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目的]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诱导生成卷叶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D.Don)多倍体鳞茎。[方法]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经预分化培养的卷叶贝母紧密愈伤组织团块,再经过诱导分化培养获得多倍体鳞茎。[结果]用浓度为1.2 g/L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处理卷叶贝母紧密愈伤组织团块24 h后,接种在MS+6-BA 1.0 mg/L+NAA 0.3 mg/L的分化培养基上培养,其多倍体鳞茎的诱导率最高为83.3%,细胞染色体数为2n=4x=48,总生物碱含量为0.249%。[结论]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优质高产卷叶贝母多倍体鳞茎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皖贝母鳞茎腐烂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贝母简称皖贝母,以鳞茎入药,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等作用,原为野生,现已发展为人工栽培。霍山县是皖贝母主要栽培区之一,鳞茎腐烂病发生严重,秋季播种后的9~11月,种鳞茎在土中腐烂,造成缺苗高达40%~60%;次年5~8月越夏期腐烂,致使无法留种,造成毁灭性为害。1症状与病原皖  相似文献   

3.
李峰  朱洁平  方士英  徐茂宏  沈业寿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785-4786,4788
[目的]研究野生与人工栽培天麻多糖清除自由基作用。[方法]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Fenton反应法和DPPH体系法对野生、人工栽培天麻多糖清除O2-.、.OH及DPPH.3种自由基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野生、人工栽培天麻多糖对O2-.、.OH和DPPH.3种自由基清除效果相近,均具有较好清除作用,存在良好的量效关系,即随着其质量浓度的增大,清除效果逐渐增强。野生天麻多糖清除O2-.、.OH、DPPH.3种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01、2.61和2.44 mg/ml;人工栽培天麻多糖清除O2-.、.OH及DPPH.3种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08、2.75和2.54 mg/ml。[结论]野生、人工栽培天麻多糖均具有很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抗生素对卷叶贝母鳞片叶诱导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将不同浓度的头孢霉素、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噻肟钠抗生素添加到卷叶贝母鳞片叶的生长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培养,研究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抗生素对卷叶贝母鳞片叶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3种抗生素对卷叶贝母鳞片叶诱导生长作用的影响是不同的.与对照试验比较,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头孢霉素对其愈伤组织的诱导均有抑制作用,以添加浓度为800 mg/L的头孢霉素对其愈伤组织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低,仅为25.18%,但当其添加浓度为200 mg/L时,芽的诱导率最高,为47.50%;在培养基中添加头孢曲松钠的浓度为200 mg/L时,其卷叶贝母鳞片叶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芽诱导率均最高,分别为100%和82.52%;在培养基中添加400 mg/L的头孢噻肟钠时,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最好,诱导率为100%;而在添加浓度为200 mg/L时,其芽诱导率最高,为92.53%.[结论]该研究为下一步开展卷叶贝母植物遗传转化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旨在克隆卷叶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生物碱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异戊二烯焦磷酸异构酶(isopentenyl diphosphate isomerase,简称IDI),并运用生物信息学和荧光定量方法对其功能进行分析,为卷叶贝母甾类生物碱合成途径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以卷叶贝母再生鳞茎为试验材料,基于转录组测序结果,通过PCR技术克隆川贝母IDI基因(FcIDI)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简称ORF)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进行分析,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并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FcIDI基因在卷叶贝母根、茎、叶、野生鳞茎、再生鳞茎及愈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FcIDI的ORF片段为885 bp,编码294个氨基酸,与大豆(Glycine max)、杜仲(Eucommia ulmoides)、番薯(Ipomoea)、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等植物IDI蛋白的相似性达85%以上;FcIDI蛋白的二级、三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α-螺旋及不规则卷曲是其整体蛋白质结构中的主要组成结构元件;qRT-PCR试验结果表明,FcIDI在野生鳞茎中的表达量远高于根、茎、叶等其他植物组织,再生鳞茎的IDI表达量高于野生鳞茎,在愈伤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不同植物组织部位及组培诱导物的IDI相对表达量差异结果显示,FcIDI是1个生物碱合成途径中的关键蛋白质,并受激素组合诱导表达,研究结果为提高卷叶贝母中的生物碱含量及深入研究植物IDI的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在卷叶贝母液体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氨基酸研究其对卷叶贝母培养物中有效组分的影响。[方法]分别在卷叶贝母液体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并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培养25 d后其培养物中总生物碱含量。[结果]添加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前体物均能显著地提高卷叶贝母培养物的增殖倍数和总生物碱含量。[结论]添加浓度为0.50 mmol/L的酪氨酸试验组其培养物增殖倍数最高为2.60,以添加浓度为0.50 mmol/L的色氨酸试验组其总生物碱含最高,为0.212%。  相似文献   

7.
川贝母     
《天然产物分离》2006,4(1):36-36
川贝母植物来源于百合科贝母属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etK.C.Hsia)、卷叶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棱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同属植物大金贝母、浓密贝母、瓦布贝母、太白贝母、康定贝母和中华贝母也为重要的商品来源。别名为川贝、贝母;商品名分为松贝、青贝、炉贝等。以地下鳞茎入药,有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治阴虚燥咳、咯痰带血等症。  相似文献   

8.
王跃华  刘益丽  林抗雪  马良良  代勇  徐世军  王晓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23-14024,14026
[目的]建立一套完整、快速和经济的卷叶贝母超低温保存关键技术。[方法]对卷叶贝母愈伤组织超低温保存技术中的预培养时间、保护剂类型和解冻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预培养时间、冷冻保护剂类型和解冻方式均是影响卷叶贝母愈伤组织冷冻保存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经预培养9 d、由10%二甲基亚砜和0.5 mol/L山梨醇组合的复合冷冻保护剂冷冻、在40℃水浴条件下解冻的卷叶贝母愈伤组织其保存效果最佳,保存后细胞的存活率可达87.39%。[结论]为更好地保护卷叶贝母种质资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宁夏贝母主要生长在六盘山区,商品习称"盘贝",因其品质好、药效显著,是宁夏特色中药材。由于宁夏贝母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加上市场长期供不应求,野生资源已濒临灭绝。为进一步保存现有野生资源、扩大人工栽培的规模,宁夏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特色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室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经过反复试验探索,成功突破了鳞茎球诱导、分化、增殖、壮苗、生根和试管苗移栽等技术难题,建立了完整的盘贝母离体快繁技术体系,为今后规模化、产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宁夏六盘山区野生和栽培秦艽的质量。[方法]对宁夏六盘山区的秦艽的3种栽培品与野生品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和其中龙胆苦苷的含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宁夏六盘山区栽培秦艽与野生秦艽的质量基本一致。[结论]宁夏六盘山区秦艽栽培品与野生品之间无明显质量差异,为人工栽培秦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金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92-1049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GA3对解除川贝母种子休眠过程中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变化的影响。[方法]用浓度0(CK)、20、40、60、80mg/L的GA3处理川贝母种子,对不同浓度GA3下的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结果]浓度40和60mg/L GA3处理时,川贝母种子酯酶同工酶在图谱上增加2条彤分别为0.3893和0.937的新谱带;而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图谱上分别增加2条可为0.833和0.937的新谱带,且在浓度60mg/LGA3处理时,图谱中又增加1条彤为0.771的新谱带。[结论]浓度40mg/L和60mg/LGA3对川贝母种子休眠的解除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遮阴条件对栽培川贝母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其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贝母“树儿子”期和“灯笼花”期植株为试验材料,设置阴蔽度、棚高和遮阴网颜色3个因素,每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以不遮阴为对照,研究不同遮阴条件对川贝母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遮阴导致川贝母“树儿子”期植株叶片宽度降低(P〈0.05),对其株高、叶片数、叶片长度、节间长度和鳞茎产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遮阴提高了川贝母“灯笼花”期植株的株高、节间长度,降低了叶片宽度、开花率和挂果率(P〈0.05),对叶片数、叶片长和鳞茎产量的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大田栽培川贝母“树儿子”期和“灯笼花”期不宜采取遮阴措施。  相似文献   

13.
暗紫贝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Hsiao et K.C.Hsia)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为中药材川贝母(Balbus Fritillariae unibracteatae)的主要来源之一,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及散结等功效,是中国特有的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为了解近几年来对暗紫贝母的研究现状,从植物学、化学成分分析、药理学、分子生物等方面对暗紫贝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川贝母新品种“川贝1号”是从川贝母野生驯化栽培品种中经系统选育而成,并于201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贝1号产量较高、品质佳、适应性强,适宜在海拔3000m以上气候冷凉地区种植。与现有栽培对照品种相比,其鳞茎(干品)平均产量为123.36kg/667m2,增产36.57%;西贝母碱含量为0.083%,增加62.75%。该文主要介绍了川贝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和微核试验了解川贝水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方法]川贝急性毒性试验中采用最大给药量,记录小鼠给药1周内的生理反应及体征变化,然后通过剖检及血液学指标研究川贝的急性毒性.通过微核试验检测川贝水提取物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影响,了解川贝的致突变性.[结果]小鼠在最大给药量折合生药为90 000 mg/kg的剂量下没有明显异常反应,体重、血液指标与对照组无差异,剖检无内脏病变.微核试验结果呈阴性.[结论]川贝水提取物对小鼠无急性毒性及致突变性,可作为兽医临床用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6.
紫斑百合的组培快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紫斑百合的培养效率。[方法]以紫斑百合的鳞茎作外植体,在MS+6-BA 0.50mg/L、IBA 0.80~1.20mg/L的培养基上一步分化成苗。[结果]在增殖培养基上可大量增殖,经生根培养练苗后成活率达95%以上。[结论]该方法大大缩短了紫斑百合培养周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对椭圆叶花锚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设尿素处理组、磷酸二铵处理组、对照组3个处理,3次重复,测定各组椭圆叶花锚的植株高度、根势、叶片数、分枝数、开花数以及生物量。[结果]尿素处理组的叶片数、分枝数、开花数以及药材产量(地上、全株生物量)均大于磷酸二铵组与对照组,而各组株高与根势生长情况的差别较小。[结论]尿素对椭圆叶花锚的栽培效果优于磷酸二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