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杂交粳稻与常规粳稻新品种主要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3-2015年江苏省粳稻新品种区域试验数据,对参试的杂交粳稻与常规粳稻主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抗病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粳稻相比,杂交粳稻在株高、分蘖率和每穗总粒数上具有较强的正向竞争优势,但成穗率、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质量为负优势,杂交粳稻在产量上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每穗总粒数与结实率对杂交粳稻产量贡献最大。杂交粳稻的主要品质性状与常规粳稻相比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在各类型品种(组合)间的变异系数明显大于其他品质性状。杂交粳稻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及直链淀粉含量优质达标率均偏低,表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高以及直链淀粉含量偏低是制约江苏省杂交粳稻品质性状提高的主要因素。杂交粳稻对苗瘟、穗颈瘟、条纹叶枯病的抗性总体强于常规粳稻,对纹枯病的抗性总体弱于常规粳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与常规粳稻相比,杂交中粳较弱,杂交晚粳较强。综上所述,江苏省杂交粳稻育种中在提高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的基础上应加强垩白性状的改良,并重视综合抗病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以高产抗病材料郑稻2号为母本,以优质材料郑稻5号为父本杂交育成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粳稻新品种郑稻18号,2004~2005年河南省区试该品种平均产量8 593.9kg/hm2,较对照豫粳6号增产8.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800.5kg/hm2,较对照豫粳6号增产12.5%.品质优良,抗水稻穗颈瘟、白叶枯病及条纹叶枯病等.属于高产型抗病粳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粳稻新品种(系)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2000~2001年,对84份江苏省粳稻新品种(系)进行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粳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不同,其中杂交中粳稻的抗性好于迟熟中粳稻。抗性好、产量高的品种(系)有扬引1号、93—63、镇稻42、镇稻44、扬辐粳4901、盐粳9960、盐稻1129、盐9803、盐粳9932、97108、盐优422、盐优93005、9优115、香优18、苏优17。  相似文献   

4.
以晚粳稻条纹叶枯病感病和抗病品种、品系为材料,应用花药培养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抗条纹叶枯病主效基因和微效多基因聚合到水稻品种中,快速选育出抗条纹叶枯病晚粳稻新品系。  相似文献   

5.
为鉴定近年来引进的水稻新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筛选出抗(耐)病性较强、稳产性较好、品质较优的品种.今年我们在省内搜集了13个水稻新品种(系)进行条纹叶枯病抗性比较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粳稻临稻15号的特征特性与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临稻15号是山东省临沂市水稻研究所系统选育而成的中晚熟常规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集优质、高产、多抗于一体,尤其对水稻条纹叶枯病表现出较高的抗性。在多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运用粳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措施,总结出其超高产精确栽培策略:在培育适龄壮秧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密植、科学运筹肥水、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措施,实现穗粒重最佳组合与高产优质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10,(1):23-23
原稻108是高产、抗病、抗倒伏水稻新品种.审定编号:豫审稻2009002。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常规粳稻,生育期157天左右.株高99厘米左右,株型紧凑.分蘖力强.茎秆粗壮,抗倒伏;抗稻瘟病、白叶枯病。高抗条纹叶枯病.米质达国家优质米级别。  相似文献   

8.
由于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在里下河地区连年大发生,严重制约了当地水稻生产。推广种植具有较高抗病性的水稻新品种是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大发生的最经济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对21个粳稻新品种的种植试验,比较它们在生长发育时期的主要农艺性状、对主要病虫害的抗逆性、抗倒性和产量及构成因素等,从中筛选出部分产量高、农艺性状佳、综合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在本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南粳56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优良食味粳稻中间品系宁7020为母本,粳稻中间材料连粳06-5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良食味早熟晚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59.7 d,较对照武运粳23早1.4 d,株高99.4 cm,分蘖性较强,有效穗347.9万/hm2,穗型较大,每穗总粒数137.8粒,每穗实粒数121.5粒,结实率88.0%,千粒质量25.9 g.中感白叶枯病、稻瘟病和条纹叶枯病,抗纹枯病.稻米食味品质优,为优良食味粳稻品种.2020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200025),适宜江苏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用近年育成、田间种植表现耐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中粳稻新品种,在沿淮南部条纹叶枯病重病区种植试验,分析不同品种在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和生育期等方面表现差异,筛选在沿淮南部水稻条纹叶枯病重病区适宜推广的中粳稻品种。  相似文献   

11.
科技动态     
水稻新品种——原稻108原稻108是高产、抗病、抗倒伏水稻新品种,审定编号:豫审稻2009002。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常规粳稻,生育期157天左右,株高99厘米左右,株型紧凑,分蘖力强,茎秆粗壮,抗倒伏;抗稻瘟病、白叶枯病,高抗条纹叶枯  相似文献   

12.
在2011年1月14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教授主持的"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研究工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介导的病毒病,是我国水稻产区的重要病害,严重威胁水稻生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部分粳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鉴定及分子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江苏省近年生产上主栽的粳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来源,探讨采用与抗条纹叶枯病基因Stv-b~i共分离的SCAR标记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可行性.本研究以抗条纹叶枯病的日本粳稻品种关东194和感条纹叶枯病的梗稻品种武育粳3号为对照,对江苏省近年来育成的28份粳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进行了田间鉴定,并利用与 Stv-b~i共分离的SCAR标记对供试材料进行分子检测,同时对抗病品种的亲本来源进行了系谱追踪.结果显示,与Stv-b~i共分离的SCAR标记能准确鉴定含该基因的抗性品种,该标记可用于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系谱分析证实江苏省大部分抗性粳稻品种如镇稻88、徐稻3号、南粳46等均含有来自籼稻Modan和Mudgo的Stv-b~i基因;而不含Stv-b~i基因但对条纹叶枯病抗性较好的粳稻品种如扬辐粳8号、淮稻9号和淮稻11号则可能具有其他抗源.表明生产上利用的主栽粳稻品种条纹叶枯病具有多种抗源,对聚合不同来源的抗性基因及培育持久抗性的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不同基因型水稻种质对黑条矮缩病抗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包含不育系、中籼稻恢复系、粳稻恢复系和常规粳稻等不同类型在内的175份水稻种质进行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自然诱发鉴定,同时调查粳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率,通过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抗感分类和评价.结果表明: 水稻黑条矮缩病与条纹叶枯病呈相互独立的遗传关系;不同基因型水稻种质对黑条矮缩病的抗性存在极显著差异,可分为抗/高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等5种类型,三系早籼稻不育系基本为感或高感型,绝大多数的中籼稻恢复系为抗病型,通过籼粳杂交培育的粳稻恢复系基本为感或中感型,而常规粳稻中分布有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的不同基因型.筛选抗性种质,加以创新和改良,可有效开展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育种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杂交粳稻区域试验组合的品质和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4~2006年江苏省杂交粳稻区域试验资料为依据,对杂交粳稻区域试验组合的品质性状和抗性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杂交粳稻品质性状的优质达标率偏低,其中杂交晚粳稻为41.83%,比杂交中粳稻高30%;各品质性状优质达标率表现为糙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垩白度>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性状和整精米率达标率低是限制江苏省杂交粳稻品质提高的主要原因.总体上看,江苏省杂交粳稻抗性表现不理想,稻瘟病抗性存在对个别小种高感而同时对其它小种免疫的现象,对鉴定的各优势小种都免疫的组合不多;杂交晚粳对稻瘟病和纹枯病的抗性略优于杂交中粳;对白叶枯病4个鉴定小种都免疫的组合几乎没有,或多或少对鉴定小种中的某些小种表现感病;条纹叶枯病抗性杂交中粳稻明显优于杂交晚粳稻.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江苏省杂交粳稻育种对策,应在保持现有产量水平的基础上,改良稻米的垩白粒率和整精米率,重视食味品质,提高杂交粳稻的综合抗病性,增强江苏杂交粳稻组合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培育抗条纹叶枯病的水稻香粳品种,以优质香型粳稻品种‘武香粳14号’为母本,高产粳稻品系‘武2699’为父本进行配组获得F_1种子,再以高产、抗条纹叶枯病的粳稻品种‘武运粳23号’为母本与‘武香粳14号’ב武2699’的F_1复交,进行聚合育种。分别利用与抗条纹叶枯病基因Stv-b~i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STS11-31和香味基因fgr共分离的分子标记InDel-E2对分离世代进行标记检测,聚合Stv-b~i和fgr基因。结合田间选育、抗性鉴定及香味测定,育成高产、优质、抗条纹叶枯病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水稻新品种‘沪香粳106’。  相似文献   

17.
扬粳9538是江苏里下河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粳稻新品种,200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我县引进试种,表现出高产、优质、味香、抗条纹叶枯病等优点.根据我县三年试验试种情况将扬粳9538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大粮203是常规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50~155 d,株高103 cm左右,株型紧凑,穗大粒多,高抗条纹叶枯病,米质较优,666.7m2单产600~700 kg。研究总结了大粮203"两稀一改"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中粳水稻新品种连粳4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粳4号(连20-417)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经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米质优、适口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综合性状优等特点。适宜在苏北、鲁南、皖北以及河南新乡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南粳46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为父本,与江苏优质高产粳稻武香粳14杂交,经数代外观与食味品质筛选和条纹叶枯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质晚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65 d左右,株高110 cm左右,直立型穗,每穗总粒数140~150粒,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5~26 g。植株生长清秀,灌浆速度快,熟色好。稻米品质达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米饭晶莹剔透,有香味,口感柔软滑润,富有弹性,冷而不硬,食味品质极佳。抗条纹叶枯病,中抗白叶枯病,抗稻瘟病ZA5、ZB21、ZD7、ZF1小种,感ZC15、ZE3、ZG1小种,感穗颈瘟和纹枯病。适宜在苏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