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俗称生鱼、黑鱼,乌棒、斑鱼、蛇头鱼、孝鱼、墨头鱼等。乌鳢属硬骨鱼纲、鲈形目、攀鲈亚目、鳢科、鳢属。目前我国养殖的主要品种有乌鳢(两湖生鱼)、斑鳢(两广生鱼)及其杂交种。乌鳢是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产量和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经济鱼类。其肉质细腻,肉味鲜美,刺少肉多,生长较快。  相似文献   

2.
正乌鳢(Channa argus),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鳢科(Channidae)鳢属(Channa),又称黑鱼、乌鱼、生鱼、黑鳢头等,以其肉质细嫩、含肉率高、骨刺少等优点,被列为淡水名贵经济鱼类,其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深受广大养殖户的青睐。近年来,市场对乌鳢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促使乌鳢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但养殖效果参差不齐,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作者总结出一套乌鳢池  相似文献   

3.
交鳢及其亲本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鳢(Channa argus)俗称黑鱼,属鲈形目,攀鲈亚目,鳢科。鳢属,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经济鱼类,其鱼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鱼中珍品”的美称。杭州市乌鳢养殖已具有相当规模,尤其余杭区的黑鱼养殖在全国闻名。然而,随着乌鳢养殖产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种质退化、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这对杭州地区乌鳢养殖产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杭州市农科院拟通过乌鳢和同属的斑鳢进行杂交,  相似文献   

4.
<正>乌斑杂交鳢是以乌鳢为母本、斑鳢为父本的杂交乌鳢新品种。目前乌斑杂交鳢在珠三角地区发展了较大规模的池塘养殖。乌斑杂交鳢在池塘养殖过程中杂交性状优势较为显著,表现在生长速度快、耐低温等方面,深受养殖户的欢迎。一、乌斑杂交鳢的特性乌斑杂交鳢属广温性鱼类,驯化后能进行低盐度养殖,其生性凶猛,养殖过程中摄食迅猛,而且抗逆性和抗病力强、病害少,可以进行高密度放养。经过咸淡水养殖出来的乌斑杂交鳢在口感上比纯淡水养殖的更加清甜适口、肉味鲜美,  相似文献   

5.
郑伟力 《齐鲁渔业》2011,(10):14-16
乌鳢(Channa argus)属鲈形目,攀鲈亚目,鳢科,鳢属。乌鳢肉质细嫩,口味鲜美,营养价值高。2008年1月~2010年12月济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实施了济宁市农业推广项目“乌鳢规模化繁育及池塘高效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6.
正乌鳢俗称黑鱼,又名乌鱼、生鱼、财鱼、蛇鱼、火头鱼、黑鳢头。乌鳢属鲈形目,鳢科,是鳢科鱼类中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种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在渔业生产中,乌鳢养殖模式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乌鳢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逐渐成熟。近几年,乌鳢配合饲料研发成功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解决  相似文献   

7.
乌鳢,俗称乌鱼、黑鱼、财鱼、乌棒、蛇头鱼等,在分类学上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鳢科、鳢属。乌鳢因肉嫩味美,营养丰富,传统药疗食品而弛名中外。乌鳢具有特殊的呼吸机制,便于高密度养殖和长距离高密度活体运输。乌鳢生命力强,对环境要求不高,养殖设备简单,放养密度大、产量高、效  相似文献   

8.
<正>乌鳢(Channa argus)俗称黑鱼,属鲈形目,攀鲈亚目,鳢科,鳢属,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经济鱼类,其鱼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鱼中珍品"的美称。杭州市乌鳢养殖已具有相当规模,尤其余杭区的黑鱼养殖在全国闻名。然而,随着乌鳢养殖产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种质退化、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这对杭州  相似文献   

9.
乌鳢养殖技术之一雄性乌鳢与雌性斑鳢杂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鳢(Channa argus)和斑鳢(C.maculata)属于鲈形目、攀鲈亚目、鳢科、鳢属。杂交鳢是以乌鳢为父本、斑鳢为母本,通过杂交获得的子一代,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在生产上表现出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产量高、易驯食人工配合饲料、便于开展规模化养殖等优点,在珠三角地区已取代乌鳢和斑鳢而成为鳢科鱼类中最主要的养殖品种,然而由于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不成熟,难以稳定、规模化地提供优质苗种,制约了养殖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乌鳢隶属于鲈形目、鳢科、鳢属,俗称黑鱼、乌鱼等,具有营养价值高、生长速度快、耐低氧、适应性强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和广大养殖户的青睐,已成为我国名优淡水养殖主要品种之一。但随着乌鳢养殖密度的增大,养殖水体水质恶化,鱼体抵抗力下降较为明显,出现的病害日益增多。安徽是乌鳢养殖的主产地之一,近年来  相似文献   

11.
杂交鳢"杭鳢1号"(以下简称"杂交鳢")是乌鳢♂和斑鳢♀杂交获得的F1代,笔者单位选育的该品种2009年通过全国水产原良种委员会审定(GS-02-003-2009),该品种养殖可全程采用人工饲料投喂,更兼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饵料系数低、病害少、效益高等优点。杂交鳢的养殖有效解决了传统乌鳢投喂冰鲜鱼模式造成的水源污染及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2.
黄志平 《水产养殖》2011,32(2):37-38
乌鳢俗称黑鱼,分类上隶属鳢形目、鳢科、鳢属,其肉味鲜美、营养全面,具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之功效。为优化光泽县渔业养殖品种结构,该县少根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养殖公司于2009年5月至2010年3月,进行池塘乌鳢主养试验。经过为期近一年的养殖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与渔业》2009,(3):22-23
乌鳢,属鲈形目,攀鲈亚目,鳢科,鳢属。是鳢科鱼类中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种。随着市场的增大,有可能成为21世纪初我国最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对象之一。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据医籍记载,乌鳢还有去瘀活血、滋补壮阳、收肌生津、怯寒调养等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斑鳢(Ophiocephalus maculatutus),广东俗称本地生值,属鳢属,鳢属只有两个种,即斑鳢和乌鳢(俗称湖南生鱼)。广东省主要以养殖斑鳢为主,产品除内地销售外,还出口香港、澳门。目前珠三角养殖斑鳢的面积约2万亩左右,亩产量在2500-4000千克,随着养殖过程中的密度增大,病害的问题比较突出,现将近年生产中斑鳢出现的以肝脏、脾脏肿大出血为主的病害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池塘养殖杂交鳢高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鳢(图见彩中插2),是以乌鳢为父本,斑鳢为母本,通过杂交获得的子一代,与其父、母本相比,杂交鳢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易驯食人工配合饲料等优点。近年来,杂交鳢养殖势头发展迅猛,特别在珠三角地区,已取代乌鳢、斑鳢成为鳢科鱼类主养品种。本文主要是针对杭州目前乌鳢养殖存在的投喂冰鲜鱼饲料、面源污染严重、病害频发等的现状,改革乌鳢的养殖模式,2007年进行了杂交鳢池塘养殖试验,为广大养殖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沙塘鳢,又名沙乌鳢、塘鳢鱼、土布鱼、塘蒲,俗称虎头鲨、呆子鱼。沙塘鳢隶属于鲈形目,塘鳢科,沙塘鳢属,是长江中下游湖河中的小型经济鱼类。沙塘鳢个体虽小,但肌间刺少、含肉量高、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名贵水产品之一。由于天然水域中沙塘鳢数量日趋减少,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市场售价节节攀升,人工养殖越来越受到水产工作者的关注。在同一池塘内进行河蟹与沙塘鳢混养,可增加养殖产量,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7.
乌鳢属鳢形目,鳢科,鳢属,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鱼类,骨刺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十分丰富,且具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的药用功效。山  相似文献   

18.
<正>乌鳢(Channa argus)隶属于鲈行目(Perciformes)、鳢科(Channidae)、鳢属(Channa),在我国分布很广[1],其肉嫩味美,营养价值高,鱼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另外乌鳢除食用价值外,还有较高的药理作用,因此在国内市场上很受欢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乌鳢需求量日益增多。乌鳢对水质、水温适应性强,鱼病少,活鱼耐长途运输,养殖技术简  相似文献   

19.
<正>白甲乌鳢(Opniocepnalusargusvar Kimnra)又名白乌鱼,属鲈形目、鳢科、鳢属,俗称白乌棒。目前仅分布于川渝一带,其食性凶猛,是一种非常珍稀的优质鱼类;刺少,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独特的药用价值,为食疗最佳补品,在川渝地区有非常好的口碑。另外,白乌鳢体色白,体态优美,具一定观赏价值,因此白乌鳢倍受市场欢迎。但近年来由于管理疏漏、养殖密度的增大等原因而导致白乌鱼病害时常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乌鳢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鲈形目、鳢科、鳢属,俗称乌鱼、才鱼、黑鱼等。乌鳢遍布全国各大小水系,属凶猛、肉食性鱼类。由于其具有发达的辅助呼吸器官(鳃上器官),出水而不易死亡,故利于长途运输。乌鳢肉质细嫩,骨刺少,味道鲜美,含肉率高,营养丰富,素有鱼中珍品之称,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