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0个紫花苜蓿品种产草量及营养价值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5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国外紫花苜蓿品种与5个国内当家紫花苜蓿品种作以简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公农1号和2号紫花苜蓿产草量最高,营养价值较优;龙牧801、龙牧803紫花苜蓿产草量及营养价值均高于国外品种大叶苜蓿、Magna601、农宝、胜利者;美国杂交熊1号产草量最低,营养价值最高;霍普兰德干草产量较高,但其营养价值最低。  相似文献   

2.
34份苜蓿品种产草量和品质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连续3年对国内6个及国外28个苜蓿品种的产量及质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年总产草量最高的品种是公农1号(4 114g/m2),国外品种W L-323M L、AC Lonview、Podus的3年总产草量较高(分别为3333、3659、3232g/m2),但与公农1号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它的国内品种(公农2号、龙牧801、龙牧803)明显高于其它国外品种,只有美国杂交熊1号产量较低;第2年苜蓿产草量最高,以后逐年降低;国内品种连续3年第1茬的产草量最高,而国外品种只在第2年的第1茬产草量最高;苜蓿品种间茎叶比第2年最高,多数品种第4年的茎叶比高于第3年,且国内的品种茎叶比较低,大多数国外品种茎叶比较高。  相似文献   

3.
紫花苜蓿品种比较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黑龙江省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对引自国内外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物候期、返青率、株高以及产量等性状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的生育时期有较明显的差异;返青率国内苜蓿好于国外苜蓿,其中国外苜蓿返青率第三、四年明显下降;农菁1号品种一次刈割株高高于其它品种;肇东品种二、三次刈割株高高于其它品种;肇东苜蓿产量最高,农菁1号与草原1号次之,敖汉最低,国外品种第三年后产量降低明显。综合评价认为,农菁1号、肇东苜蓿、草原1号及龙牧801紫花苜蓿品种的综合性状好、产量高且稳定,适宜黑龙江省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逊克县引种国内外11个苜蓿品种,通过对其越冬率、抗逆性、生长速度、茎叶比、产草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草原2号、龙牧801、龙牧803、公农1号、龙牧806、草原1号、肇东苜蓿优于其他品种,可在北部山区生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比较了引进的 4个紫花苜蓿品种在产草量、营养价值及经济效益方面和国内品种中苜 1号的差异。结果表明 :4个引进品种的各种性状均高于国内品种 ,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其中 78- 1鲜草及干草产量高 ,叶量丰富 ,粗蛋白及氨基酸含量高 ,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经济效益好 ,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紫花苜蓿(Medicigo sativa L.)是重要的豆科牧草,刈割是利用紫花苜蓿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本文以在云贵高原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表现优异的7个紫花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刈割处理对紫花苜蓿品种产草量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处理对紫花苜蓿不同品种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及粗蛋白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14号品种(1085)在45cm的刈割方式下鲜草产量最高,达到了86400kg/hm2,且显著高于30cm刈割和孕蕾期刈割(P<0.05);同一刈割处理下,不同的品种之间产草量和粗蛋白含量也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45cm刈割处理时,14号品种(1085)的鲜草产量显著高于其余6个紫花苜蓿品种(P<0.05),而粗蛋白含量则是16号品种(1075)的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余6个紫花苜蓿品种(P<0.05)。不同刈割处理对参试的紫花苜蓿品种产草量和粗蛋白含量分析,表明在45cm刈割方式下,苜蓿的产草量,粗蛋白含量和粗蛋白产量最高,故云贵高原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苜蓿生产的最适宜刈割高度是45cm。  相似文献   

7.
在半干旱的晋北地区,对24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当年生育期差异不显著,次年05594和05604返青早,不同品种现蕾初花期差异显著;在2a产草量中,有5个品种第2年的增产幅度比对照阿尔岗金高。综合评价认为,05601、新疆大叶、龙牧803增产显著,抗旱抗寒性强,适宜在晋北地区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国内外20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我国黑龙江省大庆地区种植的主要生产性能及适应性,为大庆盐渍化地区进行苜蓿的栽培种植提供优良品种。对引自国内外不同来源的20个苜蓿品种进行了2年的引种筛选试验,分析比较产草量、分枝数、茎叶比、越冬率、抗逆性、粗蛋白质含量和粗纤维含量,结果表明,龙牧803和龙牧806表现为干草产量高、质量好,适应性强,可以作为大庆当地主栽品种。肇东、斯贝德、敖汉、418Q、公农1号、巨能551、巨能耐盐、龙牧801、巨能7表现为产量较高、质量较好,可以作为当地搭配品种。  相似文献   

9.
半干旱地区紫花苜蓿新品种引进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从国外引进的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研究分析了它们的生育期、产草量、茎叶比和干鲜比、生长发育特性、抗逆能力、营养价值等。结果表明:3个引进品种均优于对照,其中金皇后早熟,再生性能强,产草量高,营养成分丰富,生态适应性好,适宜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刘卓  王志锋  耿慧  于洪柱  徐安凯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42-17444
[目的]研究15个紫花苜蓿品种抗旱性。[方法]通过室内试验,对15个苜蓿品种进行人工干旱胁迫,测定其干旱胁迫后植物体的相对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和水饱和亏缺3个抗旱指标。通过对不同苜蓿品种的抗旱隶属函数值进行计算,对不同苜蓿品种的综合抗旱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结果]将15个苜蓿品种划分为3类,高抗旱苜蓿品种:敖汉、公农2号、宁苜1号、龙牧801;中抗旱苜蓿品种:公农1号、龙牧803、MagnumV-wet、农宝、竞争者、大叶、中苜1号;弱抗旱苜蓿品种:公农3号、WL-525、朝阳、胜利者。[结论]高抗旱苜蓿品种为敖汉、公农2号。  相似文献   

11.
比较分析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榆林北部风沙草滩区的营养品质,为筛选适宜此地种植的优良紫花苜蓿品种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引进的19个紫花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采集当年种植的开花期紫花苜蓿地上部分,测定吸附水、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钙和磷含量,并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其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16WET的吸附水含量最低,为4.13%;威纳尔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7.82%;416WET的粗纤维含量最低,为19.89%;420YQ的粗灰分含量最低,为6.87%;WL343HQ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为2.63%;啊迪娜和WL298HQ的钙含量最高,分别为1.48%、1.47%;WL323的磷含量最高,为0.34%。7个营养指标的权重大小依次为:钙>粗蛋白>吸附水>粗纤维>粗灰分>磷>粗脂肪。从营养价值角度综合分析认为:在榆林北部风沙草滩区种植的19个紫花苜蓿品种中,啊迪娜、威纳尔和WL298HQ这3个苜蓿品种的综合营养价值最高,可作为此地苜蓿引种栽培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及解除胁迫后对紫花苜蓿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14个不同品种的紫花苜蓿在0.3%、0.6%、0.9%、1.2%、1.5%等5个浓度梯度NaC1溶液中的萌发情况以及解除胁迫后种子的复萌程度,通过测定盐胁迫下及解除胁迫后种子的各项耐盐指标,并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14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耐盐性综合评价.盐胁迫萌发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NaC1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NaC1溶液抑制种子萌发,种子的耐盐适宜浓度大约在0.9%~1.2%.复萌试验结果表明:经NaC1处理后的种子仍具有较好的萌发能力,种子的复萌率随原盐溶液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14个紫花苜蓿品种中耐盐性较强的是公农2号、公农3号、龙牧801和苜蓿王,耐盐性较弱的是公农1号、龙牧803和新疆大叶.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从国内外引进4个品种紫花苜蓿,分别从不同刈次的干草产量以及蛋白质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粗脂肪含量和粗灰分含量等方面进行测定。经过试验对比分析,在驯鹿、WL319HQ、甘农一号和龙牧801 4个紫花苜蓿品种中,龙牧801无论是在干草产量方面,还是营养成分方面都表现出明显优势。因此,龙牧801是最适宜大庆盐碱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耐Cd品种且Cd高累积的苜蓿品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Cd胁迫下20个紫花苜蓿品种生物量、株高及植株体内Cd含量和Cd累积量的差异。[结果]20个紫花苜蓿品种生长对Cd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Cd胁迫下,品种德钦的株高最高,为35.71 cm,最低的品种是草原1号,为17.56 cm;Cd胁迫下生物量最高的品种是金黄后,为3.52 g/株,最低的品种是草原1号,为1.07 g/株;不同品种对Cd的累积能力存在显著差异,Cd累积量最高的品种是中苜1号,为33.576 mg/kg,Cd累积量最低的品种是陕北,为3.620 mg/kg。[结论]通过株高、生物量和Cd累积量分析得出,对Cd耐性较高的品种有3个,Cd高积累的品种有3个;综合分析,最终筛选出甘农1号为耐Cd品种且Cd高累积品种。  相似文献   

15.
对从国外引进的11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生育期、产草量、叶茎比连续3 a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返青期最早的品种为牧歌、全能+Z,WL324;总干物质产量最高和较高的品种为WL324、三得利、德宝;叶茎比最高的品种为WL323 mL,较高为全能+Z和三得利。综合评价既高产又优质的品种是三得利和WL323 mL。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0个苜蓿品种第七年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全年鲜草产量在2 072.10~3 160.16kg/hm2之间,保丰苜蓿最高,加拿大ST最低;干草产量在579.94~1 006.54kg/hm2之间,宁夏苜蓿最高,加拿大ST最低;经方差分析品种间差异极显著。从当年的产草量、长势、株高、茎数、抗病性、再生能力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表现优良的品种为宁夏苜蓿、保丰苜蓿、定西苜蓿、中苜1号和WL323HQ,加拿大ST生长速度慢,再生能力差,产草量最低。  相似文献   

17.
苜蓿是多年生草本豆科植物,它具有草质柔软,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消化率高等特点,是各类家畜的上等饲料.其寿命可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但产草量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在轮作田地可利用年限为5~6年,产草量从第5年开始下降,在利用年限666.7米2产鲜草2 500~5000千克.目前,在全疆范围内推广种植的品种主要有;新疆大叶苜蓿、新牧1号杂花苜蓿、新牧2号紫花苜蓿、和田大叶苜蓿等,它们的种植技术和要求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8.
采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大庆地区引进的2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15个生物学性状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庆地区引进的20个紫花苜蓿品种中综合表现良好的品种为龙牧803,其次为龙牧806,最差的品种为巨能耐湿。评价结果与田间长势和收获后获得草产量一致,可为黑龙江省大庆地区紫花苜蓿引种栽培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更深入了解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佳木斯地区生长及生产特性,从而更好地研究其在北方地区的抗寒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在不同生长时期进行产量性状的测定.[结果]播种当年龙牧803植株最高,为66.80 cm;龙牧808单位长度株数、分枝数最高,分别为94株、184分枝,且全区产量最高;各品种在本地区越冬率均为100%;第一茬刈割测定各苜蓿品种产量顺序为龙牧808>龙牧803>驯鹿>敖汉苜蓿>肇东苜蓿>龙牧807;龙牧803种子产量及千粒重最高,比对照肇东苜蓿高20.24 9、0.09g.[结论]以上所供试的品种在佳木斯地区均具有较高的抗寒性;龙牧803和龙牧808既有较高的产草性能,又具备很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从国家草品种审定委员会传来消息,由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自主创新,联合攻关,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培育的"中天1号"紫花苜蓿通过了新品种审定,登记为育成品种(登记号:535)。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中天1号"紫花苜蓿,具有质优、丰产、多叶率、产草量及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