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基于新农科背景,本文介绍了园林艺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了教学课程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课程内容、重建教学模式、完善课程考核方式、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等途径,对园林艺术课程进行了系统改革,以期全方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培养园林类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网络课程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每年省内都要进行教育软件课件的评比,其中,网络课程占有相当比例。针对网络课程的特点,通过建立网络课程模糊综合评价的典型模型,从课程设计、交互设计、导航策略、界面设计、学习活动等方面阐述了评价过程中的模糊因素,建立了网络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隶属函数及权重的确定方法,并对示例网络课程进行了模糊评价,为网络课程定量化考核方法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从农业院校的实际出发,认清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意义,挖掘课程思政的内涵,明确课程思政的目标要求,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等多层面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提高教师思政育人水平,全面提升农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4.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并对课程建设起促进和保证作用。为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及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在总结我校过去课程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最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课程建设与评价的力度和深度,并从实践与理论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完整和操作性较强的关于课程建设与评价的实施办法,并为进一步搞好课程建设与评价奠定了比较扎实的基础。1关于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及其认识课程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是影响教…  相似文献   

5.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并对课程建设起促进和保证作用。为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及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在总结我校过去课程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最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课程建设与评价的力度和深度,并从实践与理论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完整和操作性较强的关于课程建设与评价的实施办法,并为进一步搞好课程建设与评价奠定了比较扎实的基础。1关于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及其认识课程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是影响教…  相似文献   

6.
课程在其发展史上从没建立起自身体系的精神家园。现代主义视野强调课程的统一,受到政府、课程专家的主宰;后现代视野强调课程的开放性、不确定性、整体性。大杂烩的课程理论不可能对实践产生指导作用。课程作为独立的体系,不能局限于以往的理论,而要超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使用面广、内容更新快,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凸显。针对长江大学文理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情况,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资源建设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对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努力推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知识观是关于知识的观念,高等学校的课程作为特定知识的载体,是以不同的知识观作为基础的。在高等学校课程的形成和发展中,知识观对高等学校课程的形成、实践和评价具有重大影响,表现为影响课程编制范式、课程结构安排、课程内容选择等。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挖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在线开放课程与线下课堂的有效链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本文以“植物与植物生理”在线开放课程为例,重点分析该课程上线4期中学员选课、学习统计等情况以及课程在线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该课程在线建设、探索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奠定基础,为推动信息技术与线下传统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等农业院校强化文化素质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农业院校学生知识的结构单一、智能结构不全的特点,在本科学生中进行了强化化素质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在课程设置上,首先确立一二门核心课程,并以此为基点进行辐射性的课程安排。与此同时从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出发,优化课程体系,把课程分为三大快:基础知识性课程、运用技能性课程、欣赏提高性课程。从99级新生入学开始,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还进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的任务,主要通过体育课和课余体育锻炼等多种组织形式来完成。目前大专院校由于各学科理论知识教学的加强专业设制和课时增多,使大学生学习负担加重,课余体育锻炼时间相对减少,大学生体质状况不佳的现状日趋严重。我们通过对三年的新入学大学生锻炼和不锻炼组的对比研究,探讨课外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投入必要的精力来搞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体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食品微生物检验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动因,提出了一种新的实验课教学模式;将实验课改为“科学小试验”,并阐明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其尝试后所收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笔者多年的中长跑课余训练实践为依据,研究其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作用。训练中结合高校课余特点、规律与需要,把内容、方法、手段和身体、技术、能力训练以及思想教育,意志培养融为一体并贯穿始终,收到明显效果;结果表明中长跑训练对大学生增强体质、磨炼思想、提高学习成绩和促进身心协调发展均起到积极作用。希采取多形式、多渠道途径把高校课余训练推进一步。  相似文献   

14.
向枭  周兴华  陈建  王文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482-16483,16485
为了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引进"双元制",采用"PBL"教学模式,融合相关课程,调整和构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习的教学内容,将综合设计性实验纳入实验考核中,构建新的实习考核指标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实习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食品分析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认为传统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学生在实验课上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动手操作的锻炼机会,不能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实验。探讨了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必要性,进而从实验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实验教学的具体操作和实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食品分析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实践证明,该实验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企业用人标准不符的情况,以河北农业大学开办的"正大班"为例,对畜牧兽医专业实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及有利性进行阐述和分析,并从办班指导思想、学生来源及管理、教学培养过程、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办学成果、结果反馈等6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正大班"的开展情况,总结出校企联合实施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CNG加气站的生产系统工艺流程复杂,误操作后果严重。采用三维虚拟现实仿真与CNG加气站安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利用CNG三维仿真培训系统提高培训效率的目标。详细介绍了该仿真系统的组成、3DSMax软件建模方式、设备模型及其原理和流程,该仿真系统可用于CNG理论及工艺流程的教学,确保新入职员工快速高效地进行岗前培训工作,为CNG加气站安全运行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研究结果表明:集先进性、实用性、科学性于一体的CNG三维仿真培训系统在课堂教学与员工培训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培训效能,该系统可以进行批量培训,不受实训场地和资金的限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是一种提高人员技能水平的有效培训方式。(图6,参10)。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高低对中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有重要影响。从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入手,阐述了莒县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分析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要构键“一主多元”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采用“二课堂一跟踪”培育模块,旨在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9.
结合国家级植物生产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分析了《作物栽培学》原有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论述了新实践教学模式对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独立学院培养目标的特殊性,通过分析了广陵学院《植物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以提升广陵学院《植物学》教学质量为目标,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适当调整、现有的教学体系改进和调整实验课程的学时安排等方式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目的,为促进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