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海洋贝类依据其与人类的关系可划分为三大类群:经济贝类、敌害贝类、其它贝类。其中,经济贝类主要包括5类:食用贝类、药用贝类、饵料贝类、工业贝类、收藏贝类;敌害贝类可分为4类:医学贝类、养殖敌害贝类、凿穴生活型有害贝类、附着或固着型有害贝类。科研人员正在深入研究各种类型的贝类,对有利的种类进行开发利用,对敌害贝类进行防治。标本的采集、制作是海洋贝类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海洋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贝类养殖大国,随着人类健康、营养需求的提升以及海洋生物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以贝类及其加工副产物为原料进行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发将是今后的发展热点。糖胺聚糖是海洋贝类中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凝血、降血脂、抗肿瘤、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功能。本文就海洋贝类糖胺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分析以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概述,为贝类及其蒸煮液精深加工利用奠定基础,进而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贝类资源、开发新型海洋保健食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盐度是影响海洋贝类生长存活、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关键因素,其生命活动时刻受到局部海洋环境中盐度变化的影响。对海洋贝类适应盐度胁迫机制的研究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问题。大量研究表明,盐度胁迫会对海洋贝类的生长存活、渗透调节、能量代谢、免疫反应等生物学过程产生影响。近年来,随着基因组、转录组等组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逐渐从分子水平上探讨海洋贝类适应盐度胁迫的机制。本文综述了海洋贝类在适应盐度胁迫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包括渗透调节、能量代谢、免疫反应以及转录组和基因组在海洋贝类适应盐度胁迫机制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广盐性海洋贝类在盐碱水领域中的开发潜力,为海洋贝类抗逆品种选育以及绿色养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贝类HACCP体系有效实施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生活着800余种海洋贝类,贝类产量名列世界第一。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80%,是海水养殖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养殖品种有牡蛎、贻贝、扇贝、文蛤、青蛤、蛏、蚶、鲍等十多种,是我国水产品出口创汇的重要品种。双壳贝类,例如牡蛎、杂色蛤、毛蚶、文蛤,具有非选  相似文献   

5.
<正>近30年来,河北省海洋水产业实现了从单一的捕捞业向以增养殖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水产增养殖产量已占到水产品总产量的68%,其中贝类增养殖的快速发展是一决定性因素,其占养殖总产量的比重已达49.2%。目前我省海水贝类增养殖主要有两大模式:一是浅海筏式养殖,主要养殖海湾扇贝;二是通过底播贝类苗种进行浅海与滩涂增养殖。贝类增养殖不仅提供了大量优质、健康的绿色海洋食物,同时又对减排大气  相似文献   

6.
正扇贝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之一,1996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783.5万t,其中贝类产量412.7万t,扇贝产量达90万t,占海水养殖产量的11%,贝类产量的22%[1]。同年,世界扇贝的产量约98万t,可见我国扇贝养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占有重要位置。目前,海洋贝类主要有底播和浅海筏式两种养殖方式,其中贝类筏式养殖以其养殖种类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管理方便等优点,逐步发展成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20,(6)
当前,国内外针对海洋贝类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学者基于分子水平对海洋贝类生长基因展开了全面研究,对海洋贝类生长过程以及基因调控机理的相关研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助力我国海洋贝类人工育苗以及养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搜集和整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关于海洋贝类生长基因的文献资料,综述了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宁波地区滩涂贝类大规模死亡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滩涂贝类养殖多实行生 态养殖,具有本轻利厚、生产稳 定、管理方便等优点,已成为宁波 市海水养殖业的一大热点。然而, 近几年来滩涂养殖贝类大规模死亡的 现象时有发生,给当地的海洋水产 经济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我们从 2001年开始,对宁波市滩涂贝类养 殖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结合对 滩涂养殖环境的检测结果,分析了 造成滩涂养殖贝类大规模死亡的主要 原因。  相似文献   

9.
1985年欧洲水产养殖产量为130万吨,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12%,其中贝类占46%,鱼类占54%。养殖鱼类的产量中,东欧占3/4,主要养鲤鱼。西欧的主要养殖鱼类是虹鳟。目前欧洲正在大力发展淡水养殖和海洋贝类养殖。在海水鱼虾类养殖中,苗种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目前正在加紧研究。在未来的五年中,鲆鲽、贝类、牡枥、鲤鱼、  相似文献   

10.
<正>海洋经济贝类的人工育苗是海洋经济贝类养殖的瓶颈,而贝类人工育苗的关键在于单细胞藻类的培养,如何提供优质稳定的单细胞藻类决定着贝类人工育苗的成败。在西施舌和双线紫蛤人工育苗生产过程中,常因藻类供应不足导致育苗失败。本文拟从单胞  相似文献   

11.
日本贝类养殖几次受挫给人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牡蛎、珍珠贝、扇贝养殖出现过几次大挫折,主要原因是养殖贝类排出粪便超过海洋自净能力,城市污水影响及饵料不足。据此提出,我国贝类养殖要注意数量不能超过环境容纳量,要减少来自陆源的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12.
海洋贝类三倍体育种的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海洋贝类在海洋生物类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许多经济种类已被广泛地进行人工养殖。因此,运用现代生物学手段为养殖单位提供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苗种显得十分重要。已有的资料表明,海洋贝类三倍体的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多种性状均优于二倍体个体。基于此,海洋三倍体育种越来越引起重视,许多学者在海洋贝类三倍体育种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已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拟就海洋贝类三倍体育种的原理及方法作一综述,以期推动这项研究工作在我省深入开展,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对海洋滤食性贝类生长模型和贝类养殖容量评估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四种贝类生长模型和三种滤食性贝类的养殖容量评估方法及其特点,对模型的繁简进行了扼要评述,提出动力学模型和野外现场综合观测实验是此领域内研究近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翁新 《福建水产》2006,(4):22-26
2006年5~6月对福州市琅岐云龙贝类养殖区的环境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水质、沉积物、海洋浮游生物和养殖贝类,结果表明琅岐云龙贝类养殖区环境现状基本良好,部分水质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5.
我国浅海滩涂总面积约为9.3万km2,生活着700余种海洋贝类,贝类产量名列世界第一.目前已开展人工养殖滩涂埋栖贝类有泥蚶、缢蛏、泥螺、文蛤、青蛤、西施舌、菲律宾蛤仔、彩虹明樱蛤等[1].由于滩涂养殖贝类具有开发成本低、效益好、生态型等优点,近年来人工养殖规模发展很快,对海水养殖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愈加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6.
海洋养殖生物体中石油烃含量分布及变化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5~2007年三年来福建沿海养殖生物体中的石油烃(TPH)检测数据,对鱼类、贝类、甲壳类删含量的分布和变化进行研究.海洋养殖生物体Ⅱ'H含量范围在(1.00~179.71)×10-6湿重,总平均值为10.60×10-6湿重.TPH总体平均含量年份变化:2006年>2007年>2005年;海洋养殖生物体部分类别差异:贝类>甲壳类>鱼类;贝类中缢蛏含量最高,鲍含量最低;贝类体中胃含物>肌肉组织>体液.平均TPH污染指数<1,总体属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7.
小窑湾贝类养殖对叶绿素a及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窑湾双壳贝类筏式养殖海区叶绿素a、海洋初级生产力的调查时认为:贝类养殖密度对叶绿素a值影响较大,从调查站位上看,养殖密度越大,其叶绿素a值相对较低,从养殖海区的季节变化上来看,叶绿素a值与海区双壳贝类的现存量密切有关;而初级生产力除与叶绿素有关外,还与该海区养殖品种收获时的人为扰动有关。  相似文献   

18.
吴雪  崔龙波 《福建水产》2016,(2):165-170
为给海水贝类健康养殖提供依据,本文总结了近年国内外的报道,从氮、磷、重金属、石油类、有机氯农药等海洋污染物对贝类及其环境影响进行了归纳综述,发现由于特殊的取食方式,贝类体内的污染物含量较其它生物高,此外,同种污染物在不同种类贝类体内的积累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贝类养殖区的选择要比其他养殖区的选择更加谨慎,另外,也可以针对不同养殖海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养殖种类。  相似文献   

19.
鲍鱼是一种大型海洋藻食性贝类,属腹足纲。在我国.主要的养殖品种是皱纹盘鲍和杂色鲍,养殖方式主要有工厂化养殖、筏式养殖和潮间带池塘养殖等。  相似文献   

20.
贝类一直是消费者喜爱的水产品之一,其中,蛤仔(花蛤)素有“天下第一鲜”之称,牡蛎有“海洋牛奶”之美誉,扇贝更被誉为“天下绝品”……近日,《海洋与渔业》记者专访了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水产流通加工协会蛤仔分会首任会长张国范。他指出,无论是贝类养殖,还是其他水产品养殖,都要践行健康养殖理念,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蛤仔新成立一个全国性的协会,就是为了推动蛤仔产业的绿色发展,推动蛤仔产品标准化,进一步做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