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蚌病概述育珠蚌的病害,按病原性质,可分为传染性蚌病、侵袭性蚌病和者它因素引起的蚌病。 (一)传染性蚌病凡是由病毒、细菌和某些具藻毒素藻类所引起的蚌病,均属传染性蚌病。传染性蚌病有单纯感染和混合感染两种形式。单纯感染指的是该种蚌病只被一种病原所感染;而混合感染则是同时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病原体。传染性蛙病亦有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之分。  相似文献   

2.
我国年产珍珠约200吨左右,其中淡水珍珠占95%以上,我国培育淡水珍珠的主要河蚌品种为三角帆蚌然而,近十年来,由于这种育珠蚌感染了病毒性“蚌瘟”病,并在全国各珍珠主产区广泛流行,导致我国淡水珍珠产业遭到严重的损失,育珍蚌死亡70%左右。一、病毒性“蚌瘟”病在我国流行情况我国首次发现三角帆蚌病毒性“蚌瘟”病,是1975年在江苏省珍珠主产区的吴县,当年该县仅黄棣乡死亡育珠蚌数达200万只,并迅速在各地蔓延,1979  相似文献   

3.
蚌病防治重在消毒与管理育珠专业户谈起蚌病不免谈虎色变。我县有蚌病损失几万至十几万元的,有两个育珠面很大的邻县,一个1994年发病率达60%多,一个发病率达50%多,经济损失惨重。但是也有的育珠蚌在病区不发病,其经验是四个字“严消、细管”。现把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4.
老塘用三角帆蚌育珠,蚌病猖獗,病死蚌有的高达90%左右,且优质珠极少。这成了多年来严重困扰育珠户的老大难问题。然而,武进县洛阳镇的“培育珍珠状元”费国平,经过26年艰苦探索,终于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方法。 1990年,费国平见本镇陆家头鱼池用三角蚌育珠屡接屡死,便与该池原承包人联合承包,采用他的全新工艺,老塘育珠出现奇  相似文献   

5.
1979年以来,我县三角帆蚌蚌病蔓延严重,育珠蚌的成活率甚低,严重的地方甚至全部死亡。据统计,1979年以前,全县养殖的三角帆蚌要占总数的80%左右,三级以上的优质珠占21.6%。尔后,随着蚌病的蔓延,三角帆蚌的比例下降到10~20%(1981),三级以上的优质珠下降到3.2%;当年繁殖的三角帆蚌幼蚌也只长到3~4厘米,到第三年后  相似文献   

6.
卞伟 《内陆水产》2002,27(1):19-20
随着养蚌业的发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伴之而来的蚌病日益严重,危害极大。尤其是蚌瘟病,发病传播迅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使三角帆蚌死亡率高达65%~90%,甚至全部死亡,无一幸存。它能给养蚌育珠造成毁灭性打击,使珠农遭受惨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一定要加强对蚌的病害防治,不可麻痹大意。1蚌病的预防蚌病的预防应贯彻“以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患于未然的积极方法。预防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1改善生态环境所有蚌病都与生态环境有关,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育珠蚌能否健康、快速地生长…  相似文献   

7.
随着群众性养蚌育珠生产的日益普及,蚌病的流行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2001年春季以来,江、浙一带的养蚌区,蚌病呈泛滥之势。其中诸暨养蚌户更是深受其害。2002年湘、鄂等省的蚌病亦十分严重,控制蚌病成了育珠生产成败的关键。但由于大规模人工育珠生产的历史较短,研究蚌病的历史更为短暂,蚌病防治的理论和技术并未被广大水产科技人员所普遍掌握,养蚌户对蚌病的科学防治更是知之甚少。正因为如此,在养蚌育珠管理上产生了许多误区。本文结合多年来的蚌病防治工作经验,试图剖析实际生产中的一些问题,旨在唤起珍珠蚌养殖户科学…  相似文献   

8.
鱼蚌混养健康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养蚌育珠周期可长达6~7年,养殖期间需要大量投放有机肥料,较容易产生水环境污染,引发蚌病,增加养殖风险。笔者根据鱼蚌混养、科学控病、健康养殖的理念,于2002~2006年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承包了159亩水面进行了以预防为核心的蚌病控制、健康养殖试验,通过5年的努力,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1979年以来,我县三角帆蚌蚌病蔓延严重,育珠蚌的成活率甚低,严重的地方甚至全部死亡。据统计,1979年以前,全县养殖的三角帆蚌要占总数的80%左右,三级以上的优质珠占21.6%。尔后,随着蚌病的蔓延,三角帆蚌的比例下降到10~20%(1981),三级以上的优质珠下降到3.2%;当年繁殖的三角帆蚌幼蚌也只长到3~4厘米,到第三年后才能达到10厘米左右,方能作育珠蚌用,接种后三年才能收珠,整个周期共需六年时间。  相似文献   

10.
3种淡水贝类对藻类消除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比较了褶纹冠蚌、三角帆蚌与河蚬等3种淡水贝类24 h内对水族箱中藻类的消除量、消除率及0~4h对藻类的消除效率(Ki).结果表明:褶纹冠蚌、三角帆蚌与河蚬第24 h对藻类的消除率分别达到(74.3±2.9)%、(75.6±2.1)%、(88.4±3.1)%,3种淡水贝类对藻类的消除效果显著;t检验表明,24 h内河蚬对藻类的消除率、消除量显著大于褶纹冠蚌和三角帆蚌(P<0.05);河蚬实验组0~4 h消除效率(Ki)显著大于褶纹冠蚌和三角帆蚌(P<0.05);三角帆蚌对藻类的消除量随着贝类密度的增加显著增加,河蚬、褶纹冠蚌对藻类的消除效果受密度制约,12 h后河蚬20 g/L实验组对藻类的消除量最大,褶纹冠蚌40 g/L实验组对藻类的消除量最大.  相似文献   

11.
一、建立蚌源培商供应基地质优量足的蚌源是搞好河蚌育珠生产、提高河蚌育珠经济效益的基砌。过去,金湖县由于蚌源不能自给,大部分的蚌从外地购进,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造成经济损失,有的由于蚌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造成体质下降;有的把病蚌带入,造成手术后蚌的大量死亡和蚌病流行;也有的则因为对蚌的长途运输缺乏经验,运回后又未能及  相似文献   

12.
<正> 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是当前淡水蚌珠生产中最佳的蚌种,一直为育珠者广泛采用。但是,自1975年以来,多数育珠地区,经插珠和未插珠的三角帆蚌均常因发病而导致大批死亡,造成重大损失。生产单位被迫改用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育珠,但珍珠质量不如三角帆蚌的好。因此,防治流行广,危害大的三角帆蚌病的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比较了褶纹冠蚌、三角帆蚌与河蚬等3种淡水贝类24h内对水族箱中藻类的消除量、消除率及0~4h对藻类的消除效率(Ki)。结果表明:褶纹冠蚌、三角帆蚌与河蚬第24h对藻类的消除率分别达到(74.3±2.9)%、(75.6±2.1)%、(88.4±3.1)%,3种淡水贝类对藻类的消除效果显著;t检验表明,24h内河蚬对藻类的消除率、消除量显著大于褶纹冠蚌和三角帆蚌(P<0.05);河蚬实验组0~4h消除效率(Ki)显著大于褶纹冠蚌和三角帆蚌(P<0.05);三角帆蚌对藻类的消除量随着贝类密度的增加显著增加,河蚬、褶纹冠蚌对藻类的消除效果受密度制约,12h后河蚬20g/L实验组对藻类的消除量最大,褶纹冠蚌40g/L实验组对藻类的消除量最大。  相似文献   

14.
引起插核育珠严重死亡的病害主要有:病毒性蚌瘟病、水体污染、水体理化性状恶化和中毒性蚌病。1 细菌性蚌病 在育珠过程中,育珠蚌发生细菌性病害引起严重  相似文献   

15.
林刚  张宝明 《科学养鱼》2003,(12):22-22
由于有核珍珠的养殖周期短、见效快、产量高、质量好、效益高的特点,所以我县养殖面积从2002年的8000亩一举发展到2003年的2万亩。现就具体技术总结如下:一、基本条件池塘面积在10~40亩为宜,水深1.5~2米,水质无污染,淤泥不超过20厘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二、育珠蚌的选择1.考虑蚌源育珠蚌一般都是自繁自育的,但由于发展迅猛,规模较大,所以还有大批三角蚌必须从外地购进。外地购蚌时就必须考虑到该地是否是蚌病区,这批蚌是否健康,是否曾经发过病,如果有过发病史那么这批蚌一定不能用。否则会将病菌带入养殖区而导致蚌病暴发。2.选择蚌质(1…  相似文献   

16.
育珠蚌和寄养蚌最容易得病的季节在4—9月分,一旦发生蚌病很快蔓延,给育珠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蚌病了一般在外表上有症状表现出来,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检查,对症施治。平时也应注意水质,采取预防措施,警惕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引起育珠蚌死亡有各种原因。除了因发生蚌病而死亡外,饵料组成不合理、数量不足以及管理不善、水质恶劣,使蚌摄食不足、过度消耗,影响蚌的正常生理过程,引起蚌的死亡,这可以称为“营养性死亡”。秋季水温下降或早春水温回升时产生蚌陆续死亡,而蚌体上没有明显病变症状,可能就属  相似文献   

18.
张元培 《内陆水产》1993,(12):28-30
育珠蚌的病害,按病原性质,可分为传染性蚌病、侵袭性蚌病和者它因素引起的蚌病。  相似文献   

19.
手术蚌的嫁接手术(简称接蚌)是育珠生产中的主要环节。接蚌技术的先进与熟练程度与否,直接关系到育成珍珠的产量和质量。所以要改进接蚌技术,提高珍珠质量。 一、细胞小片的大小与厚薄 小片的大小应根据市场需求和用途不同来确定。国际市场上因珍珠首饰工艺品更新换代快,有时需要大珠,有时需要中小珠。前段时期需要中小珠,就采用当年人繁的“抛头”小蚌及刚达龄的小蚌进行育珠,取名“三小”育珠法。该法育珠蚌、珍珠生长快、珠型好、周转快、效益高,曾风糜一时,但该法所产出的珍珠大部分以4~5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江阴县河塘乡育珠专业户、省劳模周兰宝,他从多年来河蚌育珠中取得了成功经验,使河塘乡成为远近闻名的“珍珠乡”。周兰宝成功的经验是:一龄蚌快速育珠,既速度快,又经济效益高。以前用二龄蚌育珠,从繁蚌、育蚌、手术蚌到取珠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