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漫谈台湾新兴果树印度枣王秀印度枣俗称枣子,原产印度、锡兰等地,属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yphus),与中国枣(ZizyphusVulgavisLiu.)的红枣、黑枣为同属不同种的小乔木果树。台湾早年零星种植的印度枣,由于果型小、甜...  相似文献   

2.
台湾大青枣拉丁学名为Zizyphus mauritiana Lam,英文名称Indian Jujube,别名印度枣、毛叶枣,原生种为毛叶枣(或称印度枣、滇刺枣、缅枣等),为鼠李科枣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与我国常栽枣同属不同种,原产印度,引人我国台湾后经品种选育而成为经济栽培果树^[1]。因台湾大青枣具有果大质优,早产稳产,  相似文献   

3.
毛叶枣的生产与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叶枣(Zizyphus Mauritian Lam)又名台湾青枣、印度枣、滇刺枣、缅枣、西西果、麻荷(傣语)等,为鼠李科枣属植物,常绿小乔木或大灌木。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关于毛叶枣的原产地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它起源于中国的云南省和印度,然后传到阿富汗、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约在1850年前后被引种到关岛,经夏威夷再到美洲。  相似文献   

4.
豚草及其防治概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发生概况豚草属(Ambrosia)起源于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索诺兰沙漠地区。该属共41种,其中北美31种、南美8种、欧洲1种、非洲1种。我国的2种即普通豚草(Aartemisifolia)和三裂叶豚草(Atrifida)原产北美地区,大约...  相似文献   

5.
国际枣属植物文献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分析了1990~2006年Agris、Agricola和CABI文摘数据库中收录的世界各国枣属植物研究的论文数量,发现中国、印度、韩国为枣属植物研究最多的3个国家;从各国使用枣属英文和拉丁学名分析发现,中国、韩国主要使用枣属的英文名jujube,印度主要使用枣属的拉丁学名Ziziphus和Zizyphus;还分析了各国的主要枣属植物研究机构以及刊载枣属植物论文的主要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6.
南京地区黄花苜蓿的引进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花苜蓿学名南苜蓿(MedicagohispidaGaertn),俗称金花菜、草头,属豆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印度。我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均有栽培,尤以江浙沿海地区栽培为多。南京市在菜篮子工程中把发展野菜生产列入计划之中,十大野菜,...  相似文献   

7.
台湾印度枣的品种与栽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印度枣属鼠李科枣属植物,原产印度锡兰.在亚洲南部,非洲及澳大利亚等地也有野生分布,为常绿小乔木或大灌木,它与我国的落叶果树中国枣同科同属不同种,适宜在热带、南亚热带地区作为新兴的经济栽培果树.  相似文献   

8.
枣顶冠瘿螨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曲仕绅,黄星硕,屈立峰,张月冬(山东聊城地区农科所252058)枣顶冠瘿螨Tegolophszizyphagus(Kaifer)又称枣上瘿螨和枣叶锈螨,国内主要分布在新疆、河北、山东、江苏和安徽,是为害枣树叶片和花(蕾)...  相似文献   

9.
枣缩果病侵染来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1995年于河北、河南两省地采集枣树皮、枣枝、枣头、枣叶、枣吊经分离、培养、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枣缩果病的4种病原物在树体的各个部位皆可越冬;分离菌中仍以壳霉菌(Coniothyrium sp.)和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tenuis tenuis)为主,不同病原在树体上分布也不同,枣吊、枣叶上以A。tenuis为主,其它部位以C.sp.为主。1995年7月用越冬3种真菌分离,分离  相似文献   

10.
种植毛叶枣是山区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植毛叶枣是山区脱贫致富的新路子邓次珍,赵旭,林家丽(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524091)毛叶枣是鼠李科枣属中的热带枣──填刺枣的一个栽培类群,原产印度等热带地区,我国南方有分散栽培,但品种低劣。近年又从缅甸引入新品种,经试种。表现粗生快长,适应性强,早...  相似文献   

11.
枣缩果病初侵染来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4~1995年于河北、河南两省地采集枣树皮、枣枝、枣头、枣叶、枣吊经分离、培养、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枣缩果病的4种病原物[1]在树体的各个部位皆可以越冬;分离菌中仍以盾壳霉菌(Coniothyriumsp.)和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tenuistenuis)为主,不同病原在树体上的分布也不同,枣吊、枣叶上以A.tenuis为主,其它部位以C.sp.为主。1995年7月用越冬3种真菌分离菌在唐县羊角村作大田接种,接种枣果表现典型的枣缩果病症状,采接种后5d的病果再分离,分离菌与原接种菌一致,证明枣树皮、枣枝、枣头等是枣缩果病菌的越冬场所。  相似文献   

12.
橡皮树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橡皮树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陶秀冬,李康(新疆林科院,乌鲁木齐,830002)杨秀文,田晓琴,蒋琴(阿克苏地区林科所)橡皮树又称印度橡胶树(Ficuselastica),属桑科,榕属常绿乔木,含乳汁,叶大,长椭圆形,厚革质,具光泽,中脉明显,侧脉细密...  相似文献   

13.
台湾大青枣学名毛叶枣,又叫台湾大甜枣,鼠李科枣属植物,与我国传统的普通枣同科同属不同种,是由台湾果树育种专家将原产于印度、缅甸和斯里兰卡带的印度枣引进台湾种植,经多年多代改  相似文献   

14.
枣树盆栽试验(IV)─氮供应水平对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申莲英,毛永民,王永蕙(河北农业大学中国枣研究中心,保定071001)关键词枣;矿质元素;盆栽TrialswithChineseJujubeTreesPlantedinPotsIV.Effect...  相似文献   

15.
储藏物孳生粉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50种储藏物中分离粉螨26种,隶属于6科18属,分别为粉螨属(Acarus),食酪螨属(Tyrophagus)嗜菌螨属(Mycetoglyphus)食粉螨属(Aleuroglyphus),嗜木螨属(Caloglyphus),脂螨属(Lardoglyphus),狭螨属(Thyreophagus)皱皮螨属(suidasia),根螨属(Rhizoglyphus),食甜螨属(Glycyphagus)  相似文献   

16.
台湾青枣原产印度等地,又称印度枣,学名毛叶枣,属鼠李科枣属中的1个种,与中国枣同属而不同种,是热带、南亚热带常绿小乔木。台湾省早年引种的毛叶枣,由于果小,甜味差,并带有酸涩味而未能形成商品性生产。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台湾果农采用人工杂交和自然杂交方法,先后选育出一些极具开发价值的鲜食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记述了我国线灰蝶族1新属1新种,即南岭灰蝶属Nanlingozephyrusgen.n.及其模式种南岭灰蝶Nanlingozephyrusnanlingensis,sp.n.新属与栅灰蝶属JaponicaTut相近似,但翅面斑纹及雌性外生殖器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8.
1木豆的特征、特性木豆Cajanuscajan(L.)millspaugh系豆科木豆属栽培种 ,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别名 :鸽豆、柳豆、豆蓉、树豆、树黄豆。木豆原产于印度 ,是印度、东非和加勒比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木豆株高1~4m ,树冠1~2m ,多次分枝。叶互生  相似文献   

19.
赤眼蜂科4新种记述(膜翅目: 小蜂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采自中国东北地区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4新种;①长白尤氏赤眼蜂Uscanachangbaiensis,LouetCaospnov,本种与UsetiferaLin相似,但本种个体明显较大,前翅纤毛列非常规则且清晰;雄外生殖器更短小,仅为后足胫节的04;可以区别。②长缨剌角赤眼蜂Haeckelianialongicilia,LouetCaospnov,本种触角与HnigraLin相似,但本种前翅较后者狭长,翅面纤毛较稀少,缘毛明显较长,易于区别;③短管曲脉赤眼蜂OphioneurusbrevitubatusLouetCong,spnov本种的产卵管甚短,仅为腹长的065,与后足胫节等长,端部不外露;触角棒节基部4节特殊膨大、并斜接,各节分界互相重迭;此特征可与本属所有已知种相区别;④短茎纹翅赤眼蜂LathromerisbrevipenisLouetCong,spnov本种与LlongipenisLin相似,但两者雄性外生殖器的形态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0.
中国对虾与缢蛏投饵混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4 个50 m × 50 m ×18 m 的陆基围隔中分别放入缢蛏 (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0 ,250 , 375 和500 只( 0 , 10 ,15 和20 只/ m 2) , 壳长为 540 cm ±035 c m , 再放入等量 (6 尾/ m 2) 的中国对虾 ( Penaeus chinensis) , 体长为285 cm ±016 c m 。投饵饲养3 个月结果表明, 缢蛏放养密度为20 只/ m 2 时, 对虾的成活率 (740 % ) 和产量 (4136 kg/h m 2) 最高, 分别比单养对虾的成活率(650 % ) 和产量 (3054 kg/h m 2) 高138 % 和354 % , 氮的绝对利用率提高了53 % 。缢蛏密度为10 只/ m 2 时, 其成活率和产量最高, 为904 % 和316 kg/h m 2 ; 密度为20 只/ m 2 时, 降至 782 % 和92 kg/h m 2。本系统中对虾的生产潜力为124 g/ ( m 2·d) , 缢蛏的极限配养量为1500 kg/h m 2 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