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东北东部山区33a生落叶松纯林与胡桃揪和落叶松混交林下的pH值和速效P进行外业调查与室内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土壤pH值的因素主要是有机质含量和种类;影响速效P动态的因素主要有: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和含水量等。根据pH值和速效P变化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土壤的“强酸性期”和“富磷期”。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对湖北建始长岭岗林场不同林龄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的p H值、有机质、碱解N、有效P、速效K等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同一林龄土壤p H值逐渐升高,土壤养分逐渐降低;随林龄的增加,同一土层土壤p H值先降低后升高,土壤养分变化有一定的波动性。相关性分析表明,除土壤有效P与其他化学指标相关关系不显著外,其他指标间相关关系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的引入显著降低了当地土壤的p H值,其土壤有机质、碱解N含量很丰富,有效P、速效K含量相对缺乏。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兴安落叶松林下土壤化学性质指标进行综合测定,结合林分内优势个体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对兴安落叶松优势个体生长影响比较明显的土壤化学指标排序为土壤氮素含量有机质含量交换性Ca Mg离子土壤速效K;对兴安落叶松优势个体高生长没有明显影响的是pH值和速效P。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黧蒴栲半同胞家系根际土壤理化特性差异,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试验方法,通过对52个7年生家系生长测定,选取9个代表性黧蒴栲家系的根际土壤为材料,对根际的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性及根际土壤养分与黧蒴栲树高、胸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黧蒴栲根际土p H值低于非根际土p H值,而有机质含量规律则刚好相反,且根际与非根际p H值、有机质含量具有显著差异;黧蒴栲家系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速效P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而水解N以及速效K含量有极显著差异。黧蒴栲半同胞家系生长性状树高、胸径与全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82 4、0.598 0;与水解N、速效K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树高与水解N、速效K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7 8、0.630 7,胸径与水解N、速效K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95 0、0.774 2;而与有机质、全N、全K、速效P呈较弱相关。  相似文献   

5.
甘肃小陇山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立地条件相对一致的情况下,应用时空互代的方法,探讨了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性特征和动态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养分总体较为丰富,且土壤熟化程度高,但速效N和速效P俱缺。土壤养分含量变异系数较大,为4.0%~61.5%,土壤养分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空间变异性较为显著,反映了该区土壤性状不均一性。除全P外,其余土壤养分各指标(有机质、全N、全K、速效N、速效P、速效K)天然林都大于人工林。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在定植后的4~8 a间均呈下降趋势,而在8~26 a间全P、全K、速效N、速效K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速效P含量呈下降趋势,但总体上地力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6.
以落叶松人工纯林及落叶松与大豆混农间作人工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分下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测定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混农林的土壤容重低于纯林,土壤总孔隙度和含水量大于纯林。另外,落叶松与大豆间作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全N、速效N、P、K的含量增加,其中间作林土壤中N素含量增加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胡桃楸落叶松纯林与混交林中根际土壤的养分特征(英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与非根际土壤相比较,研究了胡桃楸落叶松纯林与混交林中根际土壤pH值、有机质及氮 、磷、钾等养分元素的特征。结果表明:各林分中,除胡桃楸纯林外,根际土壤的pH值均不 同程度低于非根际土壤;除混交林中落叶松根际土有机质含量略低于非根际土外,根际土壤 有机质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存在氮的相对累积,磷和钾在根际则具有一定的亏 缺趋势,其程度与树种相关;各林分下,氮、磷、钾在根际中均得以活化,表现为根际土壤 速效氮、磷、钾含量偏高;混交林中落叶松根际速效氮含量明显高于其纯林,而混交林中胡 桃楸根际速效磷、钾含量明显高于其纯林。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滇东南毛花酸竹林土壤养分特征,在天然林和人工纯林以及有人工经营措施的天然林中分别设置土壤样地,分析其土壤p H值、全N、速效P、速效K、有机质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毛花酸竹林p H值较为稳定;天然竹林中林缘处养分含量更高;人工经营措施对天然竹林立地生产力有提升效果,尤其是施肥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P、速效K含量较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云南毛花酸竹林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山地种植的核桃设置沼肥、厩肥、复合肥和不施肥4种处理,观测分析核桃园土壤的p H值、有机质、全量及速效氮、磷、钾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沼肥、厩肥和复合肥都能不同程度提升土壤的p H值,增加有机质含量,增加全效和速效氮、磷,钾出现不同程度的亏缺。施用沼肥对土壤p H值提升最有效,同时有效减少速效钾的亏缺;施用厩肥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的提升最有效;施用复合肥能增加土全氮和全磷的含量。在生产中可根据不同土壤的养分含量,选择不同的肥种进行施用。  相似文献   

10.
以毛竹鞭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生长期竹鞭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毛竹鞭根根际土壤p H值、水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明显高于非根际土壤,其中p H值平均提高0.82、水解氮含量平均提高111.63 mg/kg、有效磷含量平均提高0.57 mg/kg、速效钾含量平均提高92.33 mg/kg;毛竹鞭根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效锌、有效铜、有效硼含量差异不显著。毛竹鞭根根际土壤水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在不同生长期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在行鞭期较高,在孕笋期和出笋期偏低。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华北落叶松凋落物管理对林地土壤养分变化特征的影响,本文以苏木山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林中设置了凋落物不同处理(堆积和平铺),分析不同处理下0~1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凋落物不同处理下土壤呈酸性,与对照相比凋落物管理下土壤pH值显著下降(P0.05)。凋落物平铺处理与对照相比,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明显提高了19.57%、18.86%、78.37%、38.38%,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堆积和对照2个处理上未呈现显著差异。凋落物不同管理对土壤全磷(堆积对照平铺)、全钾(对照堆积平铺)、速效氮含量(平铺对照堆积)的影响不显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进行短期管理后平铺处理效果最好,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改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性状和维持林地养分平衡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吉林市北华大学东校区小山上,对针叶树下和花坛内两处土壤进行理化分析,研究了两处土壤的吸湿水、p H值和有机质含量。结果表明:针叶树下土壤吸湿水较高,p H呈弱酸性,有机质含量较低;花坛内土壤吸湿水较低,p H呈弱碱性,有机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的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与实验室内测定,分析了不同火烧强度林火干扰对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火烧迹地的土壤酸性减弱,部分土壤有机质流失。土壤全N、全K含量显著降低,土壤全P含量变化较小。土壤速效N和速效P的含量随着火烧强度的增加都呈显著的上升趋势。火烧10 a后,土壤的一些主要化学指标仍没有恢复到火烧前水平。因此,可以看出火烧干扰对森林土壤的影响是长期的。  相似文献   

14.
对章古台地区人工固沙林的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根际土壤pH值低于非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壤;全N、碱解N、速效K表现为富集,速效P表现为亏缺,其中樟子松亏缺最为严重。随樟子松林龄增长,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pH值表现为下降趋势。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非根际土壤有机质提高的幅度以中龄林阶段最高;根际土壤的CEC值中龄林和近熟林阶段小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中盐分积累的程度随林龄增长逐渐下降;不同发育阶段,根际土壤速效P含量均低于非根际土壤。樟子松感病后,根际土壤的pH值随感病程度的加重而上升,有机质含量明显下降,CEC值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盐分、全N、速效N、速效K的富集程度和速效P的亏缺程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春季垄沟深松30 cm、秋季翻耕25 cm、秋季垄沟深松30 cm三种不同整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翻耕整地土壤容重降低,土壤总孔隙度增大,田间持水量升高;在20~30 cm土层中,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其他土层没有显著变化。在30~40 cm土层,翻耕整地的有机质含量升高,各处理土壤p H值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宁县黄甘桃园土壤养分与果实品质的关系,提出土壤养分含量优化方案,对照方案分析土壤营养的丰缺状况,为该桃的科学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调查桃园的果实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筛选出影响宁县黄甘桃果实品质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建立并求解基于果实品质与土壤养分关系的线性方程组,获得生产优质果品所对应的土壤养分含量优化方案。【结果】调查桃园的土壤均呈碱性,除有机质处于缺乏水平外,其余指标均处于中等或丰富的水平。宁县黄甘桃果实品质是土壤养分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单果质量主要受土壤硝态氮、有效Mn和有效B的影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主要受土壤pH值、有机质和有效Fe的影响,硬度主要受土壤硝态氮、速效钾、有效Zn和有效B的影响,“L”值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和硝态氮的影响,“a”值主要受土壤pH值、有机质、交换性Ca和有效B的影响,“b”值主要受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磷和交换性Ca的影响,可滴定酸含量主要受土壤pH值、硝态氮和有效Mn的影响,固酸比主要受土壤pH值、有效Fe、有效Mn、有效Cu、有效Zn和有效B的影响。【结论...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建设及运营对沿线湿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定高速公路沿线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措施,以淮盐高速公路穿越的湿地地段为研究对象,在沿线选取5处样点,分阶段测定了土壤容重、机械组成、pH值、有机质、养分等指标,与建设前土壤普查本底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建设及运营对沿线湿地土壤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道路建成后中层土壤容重显著下降,总体土壤pH值极显著下降,全N含量轻微下降,土壤有机质、速效P和速效K含量均略微上升,但变化均不明显;道路运营后主要表现为土壤pH值增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速效P流失,但变化均不显著,土壤其他性质变化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对江西省方竹林地土壤主要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对土壤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西省方竹林土壤整体上呈弱酸性,不同养分元素间含量差异较大,有效锌、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较丰富,有效磷和速效钾缺乏;土壤pH值与有机质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小;土壤元素有效态含量随着pH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加,在pH值为7.0左右达到峰值,随后呈下降趋势;有机质和pH值对各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影响大小基本一致,有效锌和有效磷之间的相关性最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而速效氮和速效钾之间的相关性最小。  相似文献   

19.
香榧-大豆复合经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2-2015年在浙江省松阳县开展香榧幼林下套种大豆试验(以不套种大豆为对照),探讨香榧幼林下套种大豆对林地土壤pH值和主要养分含量的影响。连续3 a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套种3 a后土壤pH值提高1.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29.4%,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提高27.2%、12.2%、5.5%。说明香榧幼林下套种大豆能改善林地土壤的酸碱度,并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氮、磷、钾速效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森林经营和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塞罕坝机械林场不同林龄(12a生幼龄林,27a生中龄林,40a生近熟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标准地的调查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林分生长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龄的增加,土壤pH值由5.76降到5.52,土壤酸性逐渐增强,速效磷含量变化范围为4.67~7.64mg/kg,与pH值变化一致,呈逐渐降低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以及全钾含量在中龄林中最高,分别为39.02g/kg、2.32g/kg、130.56mg/kg和17.6g/kg,近熟林次之,幼龄林最低。其中,全氮含量在各个林龄阶段差异显著(P0.05),全钾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土壤全磷含量和碱解氮含量随着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龄的增加而增加,且在各个林龄阶段全磷含量差异显著(P0.05)、碱解氮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总的来说,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土壤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幼龄林和中龄林对土壤养分的需求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