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加快班玛县花叶海棠(Malus transitoria)和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资源培育,通过对班玛县适宜生长花叶海棠和变叶海棠的宜林荒山荒滩、无立木林地、坡耕地、撂荒地和幼树保存或生长不好的低质低效退耕还林地的调查,划分和统计出班玛县人工营造花叶海棠和变叶海棠的适生区域的面积和立地类型,为班玛县藏茶(花叶海棠(Malus transitoria)和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 (Rehd.) Hughes),藏名俗称瓦多(甘孜州炉霍、道孚),属蔷薇科苹果属植物,在甘孜州主要分布在康定、炉霍、道孚、雅江、甘孜、新龙、白玉、理塘、巴塘、色达等海拔2 800~3 500m的山坡、河谷、路边、灌木林中.  相似文献   

3.
根据花叶海棠(Malus transitoria)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长环境、分布状况。通过分析其生态、经济方面的利用价值,本文详细讲述了花叶海棠在甘南州高寒区的栽培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4.
连栽杉木林不同生育阶段林下植被生物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下植被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生产者,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Chpin,1983;Chastain et al.,2006),如维持森林生物多样性(褚建民等,2007)、提高人工林的水土保持功能(袁正科等,2002)和保护环境(刘苑秋等,2004;Fabia et al.,2002;Kume et al.,2003;Taylor et al.,2006).对森林林下植被结构和生态功能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Taylor et al.,2006;吴鹏飞等,2008;李春义等,2007;段劼等,2010).  相似文献   

5.
2种盐生植物根系的适盐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在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过程中,根系起关键性作用(Satomura et al.,2006),同时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格局反映出植物的生态适应对策(Hartlea et al.,2006),这种对策在逆境中表现为增加其生存的机会(冯锋等,2000).盐生植物作为一类具有特殊适应能力的植物,生长于盐渍化土地上,这种适应对策可能表现在种子萌发(高瑞如等,2007;Song et al.,2006;Qu et al.,2008)、幼苗生长(李圆圆等,2003;韩张雄等,2008)、形态结构(陆静梅等,1998;赵可夫,2002)、生理(孙黎等,2006;贾娜尔·阿汗等,2007)及分子调控(Yin et al.,2002)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水曲柳种群性比及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雄异株植物的雌雄植株在营养和繁殖结构的大小、颜色及寿命,资源获得与分配,与群落其他物种相互作用等方面均存在差异(Delph et al.,1996;2002;Pickering,2000;Gehring et al.,1994).种群性比是雌雄异株植物的一个重要结构指标,尽管雌树多于雄树(Opler et al.,1978;Alliende et al.,1989),以及性比不显著偏离1:1(Morellato,2004)的种群结构已经被发现,但大量研究显示雄树通常多于雌树(Pickering,2000;Gauquelin et al.,2002;Pickering et al.,2002).  相似文献   

7.
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Voss.)Koehne.],别名海棠、海棠花、垂枝海棠、解语花,是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四川、安徽、陕西、江苏、浙江、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50~1200m的地区,多生长于生山坡丛林中和山溪边。垂丝海棠花色艳丽,花姿优美。叶卵形或椭圆形。花朵簇生于顶端,花瓣呈玫瑰红色,朵朵弯曲下垂,如遇微  相似文献   

8.
欧李叶表皮形态气孔指标与叶果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欧李(Cerasus humilis)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野生果树资源,其果实中钙、铁等元素尤为丰富(曹琴等,1999),同时具有抗旱、耐寒、耐贫瘠、耐盐碱等特性,是生态建设和防风固沙的良好树种(姜英淑等,2009;李学强等,2009).研究表明:叶片是植物进化过程中对环境变化敏感且可塑性较大的器官,叶表皮形态结构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形成自身相对稳定的遗传特征,叶片的气孔、表皮毛、角质层等结构与植物的抗逆性密切相关(李芳兰等,2005;李正理,1981;Bosabalidis et al.,2002;Sam et al.,2000;Mendes et al.,2001),而叶片气孔形态指标大小变化影响着植物的蒸腾、光合、呼吸等作用(潘瑞炽,2008).  相似文献   

9.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的高科技产品,主要是采用激光作为光源,在荧光显微镜的基础上添加了激光扫描装置和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等,通过对观察样品进行光学断层扫描及三维结构重建等,可得到细胞或组织内部细微结构的荧光图像,同时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还是活细胞动态观察、多重免疫荧光标记和Ca2+荧光观察(Chen et al.,2009)的有力工具,目前已在花粉(Fang et al.,2008)和花粉管发育(Chen et al.,2008;Wu et al.,2008)、蛋白质功能(Zheng et al.,2009)及信号传导(Liu et al.,2009)等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毛竹凋落物对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林地凋落物分解在森林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中有着重要地位,它是森林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之一(蒋有绪,1981;曹群根等,1996).土壤微生物作为森林凋落物的主要分解者,其群落结构和功能以及微生物活性受到凋落物的影响(赵吉等,2002;Paul et al.,2005;Bragazza et al.,2006).  相似文献   

11.
红宝石海棠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红宝石海棠的观赏价值、生物学特性及生态习性,从整地、移栽、嫁接、快速育苗方法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适应于新疆应用的栽培技术。融入先进的栽培措施,为新疆大面积开展彩色树种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苹果属植物种类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报道了甘肃省苹果属植物种类及分布。甘肃产苹果属植物14种2变种1变型,其中野生种类9种2变种1变型,主要分布于全省天然林区,栽培种类5种,主要在兰州以南农区、城镇栽培。  相似文献   

13.
于平邑甜茶果实采前喷施300ml/L乙烯利催落果实效果最好,制种量较对照提高1倍以上。种子冬葳层积时间45~55天,播种出苗率最高。根系扦插覆膜和枝条加激素处理扦插,成活率均能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新疆野苹果种群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新疆野果林不同自然分布区的野苹果为调查对象,在不同海拔、不同坡向、不同坡度设置20个样方,进行野苹果种群受损情况的实地调查.[结果]样地中未受损野苹果树为376棵,占总数的34.03%,其中有357棵为野苹果树苗,占未受损野苹果总数的94.68%.受损新疆...  相似文献   

15.
濒危植物新疆野苹果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苹果是新疆野果林的主体。为揭示其基本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野苹果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野苹果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在10:00时左右均出现最大值,分别为17.74μmol.m-2.s-1和0.47molH2Om-2s-1;(2)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时和16:00时,其值为9.64 mmolH2Om-2.s-1和8.83 mmolH2Om-2.s-1;(3)胞间CO2浓度不随气孔导度的降低而减小,控制野苹果光合速率因子为非气孔限制;(4)环境因子中以光合有效辐射对光合特征参数的影响最大,其与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呈显著相关,而大气相对湿度对光合和呼吸速率的影响均为最小。  相似文献   

16.
"加工型海棠丰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牧民增收。采用丰产栽培技术生产,进入丰产期每667m~2加工苹果可达2 000kg以上,产值2 000~3 000元,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和振兴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进而实现富民兴疆。  相似文献   

17.
以40个观赏海棠品种为试材,利用色差计对其4—6月的叶色参数(色彩亮度L*、色彩饱和度C*、色度角h*)进行测定。分析观赏海棠品种叶片色彩在CIELCH色空间中的动态分布格局,探讨品种间的叶色关系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4—6月,海棠各品种在色彩参数L*,C*,h*维度方向上呈现规律性分布,整体位点表现为4月最为分散,5月最为集中,6月为局部分散。多数品种亮度L*值和饱和度C*值呈下降趋势,在色度角h*维度方向,大多数海棠品种分布在高h*值的黄色区域,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点整体右移的趋势(h*值增大)。以4月各品种叶色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可将40个观赏海棠品种分为3大类,A类群品种的亮度中等,饱和度中等,色度角处在红橙色区域;B类群品种的亮度较低,叶色鲜艳度低于A类,色度角处在红色区域;C类群品种的亮度显著高于B类,饱和度较大,色度角处在黄色区域。  相似文献   

18.
八棱海棠种子解除休眠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八棱海棠种子分别进行赤霉素溶液浸泡处理、低温裸层积、低温层积以及赤霉素与低温层积结合等处理,而后进行发芽试验,统计分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赤霉素溶液浸泡不能完全打破种子休眠;低温层积是解除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层积80 d后,即可解除种子休眠;赤霉素溶液浸泡后,再低温层积可显著缩短层积时间.  相似文献   

19.
在四川省炉霍县和道孚县鲜水河流域调查了花叶海棠6个居群共60个单株,分析比较了树叶和果实的主要营养成分,运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表型分化系数研究了10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花叶海棠地径、树高、冠高、冠幅、结实量的居群内方差分量>80%.居群间差异的影响<20%。果实的纵径、横径、重量、果色、果形的变异也主要是由居群内差异引起的,居群间表型分化系数反映果色是以居群间变异占相对优势,纵径在居群间的变异略高于居群内的变异,而横径、果重和果形都是以居群内变异为主。果实维C含量的居群间差异很大,变异系数高达69.04。探讨了花叶海棠的遗传改良策略和资源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20.
花叶海棠叶片中具有丰富的多酚类、黄酮类、多种氨基酸组分和一些其他营养物质。通过对不同生态区域以及不同采摘时期的花叶海棠叶片中主要活性物质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花叶海棠营养成分分布情况具有一定的差异,而不同采摘时期植物体内进行的能量流动也会造成内含物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