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丹玉89号(丹689)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01年冬在海南岛以自选系丹663为母本,自选系DH34为父本组配的晚熟玉米单交种。丹玉89号2005~200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0258.5kg/h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14.0%,居参试组合第2位;2006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849kg/h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7.5%,居全部参试组合第9位。具有抗病性强、高产、适应性强、活秆成熟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抗病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绥粳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绥粳8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利用系谱法经过多年选择培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007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通过。具有抗病、优质、高产等特点,预备试验平均产量8214.7kg/hm^2,比对照垦稻10号平均增产11.5%,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016.1kg/hm^2,平均比对照增产12.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160.2kg/hm^2,平均比对照龙稻3号增产12.0%。  相似文献   

3.
法国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续两年多项试验结果表明,FL1和FL2两个法国新品种,耐寒、耐旱、抗病、高产,适宜晋西北玉米春播特早熟区种植,比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16.6%-18.1%,产量可达7000-7200kg/hm^2;高产型种植密度78750株/hm^2,优质高产型密度71250株/hm^2;果穗颜色鲜亮,鲜食加工价值较高。而且,某些优良性状还可作为品种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4.
极早熟优质高产春大豆湘春豆26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作物研究所以矮角毛作母本,湘春豆14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改良摘荚法和系谱法相结合,育成适于南方春播种植的极早熟优质高产春大豆新品种湘春豆26,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家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54.5kg/667m^2,比同类型早熟对照鄂豆4号增产14.9%;国家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48.1kg/667m^2,比鄂豆4号增产15.7%,产量最高达229.1kg/667m^2。区试平均全生育期95d,与对照鄂豆4号相同;平均蛋白质含量41.87%,脂肪含量21.61%,蛋白质+脂肪总含量63.48%,为蛋白、脂肪双高优质品种,同时又是高油品种。尤其适合南方地区与棉花、玉米、红薯等间种套作。  相似文献   

5.
玉米新品种晋单58号是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133—1为母本、太411为父本组配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05—2007年参加山西省玉米早熟组区域试验.折合每hm^2产9780~10660kg,比对照品种增产15.6%。最高产量12000kg,抗病、抗倒、耐旱、适应性广。2008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审号为晋审玉-2008004。  相似文献   

6.
王桂玲 《中国稻米》2008,14(2):38-39
龙粳15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采用有性杂交和系统育种技术路线培育而成的水稻品种,2006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早熟、优质、抗病等特点。预备试验平均产量7441.8kg/hm^2,比对照品种合江19号增产26.4%;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653.4kg/hm^2,比对照合江19号增产6.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075.5kg/hm^2,比对照合江19号增产10.9%。  相似文献   

7.
《花生学报》2006,35(3):27-27
中花12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用“唐92918”作母本,“ICGV86699”作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花生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油2006001。2003~2004年参加湖北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试平均荚果产量4180kg/hm^2,比对照中花4号增产2.20%。其中:2003年荚果产量3820kg/hm^2,比中花4号增产5.71%,极显著;2004年荚果产量4340kg/hm^2,比中花4号减产0.58%,不显著。该品种适于湖北省花生非青枯病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Ⅱ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培育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清流县引进示范推广,2007年在李家、龙津、嵩口等地示范表现良好。龙津镇俞坊村百亩烟后稻高产栽培示范经实割验收,平均产量593kg/667m^2,比对照谷优527增产93kg/667m^2,高产田块产量达659kg/667m^2,增产显著。现将其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唐军  邹烁 《江西棉花》2009,31(4):48-49
亚华棉7号是由湖南隆平高科亚华棉油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的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铃大等特点的杂交棉新品种。于2006年参加湖南省棉花区域试验(预试A组),皮棉单产2085kgihm^2,居参试品种的第1位,比对照湘杂棉8号增产10.97%,增产极显著。2008年通过湖南省棉花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湘审棉2008012。2007年开始在南襄盆地示范种植,2007年在河南南阳种植获得子棉产量6750kg/hm^2,2008年在湖北襄樊种植获得子棉产量6375kg/hm^2,均表现良好,能适应在南襄盆地种植。为进一步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并结合南襄盆地的生态和生产条件,特将研究和总结出的亚华棉7号在南襄盆地高产栽培技术叙述如下,以便能发挥更大的生产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两优航2号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SE21S与航2号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晚稻新组合。2006年省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产量493.87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7%,达极显著水平,居第2位。2007年引进福建省新品种中试基地的—个点建瓯市小松湖头村示范种植,种植面积0.133耐,平均实割产量570.1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6.5%。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1%,垩白粒率80.0%,垩白度15.6%,直链淀粉含量18.3%,  相似文献   

11.
日花1号是日照市东港花生研究所以鲁花3号做母本,花选1号(花育16号)做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抗病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抗青枯病、适应性广等优点。在2005~2006年山东省花生品种大粒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单产荚果4881kg/hm^2、籽仁3570kg/hm^2,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3.0%和4.4%;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荚果4719kg/hm^2、籽仁3382.5kg/hm^2,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3.1%和2.9%。该品种于2008年4月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我国北方花生产区作为春播大花生品种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2.
吕彬 《中国稻米》2007,(3):39-40
龙粳18号于2006年9月通过国家超级稻专家组现场验收,在10.7hm^2连片种植田上进行采点实测,龙粳18号平均产量11600.0kg/hm^2;实收780.4m^2,产量达11265.0kg/hm^2,2007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并推广,具有高产、优质、早熟、抗病、耐寒等特点。为黑龙江省早粳优质超级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特优202是漳州市农科所2002年用自主选育的不育系龙特甫A和恢复系漳恢202配制的优质、高产感温型杂交早籼新组合。2004年参加漳州市早稻区试,平均产量537.9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5.58%,达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产量494.45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59%,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参加漳州市早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24.9kg/667m^2,比汕优63增产6.95%。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7E02)。  相似文献   

14.
南豆8号为高产、高蛋白春大豆新品种,蛋白质含量45.2%,脂肪含量18.2%。四川省大豆新品种早熟组区试,两年平均155.6kg/667m^2,比对照成豆9号增产14.9%;国家长江流域春大豆组区试,平均产量为180.5kg/667m^2,比对照品种湘春10号增产5.1%。适宜在四川及长江中下游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品种紫花851是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培育的优良品种.福建省清流县于2006年引进种植.2007-2008年李家乡承担2.13hm^2的示范、展示任务.该品种表现适应性广、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实地验收每667m^2平均产量1468kg.比本地品种克新3号增产28%。现将该品种的主要表现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湖南澧县地处长江中游的湘西北澧水流域平原.常年植棉2万~2.5万hm^2,平均皮棉单产1570kg/hm^2。2007年开始试种中棉所63品种.至2010年共种植1.2万hm^2,平均单产皮棉1768kg/hm^2,比本县当家品种湘杂棉8号增产14.3%。2010年被列入澧县国家良补品种,种植面积约6532hm^2,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台安县开始引种早熟玉米品种郑单958,2007年该品种种植面积已达6667hm^2,平均产量10500kg/hm^2左右,因此我们从2006年开始在西佛镇新立村进行豌豆下茬复种郑单958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2007年种植3.3hm^2农民获得了好的收成。  相似文献   

18.
高产抗孢囊线虫大豆齐茶豆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茶豆2号”为夏播中早熟大豆新品种,该品种高抗孢囊线虫1、3、5号生理小种,抗病毒病,较抗霜霉病、细菌性斑点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内4年试验,平均hm^2产量3360.9kg,比“鲁豆11”增产11.51%。山东省区域试验平均hm^2产量3303.0kg,比“鲁豆11”增产8%,生产试验平均hm^2产量2832.0kg,比“鲁豆11”增产7.8%。“齐茶豆2号”籽粒蛋白质含量43.98%。脂肪含量21.26%,为抗孢囊线虫脂肪、蛋白、产量三高品种。  相似文献   

19.
科源玉6号是采用优质自交系616与大穗型新自交系X224组配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大穗型玉米新品种。在四川省区域试验中平均比对照川单13增产8.7%,平均产量达7960kg/hm^2,最高产量达到10570kg/hm^2。该品种对玉米大、小斑病中抗,品质达到优质蛋白、优质赖氨酸标准。综合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科源玉6号是一个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和品质佳的大穗型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对夏玉米百玉2号的农艺性状、生理特性及果穗性状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密度调控,寻求发挥该品种增产潜力的最佳种植密度.为该品种的高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百玉2号密度为9.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8809.49kg/hm^2,比最低密度增产1719.94kg/hm^2,增产率达到24.26%,在较合理的密度范围6.0万~9.0万株/hm^2内,随着密度增加,产量不断提高,在此密度范围内,各地可根据当地土壤肥力、产量水平和栽培管理技术等条件综合考虑,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