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2.
3.
4.
5.
糯小麦新品种临糯8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糯88是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2006年以wx(京糯)/晋麦47号纯糯中间材料为母本、以临抗13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糯性小麦新品种。2013、2014年连续2 a参加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试验田小区品比试验,2015、2016年参加多地5点次品种对比试验,均表现优质、稳产。2016—2017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旱地组特色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4 738.5 kg,比对照晋麦99号增产19.4%;2017—2018年度继续参加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4 114.75 kg,比对照晋麦99号增产5.30%;2 a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4 426.5 kg,比对照晋麦99号增产12.4%。其支链淀粉(占淀粉)含量100%、糯性优良。2018年1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在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旱地或相同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泸懦3号是四川省水稻高粱研究所于1998年用自育红粒糯性不育系“45A”与自育恢复系“恢1”配组育成。200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由浙江省诸暨市农科所和璜山镇农技站联合引进试种。经2年种植。表现为高产、优质、再生能力好、抗逆性强等特点。该品种综合性状好,适合我市种植。  相似文献   

7.
糯麦新品系临糯7387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糯小麦是一种新型小麦,籽粒几乎不含直链淀粉,理化特性明显不同于普通小麦,在食品工业和非食品工业中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近年来,我国育种家加强了糯小麦育种研究,利用多种方法开展了糯小麦品种选育研究。研究利用生产骨干品种与糯小麦杂交,通过糯性鉴定后进行1次回交,采用水旱交替选择、混合选择和株系选择相结合的选育方法,对选择的稳定品系进行异地多点鉴定,筛选出糯麦新品系临糯7387,初步探明该育种方法能有效地改善选育品系的农艺特性和生产特性。  相似文献   

8.
宁糯605系宁德地区农科所用多亲本聚合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籼糯新品种,通过几年区试鉴定和示范试种,表现产量高,较抗稻瘟病,适应性广,1993年3月通过地区审定。宁糯605主要特征是分薛力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在宁德地区区试中比对照种宁糯717增产14.11%,比119增产10.19%;1997年在省区试中单产6231.3Kg/hm^2,居第二位,比119增产7.21%,该品种易栽培,用途广,经济效  相似文献   

9.
10.
杂交糯高粱品种湘两优糯粱Ⅰ号品质优异,产后加工利用途径广泛。 一是酿制名优曲酒。高梁是酿制名优曲酒的最重要原料,糯高梁更是酿酒佳料。驰名中外的贵州茅台、湘酒鬼、五粮液、剑南春、四川泸州特曲、山西汾酒等均以糯高  相似文献   

11.
特种稻苏御糯、龙睛糯的矮化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种稻苏御糯、龙睛糯品质极佳,以其色、香、糯等享誉省内外。但两品种植株较高易倒,感病,产量偏低,应用上受到限制。本研究在保持苏御糯和龙睛糯原有质优、香浓、色紫等特色的基础上,对两品种进行了矮化抗倒、提高单产选育,取得了显著效果。选育后的矮秆苏御糯、龙睛糯品系,株高矮化30厘米左右,亩产水平提高100千克左右,并明显提高了对白叶枯病、稻瘟病的抗性。经省内外多点示范试种,均获成功,可在南方稻区作为搭配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晋糯2号是以不育系05732A为母本、恢复系05318R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糯高粱杂交种,2011年通过国家高粱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杂交种增产潜力大,酿造品质好,植株持绿性好,抗高粱叶斑病,适应性强,是一个丰产、优质的酿酒专用糯高粱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糯小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综述了糯小麦的遗传、Wx蛋白的区分与Wx基因的分子标记、选育、用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两系杂交糯高粱种子贮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起始含水量较低(11.0%)、发芽率较高(89.2%)的两系杂交糯高粱种子进行了多因素组合贮藏实验。贮藏13个月后的结果表明:贮藏场所和包装材料是影响种子含水量和发芽率的主要因素,即冷库贮藏优于普房贮藏,铝塑复合袋包装优于塑料袋包装。从经济、实用的角度出发,则以铝塑复合袋包装、普房贮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16.
早籼糯越糯3号的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糯3号熟期适中,丰产性好,株型紧凑,苗期耐寒性强,分薛蘖力较强,耐肥抗倒,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米质优良,糯性较好,可以酿制绍兴加饭等黄酒。栽培上应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用肥,注意病虫草害防治,及时收获,防止暴晒、暴烘。适宜在南方稻区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17.
优质早糯孝早糯08密肥两因素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度、肥力两因素试验表明,肥力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密肥互作对产量具有极显著影响。孝早糯08在中等密度和中等肥力条件下产量最高。经济性状调查表明,孝早糯08在中等密度和中等肥力条件下,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及千粒重最高,但有效穗和成穗率最低。  相似文献   

18.
19.
绍糯9714是绍兴市农科所育成的半矮生型中熟晚粳糯新品种,2002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米质优,产量高,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特点,适宜在浙江省晚粳稻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两糯一号“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两糯一号"杂交糯高粱的产量,夯实"两糯一号"产业化开发的基础,摸索出了一套再生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浸种催芽及育苗、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病虫防治等.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一般单产达1 000 kg/667m2,高产田达到1200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