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吉林省农业昆虫地理区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吉林省自然条件及农业昆虫的种类组成、发生特点,将全省农业昆虫地理区划划分为吉东南和吉中西两区。吉东南区又划分为吉东低山丘陵稻谷特作亚区、吉东南长白山林地农林亚区和吉中东丘陵稻谷玉米亚区3个亚区。将吉中西区划分为吉西北沙丘草原干旱半农灶特亚区和吉中松辽平原玉米带亚区。  相似文献   

2.
广西农业昆虫地理区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理地貌,气候条件,农作物区划及农业昆虫的种类构成,发生危害特点,拟把广西农业昆虫的地理分布区划为三区:1.桂南热带性种类发生危害区,Ⅱ。桂中南亚热带种类发生危害区,Ⅲ桂东北中亚热带种类发生危害区,桂南区和桂中区又各分为东西亚区。根据农业昆虫的区系和发生危害特点,提出了各区域的害虫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农业昆虫的地理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山东省植被的分布,各地昆虫的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等因素,将农业昆虫在省内的分布划分为5个地理区,即鲁北平原滨海区、胶东丘陵区、胶潍河谷平原区、鲁中南丘陵区和鲁西南平洼区。其中鲁北平原滨海区可再分为鲁北滨海区和鲁西北平原区两个亚区;鲁中南丘陵区又可再分为鲁中山区和鲁南山区。  相似文献   

4.
根据地理状况、作物耕作栽培、农业昆虫发生等差异,将新疆农业昆虫区划为南疆暖温干旱农业区和北疆中温干旱农业区;其下再划分为塔里木盆地、焉者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天山南坡-昆仓山系北坡及准噶尔盆地南缘、伊犁盆地、塔城盆地、阿尔泰山前平原、天山北坡、阿尔泰山南坡等1个亚区。  相似文献   

5.
根据昆虫种群的地理分布,结合林业区划,将河南省的森林昆虫区系划分为7个区和12个亚区。并记录了各区的主要森林害虫种类及其危害情况。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福建农林昆虫地理区划,本区划是根据昆虫组成和特点,地形地貌,气候情况,作物布局及植被等诸方面的差异,提出将福建主要农林昆虫近500种,划分为闽中北(中亚热带)和闽东南(南亚热带)2个区,前者再划分为4个亚区,后者则为2个亚区。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夜蛾科、尺蛾科和天蛾科昆虫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和采集,共发现河南境内夜蛾科、尺蛾科和天蛾科昆虫344种,隶属于196属,22亚科。区系分析结果表明:(1)在世界昆虫六大区系中,河南三科昆虫属15个分布型。以古北区系种类最多,占34.30%;古北和东洋区系种类居第二,占33.14%;东洋区系种类居第三,占18.31%。(2)在中国昆虫区划中,可分成35个分布型。以华北和华中区均有分布的种类最多,占59.88%:东北和华北区均有分布的种类居第二,占49.13%;东北、华北和华中区均有分布的种类居第三,占30.52%。(3)发生平原地区的种类比山区或丘陵地区多,黄淮平原亚区的种类最多,伏牛山北坡山地丘陵亚区的种类最少,这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植物相有关系。(4)伏牛山、黄河阻隔某些夜蛾科昆虫在其南北麟(岸)的分布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福建农林昆虫地理区划,本区划是根据昆虫组成和特点、地形地貌、气候情况、作物布局及植被等诸方面的差异,提出将福建主要农林昆虫近500种,划分为闽中北(中亚热带)和闽东南(南亚热带)2个区,前者再划分为4个亚区,后者则为2个亚区。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天牛科(Cerambycidae)昆虫区系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22种天牛昆虫为资料,对吉林省天牛科昆虫区系作了系统研究.在昆虫地理区划上属于古北地区,中国——喜马拉雅山亚地区.从起源上,东部地区以东方种类为主,西部地区以中亚细亚及东方成分为主,在水平分布上,其种类数量由东到西逐渐减少,危害程度逐渐增大,而垂直分布,随着海拔增高,种类减少.青杨脊虎天牛、青杨楔天牛、光肩星天牛、云杉大墨天牛等4种为主要林木害虫.光胸膜花天牛(NecydalispennataLewis)属吉林省新记录.  相似文献   

10.
结合多年来各昆虫专家对青藏高原昆虫的研究,将青藏高原划分成青藏区与东洋区两大区。并以青藏高原分布的155种瓢虫为材料,进行了瓢虫在青藏高原的地理分布分析。结果表明:瓢虫在青藏高原的东洋区和青藏区均有分布,青藏区的分布占优势。由种类分布及特有成分分析可知,横断山小区和墨脱察隅小区为瓢虫在青藏高原的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湖南省蝶类的系统调查,查明了湖南省蝶类共有433种,根据其在湖南省各地(市)的分布,编成"0,1"分布数据表,然后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参考地理、气候、林业及农业植物分布情况,把湖南省蝶类分成3个区:湘北、湘中东滨湖盆地丘陵区,湘南山地丘陵区,湘西山区,分别叙述了各区的特点,并提出了蝶类资源的保护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叶蝉亚科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各区、亚区的分布情况,探讨小叶蝉亚科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方法】根据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基于现有标本及相关文献,建立小叶蝉亚科昆虫在中国的分布区/属、分布亚区/属矩阵,并用PAUP4.0进行启发式搜索得到分布区支序图,用SPSS17.0软件对有小叶蝉亚科分布的亚区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中国小叶蝉亚科昆虫分布区形成的顺序首先为东北区、青藏区,然后是蒙新区和华北区,最后是西南区、华中区及华南区;华北区2个亚区与东洋区分布的小叶蝉及滇南山地亚区与西南山地亚区分布的小叶蝉相似性程度均较高。【结论】小叶蝉亚科昆虫动物地理分布区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与第四纪冰期活动有关;华北区的黄淮平原亚区、黄土高原亚区分布的小叶蝉与东洋区的相似性较高,这可能与华北区是物种由南向北扩散的过渡区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蝽科昆虫的区系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祁连山北坡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祁连山北坡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北温带成分占优势,缺乏特有和古老成分,是一个温带植物区系,并且具有年轻和衍生的特点。根据植物区系组成的丰富程度以及自然地理特征,祁连山北坡在植物区系上可划分为2个区系小区:东段小区和西段小区。  相似文献   

15.
西南玉米生态区域划分及品种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玉米生态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全部,广西大部,陕西南部,湖南和湖北西部的丘陵地区,以及甘肃省南部的部分地区,2013年播种面积为9083.8万亩,为全国玉米主产区之一。按玉米种植地区的热、水、土等农业自然状况,适当考虑行政区划和国家玉米区试点的布局,西南玉米生态区划分为5个大区,22个亚区。本文根据各个亚区的地形地貌、生态特点及种植情况等特点,确定各自对玉米品种类型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休闲农业资源集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文献分析法、GIS空间分析和归纳法对湖南省休闲农庄集聚发展模式、五星级农庄空间集聚特征和湖南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现状展开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休闲农业资源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五种集聚的发展模式及其特点;五星级农庄在空间上初步形成长株潭城市、衡山景区、南岭丘岗山地、湘中盆地、西洞庭、张家界景区与怀化西部山区等六大集聚群;依据区域资源优势和特点已初步形成四大休闲集聚农业特色区域。在此基础上指出集聚发展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根据浙江省西天目山11目1147种昆虫,初步分析了该山的昆虫区系,介绍了该山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和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归属及其比例,比较了该山与国内外几个点昆虫种类的异同,分析了以该山为分布南北限的昆虫种类。据此试推断西天目山昆虫区系特征:属东洋区近北缘;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昆虫种类繁庶;得益于植物区系和层次结构复杂,天敌丰富和人为干扰极少,昆虫群落结构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特殊的地形、植被和地史产生了大量的特有种、残留种和间断种。  相似文献   

18.
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166种平腹蛛科蜘蛛的地理分布进行初步探讨,分析比较了中国7个动物地理区中的15个亚区组分相似性。结果表明华北区的划分基本符合中国平腹蛛科蜘蛛的分布特点,而其他区则有不同亚区间的重组。东北区的大兴安岭亚区与蒙新区的东部草原亚区、西部荒漠亚区,蒙新区的天山山地亚区与青藏区的羌塘高原亚区、西南区的西南山地亚区,华中区的东部丘陵平原亚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与华南区的闽广沿海亚区、滇南山地亚区分别聚合;东北区的其他2个亚区则自成一个区;青藏区的青海藏南亚区独立成一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