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禽沙门氏病主要包括禽伤寒、禽副伤寒、鸡白痢3个类型,其中鸡白痢沙门氏菌是危害雏鸡的主要细菌性疾病。当雏鸡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后,主要临床症状为排出白色的粪便,严重着可以造成脱水致死,鸡白痢沙门氏菌对雏鸡的感染率和死亡均较高,严重着影响着雏鸡生长发育,并给养鸡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沙门氏菌具有高度宿主适应性,禽伤寒、禽副伤寒、鸡白痢3个不同类型的沙门氏菌只感染禽类引起不同阶段的鸡发病。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危害鸡比较严  相似文献   

2.
雏鸡伤寒沙门氏菌病的诊断报告杨小玲(甘肃省兽医推广技术总站兰州730046)伤寒沙门氏菌对各品种育成鸡均具有易感性,但雏鸡感染该菌的报道还很少见。1997年2月16日,皋兰某育成鸡场爆发雏鸡伤寒沙门氏菌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  相似文献   

3.
李雷 《水禽世界》2005,(4):49-49
发病情况 2004年12月20日,灵璧县某饲养户饲养杂交鸡2400只,其雏鸡18日龄。户主自述:病鸡表现精神沉郁、羽毛松散,垂翅,食欲不振,甚至废绝。个别雏鸡排绿色稀便,大部分雏鸡排白色米汤样粪便.有的雏鸡还发出尖叫,发病已6d。曾怀疑是受凉引起的伤寒而用丁胺卡那、恩诺沙星及病毒唑等治疗了5d,无效。20日早死亡20余只,前来就诊。剖检:  相似文献   

4.
雏鸡副伤寒是雏鸡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病是由雏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以外的十几种沙门氏菌所引起的一种沙门氏菌病。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此病最多。在1895年由Moore首次报道了家鸽的副伤寒。Mazza在1899年于意大利北部地区较早地报道了鸡副伤寒的流行。从此以后,在世界各地不断发生了本病。这类沙门氏菌主要感染雏鸡,也能感染成鸡,但成鸡仅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不显症状。再有该病也感染家养及野生哺乳动物,如马、牛、羊、猪等。同时,也能感染人,所以此病又称为人兽共患病,对公共卫生有一定的影响。本病…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与鸡伤寒混合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主要危害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鸡伤寒是由鸡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或慢性经过的传染病,主要危害2~3周龄雏鸡。现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IBDV和  相似文献   

6.
雏鸡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鸡的沙门氏菌病 ( Salmonellosis avian)是由某些特定血清型的沙门氏菌 ( Salmonella)所引起的一类传染病的总称 ,对养鸡生产及食品卫生具有较大危害。鸡的沙门氏菌感染多以单血清型为主。鸡伤寒沙门氏菌 ( S.gallinarum)通常引起成年鸡发生急性或慢性败血病 ,但以雏鸡死亡率为高 [1,2 ] 。鸡白痢沙门氏菌 ( S.pullorum)主要引起雏鸡、雏火鸡的白痢 [3 ] 。近年来河北卢龙、昌黎等地大面积暴发雏鸡沙门氏菌病 ,引起大批雏鸡死亡。经鉴定为鸡伤寒和鸡白痢沙门氏菌混合感染所致。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1 .1 .1 被检材料  1 5只死雏鸡均…  相似文献   

7.
鸡沙门氏菌病是在养鸡场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体为沙门氏菌,对雏鸡的影响严重,可以引起雏鸡出现鸡白痢、鸡伤寒和鸡副伤寒等,导致鸡群出现群发病和死亡,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鸡白痢杆菌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雏鸡以排白色糊状稀粪为特征,如治疗不及时,往往造成大批死亡。我们在近几年试用大蒜防治雏鸡白痢杆菌病,共预防雏鸡83 600只,有效保护率达96%以上;治疗病雏6 227只,治愈5 918只,治愈率达95%,收效显著。一、治疗方法1选用当地产紫皮大蒜,剥去外皮捣碎拌料喂服,每只病雏用05~1克,每日拌喂3次。2制成20%大蒜汁,每只病鸡滴服05~1毫升,每日3~4次。二、典型病例介绍2000年3月本县寇坊乡前屯村李某饲养的罗曼褐雏鸡1 600只,8日龄时开始发现有病鸡,3天内出现…  相似文献   

9.
鸡白细胞虫病是一种血泡子虫病,以鸡冠发白、下痢、发热为主要临沙特征,常引起雏鸡大批死亡。笔者在门诊上遇到一起雏鸡爆发性病例,经临诊症状观察。尸体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沙氏白细胞虫病,经及时治疗,很快控制了疫情。一、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1999年8月中旬,我县某养鸡专业户饲养的8用羽三黄雏鸡,已作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三种疫苗免疫接种。该群鸡32日龄时开始发病,曾用禽炎康、速效救禽片。四环素、土霉素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9天内发病497只,发病率为621%,死亡254只,病死率为sl.l%。病鸡表…  相似文献   

10.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包括鸡白痢杆菌病、鸡副伤寒、鸡伤寒病。(一)流行特点1.鸡白痢。各品种、各年龄的鸡均可感染,3周龄以内的雏鸡  相似文献   

11.
鸡白痢杆菌病是鸡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是严重影响雏鸡成活率的因素之一,又是成鸡减产的不可忽视的隐患。控制本病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即对种鸡进行检疫并淘汰阳性鸡;对种蛋严格消毒;对雏鸡采用敏感药物控制。我场根据新生雏鸡白痢杆菌病发病率高且损失严重这一情况,对种鸡进行了鸡白痢杆菌病和鸡伤寒的检验和净化。使用全血平板凝集试验对全群鸡逐个检验。检  相似文献   

12.
鸡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白痢、鸡伤寒分别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和鸡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gallinarum)引起的鸡的一种常见多发性传染病。严重影响雏鸡成活率,造成成年鸡产蛋等生产性能的下降。该病还是重要的蛋传疾病,带菌种鸡所产种蛋的带菌率可达20%-30%,不仅孵化率低,并有死雏和病雏。  相似文献   

13.
正鸡伤寒是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病菌与白痢病的白痢沙门菌很相似,这两种病常交叉发生,但白痢主要感染雏鸡,而伤寒则既感染雏鸡又感染成年鸡。鸡伤寒呈世界性分布,由该病造成的损失很严重,死亡率可达10%-50%或更高。鸡沙门氏菌可感染任何日龄的鸡,种鸡感染后所产的蛋带有鸡沙门氏菌,因此可垂直传播。1流行病学鸡伤寒以肝、脾等实质器官的病变和下痢为特征,发生于3周龄以上的青年鸡及成年鸡,鸡  相似文献   

14.
正禽伤寒是由禽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主要发生青年鸡的一种急性败血症,临床上以发热、贫血、冠苍白、白细胞大量增加、红细胞大量减少为特征。禽伤寒与鸡白痢都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白痢主要对雏鸡危害大,鸡伤寒主要对青年鸡造成危害,沙门氏菌是目前危害养鸡业重要的细菌病  相似文献   

15.
雏鸡白痢杆菌病是雏鸡常见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俗称鸡白痢,主要侵害2周龄以内的雏鸡,成鸡一般不表现明显的临诊症状,但一生带菌。我市2001年在几个养殖场陆续发生该病。一、临诊症状我市某鸡场引进雏鸡2000余只,为预防鸡白痢杆菌病,3日龄时用庆大霉素饮水,3000单位/只。8日龄下午发现部分鸡只发病,表现为精神沉郁,嗜睡,羽毛蓬乱,两翼下垂,缩颈低头,后躯下坠,不愿走动,离群闭目打盹;拉白色浆糊状稀便,污染肛门羽毛,形成粪痂,阻塞肛门,病鸡常发出尖叫,食欲减退;继而废绝,个别出现软嗉现象。陆续…  相似文献   

16.
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某养鸡场于1989年2月中旬引入滨白品种雏鸡6000余只,仅8天时间共死亡889只。经综合诊断为雏鸡伤寒沙门氏杆菌病,现报道如下。一、流行病学本市龙沙区某养鸡场于2月中旬板炕平养育雏6450只,育雏第2天开始发病,至第8天,累计死亡889只,死亡率为13.8%,最高日死亡数(4日龄)为255只。该群鸡曾注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实验性研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鸡白痢—伤寒同时感染雏鸡时的特点。在第一次试验中,对90只来自没有鸡白痢—伤寒病发生的鸡场的10日龄临床健康雏鸡进行了研究。用  相似文献   

18.
1993年5月某鸡场引进伊沙褐雏鸡4000只,自当日起,每天都有弱雏死亡,8日龄时,由于阴雨寒冷,大部鸡群迅速发病,发病率达60%,死亡率为12%。随来我所诊治。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鸡伤寒病。伤寒虽各日龄鸡均可发病,但却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上的鸡,在3周龄以下雏鸡中发病较少,且常常被当作白痢,因此现将本病例的整个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一、临床症状:病鸡精神萎顿,缩颈低头,嗜唾,羽毛蓬乱,食欲极度下降,消瘦、排黄白色稀粪,近四分之一的病鸡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9.
硒是一种极重要的微量元素,而且也是有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事实证明,一旦在食物的锁链中缺乏硒,就会导致家畜、家禽乃至人发病和死亡。肇东县五七大学鸡场连续二年发生雏鸡白肌病。1979年从齐市购入雏鸡1500只,死亡1261只,死亡率84.1%。1980年又购入1650只雏鸡,死亡231只,死亡率14%,病鸡314只。同年肇东鸭场鸡舍饲养2250只雏鸡,死亡46只,死亡率2%,病鸡304只。经病因学调查,临床诊断,病理剖检等综合确诊为幼鸡—硒维生素E  相似文献   

20.
鸡白痢和禽伤寒是以引起鸡的败血症为主的细菌病,在世界各地常见,给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这两种病的死亡率非常高,雏鸡感染后,其死亡率可达到100%。本文通过介绍鸡白痢和禽伤寒这两种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为我市鸡白痢和禽伤寒的防控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