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SPSS统计软件在林业试验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SPSS统计软件所具有的用户界面友好、菜单式操作可以实现绝大部分统计分析功能、特别适合具有初级统计知识的用户使用的特点,结合林业试验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从SPSS统计软件的教材选用、在林业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中的运用、在林业试验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等方面,系统阐述了SPPP统计软件在林业试验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并初步探讨了SPSS统计软件在《林业试验设计》教材修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学除草技术对林地茅草防治的试验研究张金钟(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草害是林业生产过程中影响林木生长发育的大敌之一。从培育苗木、整地造林、幼林抚育。林分改造到护林防火等一系列林业生产活动,均是在和杂草作艰苦的斗争。林业化学除草技术就是利用化学除草剂...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该委员会近十年来在调查设计方面的成果,并就农用林业的分类、调查设计的程序和步骤及不同尺度农用林业的调查设计方法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4.
杨忠  江泽慧  任海青  覃道春 《木材工业》2007,21(4):12-14,20
采用纸板箱和聚乙烯袋作培养箱,将土壤、试样和腐朽菌均放入聚乙烯袋内进行腐朽试验.SAS分析结果表明,菌种和腐朽时间对木材失重率和力学强度变化的影响显著(0.05水平);而且,腐朽木材失重率与力学强度损失率之间的相关性也非常显著,说明本研究中设计的木材加速腐朽试验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林业企业标准化与其它工业企业相比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摸索和试验阶段.林业企业是非围墙企业,经营项目繁多,因此开展标准化工作存在一定难度.本文就如何搞好林业企业标准化工作作初步探讨.一、林业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林业企业的生产是以采、集、运、卸、造、选、归、装、加工利用为中心的生产活动和对生产过程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的管理活动,要使这些活动按照一定的目标有效地运作起来,就必须采取科学的经营管理手段,因而在林业企业推行标准化管理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准化管理是改变当前林区企业管理现状,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国家对企业的宏观调控正逐步减少,将企业推向了市场.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林业机械研究设计所在岷江林业机械厂、道孚林业局等单位的配合下,联合进行方案和技术设计,于1980年研制成功我国林业第一台六吨米级的全回转式液压起重臂.两年多来,该起重臂经成都贮木场和成都科技大学的生产性能试验、液压系统及结构应力的静动态性能测试考核,证月样机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并接近国外同类型产品的技术水平,能适应林业木材装卸归作业和部分工程材料装卸作业的需要.1983年3月通过了省级鉴定.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林业采伐后产生大量枝桠等林业剩余物,丢弃在林区,从而造成资源巨大浪费,易形成火灾隐患等问题,提出了将林间剩余物原地进行收集、削片、储存等一体化回收方式,并设计一台自走式林业剩余物削片机,拟定了设备总体方案,并对行走、切削以及喂料等机构进行了设计。该研究进行了林业剩余物切削试验,设备行走速度为2~12 km/h,最大爬坡角度为25°,削片后的木片小于50 mm,合格率可达90%以上,生产率可达3~6 t/h。设备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林业剩余物回收成本,而且为林业剩余物的收集储运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谷歌卫星地球为基础,探索研究县级以下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作业设计的新方法,经过参数设计、坡度较正、小班勾绘等过程试验,设计图完全能满足退耕还林等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达到作业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顾雷  张旭  黄震春  范东璞 《林业科学》2006,42(Z1):101-105
数字林业领域中部分应用为典型的数据流驱动,但传统的数字林业领域对数据流驱动型应用还缺少有效的支撑环境.在数字林业网格中,设计基于工作流的面向数字林业网格的数据驱动支撑平台,并在此平台上开发若干林业生态工程应用.描述基于工作流的林业应用支撑平台WIFG(workflow-based infrastructure for forestry grid)的设计以及该平台的特点,介绍基于该平台开发的应用--退耕还林规划来说明如何使用该系统进行快速开发.  相似文献   

10.
基于3S技术的林业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目前林业信息系统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3S技术的林业信息系统,并对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和关键技术作了详细的记述。对其系统功能模块的应用分析表明,该系统将GIS空间分析、电子地图匹配和GPS导航、RS影像数据相结合,从而实现了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11.
分子设计育种研究进展及其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分子设计育种的概念、研究进展及其在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结合当前林木育种发展现状和育种目标, 介绍了开展林木分子设计育种的研究基础, 包括林木多基因转化技术研究、林木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以及林木的生物信息学研究。针对林木分子设计育种现状, 分析了开展林木分子设计育种存在的相关问题, 并对今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根据有关资料对世界林业专业学科研究介绍,结合山西省林业建设与发展,对林木遗传育种、苗木培育与造林技术、森林保护、森林经理等专业学科研究作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3.
对福建东山赤山林场木麻黄防护林现存的主要配置模式进行了筛选。选取对海岸带防护林体系建设有重要影响的生态防护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3大类8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性分析、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策略层各评价因子中,生态防护功能依然占首位,社会经济价值指标也占了较高的比例。在综合效益上,各配置模式排序为:木麻黄与相思类混交(D1)>林果复合经营(D6)>木麻黄与多树种混交(D4)>木麻黄与桉树类混交(D2)>木麻黄与其他树种混交(D5)>木麻黄与灌木(D7)混交>麻黄与松树类混交(D3)。并根据海岸带立地条件的差异对各模式的梯次配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海岸带防护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利用,优良家系选育,树种内种源研究,高世代种子园研究,乡土树种栽培驯化,外来树种引种,提高种子园种子产量所采取的措施,无性繁殖技术等林木良种繁育概况;并就林木育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设想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植物遗传工程研究在林业研究中的应用有两个方面。首先,遗传图谱的构建,是林木育种和基因转移的有利工具,使森林遗传学和林木育种学研究产生了新的飞跃,还为林木早期选择,提高选择效果,缩短选育周期提供了可能;其次,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通过植物遗传工程,克隆毒蛋白基因,并将抗虫基因转入植物细胞,得到抗虫转基因植株,从而为林木的抗病育种提供一个划时代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技术不断进步为基因的功能解析和生物的定向改良提供了最为有效的途径。林木基因工程育种也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成熟而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但目前国内对林木基因工程育种中处于关键地位的转基因技术进行系统论述的还比较少。文中从原理、过程和优缺点等几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几种应用于植物基因工程的转基因技术,评述了转基因技术在林木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后续的林木基因工程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庆元林场阔叶林主要类型生物量测定及其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样地调查获得的数据,选择已建立的各种相关生物量预测模型进行统计,对千岗坑林区分别不同的阔叶林类型进行生物量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4个主要类型由于树种组成和林龄的不同,其直径分布变异较大,在生物量上阔杉混交林生物量最高达337.3t/hm2,常绿与落叶阔叶林的生物量最低为166.0t/hm2,在各类型的生物量组分中,树干组分的比例最大,其次为枝,再次是根,最低是叶。而生态功能的强弱序列为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阔松混交林>阔杉混交林,木材生产能力的大小序列为阔杉混交林>阔松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Genetic selection in forest tree breeding requires multiple traits to be considered simultaneously. Based on an economic breeding objective, traits are weighted according to their economic importance to create an index used for selection. Economic breeding objectives have mainly been developed in animal breeding and have only recently been applied to forest tree breeding. A review of the general methodology highlights the decisions associated with developing economic breeding objectives and their effects. Furthermore, studies concerning economic forest tree breeding objectives provide a bulk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for fast growing, short rotation species. We have identified and discussed challenges when applying this methodology in Swedish tree breeding. Major challenges are: (1) managing the uncertainty of future industrial uses of wood and industrial processing, originating from long rotations; (2) various issues associated with having a production system describing an entire nation; (3) the size and effects of the discount rate; (4) developing models capable of representing genetic changes in the complex and dynamic system of growing and harvesting trees. We believe that these challenges must be tackled by a joint multi-disciplinary effort, involving stakeholders and researchers in several areas (e.g. forest genetics, economics, wood engineering), to make significant progress.  相似文献   

19.
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子标记是一种新型的遗传标记,它为包括林木在内的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在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益等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着重介绍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1)指纹图谱绘制和基因型鉴定;(2)种质资源和育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3)遗传连锁图谱构建;(4)数量性状定位;(5)分子标记辅助选择;(6)目的基因定位与分离。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了湖北省林木育种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指出了育种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对策以及近期目标和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