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万荣  谢木林 《饲料广角》2014,(16):16-19
本试验旨在研究新型磷源磷酸氢钙Ⅲ型(DCPⅢ)在肉鸡上的生物学利用率,为新型磷源DCPⅢ在肉鸡上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同时选用三种钙磷水平相同(P21%,Ca 15%)但不同产地来源的DCPⅢ(10A组来自中化云龙有限公司,20A来自美国PCS,30A组来自美国MOSAIC),通过测定相对生物学效价(RBV),考察肉鸡对不同来源DCPⅢ的生物学利用率差异。试验采用4×3二因子完全随机设计,以美国USP级磷酸氢钙(DCPⅠ)为对照组,10A、20A、30A为试验组,分别设三个添加水平(0.1%、0.2%、和0.3%非植酸磷)。选择1日龄雄性科宝(Cobb×Cobb)品系商用肉鸡576只,随机分到1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磷添加水平下(以DCPⅠ为100%参照),以体增重为指标,10A、20A和30A组的RBV值分别为89.62%、88.28%和93.37%,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增重/饲料比为指标,10A、20A和30A组的RBV值分别为106.51%、105.10%和105.65%,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胫骨灰分含量为指标,10A、20A和30A组的RBV值分别为133.89%、137.35%和132.70%,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测定指标不同导致含磷矿物质饲料相对生物学利用率的测值不同,其中以胫骨灰分含量最高,体增重最低,增重/饲料居中。结果显示,三种不同来源DCPⅢ在肉鸡上的生物学效价相当;DCPⅢ作为肉鸡日粮的无机磷源的利用效率较DCPⅠ高。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磷酸氢钙Ⅲ型(DCPⅢ型)作为微量元素预混料载体有无优势,试验选用DCPⅢ型、磷酸氢钙Ⅰ型(DCPⅠ型)、石粉、膨润土、沸石粉和统糠6种载体,分别配制0.25%肉鸡和0.25%仔猪微量元素预混料,并将同种预混料分别储存于5和35℃条件下35 d。测定各种微量元素原料、载体和不同温度存储下预混料pH,并对比观察预混料在不同温度下的颜色变化。结果表明:在35℃高温储存下,石粉和沸石粉碱性载体预混料pH变化较大,其次是膨润土和DCPⅠ型,统糠和DCPⅢ型的pH变化最小;与5℃相比,35℃高温储存使微量元素预混料颜色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加深,石粉DCPⅠ型沸石粉DCPⅢ型,膨润土和统糠本身颜色较深,但也可见加深的迹象;在35℃高温下,肉鸡预混料载体pH和变色间的关系比仔猪预混料更加明显。由此可见,DCPⅢ型的pH比DCPⅠ型低,预混料变色相对较轻;高温可加速不同载体预混料的变色;载体pH和添加量影响预混料的pH和变色。  相似文献   

3.
哺乳期犊牛开食料中原料对其系酸力和PH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犊牛开食料原料的配比和系酸力、pH人手,研究其对开食料系酸力、pH的影响规律.选用北方地区犊牛开食料常用的9类原料,以正交试验方法配制成开食料,测定原料、开食料的系酸力和pH,并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石粉系酸力极高而食盐最低,植物性饲料原料系酸力由高到低依次为大豆粕、麸皮、玉米;矿物质类饲料原料为碱性,玉米、麸皮、大豆粕的pH在5.65~5.92之间,维生素预混料和微量元素预混料的pH较低;各原料对开食料都有显著影响(P<0.05).在本试验没计范围内,配制犊牛开食料时,仅从开食料系酸力20~25 mmol/100 g为宜角度考虑确定的各原料的适宜添加比例为:大豆粕≤20%、麸皮0~10%、乳清粉≤20%、磷酸氢钙≤2%、石粉≤2%、食盐0~1.0%、维生素顶混料0~0.04%.犊牛开食料系酸力、pH与原料配比和系酸力、pH之间存在有显著的多元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长猪基础饲粮组成对磷酸氢钙(DCP)和磷酸二氢钙(MCP)中磷的全肠道真消化率(TTTD)的影响。试验1选用10头平均体重为(30.4±1.8)kg的生长猪,按照10×8不完全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含有5个DCP添加水平的玉米-豆粕型和含有5个DCP添加水平的小麦-豆粕型饲粮,进行8期消化试验;试验2选用10头平均体重为(30.9±1.5)kg的生长猪,按照10×8不完全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含有5个M CP添加水平的玉米-豆粕型和含有5个MCP添加水平的小麦-豆粕型饲粮,进行8期消化试验。每期消化试验包括5 d的饲粮适应期和2 d的粪便收集期。结果表明:1)玉米-豆粕型饲粮的总粪磷排泄量极显著高于小麦-豆粕型饲粮(P0.01),小麦-豆粕型饲粮的全肠道可消化磷含量和磷的表观全肠道消化率(ATTD)极显著高于玉米-豆粕型饲粮(P0.01)。饲粮添加DCP和MCP线性增加总粪磷排泄量、全肠道可消化磷含量及磷的ATTD(P0.01)。2)通过使用线性回归法,测得生长猪采食玉米-豆粕型和小麦-豆粕型饲粮对DCP中磷的TTTD分别为82.33%和82.88%,生长猪采食玉米-豆粕型和小麦-豆粕型饲粮对MCP中磷的TTTD分别为85.88%和84.62%。由此可见,生长猪基础饲粮组成对DCP和MCP中磷的TTTD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苯甲酸酸化剂与磷酸氢钙(DCP)对草鱼生长生理的影响及二者交互作用与磷酸二氢钙(MCP)效果的比较。试验选用体质量为(37.2±2.4)g的550尾草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18尾鱼。各组投喂饲料分别在相同基础饲料的配方中添加不同剂量的MCP、DCP和苯甲酸酸化剂,各组添加量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0、0),MCP(1.8%、0、0),DCP(0、1.8%和0),酸化剂1.5组(0、1.8%和0.15%),酸化剂3组(0、1.8%和0.3%),酸化剂处理组(0、0和0.15%)。养殖58 d后对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无机矿物磷明显有助于改善草鱼体的生长及健康状况,且MCP的养殖效果要好于DCP;苯甲酸酸化剂可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促进草鱼的生长;DCP与苯甲酸酸化剂对草鱼的综合营养效果显著低于添加MCP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日粮系酸力水平对羔羊生产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日粮不同系酸力水平对羔羊生产性能和饲料养分消化率的影响,将24只7日龄萨能奶山羊公羔随机分成4组,A组饲喂基础H粮,B、C和D 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9.0和15.0 kg/t酸化剂的试验日粮(补饲料系酸力水平分别为30.0、20.0和10.0 mmol HCI/100 g;日粮系酸力水平分别为39.3、35.2和31.1 mmol HCl/100 g),研究日粮系酸力水平对早期断奶羔羊生产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B、C和D组羔羊日增重极显著高于A组(P<0.01),C、D组显著高于B组(P<0.05);(2)饲料酸化可有效改善羔羊健康状况,B、C和D组羔羊腹泻率分别较A组降低了36.36%、28.65%和81.82%;(3)B,C和D组CP、GE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A组(P<0.01),C、D组极显著高于B组(P<0.01);(4)B、C和D组DM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A组(P<0.01),C、D组极显著高于B组(P<0.01),D组显著高于C组(P<0.05).结果提示,降低羔羊日粮系酸力水平,可以显著改善羔羊日增重、料重比和羔羊对日粮主要养分表观消化率,有效改善羔羊健康状况,在本研究条件下以补饲料系酸力水平10.0 mmol HCl/100 g即日粮系酸力水平31.1 mmol HCl/100 g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磷酸二氢钙(MCP)、磷酸氢钙Ⅲ型(MDCP)和磷酸氢钙(DCP)对仔猪生产性能和养分代谢的影响。选用200头日龄一致的断奶DLY仔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40头,设4个重复,每重复10头,试验期28 d。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5种不同的磷酸盐作为试验处理,分别为DCP(粉状P17%)、MDCP(粒状P21%)、MDCP(粉状P21%)、MCP(粒状P22%)和MCP(粉状P22%)。结果表明,与DCP(P17%)相比,MDCP(P21%)和MCP(P22%)可显著降低42~56 d阶段仔猪的料肉比(P0.05);显著提高试验期仔猪对磷的表观消化率(P0.05);对试验期的仔猪平均日增质量和采食量有增加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仔猪的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和对钙及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但从无机磷源形态来看,粉状组对磷表观消化率提高幅度大于粒状组,但不显著(P0.05)。与DCP(P17%)相比,MDCP(P21%)和MCP(P22%)可提高仔猪生产性能,且与对磷表观消化率的提高趋势一致,但MDCP(P21%)与MCP(P22%)间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粉状MDCP(P21%)和MCP(P22%)对仔猪磷表观消化率的改善幅度高于粒状。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磷缺乏(0.17%非植酸磷)的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天然酸梅粉对猪生长表现和饲粮pH、系酸力的影响。选择60日龄左右杜长大三元杂种断奶仔猪(20kg左右)16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2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对照组喂基础饲粮,试验1、2、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6%磷酸氢钙、1.5%和3.0%酸梅粉。试验期28d。结果表明,试验全期,试验2、3组生长猪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5.20%(P=0.13)和20.99%(P=0.06),日采食量分别提高2.13%(P=0.45)和3.56%(P=0.24),料重比分别降低11.30%(P=0.14)和14.35%(P=0.08),说明酸梅粉有改善猪生长表现的趋势;随着酸梅粉的添加饲粮pH和系酸力呈极显著的下降趋势,各组间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试验2、3组饲粮pH较对照组分别下降8.79%、14.83%,系酸力分别下降16.88%和31.95%,说明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酸梅粉能提高猪生长表现,显著降低饲粮pH和系酸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断奶仔猪日粮蛋白质水平与系酸力间的关系,参照断奶仔猪蛋白质营养需求标准(粗蛋白(CP)21%),分别配制高于21%蛋白水平的1组日粮和低于21%蛋白水平的3组日粮,实际测定各组日粮蛋白质水平及系酸力,试验结果表明:高蛋白日粮Ⅰ组(CP23.78%)系酸力显著高于Ⅱ组日粮(CP21.68%);低蛋白日粮Ⅲ组(CP17.94%)系酸力显著低于Ⅱ组日粮,Ⅳ组日粮(CP16.36%)与Ⅴ组日粮(CP12.77%)系酸力极显著低于Ⅱ组日粮,结果表明:高蛋白水平日粮有较高系酸力,而降低日粮蛋白水平则系酸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对我国常见典型仔猪日粮的系酸力(acid-binding capacity,ABC)和电解质平衡(dietary electro-lyte balance,dEB)进行调研,为合理配制仔猪日粮提供必要参考。选取了6个省份18个有代表性的大型饲料企业断奶仔猪饲料的pH、ABC、Na、K、Cl百分含量状况进行调研,并计算了dEB值。结果表明:断奶仔猪日粮pH、ABC、Na、K、Cl百分含量及dEB值分别为(5.91±0.42)、(37.72±8.64)mmol/100g、(0.32±0.34)%、(0.83±0.27)%、(0.77±0.85)%及(132.58±86.93)mEq/kg DM,不同饲料企业间的各项指标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1.
万荣  李霞  陈强 《饲料广角》2014,(2):39-41
动物饲料中磷元素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磷资源短缺、排泄造成的环境污染和非反刍动物对植酸磷较低的利用率低,这些都呼唤着优质高水溶性磷源产品的问世,而这种趋势近年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了迅猛发展,如饲料级磷酸二氢钙(MCP)和磷酸氢钙Ⅲ型(MDCP),以其高生物学利用率、节约、环保、使用方便等特点成为饲料级磷酸氢钙(DCP)的升级产品。本试验结果表明:来自于3个生产厂家的MDCP产品对肉鸡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效率的效果均优于DCP组;MDCP(A)组钙、磷和粗蛋白质代谢率均高于其余各组。可见,作为传统DCP的升级产品MDCP具有很好的替代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确定了5种不同无机磷源在生长育肥猪上的相对生物学效价。5种磷源分别为:DCP(磷酸氢钙)、MCP50(包含50%磷酸二氢钙的MDCP)、MCP70(包含70%磷酸二氢钙的MDCP)、MCP100(100%磷酸二氢钙)、MSP(磷酸二氢钠)。本试验包括11个日粮,基础日粮包含0.1%的磷,而另外10组日粮为5种无机磷源在基础日粮上添加0.07%及0.14%的磷。生长育肥猪(n=44,初始体重16.8±4.3kg)被随机分为11个处理组,单独饲喂,在28d的试验中猪只自由采食。试验末尾,所有猪只都被屠宰,收集掌骨(两个前蹄的第三和第四掌骨),用于测定骨强度、骨灰粉、钙、磷含量。骨灰分含量随着MCP50、MCP70、MCP100和MSP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而增长(P0.05),而骨中磷含量也随MCP70、MCP100和MSP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而增长(P0.05)。磷在处理组间的相对生物学效价以MSP为基准,以骨强度进行斜率比法计算。添加MSP和MCP100的斜率的回归线斜度较DCP组大(P0.05),但与MCP50和MCP70组差异不显著。结论:MSP和纯MCP100中磷的生物学效价高于DCP,但与MCP50、MCP70(即MDCP)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磷酸二氢钙(MCP)、磷酸氢钙Ⅲ型(MDCP)与磷酸氢钙(DCP)对仔猪腹泻和肠道微生态的影响。选用日龄一致的断奶DLY仔猪20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40头,设4个重复,每重复10头,试验期28 d。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5种不同的磷酸盐作为试验处理,分别为DCP(粉状P17%)、MDCP(粒状P21%)、MDCP(粉状P21%)、MCP(粒状P22%)和MCP(粉状P22%)。结果表明:与DCP(P17%)相比,从无机磷源磷含量来看,MDCP(P21%)和MCP(P22%)可显著降低仔猪28~42 d和28~56 d腹泻率(P0.05),降低十二指肠p H,提高空肠总菌数和盲肠乙酸及丙酸含量(P0.05),有增加空肠和盲肠乳酸杆菌及空肠双歧杆菌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但从无机磷源形态来看,粒状无机磷源组降低仔猪腹泻率幅度均大于粉状组,但对盲肠中乙酸和丙酸含量提高幅度不如粉状无机磷源,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从无机磷源含量上来看,相比DCP(P17%)、MDCP(P21%)和MCP(P22%)可显著降低仔猪腹泻率和改善肠道微生态,但二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从无机磷源形态来看,粒状无机磷源组能更好地降低仔猪腹泻率,粉状无机磷源组对提高仔猪盲肠挥发性脂肪酸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选择210日龄伊莎产蛋高峰期鸡1 755只,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12个试验组.12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对照组日粮基础上(0.14%非植酸磷)添加不同水平(0.06%、0.12%和0.18%非植酸磷)无机磷源(磷酸二氢钾(MPP)、磷酸二氢钙(MCP)、磷酸氢钙(DCP)、磷酸一二钙(MDCP))的日粮.通过测定相对生物学效价(RBV),比较4种无机磷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磷添加水平下MPP、MCP、DCP、TCP的RBV值,以产蛋率为指标,各组分别为100、101、107和110;以平均蛋重为指标,各组RBV值分别为100、106、124和126;以平均日产蛋量为指标,各组RBV值分别为100、103、114和116.综合各指标的平均生物学效价,各组分别为100、103、115和117.表明以磷酸一二钙作为蛋鸡日粮的无机磷源利用效率最佳,磷酸氢钙是蛋鸡日粮较好的磷源.  相似文献   

15.
断奶仔猪日粮系酸力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以影响断奶仔猪配合日粮系酸力的7种主要原料:豆粕、鱼粉、麦麸、乳清粉、磷酸氢钙、石粉、玉米作为仔猪日粮系酸力模型的原料因子,建立饲料原料配比(xi)、原料系酸力(αi)与日粮系酸力(Y)之间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选用48头平均体重为(40.3±0.6)kg生长阉公猪,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通过在生长猪玉米豆粕型和小麦豆粕型饲粮中添加磷酸氢钙和磷酸二氢钙,研究基础饲粮组成对差量法测得磷酸氢钙和磷酸二氢钙中磷真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豆粕型饲粮组的粪磷排泄量显著低于玉米豆粕型饲粮组,可消化磷和磷的表观全肠道消化率(ATTD)显著高于玉米豆粕型饲粮组(P0.01)。饲粮添加磷酸氢钙(DCP)和磷酸二氢钙(MCP)显著增加生长猪的总磷摄入量、粪磷排泄量、可消化磷以及磷的ATTD(P0.01)。差量法测得小麦豆粕型饲粮组DCP(P0.05)和MCP(P0.1)磷的全肠道真消化率(TTTD)分别为88.31%和89.01%,显著高于玉米豆粕型饲粮组的81.02%和84.87%。因此,基础饲粮类型显著影响生长猪对饲粮无机磷中磷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17.
自配复合酸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腹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40窝214头7日龄,23日龄断奶、体重相近的仔猪(长×大)。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复合酸化剂于日粮中,测定日粮的系酸力水平对断奶仔猪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分组化设计,分成5个组,每组两个重复。饲养期28 d(含预饲期)。处理Ⅰ为空白对照,处理Ⅱ至Ⅴ为试验组,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复合酸化剂用量(0~6 g/kg饲料)的增加和饲料系酸力的降低(30~15),仔猪的腹泻率降低,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当用量过高(>4.5 g/kg饲料)时仔猪的采食量急剧上升而其生产性能则下降;还表明在饲料中添加3.0~4.5 g/kg(系酸力为23.0~19.5)时,仔猪的综合生产性能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体外评估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配比的乳酸和柠檬酸的组合(2×2设计)对饲料pH值、系酸力、有害菌抑菌圈的影响,以期为复合酸的配制提供一种有效的评估体系,并为复合酸化剂的定量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以降低饲料pH值和系酸力为指标时,乳酸和柠檬酸的用量分别为30%和20%效果最佳;而以大肠杆菌的抑菌圈为指标时,乳酸和柠檬酸的用量分别为30%和30%最佳。  相似文献   

19.
选择28日龄体重相近的断奶仔猪30头,随机分成3组,即2个试验组、1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试验Ⅰ组以200g/t料的植酸酶取代50%磷酸氢钙,试验Ⅱ组以200g/t料的植酸酶取代75%磷酸氢钙,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结果表明:用植酸酶(200g/t料)取代50%的磷酸氢钙(试验Ⅰ组),生长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用200g/t植酸酶取代75%的磷酸氢钙(试验Ⅱ组)则上述指标下降。添加植酸酶后,粪中磷含量分别下降24.19%和38.7%(P<0.05),对环境的污染明显下降,血液中的磷的含量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不同系酸力饲粮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腹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试验研究了复合酸化剂与饲料系酸力的关系以及饲料系酸力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复合酸化剂的添加,饲料系酸力不断降低;仔猪的腹泻率随系酸力的降低相应降低,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系酸力过低(小于20)时仔猪的采食量急剧上升而生产性能下降;饲料系酸力为19.5~23时,仔猪的综合生产性能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