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灰金竹种群结构与产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灰金竹种群结构和产量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相同立地条件下竹林的年龄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竹林内部,以1~3年生竹且各龄竹株的数量百分率趋于相近时,竹林产量高。林分立竹密度在37500株/hm2~52500株/hm2之间为宜;竹株分布越均匀,竹林产量越高;竹林冠层高度越高,林分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2.
毛竹人工林生物量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会同县经营10年的毛竹人工林林分生物量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竹林不同龄级、径级、枝下高级和不同密度的生物量分配,81.2%生物量分配于1~7年生幼龄、壮龄、中龄竹;83.4%生物量分配于胸径11~15 cm之内;90.7%的生物量分配于枝下高7~11 m之内;86.2%生物量分配于立竹4 500~9 000株/hm2的林分之内,其中立竹4 500~6 750株/hm2的中密度林分,群体和个体生物量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试验竹林垂直总生物量和地上、地下生物量比对照竹林分别增多1.81倍和1.97倍、1.56倍,地上与地下生物量之比为1.774∶1,经济系数为0.501,生物量从大到小的排序,地上部分为秆﹥枝﹥叶﹥凋落物﹥竹箨﹥退笋,地下部分为鞕根﹥竹鞕﹥竹蔸﹥竹根﹥死鞕。  相似文献   

3.
对四川梁山慈竹的中心分布区和主要引种区的纸浆竹林生产经营现状进行调查,分别从梁山慈无性系种群现存地上部分生物量、不同径级的生物量的配置、不同龄级生物量的配置、竹秆生物量的垂直配置、梁山慈竹无性系种群不同密度结构林分生物量分配等5个方面对梁山慈竹无性系种群地上部分生物量配置进行了研究,初步掌握了四川梁山慈竹纸浆林生产现状,并对梁山慈竹纸浆林的丰产培育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川滇高山栎种群统计特征的海拔梯度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川滇高山栎广泛分布于横断山地区,属于亚高山硬叶栎林,是中国植被非常特殊的类型.种群统计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主要研究种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数量变化规律.本文采用标准地法和样方收获法,对卧龙林区五个海拔梯度的川滇高山栎种群的大小结构、高度结构和生物量结构等方面探讨川滇高山栎种群的海拔梯度变异性规律.结果表明(1)川滇高山栎种群径级分布表现为两类,一类为海拔3000 m以下地带的双峰型,径级峰值出现在2 cm~4 cm,约占70.33%;另一类为海拔3000 m以上地带的单峰型,径级峰值出现在1 cm~3 cm,约占76.35%.(2)川滇高山栎种群高度级分布表现为两类,一类为海拔3000 m以下地带,高度级峰值出现在2 m~3 m左右,约占65.38%;另一类为海拔3000 m以上地带,随高度级增大,高度级百分率呈递减趋势.(3)川滇高山栎种群总生物量随海拔升高呈递减趋势,其平均总生物量为26 408.7 kg·hm-2,各器官平均生物量大小排序为干>枝>叶>皮,其生物量占种群总生物量的百分率分别为29.85%、18.54%、18.54%和6.91%.海拔2 720 m~2 920 m地带川滇高山栎种群地上部分器官生物量,干枝叶1皮的比例约为4321;海拔3 020 m~3 120 m地带川滇高山栎种群地上部分器官生物量,干枝叶皮的比例约为4221.  相似文献   

5.
更新复壮技术对大熊猫主食竹种之一冷箭竹的种群密度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更新复壮技术主要提高冷箭竹1~3年生的种群密度和地上部分生物量,1~3年生冷箭竹实验区的种群密度为24.4株m~(-2),是对照区的1.88倍;生物量为1064.021kg/hm~2,是对照区的1.49倍。其各器官生物量的排序为竹秆>竹枝>竹叶,并且为大熊猫提供了更多的可利用的食物量,约1007.909kg/hm~2,为对照区的1.40倍。同时,还探讨了不同林分类型和经营措施内冷箭竹的种群密度和生物量,对于林分类型的影响效果为,糙皮桦—冷箭竹林>岷江冷杉—冷箭竹林>红桦—冷箭竹林,对于经营措施来说,则是集约经营最好,中等经营次之,粗放经营较差。总之,更新复壮技术能够延缓冷箭竹的开花枯死,促进新笋萌发,提高竹子生物量,从而缓解大熊猫的食物危机,促进大熊猫的生存繁衍。  相似文献   

6.
以四川长宁县为研究对象,选取毛竹、硬头黄竹和苦竹为长宁县代表竹种,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布点,对毛竹、硬头黄竹和苦竹分年龄、径阶进行了生物量调查,分析了竹林各器官生物量在年龄上的分布并通过建立年龄、直径与生物量的关系模型以及模型的精度检验选取毛竹、硬头黄竹和苦竹的最优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竹各器官地上部分生物量大小排序为:竿枝叶,毛竹生物量在年龄上的分布为:3年龄2年龄1年龄;硬头黄竹各器官地上部分生物量大小排序为:竿枝叶,硬头黄竹生物量在年龄上的分布为:3年龄2年龄1年龄;苦竹各器官地上部分生物量大小排序为:竿枝叶,苦竹生物量在年龄上的分布为:3年龄2年龄1年龄。毛竹生物量模型:W=0.581×(A×D×D)0.617,硬头黄竹生物量模型:W=-5.548+2.032×D+0.544×A,苦竹生物量模型:W=-1.845+0.723×D+0.478×A。  相似文献   

7.
基于Landsat TM数据估算雷竹林地上生物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Landsat TM遥感数据和雷竹林样地调查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建立雷竹林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利用该模型估算临安市雷竹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结果表明:雷竹单株地上部分生物量与胸径及雷竹林地上部分生物量与株数之间都呈极显著相关(P<0.01);通过PLS-Bootstrap法筛选自变量能够提高模型精度;模型预测的雷竹林地上生物量均方根误差为3.45t·hm-2,满足大范围估算的精度要求;临安市雷竹林地上生物量为13~25t·hm-2,均值为19.52t·hm-2。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煤污病对灰金竹生长的影响,为灰金竹的科学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以正常和染病的灰金竹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系统测量叶片的光合特性指标、实验室测定生理特征指标、立竹构件与生物量等指标,从生理代谢角度评价煤污病害对灰金竹的影响。[结果 ](1)煤污病可显著影响灰金竹的光合作用,煤污病导致灰金竹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等降低,却增加了胞间CO_2浓度和叶绿素含量。光照强度是影响正常灰金竹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胞间CO_2浓度和大气CO_2浓度是影响染病灰金竹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2)灰金竹感染煤污病后,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升高,叶片衰退速度加快,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机能下降。(3)正常灰金竹立竹指标值均比染病灰金竹的立竹指标高,除地径和枝下高差异不显著外,胸径、全株高和厚壁率差异显著(P 0.05),且正常灰金竹生物量显著大于染病灰金竹。[结论 ]煤污病影响灰金竹的光合特性,使其光合作用降低,叶片生理指标发生变化,叶片衰退速度加快,进而影响立竹指标和生物量,降低灰金竹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长宁苦竹种群结构和地上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本文研究了长宁苦竹的种群结构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结果表明:(1)人工经营和未经营的苦竹种群都为增长型种群,但人工经营苦竹种群落结构简单;(2)人工经营苦竹种群径级结构偏大;地上部分生物量较大;(3)在种群水平,长宁苦竹地上部分生物量为37.58t/hm^2,随径级增大而增大;(4)在构件水平,1a生苦竹的地上生物量为1074.20g/株,2a生的为2041.86g/株;(5)1a生苦竹竿、枝和叶的含水率普遍高于2a生。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夏季,我国东南部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高温干旱天气,毛竹林受灾严重。通过设置固定样地研究了高温干旱后毛竹林的受灾状况以及灾后竹林的自恢复能力。结果表明:在高温灾害发生以后,胸径较大的毛竹抵御灾害的能力高于胸径较小的毛竹;受灾毛竹地上部分生物量80%以上分布在竹秆中,因此竹枝和竹叶受损对毛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不大;毛竹林受灾后的恢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灾当年新生竹的株数。因此,在毛竹林经营中应加强林地的水肥管理,培育大径竹材,同时应保持较高的立竹密度和较多的新生竹数量,以抵御旱灾并加快林分的灾后恢复。  相似文献   

11.
对2020年雄安新区栽植的31种竹子生长情况及在极端低温下的冻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美竹、金玉竹、早园竹、红哺鸡竹、黄槽竹、金镶玉竹、京竹、人面竹、花秆早园竹、灰金竹、箬竹、美丽箬竹、云南箬竹等13个竹种生长表现良好,抗冻能力强,可以规模化发展;斑竹、云南水竹、紫竹、三年紫竹、矢竹、辣韭矢竹、菲黄竹、铺地竹、菲白竹等9个竹种应在有保护措施的条件下适量种植;栽植时,竹苗所带土球越大、栽植越密,越有利于竹子的成活和越冬;秋冬季,对竹子喷施防冻剂或采取保护措施,更有助于竹子越冬。  相似文献   

12.
对11个竹种和不同竹龄、部位毛竹的竹材进行了自然和人工接种致霉菌试验。测定结果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竹种间的自然抗霉性顺序依次为:黄槽毛竹>毛竹>浙江淡竹>刚竹和石竹>红竹和毛金竹>签篌竹>苦竹>黄古竹>茶杆竹,前二种为抗霉竹种,后四种为霉竹种。竹材的抗霉性与竹材的预处理方法和贮存条件有相互作用,冬伐毛竹材的抗霉性随竹株年龄增长而增强,长至5-6度的毛竹,其竹材抗霉性极显著地高于2-4度的毛竹;毛竹杆材上部的抗霉性极显著地高于中、下部。  相似文献   

13.
天目山毛竹种群生物量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目山毛竹个体各器官的生物量分配依次为:竿62.9%、篼13.6%、枝8.8%、鞭6.9%、根4.4%和叶3.6%。胸径与基径、竹竿和总体生物量之间都有着很高的相关性,而基径则与竹篼有着极高的相关性。总体看来,胸径和基径与地上部分各器官有着较好的正相关性,而与地下部分的竹鞭和根没有什么相关性。用胸径与基径对各器官生物量的回归拟合的显著度都在0.9以上,说明通过对毛竹胸径或基径的测量就可较准确的推知各器官生物量。毛竹各器官含水量依次为:根鞭篼竿枝叶;即越靠近叶,则水分含量越低。竹叶N、P含量居首位,而竹竿的N、P含量最低,但其有机碳的含量最高。毛竹种群的有机碳储量为34.483 t.hm-2,其中地上部分碳储量为26.478 t.hm-2,地下部分碳储量为8.005 t.hm-2。毛竹的碳储量相当于每公顷固定了大气CO2126.438 t。而地上与地下部分N的总贮量约为0.306 t.hm-2,P的总贮量约为0.017 3 t.hm-2。  相似文献   

14.
乐器用紫竹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紫竹秆是制作箫笛等乐器的上等材料,市场需求旺盛。本文介绍了以林农间作与挖笋养竹并举的方法,代替幼林抚育;以删笋控制竹秆粗细生长和削梢、剥箨、生长调节剂等控制节间伸长;通过留笋养竹和适时采伐以调整竹林结构等技术手段,实现了竹林培育全套新技术的整合。  相似文献   

15.
华中神农架山地竹类及其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ventory recorded 4 genera and 11 spacies of mountain bamboss in Shennongjia,Central China.Of these,4 species (Phyllostachys nigra var.henonis,Ph,heteroclada,Ph.nidularia and Ph.Bambuskoides) beiong to the monopodial bamboo,4 species(lndocalamus latifolius,I.longiauritus,l.wilsoni and l.tessellatus)to the amphipodial barnboo,and 3 species(Fargesia spathaces,F.munelae and Yushania contusa)to the sympodial bamboo.Monopoodial bamboos grow on the gentle slopes below 1800m asl,occurring from the subtropical belt to the temperate belt in the vertical climatic spectrum of the mountain;Sympodial bamboos occur in higher elevations,ranging from the warm temperate(1200m),across the mediate temperate and cold temperate,to the mountaintops of the frigid temperate belt(3100m).Amphipodial bamboos occur in all climate types except the frigid temperate belt.three dominant species,F.spathacea,F.murielae and Y.confusa,currently cover 12%,9% and 3% of the mountain ranges in Shannongjia,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6.
毛环竹笋用林生物量结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毛环竹林分、单株生物量及其结构特征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毛环竹林分生物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密度的提高而增大,在密度为10800~12900株·hm-2时生物量最大,地上部分可达到50t·hm-2以上,地下部分可达到30t·hm-2以上。各器官生物量分配为:地上部分生物量秆>枝>叶,其比例大致是6∶3∶2或2∶1∶1;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其比例变化幅度在1 183~1 784之间。毛环竹单株生物量与胸径、竹高呈正相关,在生产实践中可用模型W=aDbHc进行估测,其精度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方竹林垦复前后生物量结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竹林垦复前总生物量1 496.34 g.m-2,垦复后2 959.59 g.m-2,垦复后笋产量是垦复前的2.31倍。垦复后1龄、3龄竹各构件的生物量均有提高,2龄竹的生物量变化不大,说明竹林年龄结构调整尚未完成。垦复后0-20 cm土层的生物量是垦复前的3.54倍,说明垦复措施主要改善了0-20 cm层的鞭根系统结构。垦复后地上部总含水率略有下降,地下部总含水率比垦复前略有提高。天然方竹林的垦复改造对竹林的生物量结构和产量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散生竹无性繁殖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5年来对云南主要散生竹(斑竹、水竹、灰金竹、桂竹)无性繁殖育苗技术的系统研究,总结出各竹种经济实用的育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正确选择苗圃地及竹鞭,选用适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竹鞭,适时育苗,采用塑料小拱棚覆盖苗床,两段式长鞭分株育苗,进行科学抚育管理,可使育苗成活率由传统育苗方法的10%~30%提高到80%~95%,竹苗质量明显改善。经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已培育竹苗3601万株,规模化造林68591hm2,节约投资9259万元,前期营造竹林已开始郁闭成林。  相似文献   

19.
海子坪天然毛竹林的现状及保护价值初探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海子坪是中国以保护天然毛竹林为主批准成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内未经人为干扰破坏、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唯一天然毛竹林。通过对海子坪自然保护区天然毛竹林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指出海子坪天然毛竹林具有有利于竹类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有利于毛竹种群的遗传改良;有利于天然毛竹林植物群落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有利于为人工竹林的生态恢复指明方向和有利于填补竹类研究相关领域空白的五大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