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志勇 《蜜蜂杂志》2006,26(3):30-30
年年治螨,年年有螨。治螨便成了养蜂工作中最烦琐的一道工序。但每年的蜂螨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现今的蜂场除了在夏秋季治螨外,还会利用越冬蜂群关王断子后进行彻底治螨。目前生产的治螨药在没有子脾的情况下,确实能达到彻底杀螨的效果。再说小蜂螨在蜂群断子后,不用治也会自动爬出蜂箱到野外去,所以,春季以前蜂群中是找不到蜂螨的。会不会是转地蜂场传播的?可是转地蜂场在越冬断子期同样进行了彻底治螨,而且春季前蜂群中没有发现蜂螨。有的地区没有外来蜂场,到了夏秋季,蜂群中仍会出现大小蜂螨。这样看来,每年的蜂螨是再度从野外感染的。那么…  相似文献   

2.
《中国蜂业》2016,(9):37-38
<正>这两年来,不少蜂友向我反映,螨扑治效果越来越差,特别是去云南繁蜂的转地蜂场,3月份开始多次放螨扑,所有品牌的螨扑都用过。我问他们越冬断子期是否用水剂螨药喷蜂治螨?都说:蜂多管不过来,用螨扑代替水剂治螨好几年。再追问螨扑在箱内放几天,大多都说放后不就管它了。上世纪90年代"螨扑"出现,当时一年用药1次,放2片能控制全年大蜂螨危害,越冬春繁都选用水剂  相似文献   

3.
蜂螨一直困扰着养蜂业的发展。2003年我的蜂场只在越冬和春繁前分别治了几次螨,却实现了全年无螨害,蜂群安康,蜜浆丰产,效益大增的局面。回顾全年的生产情况,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与广大蜂友交流。1治螨要治断“螨根”一是利用关王断子的越冬和春繁前,用普通水剂杀螨药隔3~5天喷杀2次,再隔几天用长效杀螨药喷杀1次,根除全场所有蜂群的蜂螨;二是联系临近蜂场,与其讲明利害关系,让他们也采用多种方法根除蜂螨;三是2003年春因“非典”疫情发生,来我地的转地蜂场很少,10 km范围内没有转地蜂场。这些因素首先杜绝了蜂螨的纵向传播,上年没有给下年…  相似文献   

4.
滑石粉在治螨中的妙用“螨扑”以它的方便、高效而著称,然而,1995年很多厂家的“螨扑”扑不了螨,不少蜂场因此而造成了减产,还有不少蜂场危及越冬蜂,影响来年收入。一蜂友来蜂场交流经验时对我说,他用滑石粉加常用治螨的水喷剂撒蜂路几年,从未发生过螨害,19...  相似文献   

5.
蜂螨是意蜂的主要病害,防治上稍有疏忽,螨害上升,即会造成蜂群群势下降,严重影响生产。为此,我特地走访了一些蜂场,总结他们在治螨工作上的得失。得出一结论 :凡螨害控制得较好的蜂场,除平时挂杀螨蜂药外,都是在晚秋扣王断子后彻底治螨的蜂场。我省蜂场在秋季采完野藿香后,可在11月上中旬扣王断子,这样12月上旬封盖子可全部出完。我省11月中下旬~12月上中旬常有一段晴好天气,俗称“10月小阳春”。这时由于临近越冬,平均气温降低,蜂群群势下降,脾数不多;天气又比较好,适合用水剂喷脾治螨,加之扣王后群内封盖子少…  相似文献   

6.
宋廷洲 《中国蜂业》2004,55(2):20-20
当前,市场出售的部分治蜂螨药,杀螨效果不理想,大小蜂螨产生抗药性,治螨不落螨,使蜂螨寄生率直线上升,夏末秋初达到高峰,对培育越冬蜂危害最大.去年,我地有两家蜂场遭受螨害,无翅幼蜂到处可见,过冬时,一家60群蜂合并为17群,另一家25群蜂只剩12群.  相似文献   

7.
对小蜂螨在福建越冬场所的观察,结果表明在蜂群自然断子和扣王断子期,小蜂螨可在意蜂成年工蜂体上越冬。通过治螨药剂的防治效果的对比试验,发现以SO2为主要成份的“灭螨A”和“灭螨B”烟雾剂在治螨效果上比杀螨剂二号和瑞士产的FolbexVA熏烟剂好,具有施药不开箱,不提脾,工效高,安全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沈育初 《蜜蜂杂志》2002,(11):16-17
近年来,蜂螨危害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少蜂场因螨害而减产,甚至绝收。由于蜂螨对目前广泛采用的治螨药物——“螨扑”,已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很多蜂友希望厂家尽快开发新药。但我认为,作为在生产第一线上,经常使用“螨扑”的广大养蜂工作者来说,更重要的是面对现实,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9.
孙俊峰 《蜜蜂杂志》2012,32(9):14-14
蜂群通过春繁夏采,螨害蔓延已相当严重,特别转到荆条场地的蜂群已寄生了许多大小蜂螨,许多蜂场不同程度地出现爬蜂、残翅蜂。因此,适时关王断子可有效控制螨害,便于以后蜂群繁殖及培育越冬  相似文献   

10.
李福洲 《蜜蜂杂志》2008,28(6):47-47
去年秋天,气温高,许多蜂场盗蜂乱场无法开箱查蜂和治螨,导致有些蜂场带有大量蜂螨越冬,今年开繁时有部分蜂场还没来得及治螨,长达20多天的雪天低温错过了治螨时机.雪灾过后老蜂已到寿命终点站,谁也不愿意割除惟一的带螨子脾.转眼又遇油菜蜜源期,给蜂螨创造了宽松的几代繁殖周期,春季蜜源过后的5~6月里蜂螨暴发在所难免,这样6~7月就成了治螨月,应引起部分蜂场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王立泽 《蜜蜂杂志》2008,28(10):10-10
用螨扑防治大小蜂螨,方法简单,省丁省力,防治效果好,许多蜂场都普遍采用,但是使用方法不当,就不会达到预期效果.有的蜂场带子期治螨只放置一次螨扑,认为螨扑治螨长期有效,结果秋大蜂场螨害成灾.  相似文献   

12.
<正>养西蜂必治螨,有蜂必有螨,这是养蜂人普遍的认识。老养蜂员也会遇到新问题,各种治螨药都在用,效果并不佳。下面就我最近发现的问题和造成的损失总结几点经验教训,与同行交流,以引起大家的注意。1生产雄蜂蛹可以不治或少治螨是错误的近年来,我地蜂场大都在生产雄蜂蛹,因雄蜂蛹带走了部分大蜂螨,抖脾后发现脾上还有小蜂螨,就认为可以控制蜂螨。实际上幼蜂照样被大小蜂螨危害,稍不注意就蜂螨成灾。若不断子治螨,怎么也控  相似文献   

13.
硫磺治小蜂螨仍不可丢今年4月初,小张蜂场发现了小蜂螨。在1/4的蜂群内加入去年留下的“螨扑”,次日见箱底有死螨不少,15天后不见小螨。还有3/4的蜂群加入另一个厂生产的“螨扑”,15天后脾上还有少量小蛾。他担心螨害会垮蜂,我嘱其每个继箱群用5克升华硫...  相似文献   

14.
蜂螨目前仍然是蜜蜂的主要病害,它缩短蜜蜂的寿命,影响蜂群的发展,降低蜂群的产量,甚至能导致越冬蜂群的死亡。目前治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没能抓住晚秋或其它意外断子期狠治蜂螨,失掉了蜂螨全部暴露的大好机会。 2.只注重越冬期前的治螨,忽视培育越冬蜂前的治螨。在秋季如果蜂  相似文献   

15.
正蜂螨是蜜蜂的一大敌害,养蜂人稍一大意,蜂场就会受到损失。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养蜂人慎之又慎,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总是防不胜防。我从1999年开始养蜂,十几年来还算如意,没想到2017年遭了螨害。从开繁到扣王治了十多次,升华硫、水剂、氟胺氰菊酯粉、螨扑都用过。7月12日发现有大小蜂螨,用升华硫对甲酸刷了一次子脾,一个星期后又喷了一次水剂,为了繁好越冬蜂,8月6日又用螨扑治了一个疗程,后来发现蜂王不产卵,  相似文献   

16.
大小蜂螨都喜欢在封盖子脾里进行繁殖,不断子治螨不可能收到相当彻底的效果.越冬期断子治螨对越冬不利;在繁殖期和生产期断子治螨,损失更大.自从蜂群进行分区规范管理后,我摸索到以下几种治螨方法,取得较好效果.今提供如下和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7.
韩式勤 《蜜蜂杂志》2005,25(9):10-11
蜂群秋季管理的重点是培育好越冬蜂,只有抓好越冬蜂的质量和数量,才能为来年蜂场的发展和蜂产品的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我除了采取常规的培育越冬蜂的方法外,还应用了强弱群结合繁殖和保存越冬蜂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这种方法是在实践中产生的。1998年培育越冬蜂开始日的前12天,通过全场治螨,发现有一个强群蜂螨的寄生率特别高。如果按常规喷治3~4遍,由于子脾太多,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很可能因蜂螨危害成为越冬弱群。出于治螨试验目的,决定对该群采取特殊措施,彻底治螨后重新培育越冬蜂。哪怕只能培育4张大子脾,越冬群也不会太…  相似文献   

18.
蜂场札记     
1988年8~9月,笔者随云南蜜蜂研究所蜂场放蜂。与此同时,走访了部分实践经验丰富的养蜂员。兹博取行家之长,集成此文,以供同行参考。一、蜂螨云南四季蜜源不断,造成大蜂螨和小蜂螨周年不绝,严重影响蜂群的发展。这是云南养蜂生产中严重的寄生虫害。各蜂场采用下列方法治疗:蜂群转地安置后,首先进行治螨。螨害严重的蜂场,结合蜂王浆生产,幽王断子进行治螨,蜂螨控制后再放王。施药方法有药液喷脾(脾面附蜂)、药粉撤蜂路或抹脾面(脾上蜜蜂抖去)、药物熏蒸等。  相似文献   

19.
王永琪 《中国蜂业》2005,56(3):22-22
在阅读养蜂书刊时,经常看到有些蜂友把春繁期间的治螨当作经验谈,作为全年防治蜂螨不可缺少的一环,我对此有不同看法.在春繁期防治蜂螨的做法不能称为经验,应当作治螨的误区,因为只有在秋末断子期治螨不彻底的蜂场才在春繁期治螨,真正有经验的蜂友是绝不会在春繁期治螨的.  相似文献   

20.
正南北大转地放蜂,将小蜂螨传播给黑龙江省当地蜂场,造成重大损失。用防治大蜂螨的方法防治小蜂螨没有效果,断子防治小螨又没有恰当的时期,对椴树蜜有严重污染,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这一难题。长期与南方蜂群接触,在育王的过程中会导致南方蜂种基因的累加,越冬性状会逐步消失,这又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蜂种区划饲养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两个问题。自从1993年我国蜜蜂育种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