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徐承旭 《内陆水产》2001,26(6):18-18
1 饵料多样性河蟹食性杂,偏动物性饵料,且生性贪食,在饵料投喂上,即要满足河蟹营养需求,加快脱壳生长,又要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可因地制宜,多种渠道落实饵料来源。一是蟹池移栽足够的水草,覆盖率在40%以上,水草既是河蟹喜食的植物性饵料,又可净化水质。蟹池水草多,有利于小杂鱼、虾、螺、蚬等天然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蟹池水草以沉水植物为主,漂浮植物,挺水植物为辅。二是投放螺蛳,让其自然繁殖,供河蟹自由摄食。螺蛳肉营养丰富,脂肪含量高,口味好,河蟹非常喜欢摄食。蟹池投放螺蛳,不仅提供了优质天然饵料,降…  相似文献   

2.
管忠勤 《水产科技情报》2017,44(3):154-156, 161
为探索现代河蟹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于2013~2014年在长江口地区,利用生态湿地净化的长江水作为养殖水源,通过开挖深槽沟和种植水草等措施营造"水草森林"的生长环境,运用生态养殖技术,开展了大规格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研究和示范试验。试验结果显示:2014年大规格河蟹平均亩产(15亩=1 hm~2,下同)67.5 kg,雄蟹平均规格221 g/只、雌蟹平均规格161 g/只,回捕率在70%以上,达到了增产增量的目的。养殖的商品河蟹经2次药残检测,全部合格,达到水产品安全标准要求。生产期间采用鲜活螺蛳及冰鲜小杂鱼投喂方式大大提高了河蟹的品质,是一种绿色环保健康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3.
当前,由于人们对生态养殖的认识不够而仅停留在池塘中移植一点水草、投放一点螺蛳等,忽视了依据池塘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养殖管理和调整养殖技术,一些塘口出现水草资源被毁、水质恶化的现象,发生养殖河蟹的死亡,特别是在高温期的夏秋季节,蟹农如不加强管理则势必造成损失。一、水草的管理渔谚说:“蟹大小,看水草;蟹多少,看水草。”由此可见,水草在养蟹中起到特殊的作用。1.水草种类的选择高温季节,  相似文献   

4.
<正>河蟹的养殖成败与水草的好坏息息相关,渔谚有"蟹大小,看水草","养好一塘蟹,先要种好一塘草"。近年来随着河蟹养殖技术的成熟,养殖户对于水草的生长和维护日益关注。蟹池中水草种植和维护的好坏,是养蟹成败的关键,就此对于水草的栽种和维护谈  相似文献   

5.
正河蟹的养殖成败与水草的好坏息息相关,有"蟹大小,看水草""养好一塘蟹,先要种好一塘草"之说。蟹池中水草种植和维护的好坏是养蟹成败的关键,就此对于水草的栽种和管理谈以下几点看法。一、水草的栽种河蟹养殖过程中,12月-翌年1月,河蟹塘开始清塘;1-3月份开始种植水草,种植水草的种类以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为主。选择优良的水草种子是栽种能否成功的关键点,部分河蟹养殖区域发生过由于种子的问题出现部分养殖户  相似文献   

6.
张厚冰 《内陆水产》2007,32(12):18-19
"蟹大小,看水草;蟹多少,看水草"。可见水草在蟹塘中的重要性。培养优质草型养殖水体是养殖优质大规格螃蟹的重要前提。我站从2000年开始种草养蟹,不断摸索,现在把有关水草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河蟹养殖生产中常用的水草主要有4种:伊乐藻、金鱼藻、轮叶黑藻、苦草。这4种水草都是沉水性植物,也是经过多年实践证明为养殖河蟹最好的水草品种。  相似文献   

7.
池塘养蟹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 ,广大养殖专业户对种植水草已普遍接受 ,但在选择水草品种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 ,有些专业户以栽植苦草 (Vallisneriaspiralis ,俗称棉条草 )为主 ,苦草的叶子容易被河蟹钳断 ,造成大批残叶浮上水面 ,若不及时捞除会腐败水质 ;且苦草很难维持较高的覆盖率。再如 ,一些专业户养的蟹在 9月~ 1 0月初青背白肚 ,外观漂亮 ,可是由于后期无草或水草太稀 ,到 1 1月起捕时外观质量下降。因此要求在整个河蟹饲养期始终保持一定的水草覆盖率。宜兴地区养蟹户普遍栽种的水草主要有 :伊乐藻 (Elode…  相似文献   

8.
<正>在河蟹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会投喂部分螺蛳给河蟹增加营养、提高河蟹鲜味。但螺蛳价格较高,用来喂食河蟹大大增加了河蟹养殖户的成本投入。因此,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池塘改造的螺蛳、河蟹接力生态养殖方法,通过采用价格低廉的黑水虻养殖螺蛳,进而给河蟹投喂螺蛳和黑水虻,提高河蟹品质,降低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9.
养殖户都知道:有水草的蟹塘,投喂螺蛳养蟹肯定挣大钱,近几年养殖户大多是年初购买活螺轧碎后喂蟹或直接鲜活投喂。早期由于鲜活饵料充足,河蟹长势喜人,但是成本高,6月份以后无法做到按计划足量供应活螺,即使每亩放鲜螺300~400千克,至6月份蟹塘内活螺也已稀少,这样到6~9月份河蟹生长关键期反而不能为其供应味美、鲜活的动物饵料,而大量投喂黄豆、玉米、小麦、冻鱼、杂鱼、南瓜等极易导致水质恶化,水草被毁,引发蟹病,河蟹的长成规格当然不理想。如果饲养苹果螺喂蟹一切问题都将顺利解决。苹果螺,也称福寿螺、大瓶螺…  相似文献   

10.
一、河蟹 江苏地处长江下游,滨江临海,是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原产地。境内湖泊河道纵横交错,池塘水库星罗棋布,水域资源丰富,有着发展河蟹养殖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白上世纪80年代中期突破河蟹工厂化育苗、90年代全面推广养殖以来,江苏的河蟹养殖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池塘养蟹、湖泊养蟹、稻田养蟹、网围养蟹模式多样,蟹苗繁殖、扣蟹培育、商品蟹养殖配套成龙,河蟹生产、销售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笔者在千亩湖荡养蟹试验和生产实践中,对一龄幼蟹养殖技术,提高成蟹回捕率,增加河蟹养殖产量等方面做了些工作,现总结介绍如下; 1.养蟹水域的选择与防逃设施养蟹水域应选择水质清晰、无污染、底栖生物丰富、水草较多、能保持一定水位的浅水封闭湖荡,荡埂宜宽,面积以千亩以内为好。为防止河蟹逃逸,水域四周应设置防逃墙,防逃墙材料可选择石棉瓦,防逃墙应高出荡埂60厘米,埋入埂下20厘米。 2.蟹种和鱼种的放养湖荡养蟹要获高产,蟹种放养可选择每  相似文献   

12.
实践篇     
<正> 盘山县河蟹养殖概况盘山县地处辽河入海口,淡水资源丰富,从1985年开始养殖河蟹。当年在盘山县胡家镇150亩稻田中放蟹苗10kg,产扣蟹4000多kg,获纯利10万元;1991年河蟹养殖面积3000亩,1992年5000亩,养殖扣蟹一般亩产值3000~5000元,每亩获纯效益1500元左右。高利润带来大发展,1993年全县河蟹精养面积近5万亩,其中:水库养蟹8000亩,稻田羊蟹1.1万亩,坑塘养蟹3万亩,预计产扣蟹150万kg、成蟹20~25万kg,全县总产值可达1.8亿元。该县胡家镇1992年河蟹养殖面积3688亩,投  相似文献   

13.
<正>众所周知,水草对养蟹效益具有决定性作用,养蟹人都想把水草维护好,但经常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一旦养殖期间水草衰败,河蟹就不能正常蜕壳和生长,从而导致亏损。如何养草护草是蟹农普遍关心的问题,多年来广大蟹农也作了很多的尝试,但在风调雨顺的2019年,8月中旬前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已有两成以上的蟹塘水草衰  相似文献   

14.
"蟹大小、看水草;蟹多少,看水草",水草在河蟹养殖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种草+移螺+蟹鳜(黄颡)混养"生态养殖技术的普遍推广,我市河蟹养殖业再上新台阶,带动了渔农民增收致富。特别是在池塘养蟹中,这一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为广大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养蟹池中,水草的作用有:①夏季炎热时,水草可以为河蟹提供阴凉场所休息。②人工投喂的饲料不足时,水草可以作为河蟹的饲料。③河蟹脱壳时,可以攀附在水草上,减少体力消耗,脱壳蟹还  相似文献   

16.
候传宝 《内陆水产》2002,27(2):21-21
近年来,随着大水面河蟹养殖的发展,围网养蟹以其节省饲料和养成规格大、品质好而得到迅猛发展,仅我县东平湖区就有几千亩围网养蟹面积。根据几年的养殖情况看,不少围网养殖存在河蟹回捕率差(有的回捕率仅20%左右),单位面积产量低。现根据我地的情况,分析围网养蟹回捕率低的原因,并介绍一些解决方法,供参考。1围网养蟹回捕率低的原因1.1苗种质量差从目前看,大多养殖者不是自己培育蟹种进行养殖,而是到外地购买蟹种。由于缺乏蟹种鉴别知识,不少人所购买的蟹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或是辽蟹、或是瓯江蟹;有的还掺有性成…  相似文献   

17.
成蟹养殖是指将幼蟹养成商品蟹的过程。目前我国的河蟹人工养殖发展较快,技术趋于成熟。以养殖水域的类型来划分,主要有池塘养蟹、湖泊养蟹、稻田养蟹、河沟养蟹等。  相似文献   

18.
培养优质草型养殖水体是养殖优质大规格河蟹的前提,俗话讲"蟹大小,看水草."可见水草在蟹塘中的重要性.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石桥乡水产推广站从2005年开始在池塘中种草养蟹,不断摸索,总结出有关蟹塘中水草种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河蟹作为我国的特色水产品,近几年人工养殖发展很快,产量逐年大幅度递增。为迎合市场需求,河蟹大水域半精养应运而生,一时间白洋淀内围栏养蟹、围堤养蟹蓬勃开展,商品蟹规格、质量有较大改善。为了充分利用白洋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天然饵料,挖掘大水域养蟹的潜力,进一步摸索出集经济效  相似文献   

20.
沈竑 《科学养鱼》2008,(1):36-36
近几年来,池塘养殖河蟹存在规格相对较小、病害时常发生等突出问题。为此,笔者从1995年开始养殖河蟹,2000年以来有重点对商品蟹的精养技术进行比较试验,旨在探索河蟹合理的放养模式和池塘水体生态环境,以提高商品蟹的规格,减少疾病,提高回捕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