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省国外大麦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麦种质资源是大麦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大麦新品种选育及大麦生产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资源的占有量和对其研究的深度,广泛搜集引进和利用国外大麦种质资源则是拓遗传基类型,加速新品种选育,促进大麦生产发展之有效的重要途径,我省多年来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国外大麦资源980份,极大地丰富了我省大麦的遗传基础,并在大麦生产上开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国外啤酒大麦品种引进鉴定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啤酒大麦品种资源是啤酒大麦新品种选育工作的物质基础,啤酒大麦新品种选育及啤酒大麦生产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品种的占有量和对其研究的深度。广泛搜集引进和利用国外啤酒大麦品种资源是拓宽遗传基础,加速新品种选育,促进大麦生产发展的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我省多年来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先后引进国外啤酒大麦品种资源2605份材料,极大地丰富了我省啤酒大麦遗传育种材料,加快了品种选育进程,并在啤酒大麦生产中发挥着  相似文献   

3.
啤酒大麦品种资源是啤酒大麦新品种选育工作的物质基础.啤酒大麦新品种选育及啤酒大麦生产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品种的占有量和对其研究的深度。广泛搜集引进和利用国外啤酒大麦品种资源是拓宽遗传基础,加速新品种选育,促进大麦生产发展的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我省多年来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先后引进国外啤酒大麦品种资源2605份材料,极大地丰富了我省啤酒大麦遗传育种材料,加快了品种选育进程,并在啤酒大麦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种质资源是培育棉花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安徽省植棉历史悠久,生产上种植的棉花品种经历了从引进到自主选育的漫长过程。贯穿安徽省棉花新品种选育全过程的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从艰难起步到繁荣发展,经历了7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种质创新的目标也不断发展变化。品种引进时期,种质资源创新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引进和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丰富棉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自主选育品种时期,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主要针对育种目标,创制具有丰产、抗病、抗虫、优质、高配合力等优良性状的新种质,满足本省棉花生产不同发展阶段对新品种的需求。种质创新技术方法的不断改进与应用,促进了种质创新水平逐渐提升。对安徽省近70年(1953―2022年)棉花种质资源创新研究进行了回顾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我省大麦育种科研起步较晚,为加快发展,多、快、好省地选育大麦新品种提供审定推广,促进农牧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八五”期间,省农牧厅科教处率先组建了我省市。地破[l农科所大麦联合育种组,首次将分散的技术力量和丰富的种质资源组织起来,集中人、财、物优势,主攻大麦育种科研。开展常规选育月I种鉴定、温光敏核不育及两用大麦的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通过省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示范,鉴定筛选大麦新品种在生产上应用。五年来,该项研究在省农牧厅科教处的直接领导下,在省财政厅及省科委的大力支持下,育种组组长单位和成员单位…  相似文献   

6.
广东国外水稻种质资源的引进和评价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外水稻种质资源在对我国水稻矮化育种、三系杂交稻恢复系的选育和优质抗病品种选育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中期种质资源库现有保存的国外水稻种质资源4 671份。通过引进国外水稻种质资源利用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研究中,选育出一系列优质、抗病的水稻新品种,如通过外引材料IR9965-48-2选育出外选35,再利用外选35育成梅三五2号、矮三芦占、七袋占等优质水稻品种,并推广应用。通过引进各种类型的国外水稻种质资源用于研究,对我国水稻育种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外水稻种质资源在对我国水稻矮化育种、三系杂交稻恢复系的选育和优质抗病品种选育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中期种质资源库现有保存的国外水稻种质资源4 671份。通过引进国外水稻种质资源利用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研究中,选育出一系列优质、抗病的水稻新品种,如通过外引材料IR9965-48-2选育出外选35,再利用外选35育成梅三五2号、矮三芦占、七袋占等优质水稻品种,并推广应用。通过引进各种类型的国外水稻种质资源用于研究,对我国水稻育种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美国大豆遗传育种研究新进展常汝镇(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所)美国是大豆生产的主要国家,十分重视资源的引进,1993年2月美国共保存各类种质资源14254份,新种质的创造、新品种的选育有一套完整的登记制度,到目前为止,已推广的新品种338个。美国已开始实行...  相似文献   

9.
国外大麦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大麦种质资源在大麦生产及品种改良等方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农业部"948"项目组提供的900份国外引进大麦品种(系)生育期、黄花叶病抗性、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等性状进行了考察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主要表现晚熟、半矮秆、中抗大麦黄花叶病、籽粒外观品质较好。从中初步筛选出一批矮秆、高抗或抗大麦黄花叶病、熟期适宜、籽粒外观品质好的品种(系)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饲料大麦的开发利用与育种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麦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畜牧业的饲料。随着我省大麦酶制剂与配合饲料研究的突破和开始进入市场,将大量增加对大麦的需求,从而刺激饲料大麦生产的迅速发展。讨论我省饲料大麦生产与育种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指出选育超高产,抗赤霉病,高蛋白质的饲料大麦新品种,大力发展饲料大麦生产,是解决我省饲料严重短缺问题,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1.
广东超甜玉米新组合主要性状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1999~2000年广东省超甜玉米新组合区域试验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我省选育的超甜玉米新组合鲜苞单产水平有较大提高,抗病性与适应性较强,但品质的改良进展较缓慢;要选育优质、高产和多抗的超甜玉米新品种,在不断引进国外优异品种资源的同时,应加强种质创新研究,以拓宽育种亲本的遗传基础;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有机结合,加快品质育种进程,培育出具有突破性的优良品种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大理州大麦育种工作历经30多年发展,共育成S500、V43、凤大麦6号、凤大麦7号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啤、饲大麦良种21个。这些育成大麦品种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大理州及云南省生态适宜区大麦产业发展的有利支撑。30多年来,大理州大麦新品种选育工作从无到有,不断积累,不仅成功选育了一批良种,还培育了一批核心亲本,创建了大理州大麦新品种选育技术体系和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然而,近年来受比较效益低、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大理州大麦生产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新形势下如何获取育种工作的新突破,笔者从育种目标调整、基础理论研究、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新装备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麦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畜牧业的饲料。随着我省大麦酶制剂与配合饲料研究的突破和开始进入市场 ,将大量增加对大麦的需求 ,从而剌激饲料大麦生产的迅速发展。讨论了我省饲料大麦生产与育种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指出选育超高产、抗赤霉病、高蛋白质的饲料大麦新品种 ,大力发展饲料大麦生产 ,是解决我省饲料严重短缺问题 ,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4.
啤酒大麦新品种垦啤1号是我院啤酒原料研究所1997年从中国农科院引进的美国啤酒大麦高代材料,经系统选育而成。2002年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的技术鉴定,其研究成果“达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1999年进入小面积生产试验示范,2000年至2002进入大面积的生产试验示范,2003年推广应用于大田生产。适宜在我省河西灌区、中部沿黄灌区及西北同类地区种植,是我省农垦继引进国外品种哈林顿之后的又一个成功引进国外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前景。1主要特征特性垦啤1号属春性早熟二棱皮大麦,全生育期100~104d,在我省河西灌区及…  相似文献   

15.
拓宽甜菜育种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前我国甜菜育成品种存在变异系谱和遗传基础狭窄的局限性。实践证明,通过引进国外种质资源并导入野生种质、诱变育种、航天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等途径方法,能拓宽遗传基础,创造不同类型新品种,使甜菜育种工作上一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裸大麦新品种苏裸麦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裸麦1号(原名:通麦10号)系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采用优质、高产、多抗种质亲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裸大麦新品种,于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成为我省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的裸大麦新品种。经过2001~2003两年度的江苏省大麦区域试验,2003-2004年度的江苏省大麦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生育期适中、耐肥抗例性较好、高抗大麦黄花叶病、熟相好,有一定产量水平,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我省大麦产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为进一步提高育成大麦新品种的品质,在大麦新品种选育过程中,注重高代品系的改造与新引进优质资源的利用。1994年以自育的高代品系苏农91-7112为母本,以南通农科所从日本引进的优质大麦新品系通引1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8.
利用SSR引物分析西藏青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西藏青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用260对SSR引物对来自青藏高原主要农区的75份青稞育成品种、17份野生大麦、39份青稞地方品种和44份国外大麦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6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3对多态性高的引物,占筛选引物的8.1%.23对SSR引物在西藏野生大麦中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92条,多态性条带为81条,其比例为88.04%;在西藏青稞地方品种中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89条,多态性条带为78条,其比例为87.6%;在青稞育成品种中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109条,多态性条带98条,其比例为89.9%;在引进材料中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64条,多态性条带53条,其比例为82.8%.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为青稞育成品种(0.9882)>西藏野生大麦(0.8033)>西藏青稞地方品种(0.5820)>国外大麦材料(0.4218).聚类与主坐标分析表明,实验材料可以清楚的分为4类,西藏野生大麦分在两个类群,西藏青稞地方品种分在两个类群,引进大麦材料分在一个类群,青稞育成品种分在四个类群.同一来源地区的青稞育成品种遗传基础较为狭窄,不同地区间的青稞育成品种遗传差异较大.以上结果说明,在西藏青稞新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中,在发掘和利用西藏野生大麦资源、西藏青稞地方品种资源的同时,更应该加强不同地区青稞育成品种资源的交换和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梨种质资源种类丰富多样,其中不乏一些特殊的类型。如多倍体种质、矮化种质、自交亲和种质、红色种质和观赏类种质等。这些是梨新品种选育、遗传理论研究、生物技术研究、农业生产和环境绿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农业生产上推广作物新品种是最有效、最实用的增产措施之一。每一位育种者都以选育出能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利用的作物新品种为荣 ,我们作为大麦品种的改良工作者 ,一直为选育出农业生产需要的大麦品种而奋斗。针对我省大麦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苏引麦二号推广利用时间过长、种性严重退化、植株偏高、耐肥抗倒性差等 ,承担了省九五重点攻关课题“优质高产抗病大麦新品种选育” ,通过几年的攻关研究 ,已选育出能取代苏引麦二号在生产大面积种植的盐麦三号 (原名鉴 1 35 )新品种 ,已于 2 0 0 0年 1 1月 1 5日以全票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