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泰国茉莉香米纯度的RAPD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颖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1,(11):1565-1568
[目的]针对现有的泰国茉莉香米品种纯度检测方法的不足,建立特异、灵敏、准确、具有实用性的泰国茉莉香米品种纯度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对影响RAPD结果的模板DNA、Mg2+离子、随机引物、dNTPs和Taq酶的浓度条件进行优化、以及随机引物的筛选,建立了泰国茉莉香米法定品种KDML105和RD15的双引物协同RAPD检测方法。[结果]得到最适宜的RAPD反应体系为:反应体积25μl,模板DNA浓度4-32ng/μl、随机引物浓度200μg/L、Mg2+浓度2.0mmo1/L、dNTPs浓度200μmol/L和Taq酶1.0U。通过两条DNA分子标记的双隐性特征可以区分茉莉香米和非茉莉香米品种。[结论]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弥补了感官法和水煮法的不足,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灵敏、费用低等优点,适合在日常检验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石斛兰品种遗传变异的RAPD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RAPD技术检测石斛兰品种的遗传变异性。[方法]以4个母本园石斛兰品种和1个试管苗品种为材料,经DNA提取后,采用10 bp随机引物进行RAPD检测其遗传变异性。[结果]绿意(Den.Burana Green)和粉红钻石(Den.Pink Thamond)2个母本园品种未发现变异,熊猫(Den.BigPanda)和泰国白(Den.Thailand White)2个母本园品种变异率分别为3.3%和23.3%;红索尼娅(Den.Red Sonia)试管苗变异率为10.9%。[结论]建立了石斛兰品种遗传变异的RAPD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3.
对12个蚕豆品种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构建蚕豆不同品种的指纹图谱,利用RAPD标记技术.研究结果:42个不同的随机引物中有14个扩增出多态性DNA片段,其中1个引物(S31-CAATCGCCGT)可使每一品种具有其自身的特征谱带.研究结果表明,RAPD技术可从DNA水平上鉴别蚕豆品种的分子差异,用以鉴定品种纯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苜蓿基因组DNA的RAPD指纹图谱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在建立可靠的苜蓿基因组DNA提取分离和RAPD-PCR扩增技术体系的基础上,筛选具有稳定的多态性位点的RAPD引物。利用RAPD标记检测苜蓿品种(系)的DNA分子标记多态性,构建苜蓿品种的DNA指纹图谱。筛选的引物扩增条带清晰,具有5~10个多态性位点。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便捷地检测扩增的DNA多态性。从大量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6个RAPD引物,确定了180多个多态性位点。对几个抗寒苜蓿进行了RAPD分析,构建了55个苜蓿品种(系)的DNA指纹图谱,用于苜蓿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5.
文心兰品种变异RAPD分子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DNA提取方法的改良,随机引物的选择、RAPD反应条件的筛选,建立文心兰品种变异RAPD分子标记检测技术。利用该技术对3个母本园品种和1个试管苗品种进行RAPD检测,结果是品种“黄金2号”和“黄金3号”未发现变异;7个引物对品种“新奇士”共扩增出63条清晰带,3个样品带型发生变化,样品变异率为10%;14个引物对“黄金2号”试管苗共扩增出119条清晰带,9个样品带型发生变化,样品变异率为9.4%。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有效用于文心兰品种的变异检测。  相似文献   

6.
胡萝卜品种鉴定的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15个胡萝卜品种的混合DNA(由各品种15个单株的DNA等量混合)为模板筛选RAPD特异性引物,分析比较品种的特异性谱带,结果表明,从4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S139,S140共2条随机引物可以通过特异性分子标记位点反映品种间的差异,通过RAPD分子标记引物的筛选、标记程序的完善、确定品种特异性标记谱带,可以进行胡萝卜品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7.
利用SSR方法鉴定棉花品种纯度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86-1号、冀棉668、新棉99B、中棉19及中棉12共5个棉花栽培品种为材料,利用15对SSR引物对其随机选择个体进行分析,确定分析品种纯度所需引物数,为棉花品种资源的保存及品种指纹图谱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通过15对SSR引物对5个品种各选100个单株的检测和引物组合法检测,发现中棉12品种纯度最高为98%,86-1号最低为85%。引物组合法具有高效性和结果可靠性,完全可以用于检测品种纯度。  相似文献   

8.
以大樱桃8个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CTAB法进行DNA提取,使用10碱基随机引物,通过PCR进行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扩增,建立了鉴定大樱桃品种的分子鉴定图谱。结果表明:较高质量的DNA和理想的RAPD反应体系能够保证RAPD技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筛选出的不同引物的RAPD扩增谱带组合可用于大樱桃栽培品种的分子鉴定,具有在生产应用的潜在性。  相似文献   

9.
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DNA多态性检测技术。它以一系列不同的随机排列碱基顺序的寡核苷酸单链(通常是十聚体)为引物,对所研究的基因组DNA进行单引物扩增。扩增DNA片段的多态性反映了基因组相应区域的DNA多态性。RAPD技术可以在对物种没有任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情况下,对其进行DNA多态性分析,同RFLP及DNA指纹图谱法等其他DNA多态性检测技术相比,RAPD具有检测效率高、样品用量少、灵敏度高和检测容易的优点。RAPD技术已广泛的应用于农作物和畜禽品种及品系的遗传纯度的测定、品种和品系的鉴定、品种和品系遗传关系的确定、基因的定位和分离以及构建基因图谱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芸薹类蔬菜基因组DNA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芸薹类(2n=20)蔬菜作物的33个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从70个引物中筛选出37个引物,共扩增出353带。其中,多态带有260条,扩增片段长度大多数集中在0.9~1.6 kb之间。不同引物的检测效率相差很大。运用5个引物扩增的10条RAPD特征带,可以作为一组DNA指纹,区分所有供试7个大白菜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中日泰优质稻米的外观及食味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中国、日本和泰国有代表性的6个主栽水稻品种,对其稻米外观、食味特性值和品尝评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3个国家的稻米品种间在外观、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淀粉糊化特性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蛋白质含量和淀粉糊化特性值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直链淀粉含量和最高粘度、最低粘度以及最终粘度间呈现出显著负相关,但与崩解值以及消减值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食味品尝评价方面,中、日、泰3国稻米除硬度外,米饭的外观、香气、味道、粘度和综合评价值均存在显著差异。日本"越光"稻米品质综合评价为最优,中国"稻花香"、"隆粳香1号"和"津川1号"稻米品质其次,而中国"津原45"及泰国"Hom Mali105"稻米品质处于第三档次。对中日泰代表性稻米品质的综合评价为水稻品质育种及稻米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贵州地方水稻品种“禾”的SSR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SSR标记对24份"禾"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初步建立了其DNA指纹图谱。从145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1对多态性引物组合,对所有供试材料进行分析,共检测出73个等位基因,平均为3.4762;平均PIC指数为0.4084,范围在0.1175(RM147)~0.6810(RM336)。应用6对引物(RM20A、RM161、RM253、RM280、RM336和RM495)的组合获得了每个品种的SSR特征带,可以将所有供试材料区分开来,从而建立24份"禾"品种的SSR指纹图谱。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652处,可将所有材料分为5类,聚类结果表明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3.
选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249对SSR引物,对9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进行DNA扩增,筛选到具有3条以上特异扩增条带的SSR引物39对,其中能揭示籼粳多态性的引物有6对。用筛选到的引物在9个不同水稻品种间的扩增结果,初步分析了SSR标记的多态性及用于水稻指纹分析、籼粳分化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鈕玉伟  杨志刚  罗兵  孙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33-12835,12853
[目的]采用SSR标记构建太湖稻区16个常规粳稻品种和16个杂交水稻品种DNA指纹图谱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以筛选出的12对多态性高、稳定性好且在染色体上分布均匀的引物作为核心引物,构建太湖稻区32个主要栽植水稻品种DNA指纹图谱,以NTSYS-PCV2.10软件分析遗传多样性.[结果]12对SSR引物在32份材料中共扩增出了47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4.7个,变幅2~6个;12对引物的多态性频率(FP)平均值为0.627,变幅0.266~0.833;以遗传相似系数0.74为阚值可将供试32个水稻品种分成4类.[结论]太湖稻区32个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相对狭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温度对水稻胚乳中AGPase各同工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特青和泰国香米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高温(日平均温度33℃)和适温(日平均温度25℃)2个温度处理,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比较了水稻淀粉合成关键酶腺嘌呤-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7个同工酶基因AGPS1、AGPS2a、AGPS2b、AGPL1、AGPL2、AGPL3及AGPL4的表达特征。[结果]AGPase 3个同工酶基因AGPS2b、AGPL2和AGPL3表达较强,其中AGPL2相对表达量最高;AGPS2b、AGPL2和AGPL3在2个品种中的相对表达量在适温条件下的均高于高温处理,在特青胚乳中各时期2种温度处理下的相对表达量总体高于泰国香米中的相对表达量。[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培育稳定的优质水稻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利用24对SSR引物对云南省保山市分别在原位和异位保存条件下的12个水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4对引物在原位居群共检测到等位基因(A)110个,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4.58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08个,其中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为91.76%,香农指数(I)为1.17;异位居群共检测到等位基因88个,Na为3.67个,Ne为2.52个,P为100%,I为1.03。结果显示,原位居群的各遗传多样性参数均高于异位保存居群,这表明与异位保护相比,原位保护是维持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一种更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水稻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的宽窄及品种间遗传距离的大小是品种能否在当地有效推广种植的关键因素。为了扩大水稻杂交育种中亲本的选择,选用分布于水稻基因组的12条染色体上的30对SSR引物,对国内外的18个粳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选取的30对SSR引物有28对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3%。这些多态性引物在18个材料中共扩增出144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SSR引物可检测到2~8个等位基因,平均5.14/位点。Nei遗传距离及系统聚类和带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SSR标记可将18份材料分为4个类群,同一生态型的稻种基本聚为一类,部分不同生态型的稻种聚在一起,说明这几个品种之间有了一定的基因交流,具有相对较近的亲缘关系。育种亲本的选择不能单单考虑生态型。  相似文献   

18.
云南地方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保护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了研究云南地方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水平。对采自云南17个村落的82份品种以及代表籼粳不同类型的3份标准样的遗传背景进行SSR分析。19对引物共检测出83条多态带(分子量变异范围是100~500bp)。根据L71K;MA法用遗传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这85份水稻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在0.152~0.900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这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非均匀的按地理位置分布,而是在相似系数为0.152的水平上明显分为2个不同类群:籼稻类群和粳稻类群。从不同村落采集的叫同一名称的品种的遗传背景并不相近。研究表明,保护云南地方水稻品种十分必要,但是需要制定合适的策略,确保有效保护活动。另外选择合适的SSR引物是区分籼粳类型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