0倍液防治落叶松枯梢病 ,防治效果在 6 0 %~ 70 %范围内 ,其中福美砷 5 0 0倍液的效果要好些 ;敌克松涂干防治效果要好些。通过药害测定对其它植物药害非常小 ,使用以上杀菌剂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赵立平 《河北林果研究》2003,18(Z1):279-281
由于苹果品种多不抗斑点落叶病,目前国内外大都依靠化学防治来控制该病.但对其季节流行动态和爆发成因,以及在何种气象条件下使用农药才能获得最佳防治效果,尚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以田间试验为主,通过对病害的逐日系统调查,将所得数据借助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明确生长季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季节流行动态和爆发成因(即病原菌大量侵染的决定性天气条件),为苹果生产提供可行的防治建议并为该病害的预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室内10余种杀菌剂毒力测定和药剂筛选后,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防治试验,在北京杨炭疽病发病初期至发病盛期每15天喷1次,能有效地减轻病情,相对防治效果达61.6%。100倍波尔多液也有一定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选用常见的8种不同的杀菌剂,在禾本科草坪草早熟禾、高羊茅、黑麦草混合草坪地进行了防病试验,结果显示,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菌剂是12.5%烯唑醇WP1000倍液、40%五氯硝基苯WP500倍液、25%敌力脱EC1000倍液、70%代森锰锌1200倍液,防治效果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不同形态外源氮对马尾松与广玉兰落叶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尾松及广玉兰落叶为试验材料,以浓度均为75 mg/kg的NH_4Cl、KNO_3、NH4NO_3溶液为试验处理液,采用分解袋方法,通过对落叶施加不同形态外源氮的方式模拟氮沉降,研究不同形态外源氮对马尾松及广玉兰落叶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外源氮素可以促进落叶的分解,外源氮对不同树种落叶分解的促进效果不同;广玉兰落叶在外源氮处理后分解率增加更为明显,161天后其各处理分解率均在马尾松落叶分解率的1.2倍以上。氮源形态对马尾松、广玉兰落叶分解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马尾松F=1 262.9 P0.01,广玉兰F=165.3 P0.01),其中硝态氮处理效果最好,161天后马尾松和广玉兰落叶的分解率分别为9.79%和13.02%。分解时间对马尾松与广玉兰落叶分解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