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正> 1 乐亭县工厂化养殖发展现状 乐亭县工厂化养殖起步较晚,1999年5月,海水养殖场利用该场育苗室春季育苗后的闲置期,进行了工厂化养殖牙鲆鱼的尝试,养殖面积400m~2,放养牙鲆鱼苗1.2万尾,经过科学管理,创产值40万元,效益20万元。2000年全县有13家生产单位,利用育苗室闲置期和新建改建的养  相似文献   

2.
我省海水鱼类养殖起步于90年代初。随着河、牙鲆鱼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养殖规模、产量逐年提高。到目前为止,河鱼已达到年生产种苗1 5 0 0万尾、年越冬中间鱼30 0万尾、年养殖面积3333hm2 、年生产商品鱼2 0 0万kg的能力。牙鲆鱼已达到年生产种苗70 0万尾、养殖面积1 5万m2  相似文献   

3.
<正> 近几年,我县尝试了利用育苗室闲置期进行牙鲆鱼工厂化养殖的实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既节省建牙鲆工厂化养殖池需耗费的大量资金,又解决了各育苗室春季育苗后闲置的问题,为我县育苗室的综合利用,因地制宜发展设施渔业闯出了一条新路。现将利用育苗室养殖牙鲆鱼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之一大规模工厂化牙鲆育苗技术 牙鲆俗称比目鱼、牙片、偏口,是冷水性、底栖肉食性高级珍贵的经济鱼类,也是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目前山东荣成、威海等地、河北秦皇岛、唐山等地、辽宁的大连、盘锦等地都已大规模进行工厂化养殖及网箱养殖,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牙鲆苗种的生产也不断发展,但很少能够利用简易育苗设施大规模生产苗种。笔者今年在天津汉沽海珍品育苗中心利用普通牙鲆养成车间,使用2.5kg牙鲆受精卵生产出123万尾6cm以上的牙鲆商品苗。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l、育苗设施…  相似文献   

5.
日前,由莱州市大华水产有限公司进行的“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公司在2002年以来进行漠斑牙鲆引进与苗种规模化生产研究和漠斑牙鲆养殖研究的基础上,于2004年以来开展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通过4年多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建立了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人工繁育、养殖工艺技术和养殖模式,实现了亲鱼自然产卵,验证了漠斑牙鲆适合于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共培育出性状优良的漠斑牙鲆子一代亲鱼200尾,繁育子二代苗种94.3万尾,延续了子一代鱼的优良性状。试验养殖,池塘养殖成活率达到90%,每667m^2产量达到276.8kg;工厂化养殖成活率达到95%,单产达到每平方米11.7kg;网箱养殖成活率达到86.9%,单产达到每平方米10.4kg。养殖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牙鲆俗称比目鱼、牙片、偏口,是冷水性、底栖肉食性高级珍贵的经济鱼类,也是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目前山东荣成、威海等地、河北秦皇岛、唐山等地、辽宁的大连、盘锦等地都已大规模进行工厂化养殖及网箱养殖,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牙鲆苗种的生产也不断发展,但很少能够利用简易育苗设施大规模生产苗种.笔者今年在天津汉沽海珍品育苗中心利用普通牙鲆养成车间,使用2.5kg牙鲆受精卵生产出123万尾6cm以上的牙鲆商品苗.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养殖牙鲆淋巴囊肿病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杰 《河北渔业》2005,(4):39-40
近年来,我国工厂化养殖牙鲆鱼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病害也日趋增多。2004年天津市病害测报中淋巴囊肿病是牙鲆鱼主要病害之一,该病是牙鲆工厂化养殖的高发病,我市测报牙鲆淋巴囊肿病发病面积1246m^3,累计发病率13.76%,经济损失逾百万元。牙鲆淋巴囊肿病可导致工厂化养殖大面积暴发流行,感染率高,损失惨重,因此加强病害综合防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2006年课题组承担了福建省科技厅下达的漠斑牙鲆人工育苗和土池健康养殖技术和厦门市科技局下达的美国漠斑牙鲆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课题,并相继开展了漠斑牙鲆人工育苗和早期生物学等相关研究,初步建立了一套适于漠斑牙鲆育苗的生产工艺,为开展漠斑牙鲆大规模工厂化苗种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牙鲆,俗称牙片鱼、偏口、比目鱼,属鲽形目、鲆科、牙鲆属,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沿岸水域,牙鲆具有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饵料来源广、饲料转换系数高等优点,是我国北方地区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和海洋增殖的主要经济鱼类。然而在牙鲆鱼育苗过程中,由于技术环节处理不当,经常出现不同比例的患有白化、黑化症的鱼苗,结合育苗生产我们分析总结了产生白化、黑化鱼苗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日本牙鲆人工苗种体色异常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光 《水产学报》1988,12(2):177-182
近年来,日本的牙鲆苗种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生产量逐年增多。1984年全国生产牙鲆苗种总计约1375万尾,其中放流用苗种848万尾,养殖用苗种527万尾。牙鲆放流增殖在全国的三十三个县展开,牙鲆养殖鰤鱼、真鲷而成为第三大鱼类养殖业。但是,在人工苗种生产过程中,有眼侧体色异常(呈白色,以下简称白化)个体的发生率很高。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池塘-工厂化接力养殖模式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生长发育过程中肌肉营养成分变化特征,利用肌肉营养测试方法测定了池塘牙鲆幼鱼与工厂化接力养殖商品鱼生化成分、氨基酸以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池塘幼鱼粗蛋白、粗灰分与工厂化养殖商品鱼相近,幼鱼粗脂肪含量高于商品鱼,水分含量基本相同。池塘幼鱼18种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指数均高于工厂化养殖商品鱼,而必需氨基酸含量低于工厂化养殖商品鱼。池塘幼鱼各种脂肪酸含量均高于工厂化养殖商品鱼。营养价值评价结果显示:池塘幼鱼、工厂化养殖商品鱼必需氨基酸总量高于FAO/WHO标准,略低于鸡蛋蛋白模式;必需氨基酸评分均超过100,化学评分均超过50。综上所述,池塘-工厂化接力养殖模式下随着牙鲆幼鱼生长发育,肌肉中氨基酸含量变化不明显,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由高蛋白高脂肪的池塘幼鱼转化为高蛋白低脂肪的工厂化养殖商品鱼。结论:牙鲆池塘-工厂化接力养殖模式下,牙鲆肌肉营养成分、营养价值评价与网箱养殖牙鲆相似;但此养殖模式所需成本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牙鲆人工育苗技术的日臻完善,为牙鲆养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连云港市牙鲆工厂化养殖发展较快,但自然海域网箱养殖进展缓慢。为了弄清楚连云港海域几乎常年水质浑浊的条件发展牙鲆网箱养殖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我们曾引进了14cm规格的1250尾牙鲆鱼苗进行网箱试养,当年获得成功;随后承担了市科技局下达的“网箱养殖牙鲆试验”课题,项目实施1年,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经济效益显著,现将网箱养殖试验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地区海水池塘主要进行海蜇、缢蛏、中国对虾与牙鲆立体养殖,上述品种除牙鲆外均可当年达到商品规格,而牙鲆需要两年的养殖周期,因此牙鲆当年的大规格苗种越冬成为重中之重,而伴随着前几年刺参养殖的热潮,沿海地区建造了大量的刺参工厂化育苗室,但近两年刺参市场低迷,很多刺参工厂化育苗室闲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笔者利用刺参工厂化育苗池进行了牙鲆大规格苗种低温越冬技术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牙鲆鱼(Paralichthys olivaceus)属于中距离洄游的鱼种,比较适于人工放流增殖。在日本,牙鲆鱼是食用鱼片的上等鱼种,每公斤3000—5000日元,所以牙鲆鱼的人工育苗近年发展较快.1979年全国有九个县生产,产苗119.2万尾。1981年我在日本进行研修,搜集了一些资料,现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随着水库整治、网箱拆除,养殖空间的不断缩小,市场上光唇鱼的商品鱼出现供不应求,价格不断攀升。根据光唇鱼的生态习性,经过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光唇鱼适合开展水泥池工厂化养殖。2017年,通过在地处福建省周宁县纯池镇牛角地村的周宁县运和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进行光唇鱼水泥池工厂化养殖,面积1600米2,投放13万尾苗种,经过18个月养殖,平均体重达到41克/尾,产量4900千克,利润21.24万元,取得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养殖过程及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海水工厂化养殖节能减排增效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省率先攻克牙鲆和大菱鲆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关,以鲆、鲽、鳎(牙鲆、大菱鲆、星鲽、半滑舌鳎等)为主要品种的海水工厂化养殖在我省迅猛发展。截至2007年末,养殖面积由几万平方米发展到520多万m^2,年总产鲆、鲽、鳎等优质鱼类5万多吨,年产值超过30亿元,养殖规模和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17.
信息集粹     
《齐鲁渔业》2006,23(4):52-53
3种海水名优养殖品种在龙口繁育成功 3种适合在我国北方沿海养殖的高档名优鱼种——美国大西洋牙鲆、圆斑星鲽、半滑舌鳎(俗称鳎米鱼),经过科技人员的刻苦攻关,日前在龙口市烟台百佳水产有限公司鱼类研究中心繁育成功。其中,该中心承担的山东省重点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美国大西洋牙鲆工厂化人工育苗”和龙口市科技发展项目“圆斑星鲽工厂化人工育苗”规模化生  相似文献   

18.
正我地区海水池塘主要进行海蜇、缢蛏、中国对虾与牙鲆立体养殖,上述品种除牙鲆外均可当年达到商品规格,而牙鲆需要两年的养殖周期,因此牙鲆当年的大规格苗种越冬成为重中之重,而伴随着前几年刺参养殖的热潮,沿海地区建造了大量的刺参工厂化育苗室,但近两年刺参市场低迷,很多刺参工厂化育苗室闲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笔者利用刺参工厂化育  相似文献   

19.
牙鲆养殖技术的开发70年代初始于日本,8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我国,70年代末开始牙鲆苗种生产研究,90年代开始牙鲆养殖发展迅速,北方地区,山东的荣成、威海、烟台、青岛等地大力发展工厂化养殖生产,尤其是山东荣成市率先在国内陆地上进行了牙鲆工厂化养殖,并获得了成功;南方地区,国内至今尚未见到有关牙鲆工厂化养殖的报道。本文仅就2002年10月至2003年5月在北暮生态海水养殖场进行的牙鲆南移工厂化养殖试验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牙鲆又称牙片、偏口 ,属于鲽形目、鲽总科、鲆科、牙鲆属。分布于千岛群岛至香港之间 ;我国的黄海、渤海、东海、日本沿海、朝鲜半岛西岸 ,均有分布。该种鱼肉细嫩、口感好、价值高、生长快、易活运、较畅销。深受日本、香港等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牙鲆鱼属冷温性底鱼类 ,冬季在水温 2℃时仍能存活 ,但不耐高温 ,生长适温 8~ 2 4℃ ,因此特别适合作为我国北方工厂化养殖的优良品种。近几年 ,荣成市工厂化牙鲆养殖发展迅速 ,截止目前养殖面积已达 1 6.5万 m2 ,牙鲆鱼的存养量达 80 0多万尾。荣成市邱家渔业公司 (现有养殖面积 4万多 m2 )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