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侯生珍  吕凯  赵宗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034-1035,1039
[目的]研究应用双低菜籽粕代替豆粕饲喂生长育肥猪的效果。[方法]试验选择长白(♂)与八眉猪(♀)杂交一代母猪,再与长白公猪(♂)杂交所产三元仔猪共60头,随机分4组,即试验Ⅰ、Ⅱ、Ⅲ和Ⅳ组,日粮中分别用0、6%、10%和14%的双低菜籽粕取代日粮中的豆粕。[结果]试验Ⅳ组的日增重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日增重(P〈0.01),而试验Ⅰ、Ⅱ和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通过对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TL)、谷草转氨酶(AST);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指标测定,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选用10%双低菜籽粕取代豆粕蛋白饲粮饲喂生长育肥猪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将90头体重相近的28日龄断奶仔猪分为2组(分别添加发酵豆粕和发酵菜籽粕),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试验分两个阶段,每个阶段12d,预饲期6d。发酵菜籽粕组在两个阶段分别以50%和100%的比例替代发酵豆粕。试验结果表明,第1阶段断奶仔猪日增重有提高趋势,饲料增重比和腹泻率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第Ⅱ阶段断奶仔猪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增重比分别提高了4.05%、3.14%和0.54%,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发酵菜籽粕可以部分或完全取代发酵豆粕用于断奶仔猪饲粮中。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选择28日龄(28日龄断奶)个体重相近、健康、遗传基础相似的仔猪(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元杂交)120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不含血浆蛋白粉饲粮和含血浆蛋白粉0%、3.5%、5%和7.5%的饲粮,研究血浆蛋白粉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期14d。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仔猪饲粮中血浆蛋白粉含量的增加,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提高,料重比和腹泻率下降。各处理组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组料重与对照组比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考虑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率,以添加血浆蛋白粉5%饲喂断奶仔猪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朱孟玲  陈超  马国辅  徐孝宙  吴井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61-18862,18865
[目的]研究有机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5日龄断奶的健康长梅仔猪(长白公猪×小梅山母猪)36头,平均分成3组,每组12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0.5%柠檬酸、基础日粮+1.0%柠檬酸,并在试验初期和末期进行采血和称重,分析有机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日粮中添加柠檬酸能显著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其中添加1.0%的柠檬酸日粮的促生长效果最显著(P〈0.01);同时能显著降低血清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尿酸水平,提高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水平。[结论]柠檬酸能促进断奶仔猪的生长发育,并可有效减轻仔猪断奶应激。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为了研究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选择大×长白二元杂交仔猪48头,21天断奶,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2头(公母各1头).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和D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添加0.1%、0.3%和0.5%Ala-Gln的日粮,试验期20天.[结果]结果表明,在21天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1%Ala-Gln可显著提高21~31天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P<0.05),添加0.1%、0.3%和0.5%Ala-Gln可在正常生理范围内降低仔猪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尿素氮含量,提高仔猪血清总蛋白含量,随着日粮中Ala-Gln添加水平提高,21~31天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均以二次曲线方式升高(二次,P=0.042和0.043),31和41天血清葡萄糖含量、31天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尿素氮含量以线性方式下降(线性,P=-0.034,0.001,0.008和0.001).添加0.3%Ala-Gln就可达到理想的促生长效果.[结论]提示Ala-Gln可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用9窝83头断奶仔猪为试验对象(平均断奶日龄为28d),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2%柠檬酸的饲粮,探讨饲喂不同pH值的日粮对断奶仔猪腹泻程度及平均个体增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喂pH值低的日粮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的腹泻率并提高了仔猪的日增重(P〈0.05),以添加2%柠檬酸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试验在3所大学进行,选用1320头杂交仔猪,旨在评价饲粮中不同乳糖水平对保育期阶段3(保育期共4个阶段)即断奶后第3和4周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仔猪在15~20d断奶(初始体重6.2kg),并分配到5个处理中,每个处理有24个重复(每所大学饲喂8个重复),其中两所大学的16个重复中,每个重复含5头试猪,另外1所大学的8个重复中,每个重复含23头试猪。断奶后第1周,所有仔猪均采食复合阶段1饲粮(含乳糖20%);断奶后第2周,所有仔猪均采食复合阶段2饲粮(含乳糖15%)。断奶后第3和4周仔猪采食阶段3饲粮,乳糖含量分别为0,2.5%,5.0%,7.5%或10.0%,然后所有仔猪采食1~2周(阶段4)相同的玉米豆粕饲粮。乳糖来源为乳宝80,含乳糖80%。阶段1,2和3饲粮在相同场所配制。隔周称量仔猪体重,并计算饲粮采食量。研究表明,在最初2周内,采食相同饲粮的所有试猪间平均日增重、日饲料采食量和增重饲料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0.10)。在3和4周(阶段3)饲喂5种不同乳糖水平饲粮,随着乳糖水平的增加,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饲料采食量线性增加(P〈0.01),但是增重饲料比不受影响(P=0.10)。阶段3中乳糖水平为7.5%时,虽然二次指标(增重饲料比)差异不显著,但是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饲料采食量最高。与饲喂不添加乳糖饲粮的试猪相比,饲喂乳糖水平为7.5%的饲粮的试猪体增重多增长350g·只^-1,同时多消耗饲粮420g·只^-1,且多增长的体重(294g·只^-1)大部分维持到断奶后5~6周即试验结束时。结论:仔猪对保育期中后段饲粮中乳糖含量做出相应应答,且这些应答在不同的管理和设施条件下获得。  相似文献   

8.
保育期中后段乳糖水平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3所大学进行,选用1320头杂交仔猪,旨在评价饲粮中不同乳糖水平对保育期阶段3(保育期共4个阶段)即断奶后第3和4周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仔猪在15~20d断奶(初始体重6.2kg),并分配到5个处理中,每个处理有24个重复(每所大学饲喂8个重复),其中两所大学的16个重复中,每个重复含5头试猪,另外1所大学的8个重复中,每个重复含23头试猪。断奶后第1周,所有仔猪均采食复合阶段1饲粮(含乳糖20%);断奶后第2周,所有仔猪均采食复合阶段2饲粮(含乳糖15%)。断奶后第3和4周仔猪采食阶段3饲粮,乳糖含量分别为0,2.5%,5.0%,7.5%或10.0%,然后所有仔猪采食1~2周(阶段4)相同的玉米豆粕饲粮。乳糖来源为乳宝80,含乳糖80%。阶段1,2和3饲粮在相同场所配制。隔周称量仔猪体重,并计算饲粮采食量。研究表明,在最初2周内,采食相同饲粮的所有试猪间平均日增重、日饲料采食量和增重饲料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0.10)。在3和4周(阶段3)饲喂5种不同乳糖水平饲粮,随着乳糖水平的增加,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饲料采食量线性增加(P〈0.01),但是增重饲料比不受影响(P=0.10)。阶段3中乳糖水平为7.5%时,虽然二次指标(增重饲料比)差异不显著,但是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饲料采食量最高。与饲喂不添加乳糖饲粮的试猪相比,饲喂乳糖水平为7.5%的饲粮的试猪体增重多增长350g&#183;只^-1,同时多消耗饲粮420g&#183;只^-1,且多增长的体重(294g&#183;只^-1)大部分维持到断奶后5~6周即试验结束时。结论:仔猪对保育期中后段饲粮中乳糖含量做出相应应答,且这些应答在不同的管理和设施条件下获得。  相似文献   

9.
该试验将日龄、体重(9.00±0.25 kg)接近的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到Ⅲ组分别饲喂含有0.3%、 0.6%、 0.9%党参多糖的基础日粮。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 Ⅱ、 Ⅲ组断奶仔猪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Ⅰ、 Ⅱ、 Ⅲ组断奶仔猪的料重比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 Ⅱ、 Ⅲ组断奶仔猪血清中的总蛋白、球蛋白和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Ⅰ、 Ⅱ、 Ⅲ组断奶仔猪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尿素氮和肌酐的含量有所提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 Ⅱ、 Ⅲ组断奶仔猪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G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可见,党参多糖可改善断奶仔猪免疫能力和生长性能,在日粮中添加0.9%党参多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黄保平  刘银宝  刘玉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493-5494,5496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对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为黄芪多糖在养猪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120头21日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拌入100、500和1000me,/kg黄芪多糖,通过测定日增重、日采食量、料肉比以及血清中猪瘟抗体效价、110和INF-γ含量,评价黄芪多糖不同添加水平对仔猪生产性能与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Ⅱ、Ⅲ组与对照组在日增重、料肉比、血清中猪瘟抗体效价、IL-4和INF-γ,含量方面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添加500和1000mg/kg黄芪多糖均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增强猪瘟癌苗的竞.癌效粟.  相似文献   

11.
双低菜籽粕对草鱼和鲤甲状腺、肝、肾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组织学方法,研究了投喂不同含量双低菜籽粕对草鱼和鲤甲状腺、肝、肾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的前28 d,双低菜籽粕各不同含量的日粮(17%、34%、51%、68%)对草鱼甲状腺、肝脏组织没有影响,但菜籽粕含量为68%的试验组草鱼肾小管上皮出现颗粒变性。第42天后,菜籽粕含量为68%的试验组草鱼甲状腺滤泡上皮轻度增生,滤泡结构不规则;菜籽粕含量等于或大于51%的试验组草鱼肝脏出现颗粒变性和空泡变性,肾小球有透明变性,肾脏轻度淤血。在试验的第28天,双低菜籽粕含量等于或大于52.2%的试验组鲤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高度增加,肝细胞空泡变性,有轻微的肾小球透明变性。第42天后菜籽粕含量等于或大于34.8%的试验组鲤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高度增加,滤泡胶质的边缘出现缺刻;肝脏出现淤血,部分肝细胞坏死;肾小球透明变性,肾脏淤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双低菜籽饼在育肥羔羊精料中的适宜添加量。[方法]选择120只50日龄藏羔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双低菜籽饼添加量为50、100、150和200 g/kg且能量和蛋白水平一致的混合精饲料。试验期为120 d。[结果]精料中添加150 g/kg双低菜籽饼能显著提高羔羊的日增重(P〈0.01)、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精料中添加200 g/kg双低菜籽饼则明显降低羔羊的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各组间血清转氨酶活性和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均差异不显著。[结论]育肥羔羊精料中双低菜籽饼的适宜添加量为150 g/kg。  相似文献   

13.
研究大豆活性肽对14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甲状腺素分泌的影响。选取14日龄的早期断奶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仔猪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正式试验30d。试验组分为对照组(添加8%血浆蛋白粉)、4.9%大豆活性肽组(添加4.9%血浆蛋白粉和4.9%大豆活性肽)和12.62%大豆活性肽组(添加12.62%大豆活性肽),按血浆蛋白粉和大豆活性肽的粗蛋白含量设计。结果表明,4.9%大豆活性肽组有提高平均日增重的趋势,比对照组提高13.94%。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平均日采食量最大,12.62%大豆活性肽组饲料转化率最佳为1.208,比对照组改善15.76%。4.9%大豆活性肽组有提高T3和降低T4的趋势,分别为0.36ng·mL-1和49.23ng·mL-1。但各处理均差异不显著(P>0.05)。大豆活性肽可作为血液性产品—血浆蛋白粉的替代品应用在14日龄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最佳添加量仍需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4.
卵磷脂对泌乳母猪育仔性能和乳成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卵磷脂在哺乳母猪上的应用效果。[方法]设4个处理组,Ⅰ组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4%豆油、4%卵磷脂、4%卵磷脂+4%豆油,研究卵磷脂对泌乳母猪育仔性能和乳成分的影响。[结果]各添加组均显著提高了20日龄2、8日龄仔猪窝重和20日龄母猪泌乳量(P<0.05),混合添加组的作用极显著(P<0.01)。豆油和卵磷脂的同时添加显著降低了泌乳期的母猪失重、母猪耗料,缩短了母猪断奶后至发情间隔(P<0.05)。各添加组显著提高了乳脂肪含量(P<0.05),Ⅱ、Ⅲ、Ⅳ组分别比Ⅰ组提高了30.49%2、6.52%、22.16%。各添加组均降低了仔猪死亡率。[结论]4%卵磷脂+4%豆油提高泌乳母猪育仔性能的效果好,同时增加了乳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消化试验来评定豆粕和菜籽饼对生长期藏猪的营养价值。[方法]选择30头平均体质量(12.12±2.56)kg、健康状况良好的藏猪,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豆粕饲粮(15%豆粕+85%基础饲粮)和菜籽饼饲粮(15%菜籽饼+85%基础饲粮)。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豆粕和菜籽饼中干物质(DM)、粗灰分(Ash)、粗脂肪(EE)和粗蛋白(CP)含量,采用内源指示剂(酸不熔灰分)法测定上述养分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豆粕和菜籽饼中DM、Ash、EE、CP的含量分别为88.49%、5.41%、2.58%、38.86%和90.32%、7.05%、10.23%、29.15%;生长期藏猪对豆粕和菜籽饼中DM、Ash、EE、CP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2.84%、27.25%、90.76%、84.36%和80.68%、20.64%、89.12%、79.86%。[结论]豆粕和菜籽饼均能作为生长期藏猪的饲料来源。生长期藏猪对豆粕和菜籽饼中不同养分的表观消化率存在差异,豆粕对生长期藏猪的营养价值高于菜籽饼。  相似文献   

16.
苜蓿叶粉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同文江  曹社会  马健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743-2745
①选用32头35日龄断奶纯种大约克健康仔猪,按体重、窝别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5%、7.5%、10%苜蓿叶粉添加日粮。结果表明:各组处理之间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7.5%处理增重54.1kg>5%处理53.7kg>对照46.5kg>10%处理43.1kg;增重和腹泻率综合比较以5%添加组最好。②选用48头35日龄断奶纯种大约克健康仔猪,按体重、窝别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3.5%、4.5%、5.5%、6.5%苜蓿叶粉添加日粮。结果表明:各处理之间增重在0.01水平上有差异,4.5%处理>5.5%处理>6.5%处理>3.5%处理;4.5%处理腹泻次数最少,刚断奶1周内只有1头次;添加4.5%苜蓿叶粉可显著的提高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降低腹泻率。③从3.5%、4.5%、5.5%和6.5%处理中分别选择6头粪便正常健康仔猪,共计24头,采用全收粪法做消化试验。结果表明:粗蛋白表观消化率:3.5%>6.5%>5.5%>4.5%,与生长表现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草药饲料制剂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为其在哺乳母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0头经产母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头母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料,试验Ⅰ组基础日粮+0.5%中草药添加剂,试验Ⅱ组基础日粮+1.0%中草药添加剂,试验Ⅲ组基础日粮+1.5%中草药添加剂,试验Ⅳ组为基础日粮+0.04%强力霉素,研究中草药饲料制剂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母猪的窝产仔数、健仔率和10日龄仔猪日增重显著提高,母猪恶露的排出率显著提高。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草药制剂能促进母猪的子宫恢复。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初生猪黄白痢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中药制剂能增强新生仔猪及母猪的抗病力,提高母猪的繁殖力,以添加1%中草药制剂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甘氨酸螯合铁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东  王雷  程璞  王章存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048-1048,1096
[目的]为甘氨酸螯合铁在断奶仔猪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头28日龄断奶仔猪进行饲养试验,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甘氨酸螯合铁,研究添加甘氨酸螯合铁对仔猪生产性能、死亡率和腹泻率的影响,并预测了其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结果]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甘氨酸螯合铁后,仔猪的平均日增重为347.00 g,比对照组提高了9.1%,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料重比为1.46,比对照组降低了6.2%。腹泻率也比对照组降低了56.3%,试验组和对照组中仔猪均未死亡。与对照组相比,每头猪平均所获毛利增加了16.2%,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结论]在饲喂仔猪时,应首选氨基酸螯合物作为微量元素添加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双低菜籽粕的蛋白提取工艺,为菜籽粕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脱毒后的双低菜籽粕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对菜籽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菜籽粕蛋白最佳提取条件为:pH值13,温度40℃,料液比1∶12,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次数3次。在此基础上用响应面法对pH值、提取温度和料液比的最佳水平做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通过对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求解得知,在自变量分别为pH值12.9、温度40.8℃、料液比为1∶12.6时,双低菜籽粕蛋白提取率最大预测值为57.73%。[结论]丙酮-乙醇溶液对菜籽粕具有一定脱毒效果,响应面法所得数学模型在预测各因素对菜籽蛋白提取率的影响上具有良好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