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辉  王丽赟  陶玉静 《野生动物》2011,32(3):171-172,179
2010年9月,北京野生动物园自南非进口3只长颈鹿,根据进口动物的检疫要求,所有来自南非的偶蹄类动物要严格检疫。为了完成对3只进口长颈鹿检疫任务,我们通过学习北京顺义的经验,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了适用于北京野生动物园的长颈鹿检疫设施。根据设计图纸,我们使用了1周的时间,动管部职工配合园区维修人员自己动手搭建了长颈鹿检疫长廊。2010年9月14日和10月5日,经过我们的实际应用,长颈鹿检疫设施虽然存在一些小缺陷,但使用效果很好,对长颈鹿2次5只的检疫采血操作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
1993年,深圳野生动物园引进3只长颈鹿,期间这3只长颈鹿曾多次发生过黏液性肠炎。2001年9月24日上午,1头名为“大卫”的雄性长颈鹿又发病。据饲养员介绍,9月23日下午饲喂时,发现该长颈鹿食入了过多的红薯后即出现腹部臌胀,经系统检查确诊为瘤胃臌气,经过5d治疗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3.
我园于1992年开始饲养长颈鹿,以圈养方式进行展示,无繁殖。自2000年从南非引进24只亚成体鹿后,采取了大群体半散放的展示方式,于2004年开始繁殖成活5只,本文总结了长颈鹿在半散养条件下的饲养管理情况,以期与业内同仁共飨。1饲养环境与设备1.1气候条件长颈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原产非洲,  相似文献   

4.
长颈鹿是我动物园中一种十分重要的野生动物,长颈鹿在我园自1975年建园以来,陆续引进十余只长颈鹿,使用的养殖方式为大群体,半散放养殖,目前饲养展示长颈鹿6只。在我国现代的动物园中,长颈鹿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野生动物,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对于我国的生态物种丰富来说,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简单分析了长颈鹿的半散放养殖饲养管理方式,旨在为我国开展长颈鹿的养殖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5.
某动物园于 1998年 12月 2日从南非引进长颈鹿 6只 ,1999年 1月 15日开始全群发病 ,用解毒药、抗生素等治疗 ,未见效。至 1月 19日 ,共死亡 5只。经细菌分离鉴定、动物接种试验、生化试验、毒物分析等一系列实验室检测 ,确诊为嗜水气单胞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所致。现报告如下。1 发病经过和临床症状某动物园的 6只长颈鹿是与它市某动物园同批从南非引进的 ,并经某地动检局隔离 50天 ,检疫合格后方运回 (它市 2 0多只长颈鹿至今安然无恙 )。1999年 1月 14日 ,饲养员发现有 2~ 3只长颈鹿吃料较少 ,精神沉郁 ,其它未见异常。次日 ,有 1只长…  相似文献   

6.
1997年秦皇岛某单位从南非进口一批供观赏用的羚羊、长颈鹿等野生动物,为防止疫病传入我国,按我国动植物检疫法的有关规定,我们进行逐只采血,分离血清,共计24份,其中长劲鹿13份,羚羊11份,用琼脂扩散试验检测口蹄疫VIA抗体,并对VIA抗体阳性动物进...  相似文献   

7.
长颈鹿(Genus camelopardalis)属哺乳纲、偶蹄目、长颈鹿科,产于非洲,栖息在稀树草原和森林边缘地带,食物以各种树叶为主,喜集群。大连森林动物园现饲养13只长颈鹿,在繁殖上已取得成功。笔者将观察到的长颈鹿妊娠和分娩行为进行总结,以期为人工饲养下长颈鹿的繁殖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某园一只3.5岁长颈鹿突然发生死亡,经剖检病变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长颈鹿结核杆菌感染,故对另一只采取了综合性防制措施,如改善饲养管理、严格防疫消毒、对症性药物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因为长颈鹿一旦发生本病无法进行确诊,极易发生误诊,造成延误正确的治疗时机,从而导致动物死亡,另一只经治疗未发生相应症状.为此特作报道,为长颈鹿呼吸道病发生的原因分析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2009年11~12月间重庆动物园三只长颈鹿先后出现流鼻涕、咳嗽、精神呆板等主要的疑似流感病变特征,我们采用中西医药物治疗痊愈,收到良好疗效。值得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1997年9月3日,秦皇岛野生动物园从南非引进了36只长颈鹿。隔离检疫期间,有15只长颈鹿相继发病,7只死亡,8只经治疗痊愈。发病率41.7%,死亡率19.4%。1临床症状咳嗽流涕,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离群索居,反刍紊乱,呼吸困难。2剖检变化肺显著肿...  相似文献   

11.
1997年 9月 3日 ,由南非购入 36只长颈鹿运抵我国 ,除 2只在运输途中死亡外 ,其余鹿只到我园时精神、食欲等均未见异常。运输从南非约翰内斯堡空运到北京 ,用汽车运回秦皇岛。全程运输时间约 36小时。 9月 5日 ,1只体型较小的长颈鹿出现便稀现象 ,9月 6日 ,3只长颈鹿陆续发病 ,到 9月中旬 ,发病率达 10 0 %。后经采取肌注、口服药物等综合治疗措施 ,控制住了病情发展 ,先后共死亡 5只 ,死亡率为 14 .7%。1 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 患兽临床表现为类似感冒症状 ,多数流脓性鼻涕 ,且伴有咳嗽、流泪、便稀、精神不振、不喜活动 ,常常呆立一隅。食…  相似文献   

12.
长颈鹿(Girthecameleoparda-lis)是非洲特产的热带大型草食动物,具有很高的观展价值。中国各动物园的种兽大多为进曰,且不易繁殖。目前仅昆明、上海、太原、西安、天津等动物园有过繁殖记录,但相关资料报道甚少。我国于1997年首次繁殖成活一只雌仔(取名"茗茗"),并做了详细观察记录,其结果与文献所述有一定的差异[1]。发情交配与妊娠分娩我国现有的一对网纹长颈鹿,均系日本广岛安佐动物园赠送。雄性叫斯马洛,1987年9月入园,现年13岁,体况一般。雌性叫洛尼坷1993年10月入园,现年6岁,体况良好。洛尼珂入园后一直与斯马洛分开…  相似文献   

13.
长颈鹿是非洲稀树草原的特产,属哺乳纲、偶蹄目长颈鹿科。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古代就认识了这种奇特的动物,称为“麒麟”,此名称来自索马里语,传说它脚踏风云、身披彩霞、日行万里不知疲倦。长颈鹿十分善跑,它的学名来源于阿拉伯语,意思就是“速行者”,奔跑起来时速可达50多公里。马和狗等动物快跑时,总是前面两条腿同时起落,后面两条腿也是一齐跃起,一起落下,而长颈鹿却是同一侧的前后两只脚同时起落,跑起来晃晃荡荡,一歪一歪的,象钟摆一样,十分有趣。长颈鹿是现生陆地上最高的动物,初生下来的幼长颈鹿,其高度一般在1.8米左右,成年的大长颈鹿,体重可达1.5吨,从脚跟到头顶高约6米,它的颈长约2米,脑与心脏相距  相似文献   

14.
1997年9月,秦皇岛野生动物园从南非进口野生动物138只,在动物园内被隔离检疫。12月23日我们对采集的其中13份长颈鹿血清和11份羚羊血清按农业部颁发的口蹄疫VIA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操作规程进行了实验室检疫,在24份被检血清中结果检出1例口蹄度VIA抗体阳性,样号B33,为白脸牛?..  相似文献   

15.
长颈鹿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颈鹿是广州动物园的明星动物,因之努力做好这一饲养工作,从1996年5月先后引进两对幼龄长颈鹿,通过几年饲养改进,健康状况良好。由于长颈鹿体形庞大,饲养管理与一般草食兽有很大不同,现将广州动物园饲养长颈鹿的一些经验总结一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饲养的长颈鹿基本情况如下表。表1饲养观察的长颈鹿的基本情况长颈鹿名字出生时间出生地入园时间海花♀1995年6月15日上海1996年5月4日朗朗♂1998年9月30日上海2001年10月15日江江♂2000年6月番禺香江野生动物园2002年1月21日香香♀2002年1月24日番禺香江野生动物园2002年11月26日1.2笼舍环境…  相似文献   

16.
以目标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对昆明动物园的两只长颈鹿夜间行为时间分配与活动规律进行研究.将所有行为划分为取食,喝水,走动,卧于垫草上休息,睡眠,站立不动反刍,卧于垫草上反刍,边走边反刍,站立,排便.结果表明,取食,走动,反刍,休息占所有行为时间分配的97.3%,是长颈鹿夜间主要的行为方式.昆明动物园的长颈鹿呈现晨昏...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长颈鹿在动物园管理条件下的健康状况,对杭州动物园一只雄性南非长颈鹿天天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5项生理指标(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与现有报道相符,8项生化指标(包括钙、镁、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钠、钾、氯)与圈养长颈鹿、国际物种信息系统(ISIS)一致。说明天天的健康状况良好,需要改善的是饲料中增加含磷物质的摄入。  相似文献   

18.
短信地带     
<正>●长颈鹿嫁给了猴子,一年后长颈鹿提出离婚:我再也不要过这种上蹿下跳的日子了!猴子大怒:离就离!谁见过亲个嘴还得爬树的!●大象把大便排在路中央,一只蚂蚁正好路过,它抬头望了望那云雾缭绕的顶峰,不禁唱到:呀啦索,这就是青藏高原……  相似文献   

19.
沈阳市森林野生动物园1只6岁半雌性长颈鹿出现咳嗽、流鼻汁、胸腹式呼吸等症状,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肺炎。经过20d综合治疗痊愈,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南京某动物园1只10月龄的南非种长颈鹿,自大连某动物园引进2个月之后,出现呕吐,伴随粪便中含有稀粪等症状,经兽医诊断,进行喂药调理,康复。介绍该病例如下。1 发病前基本情况长颈鹿于2016年11月中旬引进,动物精神状态好,活动量大,食欲旺盛,粪便、尿液均正常。随季节的变化,气温逐渐降低,笼舍内采取铺垫稻草以及水暖片供暖,保证笼舍内温度控制在13~17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