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以2年生日光温室延后栽培的‘红地球’葡萄植株为试材,通过在葡萄生长期使用3种微肥(包果优1 000倍液、包果良500倍液、苞果(707)5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研究微肥对葡萄坐果率、果实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在疏穗定果后使用红提大宝和奇宝2种果形剂进行蘸穗处理,研究生长调节剂对果实生长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微肥均可以显著提高延后栽培‘红地球’葡萄的坐果率、促进果实生长、增大果粒及提高果实品质,其中以包果优1 000倍液应用效果最好;‘红地球’葡萄果粒横径为5mm时,用红提大宝和奇宝进行蘸穗处理,也可以增大果粒、提高果实品质,其中,以红提大宝应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红地球葡萄栽培中果实品质和产量。[方法]以3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在大通县盛天农业生产基地的日光温室内在葡萄不同生长期进行不同处理的氨基酸液肥试验,研究氨基酸液肥不同处理方式对葡萄新稍长度及粗度、葡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施氨基酸肥比对照的果实粒重、穗重、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降低;根施结合叶面施肥的处理效果更显著。[结论]该研究为葡萄肥料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套袋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使用日光袋、防鸟袋、纸浆袋和无纺布袋4种葡萄专用袋对夏黑无核、红罗莎里奥、红宝石无核、温可5个不同成熟期的葡萄品种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了套袋对不同成熟期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处理可以提高果穗周围温度和湿度,套袋处理后,葡萄品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日光袋能够提高夏黑无核和温可的总糖含量、花青素含量、单粒重等果实品质指标;而4种套袋处理均不同程度地降低红罗莎里奥、红宝石无核的果实品质,综合来看,日光袋和无纺布袋的处理效果相对好于防鸟袋和纸浆袋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套袋显著改善了果实的品质,增大了果个,增加了果重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显著降低了病果率,降低了果实总酸、着色度,改善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商品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外源钙对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决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的失水问题.[方法]以不喷施为对照(CK),采前1个月连续喷施两次1.5;氨基酸钙和硝酸钙,对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切片、果实内在品质(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可滴定酸)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外源钙使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果梗木质化增强,减缓了韧皮部和木质部的失水收缩,使红地球葡萄果梗保持鲜绿和饱满状态;外源钙的喷施还减缓了红地球葡萄果实内在品质的变化幅度.[结论]采前1个月连续喷施两次钙提高了贮藏过程中红地球葡萄的商品价值;在氨基酸钙和硝酸钙的处理中,喷施1.5;的硝酸钙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王萍  孙静  陈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7):101-104
[目的]科学有效地使用保鲜纸,保证红地球葡萄的贮存品质。[方法]以市面上常用的Fei Tian Xian Guo牌保鲜纸为材料,采用不同的使用方式对红地球葡萄进行贮藏保鲜,分析了不同使用方式下红地球葡萄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硬度、果梗新鲜度、腐烂率、漂白率和SO2残留的变化。[结果]放置保鲜纸的处理组均能有效地减缓红地球葡萄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硬度及果梗新鲜度的下降,各处理组差别不大,各个处理组均无腐烂现象,各处理组在贮存期间均出现了漂白和SO2残留,贮存至70 d,各处理组的漂白率分别为1.30%、7.53%和8.47%,SO2残留量分别为2.4、6.0和8.5 mg/kg。[结论]每5 kg红地球葡萄,放置1张Fei Tian Xian Guo牌保鲜纸的处理组贮存效果最优,既能保证红地球葡萄的贮藏品质,降低贮藏的经济成本,又能有效避免漂白等一系列伤害。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果袋对宁夏风沙地‘红地球’葡萄品质及果皮色素形成的影响,并对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活性与花色苷合成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套袋可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SSC)和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提高维生素C质量浓度,对果实含酸量无显著影响,对单穗质量影响显著;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这3个指标在果实解袋后快速降解,但其综合质量分数整体上高于对照。不同处理均可降低果实花色苷的质量分数,PAL与花色苷呈正相关性。综合分析得出,不同果袋处理对‘红地球’葡萄品质和果皮色素形成有显著影响,PP果袋(无纺布果袋)有利于改善葡萄果实品质及着色,白色无纺布果袋(D处理)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8.
套袋栽培对红提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驻马店市4年生果园进行套袋试验,研究套袋栽培对红提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对果实品质有显著影响,增大了果个,单果粒重提高14.2%,增加了果重,单果稳重提高13.6%,并显著降低了病果率,改善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商品性得到提高,果实的耐贮性增强,着色度降低,但可通过提前撕袋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寻不同果袋处理条件下锦绣黄桃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规律。[方法]研究不同种类套袋对锦绣黄桃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套袋果实外观品质、商品果率均明显优于未套袋果实,其中套黄色袋和褐色袋的果实外观较好,套黄色袋和双层袋的采前落果比例较低,其商品果率较高;套袋果实可溶性果形物含量低于未套袋果实,但套黄色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未套袋果实差异不显著。[结论]为提高锦绣黄桃果实品质和市场商品化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套袋对AP番荔枝果实主要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套袋对番荔枝果实品质和贮藏特性的影响。[方法]以AP番荔枝为试材,用双层双色纸袋、白色无纺布袋和单层白色纸袋3种套袋方式进行处理,分析不同套袋材质对番荔枝外观和内在品质以及贮藏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套袋可显著改善番荔枝果实的外观品质,使果皮洁净美观,着色均匀,锈斑减少,明显增强果实的耐贮性。套袋处理对番荔枝果实的果形指数以及部分内在品质产生了一定影响。与对照相比,套袋可使番荔枝果实的POD和CAT等氧化酶活性增加,PPO活性减小,MDA积累减少,因而使得果实较耐贮藏。3种套袋处理中,无纺布袋套袋的效果相对较好,套袋后果实外观和果形指数较好,颜色均匀一致。[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优化番荔枝的套袋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套袋对葡萄浆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推广应用葡萄套袋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葡萄品种无核白鸡心、晚红为试材,测定了不同套袋(白纸袋、蜡纸袋、黄条纹纸袋)处理的葡萄果穗重、果粒重、着色程度、病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机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结果]晚红、无核白鸡心套袋后均明显地增加了果穗重和果粒大小,单粒重比对照增加了0.7~2.4 g(除无核白鸡心套用白纸袋外),病果率明显低于对照。无核白鸡心葡萄以蜡纸袋的效果最好,增加了维生素C的含量,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晚红以白纸袋和黄条纹袋比较好,降低了有机酸的含量,增加了维生素C的含量。[结论]葡萄套袋后可以提高品质和商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栽培措施对文旦柚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为文旦柚优质果品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研究树盘覆盖、疏花疏果、套袋处理对果实外观、裂果率、商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维生素C含量、含酸量等的影响。[结果]疏花疏果处理能增加果实重量和可食率;套袋处理果实表面光滑、色泽均匀,病虫果和污染果显著减少,果实商品率增加。套袋处理的文旦柚商品率最高,疏花疏果的处理次之。疏花疏果和套袋处理的果实糖酸比略高,均为10.21,果实酸甜适宜。[结论]果实套袋和疏花疏果处理对果实的商品性、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影响,生产上可结合这2种栽培措施来提高果实品质和商品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果袋对丰水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出综合效果好、适合丰水梨的果袋。[方法]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9种类型果袋套袋对丰水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套袋处理可明显改善丰水梨的果皮色泽、果点密度和大小,套袋果实直径较对照平均增加2.97 mm,单果重较对照平均增加17.73 g。丰水梨套袋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及果肉硬度大多下降,固/酸比值大多提高。套袋处理的果实外观总分较对照提高1.18~2.88分,套袋对丰水梨果实内在品质的总体效果在9种果袋之间差异较大。[结论]套袋效果最佳的果袋是外袋外白内黑、内袋黑色双层纸袋,综合得分、外观总分均第1,内在品质总分第2,然后是内袋黑色、外袋灰色双层纸袋和内袋黑色、外袋灰黑色双层纸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完善优质苹果梨生产技术。[方法]以苹果梨为试材,探讨了不同栽培措施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套袋后,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有所降低,还原糖、糖酸比显著降低。果实可滴定酸、V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果实平均单果重有降低的趋势。着色指数提高1倍。而增糖剂可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糖量、糖酸比及果实大小。[结论]套袋、增糖剂结合处理可明显改善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最佳处理为比大其梨膨大素结合套袋处理。  相似文献   

15.
袋型与套袋时间对日面红梨果实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红皮梨的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促进红皮梨推广工作健康发展。【方法]以红皮梨品种日面红为试验树,以5种盲果袋分3个不同时期对日面红进行套袋试验。[结果]套袋可减少果锈,其中以双黑袋和条黑袋效果最好,套袋晚者好;套袋后绿色减退、表色鲜艳。套袋过早日烧增加,以膜+纸袋最严重。套袋后裂果增加,以塑膜袋最重,套袋晚的三色袋和膜+纸袋较轻。套袋后果实黑点病增加,塑膜袋最严重,套袋越晚越严重。除双黑袋和三色袋外,套袋后着色下降。套袋早的,采收后失水严重,以三色袋、膜+纸袋最严重。[结论]综合比较,以5月下旬(盛花后40~45d)套双黑袋和条黑袋的日面红果实贮藏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6.
套袋对新都柚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套袋对果实发育的影响机理,为套袋技术的完善、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新都柚果实生长期套纸袋,每15 d取材一次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套袋果单果重小于对照,果面光洁,叶绿素含量低,类胡萝卜素含量高,套袋使果实果皮增厚,可食率降低。[结论]套袋使果实外观美观,但对果实大小、可食率等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提高金矮生苹果品质的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金矮生苹果的品质。[方法]采用叶果比、采收期和套袋试验研究不同叶果比和采收期及套袋对金矮生苹果品质的影响。[结果]叶果比为15∶1时,金矮生苹果单株产量最高,但大小年结果现象明显,果实品质较差,总体效益不高;叶果比为35∶1时,果实品质较好,但3年总产量较低,经济效益较差;叶果比为25∶1时,优质果所占比例较高,效益较好。延迟7 d采收,可提高金矮生苹果的品质,和耐贮性,果实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较高。套袋可改善金矮生苹果果面的光洁度和着色程度,着色果比例达90%以上。套袋后果皮变薄,果汁增多,单果重和果形指数提高。[结论]采用套袋技术,25-30叶片保留1个果,在10月1日后采收可提高金矮生苹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渭南地区砀山酥梨适宜的套袋时间。[方法]分别于2006~2007年的5月1、10、20、30日及6月10、20、30日对砀山酥梨进行套袋,观察不同时期套袋对砀山酥梨果实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套袋越早,果皮颜色越白,梨果表面越光洁细腻,亮度越好。5月1、10日套袋的梨果无晕斑;5月20日~6月30日套袋的梨果,随着套袋时间的推迟,晕斑的大小和色度呈上升趋势。果点的大小和大果点的分布范围随套袋时间的推迟而变大。5月1、10日套袋的梨果有"小僵果"发生,出现了幼果连同纸袋一同脱落的现象。[结论]砀山酥梨在渭南地区适宜的套袋时间为5月20日~6月10日,套袋后的梨果果面光洁细腻,外观质量高。  相似文献   

19.
刘建宏  熊小真  杨丽英  熊忠平  潘涌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96-19398,19430
[目的]为在江西省对桔小实蝇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桔小实蝇的分布点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通过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桔小实蝇在江西省的潜在分布区域。[结果]桔小实蝇在江西省的适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2/3以上。在24°~26°N赣南盆地的大部分区域,年平均气温在19~20℃,是桔小实蝇的高适生区。在26°~27°N的赣州北部的部分地区以及吉安西南部、抚州、鹰潭、上饶东南部的少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8~19℃,是桔小实蝇的中度适生区。在26°~30°N的滨湖、赣江中下游、抚河、袁水区域和赣西南山区,年平均气温在17~18℃,是桔小实蝇的低适生区。赣东北、赣西北和长江沿岸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6~17℃,是桔小实蝇的非适生区。[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桔小实蝇的实际分布与GARP的预测分布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0.
5个葡萄品种套袋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研选5号、早紫、矢富罗莎、9307和高妻5个葡萄(Vitis)品种分别用专用袋、报纸袋进行了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专用袋后,对高妻果实,显著增加了单穗重和单粒重、减小了果形指数、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了含酸量,极显著提高了糖酸比;而对其它品种各指标没有显著影响。说明套专用袋能够提高高妻果实品质,套专用袋和报纸袋对改善其他4个品种的果实品质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