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豆腐丝生产工艺中HACCP管理体系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贯彻食品安全法,特将HACCP体系应用到中国传统食品——豆腐丝的生产工艺中,运用HACCP原理对豆腐丝生产工艺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并制定HACCP计划表,实施监控和纠偏。最后展望了HACCP在同类型企业中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
食品安全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阐述了面粉生产中推广应用HACCP体系的情况,对生产工艺过程进行危害分析,找出关键控制点,制定了HACCP的实施计划及监控过程,对保证面粉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浓缩梨汁生产过程中HACCP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少颖  于有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606-6608
将HACCP体系应用于浓缩梨汁的生产过程中,对浓缩梨汁的生产过程进行了危害分析,并确立了原料验收、后巴氏杀菌、灌装前过滤、发运前检查签封4个关键控制点,并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及实验确立了每个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监控和纠偏措施。同时对生产浓缩梨汁HACCP体系的有效运行做了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HACCP质量控制体系在巴氏牛奶流通领域中的应用,确定了关键控制点及关键限值.指出HACCP体系应用于从食品原辅料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才能最终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5.
将HACCP体系应用于出口浓缩苹果清汁的生产过程中,对浓缩苹果清汁的生产过程进行了危害分析,并确立了原料验收、拣选、后巴氏杀菌、灌装前过滤、发运前检查签封五个关键控制点,并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及实验确立了每个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监控和纠偏措施.同时,对HACCP体系的有效运行做了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刘洪俭  刘强 《农技服务》2007,24(6):115-115
用HACCP对学生奶加工过程中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原料验收、巴氏杀菌、低温冷藏等7个关键控制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HACCP体系运用到搅拌型蓝莓酸牛乳的生产工艺中。[方法]应用HACCP体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了搅拌型酸牛乳加工生产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和关键环节,确定关键控制点及相应的监控与预防措施。[结果]研究制定了搅拌型蓝莓酸牛乳生产的HACCP计划,能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对酸牛乳的危害,保证食品的安全,被公认为是全世界范围的食品安全生产准则。[结论]HACCP体系应用于搅拌型蓝莓酸牛乳生产工艺中,可有效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酸牛乳生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HACCP体系运用到搅拌型蓝莓酸牛乳的生产工艺中。[方法]应用HACCP体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了搅拌型酸牛乳加工生产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和关键环节,确定关键控制点及相应的监控与预防措施。[结果]研究制定了搅拌型蓝莓酸牛乳生产的HACCP计划,能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对酸牛乳的危害,保证食品的安全,被公认为是全世界范围的食品安全生产准则。[结论]HACCP体系应用于搅拌型蓝莓酸牛乳生产工艺中,可有效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酸牛乳生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灵芝短原木有机栽培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其栽培技术,并通过建立完整的灵芝短原木有机栽培的质量管理体系,将HACCP的方法和原理应用到其生产过程,建立短原木灵芝有机栽培生产工艺的HACCP体系,确定HACCP质量控制参数和关键控制点,以推动短原木灵芝有机栽培生产的质量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HACCP体系出发,以辣味鳕鱼干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辣味鳕鱼干辐照加工前的卫生状况,研究了辐照处理和储存条件对其卫生质量的影响,分析了对其生产加工过程的危害因素,确定了关键控制点与关键限值,最后制定了HACCP工作计划表。结果表明:辣味鳕鱼干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生物危害较为严重,采用辐照杀菌可以显著减少其微生物污染,储存条件对其最终产品的卫生指标影响较小。确定了原料检验和辐照工艺为其HACCP体系的关键控制点,在初始污染菌小于3.0×10~6 cfu/g时,采用6 kGy辐照剂量处理能够将辣味鳕鱼干产品卫生指标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并且在辣味鳕鱼干产品辐照杀菌过程引入HACCP体系有利于提高其辐照杀菌质量安全水平,促进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HACCP在原料乳生产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品安全问题的关键是原料奶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而HACCP管理体系能较好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在介绍HACCP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原料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原料乳生产中建立HACCP管理体系及应进行的标准操作规范,并指出了目前在原料乳生产中建立HACCP管理体系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找影响玻璃瓶装巴氏杀菌乳货架期的重要因素.[方法]巴氏杀菌乳受冷链的影响,一般货架期较短.通过对玻璃瓶装巴氏杀菌乳在不同贮存温度8、10和12℃下的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进行评估,探讨不同温度下影响巴氏杀菌乳货架期品质的主要因素.[结果]研究表明,在1~5d时间内,不同贮存温度下,样品的蛋白质、脂肪、乳糖和非脂乳固体几乎不变;酸度在8和10℃下几乎不变,而12 ℃时有所增加;样品在8和10℃的感官品质不变,而l2℃的样品在第4天感官品质开始下降;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在5d保质期内,样品菌落总数在8和10℃贮存均符合国家标准,而12℃贮存第5天其结果超过国家标准;样品大肠菌群,在5d保质期内,8℃贮存时未检出,10℃贮存第5天超出国家标准,l2℃贮存第2天开始检出大肠菌群,第3天超出国家标准.说明贮存温度的控制对样品品质的影响非常大,低的贮存温度及相对短的贮存时间有利于巴氏杀菌乳优良品质的保持;同时表明大肠菌群数量是影响玻璃瓶巴氏杀菌乳货架期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研究可为玻璃瓶装巴氏杀菌乳流通过程包括贮存、配送、售卖期的冷链监控和安全售卖,以及消费者冷藏贮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贮存温度对玻璃瓶装巴氏杀菌乳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氏杀菌乳受冷链的影响,一般货架期较短.通过对玻璃瓶装巴氏杀菌乳在不同贮存温度8、10和12℃下的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进行评估,探讨不同温度下影响巴氏杀菌乳货架期品质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在1-5 d时间内,不同贮存温度下,样品的蛋白质、脂肪、乳糖和非脂乳固体几乎不变;酸度在8和10℃下几乎不变,而12℃时有所增加;样品在8和10℃的感官品质不变,而12℃的样品在第4d感官品质开始下降;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在5d保质期内,样品菌落总数在8和10℃贮存均符合国家标准,而12℃贮存第5d其结果超过国家标准;样品大肠菌群,在5d保质期内,8℃贮存时未检出,10℃贮存第5d超出国家标准;12℃贮存第2d开始检出大肠菌群,第3d超出国家标准.说明贮存温度的控制对样品品质的影响非常重大,低的贮存温度及相对短的贮存时间有利于巴氏杀菌乳优良品质的保持.结果同时表明大肠菌群数量是影响玻璃瓶巴氏杀菌乳货架期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HACCP在灭活发酵乳饮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HACCP(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的原理和方法在灭活发酵乳饮料的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的应用研究,分析了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确立了5个工序为CCP(关键控制点),及3个工序为PP(必备条件程序),并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方法和纠正措施,保证了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15.
吴清芳  曾金培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656-7658,7661
[目的]考察卓越绩效管理在大米和糙米乳饮料生产企业HACCP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糙米和大米为原料,经烘烤、糊化、液化酶解等工艺生产米乳饮料。通过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危害分析,建立HACCP计划表,同时将卓越绩效管理应用于HACCP体系的运作中。[结果]将卓越绩效管理与HACCP有机结合应用,能更好地发挥HACCP管理体系的预防功效,将潜在危害因子降低到最低;卓越绩效管理在HACCP体系的有效执行,可使产品品质得到充分保证,达到最佳质量管理效果。[结论]研究可为今后卓越绩效管理与HACCP有机结合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原料奶生产中HACCP系统应用的必要性及其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雪峰  钟华  陈永耀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467-3468,3471
介绍了在原料奶生产中应用HACCP系统的必要性和HACCP系统的建立方法。即通过对原料奶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从而实现对危害的有效控制,确保原料奶及其制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加热对牛奶中风味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用有机溶剂乙醚萃取了原料乳和巴氏杀菌乳中的风味物质,并用气相色谱(GC)-质谱(MS)联用法结合内标法对其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原料乳的风味物质中,共鉴定出46种物质,主要由C_8~C_(20)的酮类、烷烃、烷酸和酯类组成;在加热温度为65℃时间为30 min的巴氏杀菌乳中,共鉴定出69种物质,除上述几类物质外还含有醛类、酯类和烯类等物质。其中辛烷、环氧乙烷、己酸、苯乙酮、壬醛、辛酸、十二烷、2-癸醛、十三烷、2,4(E)(E)-十二烯醛、2-亚甲基-环戊醇、癸酸等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是牛乳中风味物质中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18.
为规范白牦牛牛奶加工过程,确保消毒奶安全,从天祝天润绿色食品公司白牦牛原料奶验收、加工等环节入手,在对消毒奶加工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和检测的基础上,确定了危害点,建立了一整套完整可行的消毒奶加工HACCP体系。  相似文献   

19.
巴氏杀菌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可能会产生肠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分别监测在4、10、16、20、24、28 ℃储藏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巴氏杀菌乳中的生长数据,采用Modified Gompertz模型、Logistic模型、Huang模型和Baranyi模型构建金黄色葡萄球菌动力学一级模型,采用平方根模型和Arrhenius模型建立二级模型以描述温度与相对最大生长速率(μmax)的关系。结果显示,各温度下Modified Gompertz模型的拟合度更优,决定系数(R2)>0.98,均方根误差(RMSE)<4.6,为最合适的一级模型。二级模型中,Arrhenius模型的拟合度更优(R2=0.99,RMSE=0.60)。相较于平方根模型,外部验证显示Arrhenius模型的精确度因子(Af)和偏差因子(Bf)分别为1.39和0.87,较接近于1,说明预测效果更好。研究结果可为巴氏杀菌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风险评估提供数据基础,为乳品货架安全期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FAST指数是评价牛奶热损害的敏感指标,在研究生鲜乳热加工、奶粉及其复原乳色氨酸或梅拉德反应产物荧光强度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评价了FAST指数用于鉴定生鲜乳和巴氏杀菌乳是否添加复原乳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奶粉生产过程中,色氨酸已经受到破坏,同时,不同奶粉之间色氨酸的荧光强度存在差异。与生鲜乳相比,复原乳中色氨酸荧光强度(FTrp)明显降低,随着生鲜乳中复原乳含量的增加,色氨酸的相对荧光强度线性下降;生鲜乳加热后,其中梅拉德反应产物的荧光强度(FAMP)明显升高,此类物质荧光强度升高也与牛奶中复原乳含量增加呈显著的线性相关;试验结果还表明FAST指数能有效的用于区分生鲜乳和巴氏杀菌乳,以及巴氏杀菌乳中是否添加了复原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