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效唑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的应用,在国外最先是用来降低水稻株高,防止倒伏。近年来,我国广泛开展应用多效唑培育油菜壮苗夺高产的技术研究。连续几年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油菜幼苗喷施多效唑,能有效控制主茎高度,增加茎粗,从而达到壮苗、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糜子属于易倒伏品种,本试验通过使用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和多效唑生长调节剂进行处理,对糜子的株高进行调节,达到矮化、抗倒、增产的目的。结果表明,矮壮素在增产方面有一定的效果,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产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矮壮素处理后的产量均高于对照,在1 300~1 700倍的浓度范围内产量变化趋于平稳,说明在此范围内增产效果较好;在多效唑稀释1 600倍浓度时,株高缩小效果最好,千粒重较高,产量也较高,所以多效唑稀释1 600倍时对糜子的矮化、抗倒、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小麦矮化处理对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麦生产中,倒伏一直是影响小麦高产的因素之一,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小麦倒伏的发生,是需要研究的技术问题。本试验采用多效胺和多效唑对小麦进行矮化处理,以期达到降低株高、抗倒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为水稻抗倒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研究了劲丰、多效唑、矮壮丰等3种生长调节剂对水稻茎秆质量、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拔节期施用3种生长调节剂均能降低水稻株高,其中以多效唑处理降低株高最显著,其次为劲丰。与对照相比,喷施调节剂处理后水稻基部1、2节间的抗折力均有所提高,植株倒伏指数降低,植株抗倒能力显著增强,其中以1 125 g/hm2浓度多效唑处理效果最明显。产量结构中,不同浓度的劲丰和矮壮丰均提高了水稻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而多效唑实粒数降低,进而降低了产量。[结论]水稻拔节期喷施劲丰1 800 ml/hm2或矮壮丰1 050 ml/hm2,能达到提高茎秆抗倒能力和增产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油菜抽苔期施用多效唑降低株高、防止倒伏的效果及其与施氮水平和赤霉酸的配合效应,结果表明:油菜抽苔期施用多效唑可显著降低植株高度和分枝高度,增加根颈粗度,提高抗倒伏能力,这种效果随多效唑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多效唑对油菜产量的效应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在中低肥水平下植株生长较差,多效唑浓度较高时,因过分抑制生长,使株体变小而减产;二是多效唑处理后因提高了植株抗倒能力,避免或减轻倒伏造成的损失而间接增产,因此多效唑只适于高肥水条件下植株生长过旺,有倒伏威胁的田块。油菜抽苔初期150ppm多效唑处理后26天又喷施40ppm的赤霉酸可刺激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既有一定降高防倒效果,也有一定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6.
抗倒酯对多花黑麦草生长与倒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抗倒酯用于牧草化学调控的可行性,以多效唑为对照,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抗倒酯对多花黑麦草生长的影响,并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抗倒酯对株高和倒伏的控制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抗倒酯能显著降低植株高度,抑制作用随着施药量的增加而增强,处理后21 d,220 g/hm2抗倒酯处理的多花黑麦草株高抑制率为52%;抗倒酯处理后叶长缩短,叶绿素含量提高,但叶宽增加效果甚微。大田条件下抗倒酯对株高的抑制效果同于盆栽试验,处理后25 d,564 g/hm2抗倒酯处理对多花黑麦草株高的抑制率为66%;抗倒酯能够有效控制多花黑麦草倒伏,并且随着施药量的增加,倒伏率逐渐减小,当施药量为423 g/hm2时只有部分植株微微倾斜,并无明显倒伏现象。  相似文献   

7.
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抑制细胞伸长、缩短节间、促进分蘖、抑制株高、提高抗逆能力等生理作用。本试验通过比较多效唑在小麦上的不同施用方法,了解多效唑对小麦的株高、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藜麦易倒伏问题,提高藜麦产量,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多效唑和缩节胺)对藜麦株高、茎粗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 表明:使用15%多效唑在出苗后15d,按指导剂量1.5倍喷施对株高的抑制效果最佳;使用10%缩节胺在出苗后25 d,按指导剂量1.0倍喷施对茎粗的增...  相似文献   

9.
小麦田高肥和播种量偏大,小麦易倒伏,造成减产。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化控,可有效预防小麦倒伏。拌种40~60mg/kg浓度,叶面喷洒900g/hm2,通过小区试验、大田对比,可分别使小麦株高降低6.3cm和8.5cm。浓度高于80~100mg/kg,剂量大于900g/hm2,易延迟抽穗,穗头太小而造成减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严格控制剂量,对小麦防倒、防病、增产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烯效唑防止小麦倒伏增产有奇效防止小麦倒伏是小麦栽培中的一大技术难题。以往除培育矮秆抗倒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之外,常用多效唑(PP333)来防止小麦倒伏,但其功效不尽人意。现在化控专家又研制了一种更为理想的防止小麦、水稻倒伏的生长调节剂———烯效唑。烯效...  相似文献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羊茅草坪草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法,以冷季型草坪草品种高羊茅为研究对象,研究了2种植物生长抑制剂(抗倒酯0.24 mL/m2、多效唑400 mg/m2)对高羊茅草坪草株高、叶绿素含量和草屑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倒酯的药效灵敏性和抑制生长的效果快于多效唑,但是多效唑的药效持续期长于抗倒酯。2种生长抑制剂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前期效果差异不显著,后期均显著提高了叶绿素含量,且叶绿素含量表现为抗倒酯处理〉多效唑处理。该研究可为草坪管理实际应用生长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倒伏是高肥水条件下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障碍之一,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生产上的推广应用,为防止倒伏、促进增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是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配套技术措施。 1.喷施多效唑。在小麦起身期,每667平方米喷洒200ppm多效唑溶液30公斤,可使植株矮化,抗倒伏能力增强,并能兼治小麦白粉病和提高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 2.施用烯效唑。烯效唑(代号S—3307,商品为5%可湿性粉剂)是一种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生物活性比多效唑高6~10倍。在小麦上施用,可以防止高密度、高肥水条件下的植株倒伏,并有减少不孕小穗和提高千粒重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抑制辣椒幼苗徒长的适宜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克服辣椒育苗过程中的徒长和易倒伏问题,以衢椒5号为试材,于两叶一心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与矮壮素,研究其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于处理后15 d测定幼苗的株高、总叶绿素、茎粗、根冠比,并测量成株期的株高、主茎高及单株产量。结果表明,相对于矮壮素而言,多效唑的抑制作用更显著,且幼苗的根冠比、总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其中以50 mg·L-1多效唑处理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表现为株型矮化,叶片变小,根系发达,更易于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4.
“倒伏”是高肥水条件下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障碍之一。近年来,随着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生产上的推广应用,为防止倒伏、促进增产开辟一条新途径,是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配套技术措施。一、喷施多效唑在小麦起身期,每亩喷洒200×10-6多效唑溶液30公斤,可使植株矮化,抗倒伏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5.
董扬 《天津农林科技》2023,(1):14-16+30
为明确多效唑溶液喷施时期以及浓度对甜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以甜高粱“吉甜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株高达到30、 80、130 cm时喷施浓度为300、600、900 mg·L-1的多效唑溶液,用清水作对照(CK)。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多效唑溶液可改变甜高粱植株茎秆的形态特征,使植株株高、重心高度降低,茎粗增加,从而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在本试验条件下,“吉甜2号”在株高80 cm时喷施900 mg·L-1的多效唑溶液可有效增强甜高粱的抗倒伏能力,有利于稳产,是较适宜的防倒伏增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分析多效唑对大豆部分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期喷施多效唑可以有效地抑制大豆茎秆伸长,起到降低株高的作用,可以增加大豆茎粗、降低空瘪率、增加大豆实粒数,大豆真叶期、三片复叶期、五片复叶期、盛花期各喷施多效唑20g/亩增产效果最好,亩增产13.9kg,增产率7.2%。前言大豆生长发育阶段会出现不协调的现象,如营养生长过于旺盛,而生殖生长缓慢,造成大豆徒长,植株郁闭,落花落荚,甚至倒伏。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开辟了新途径。多效唑是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内源赤霉素合成的抑制剂,对作物生长具有控制效应,可以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秆伸长、缩短节间、增加植物抗逆性能、提高作物产量。为进一步研究多效唑对大豆的影响,2010年,我们继续采用不同多效唑用量,在大豆不同生育时期进行叶面  相似文献   

17.
小麦叶面喷施化控剂是降低小麦倒伏风险、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本试验以豫审小麦泛麦536为材料,探讨了叶面喷施烯效唑、多效唑、调节安、麦业丰等不同成分化控剂对小麦农艺形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泛麦536拔节初期叶面喷施烯效唑、多效唑、调节安、麦业丰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有效降低小麦株高、穗下节长度、第一节长度,最高分别降低了3.7%、4.6%和8.0%;叶面喷施麦业丰(20%多唑·甲哌鎓),泛麦536产量显著增加2.2%。叶面喷施麦业丰在有效降低泛麦536株高的同时,对提高泛麦536产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基质育苗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培养棉花穴盘壮苗,进行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发芽和棉苗素质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和矮壮素均会推迟棉籽发芽,但对发芽率和棉芽质量无不良影响;多效唑和矮壮素浸种都能抑制棉花幼苗伸长,提高棉苗素质。特别是多效唑对降低株高、增加茎粗效果明显。综合分析以50 mg.L-1多效唑浸种为好,生产上操作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9.
针对弶港分公司小麦生产上的倒伏问题,根据小麦的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以及不同叶龄期采用多效唑处理。经过几年来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得出,施用多效唑不仅有利于小麦的壮秆防倒,而且对增穗、增粒、增产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糜子在种植生产中易倒伏,其是制约糜子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试验利用多效唑和矮壮素能有效改善作物抗倒伏性,研究其对糜子抗倒伏性及产量的影响,旨在为稳定糜子产量提供数据及理论支撑。在大田条件下,以抗倒品种陇糜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多效唑、矮壮素不同用量,并设清水为对照,在拔节期、抽穗期分别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成熟期调查各处理陇糜9号茎秆的株高、重心高度等形态及力学特征,分析其对茎秆抗倒伏调控效应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陇糜9号对多效唑、矮壮素2种化控剂的响应存在一定差异,但拔节期、抽穗期叶面喷施均可显著降低株高、重心高度及倒伏指数,从而显著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从喷施时期来看,拔节期喷施2种化控剂的形态指标和抗倒伏指标均低于抽穗期,化控效果优于抽穗期,是糜子化控的最佳时期;并且多效唑效果优于矮壮素。在拔节期喷施多效唑还可以增产,在拔节期施用1.05 kg/hm2的多效唑,糜子产量最高(3 445.2 kg/hm2),较清水对照增产3.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