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通研4号审定编号:苏审椒201101。由南通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于2007年育成,属早熟长灯笼形辣椒品种,适宜在江苏省作春季保护地栽培。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2008~2009年参加省区试,两年区试前期平均亩产1932.7公斤,比  相似文献   

2.
早熟高产抗病杂交辣椒新品种─—洛椒4号洛椒4号是洛阳市郊区辣椒研究所采用早熟甜椒自交系和早熟大果型羊角椒自交系配制的一代杂种,1992年参加河南省辣椒品种区试,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均显著超过对照品种湘研1号。该品种现已推广到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平均...  相似文献   

3.
2001~2005年采用苗期人工接种、本田期田间病谱自然诱发鉴定方法,对869份次水稻区试品种(系)进行了抗稻瘟病鉴定,109个品种完成了3年的连续鉴定,其中通粳612、通院5、通育01U307、九10B14、九10B3、吉2000F27、吉2000F46、通院6号、通育01-221、吉2000F59、通系158、通丰8号、通研7号、九02GA2、白122、吉01-3341、九02GB5、吉2000G18、九02YC11、九02YC17、九02YC5、通院7号、通院9号、吉2000F57、吉01-3786、吉01-3657和吉2000F61品种在全省各地对穗瘟抗性水平达中抗以上。  相似文献   

4.
南通市蔬莱科学研究所(邮编:226007,电话:0513-85852725)选育的早熟长灯笼型辣椒新品种"通研3号",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
贵州部分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灌根法对34个辣椒区试品种进行了疫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34个辣椒平中,高抗1个,抗性品种11个,中抗品种15个,感病品种7个,分别占鉴定总数的2.94%、32.35%、44.12%和20.59%。黄平线椒、贵椒1号、绥阳小米辣、贵椒3号、独山皱椒3号、H29、1001、137、87-2-3、党武辣椒、绥阳锥椒2号、独山线椒等辣椒品种对辣椒疫病有较好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6.
大棚栽培早春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江苏省北部地区的自然气候特点,通过国内7个微辣、中辣的早春辣椒品种江蔬7号、通研2号、605、湘研18号、天椒4号、0104、苏椒5号(对照)大棚栽培试验,从植物性状、物候期性状、果实外观、产量及营养品质等方面对各品种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通研2号和605适合于江苏省北部地区进行早春茬大棚栽培,湘研18号和江蔬7号的可溶性物质含量较高,熟性早,属于风味佳、商品性好的品种,适合在本地区作为早熟、优质品种大棚种植。  相似文献   

7.
南通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长灯笼型辣椒新品种“通研3号”,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低温胁迫对辣椒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6  
为探明低温胁迫条件下辣椒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以耐寒辣椒品种湘研1号,耐寒性一般品种早丰1号和不耐寒品种湘研5号为试材,对辣椒在低温胁迫前后离子渗漏电导百分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温胁迫除使湘研5号SOD活性下降外,其他处理的电导百分率、丙二醛含量和SOD活性均表现上升,在低温处理前后,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有明显的差异,说明其变化与辣椒的抗寒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2007年昭阳区杂交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通过对19个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抗逆性及经济性状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筛选出适合昭阳区中海拔山区栽培的杂交玉米新品种.结果表明,云试5号、通单3号生育期较短,高产优质,穗大粒多,抗性强,是适宜昭阳区中海拔山区种植的理想的杂交玉米新品种,可逐步推广;奥17、奥19、海禾2号、海43-1、海禾10号、通黄3号产量和性状均超过对照昭三1号,但较云试5号、通单3号稍差,建议进入下一年的区试,并提供市区试,结合多点示范,测定其增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筛选出产量及性状稳定的品种逐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中图分类号:S512 1  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1001-4942(2005)02-0064-01  郑农16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1992年以郑农7号(豫麦34)为母本,小偃6号为父本杂交,并经系谱选择,1997 年育成,为高白度、优质强筋高产小麦品种,2001 年参加河南省区试和黄淮区试,2003年8 月通  相似文献   

11.
露地及地模覆盖栽培是理种常规栽培,与大棚栽培配套可使辣椒实现周年供应,且经济效益颇佳. 1、品种选择 近郊宜以早熟栽培为主,品种有湘研1号、11号、2号、4号、7号、19号等.远郊及特产区宜以中晚熟栽培为主,中熟品种有湘研3号、5号等,晚熟品种有湘研6号、8号、10号等.地膜覆盖最好选用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2.
正戴雄泽,湖南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辣椒育种、栽培、种子生产和新品种推广,辣椒杂种优势利用理论,辣椒雄性不育机理以及蔬菜种子贮藏、杂交种子纯度质量检验等研究,选育辣椒品种65个。其中湘研系列辣椒品种(湘研1号、湘研3~6号)的育成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农业农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湘研系列辣椒品种(湘研1~10号)的推广和湘研  相似文献   

13.
利用RAPD技术进行辣椒杂种纯度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一套快速、受外界环境影响少、结果准确可靠的辣椒杂种纯度鉴定技术,以湘研5号、湘研10号2个辣椒杂种及其父母本为材料,使用MJ/PTC-200型PCR仪及GDS-8000型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建立了适合辣椒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分析的PCR扩增反应的实验体系,从39个随机引物中找到了2个可用于鉴定湘研5号、4个可用于鉴定湘研10号杂种纯度的引物.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高产优质耐贮辣椒赤研l号新单交种示范开发”执行期,“赤研1号”新单交种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成为辣椒主栽区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5.
毛梅 《新农村》2005,(3):34-34
在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高产优质耐贮辣椒赤研1号新单交种示范开发”执行期,“赤研1号”新单交种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成为辣椒主栽区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科技》2005,(2):58-59
在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高产优质耐贮辣椒赤研1号新单交种示范开发”执行期,“赤研1号”新单交种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成为辣椒主栽区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7.
郝萍  吴国兴 《新农业》2009,(11):10-11
1.怎样选择辣椒品种和确定播种期 辣椒早熟栽培选择销路好、高产、抗病品种,可从灯笼椒类型中选择,如中椒2号、中椒4号、中椒8号、辽椒4号、海花19、同丰17、沈椒4号、茄门等。长辣类型可选择沈椒1号、辽椒2号、保加利亚、湘研3号、湘研4号、湘研5号等品种。  相似文献   

18.
水渍对辣椒幼苗脂质过氧化作用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解水渍胁迫对辣椒幼苗的生理影响,为培育壮苗打下基础,以湘研1号、5号、10号为试材,对辣椒幼苗进行2-10d的水渍处理,研究其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水渍时间的延长,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含量均增大,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在整个水渍胁迫过程中,湘研5号质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增加量少而保护酶活性保持最大,湘研10号则相反,主要成分分析显示,在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中,以过氧化氢酶活性、质膜相对透性与水渍胁迫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可参加国家区试高密度试验组的优质油菜组合。[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6种优质油菜新品种(组合)进行了撒播试验。[结果]H0903产量最高,平均单产为2 002.65 kg/hm2,比油研10号高出19.38%,综合性状均较好,适合密植。H0904平均单产为1 715.10 kg/hm2,居参试品种第2位,可升级进入多点区域试验鉴定。H0901与油研10号相比略有减产,建议继续鉴定后作取舍;H0905和H0902与油研10号相比减产幅度较大,建议淘汰。[结论]H0903可参加国家区试高密度试验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石阡县辣椒产业得到迅速发展,辣椒产业成为该县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精细化蔬菜商品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当地辣椒品种老化现象严重,导致辣椒产业的效益低下。因此如何科学筛选出适宜该地区发展的辣椒新品种,成为当前当地政府有关部门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当前,石阡县挑选了14个辣椒品种参与试验筛选,顺利完成品种对比参数试验,并对新品种进行技术规程、产量、抗病性等方面试验,总结出CY16012、红辣18号、辣研2号、辣研7号适合在石阡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