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浅谈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与栽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道路绿化树种选择的“四项原则”和道路绿化树种选择的“十项标准”,指出了道路绿化树种选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道路绿化树种的要求、特点和树种生长环境的限制因素,根据行道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道路绿化树种选择的四大原则,进行了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为了发挥出植物的最佳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更加完善驻马店市道路绿化的功能,使驻马店市这座古城充满更多的生态自然气息,驻马店市加快了城市道路绿化的建设。通过对影响驻马店行道树生长的环境因子进行分析,和对驻马店绿化现状的调查,提出了驻马店道路树种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4.
道路绿化是绿色通道建设的基础工作,搞好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与树种配置,是满足道路载体功能的需要。该文从省道307线道路两侧的绿化设计原则、树种选择与搭配、混交方式、种植点配置形式等方面,论述如何进行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与树种选择与配置。  相似文献   

5.
道路绿化树种选择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道路绿化是城乡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树种选择是道路绿化规划中的一项基础工作。该文总结和分析了道路绿化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标准及其在各类道路绿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作为乡村绿化建设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树种选择及应用直接影响着乡村绿化效果。以凉州区洪祥镇为例,分析了河西地区乡村绿化建设中的树种选择原则,提出了乡村道路绿化、生态林、村庄绿化林树种的应用,以期为乡村绿化建设工作地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孙薇 《林业调查规划》2014,39(5):132-135
以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为道路绿地设计和树种选择的基本思路,具体阐述绿化设计原则以及其行道树、人行道绿带、分车绿带、街道休息绿地和林荫路的绿化设计。从道路绿化节能减排功能、绿地种植和绿地设施的设计、树种应用、配置与管理等方面阐述道路绿化节能减排评价体系。阐述树种选择原则与标准。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线",它不仅起到连接"点"与"面"的作用,而且可以构成优美的街景和城市景观。探讨了适合道路绿化的树种,分析了未来道路绿化树种的发展趋势,阐明了城市道路绿化树种选择的原则与趋势。  相似文献   

9.
晋城市道路绿化现状分析与植物配置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省晋城市主要道路绿带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等级道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绿化断面形式、分车带和行道树带绿化植物种类与生长状况,分析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模式并评估其合理性。结果表明,晋城市道路绿化断面形式以一板二带和三板四带的形式为主,植物应用共计26科35属45种,占晋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31.3%,尚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乔木与灌木种植比例不均衡,配置模式简单。藉此,提出合理规划道路,适当增加绿化带宽度,丰富植物种类,增加乡土树种的选择与运用,注重乔灌草的合理配置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广西地区高速公路绿化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广西地区高速公路绿化树种选择的原则和不同绿化区域绿化的目的;并提出了广西地区高速公路绿化采用的适宜树种,并对植物选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科学进行干道和广场的绿化规划与树种选择 ,对全面提升校园景观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当前湖北地区部分高校干道绿化和校园广场绿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介绍了干道和广场的绿化规划和树种选择原则 ,并详细探讨了适合湖北地区高校种植的干道绿化树种和广场绿化植物。  相似文献   

12.
福州地区半常绿及落叶杨树无性系引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树(Populusspp.)是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在国内一般认为杨树是北方树种,不注意在南方发展杨树。实际上不少亚热带和热带国家(印度、南非、澳大利亚、巴基斯坦、伊朗、阿根廷和巴西等)都广泛栽培杨树[1,2]。为探讨南方营造杨树工业用材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三海"水系的形成,在河岸路旁植树,初步有了绿化与湖光山色相辉映、游乐与园林景观相交融的景色。栽植树木不仅给道路增加了艺术感染力,也丰富了道路的园林景观。文中在城镇绿化方面强调树种的选择及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  相似文献   

14.
蓝果树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蓝果树在福州的引种表现,通过对其开展相关试验,分析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以及山地造林生长情况,总结出其相应的栽培技术,为蓝果树作为野生乡土绿化树种在福州本地及全省园林绿化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对包头市常见的道路绿化树种综合性状进行评价,依据综合评价的结果,为道路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及提高生态效益提出建议,并提出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吉林柳树河林场的集材主道、叉道的植被天然更新的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1)集材主道的更新树种以喜光树种香杨、柳和白桦为主,其中香杨是更新最早的树种;叉道以核桃楸和水曲柳为主。2)从更新株数、主要更新树种平均高、平均年龄及植被平均盖度上看,集材叉道西坡更新状况最好,集材主道次之,集材叉道东坡最差。  相似文献   

17.
立足于状元岭古道景观的挖掘,针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古道本体景观、附属设施、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古道景观保护恢复的方法,以期为状元岭古道这一历史人文景观的再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潍坊市9种道路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季节、累积时间、道路交通环境对植物叶片滞留颗粒物能力的影响,建立树种综合滞尘效应量化模型,探讨绿化树种的滞尘规律。结果表明:9种道路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差异显著,叶片滞尘量随累积时间增加,20 d后增量减慢趋向平缓,拟合了植物叶片单位叶面积滞尘量与累积滞尘时间的二次曲线方程函数;树种滞尘量具有显著的季节效应,变化规律为春季>秋季>夏季,与潍坊市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树种滞留颗粒物的能力与道路交通环境基本一致,表现为宝通街>潍安路>北海路>樱前街。采用综合指数法分析树种综合滞尘能力,丁香、悬铃木、日本晚樱滞尘能力最强,五角枫滞尘能力最弱,筛选丁香、悬铃木、日本晚樱作为潍坊市道路绿化的骨干树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主要绿化植物的滞尘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21种常见绿化植物的滞尘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功能区的树种滞尘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滞尘量差异明显,乔木树种中,果树的滞尘量最大;灌木树种中雀舌黄杨、木槿、杜鹃等滞尘能力强。在一定时间内,乔木和灌木的滞尘量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同种植物不同功能区间的滞尘效应差异显著(P0.05),人行道的滞尘量明显大于主干道的滞尘量。经显微镜观察发现,植物叶片的构造对滞尘效应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